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880发布日期:2018-09-18 22:2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进行整车评价及调试过程中,发现车辆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后桥跳动幅度较大,极限情况下容易造成后桥与车架直接接触,造成整车NVH(衡量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恶化,产生抖动、噪音等问题。为了改善上述状况,开发者非常注重对后悬缓冲块总成的设计。后悬缓冲块总成是位于车架和后桥之间的机构,可以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用于缓冲、抑制来自路面的冲击、限制后桥的跳动量和防止金属间发生直接撞击,从而提高整车NVH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后悬缓冲块总成因存在结构缺陷造成的整车NVH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包括缓冲块总成,所述缓冲块总成包括金属底板和橡胶块,所述金属底板包括中间下凹部和延伸设置在所述中间下凹部两端的水平连接翼板,所述水平连接翼板通过穿设在螺栓孔中的螺栓与车架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螺栓孔包括开设在其中一个水平连接翼板上的圆孔和开设在另一个水平连接翼板上的沿长轴方向设置的长孔;所述橡胶块通过硫化工艺粘连在中间下凹部的下表面,橡胶块中部开设有与后桥管平行设置的通孔,橡胶块底部为与后桥管相接的弧面结构。

所述橡胶块两侧开设有与所述通孔方向一致的形变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改善缓冲减震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后桥壳前后窜动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后悬缓冲块总成,包括缓冲块总成,所述缓冲块总成包括金属底板1和橡胶块2。其中,金属底板1包括中间下凹部1.1和延伸设置在中间下凹部1.1两端的水平连接翼板1.2、1.3,水平连接翼板1.2、1.3通过穿设在螺栓孔中的螺栓3与车架安装支架4相连,上述螺栓孔包括开设在水平连接翼板1.2上的圆孔1.4和开设在水平连接翼板1.3上的沿长轴方向设置的长孔1.5;橡胶块2采用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物验证后确定的中空设计,通过硫化工艺粘连在中间下凹部1.1的下表面,橡胶块2中部开设有与后桥管5平行设置的通孔2.1,橡胶块2底部为与后桥管5相接的弧面2.2结构,橡胶块2两侧开设有与通孔2.1方向一致的形变凹槽2.3、2.4。该橡胶块2不仅具有良好的缓和冲击、减缓震动的性能,还可以大大节约橡胶原材料的使用量。

车辆行驶途中,当本实用新型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时,首先,中空结构的橡胶块2会产生变形,具体地:在空载时变形量为零,随着载荷增大变形量逐渐增加,但载荷继续增加到满载极限位置时,变形量增速逐渐变缓;在不同载荷下,橡胶块2的变形量、增速不同,因此能够适应不同的行驶路况和车况,大大改善车辆平顺性,改善整车的NVH,达到整车设定的性能目标;其次,橡胶块2底部设计的弧面2.2结构,可以增大其与后桥管5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将后桥接收的路面冲击传递给缓冲块,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后桥的前后窜动;再次,当橡胶块2在受到后桥冲击达到受力极限变形量时,金属底板1可以借助该长孔1.5削减部分应力,避免采用紧固连接造成的二次损伤,有益于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材料、成本不高,具有良好的缓和冲击、减缓震动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整车的操稳性和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