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一体空调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834发布日期:2018-09-28 20:2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暖一体空调箱。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箱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和驾驶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

目前汽车上的空调器的主要部件如蒸发器,鼓风机和加热器等一般均设置在车内仪表盘下方,通过管路连接,风道与汽车驾驶室相连通。鼓风机布置在蒸发器和暖风芯体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暖气箱结构复杂,体积大。

这种汽车空调器存在如下缺点,各空调部件的连接管道、风道过长,排列复杂,实际使用中冷、热风损失较大;与发动机、发电机、机油泵、水箱、空气压缩机等部件装在一起,空调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暖一体空调箱,其优点是汽车空调箱实现了冷风暖风一体化,且结构紧凑,装配方便,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暖一体空调箱, 包括下安装壳体、盖合在下安装箱壳顶端的中安装座以及开口朝下的上安装箱壳,上安装箱壳盖合在中安装座上,下安装箱壳的一端开有进风口,进风口下安装箱壳内靠近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远离进风口一侧固定安装有蒸发器;中安装座上开有调温口使得下安装箱壳与上安装箱壳连通,调温口设在蒸发器远离进风口一侧;中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暖风芯体,暖风芯体的较低端设在中安装座远离调温口一端的顶部上,较高端设在蒸发器的上方位置,暖风芯体的较高端位置铰接有冷暖风门,冷暖风门连接有冷暖驱动组件,冷暖驱动组件控制冷暖风门转动到最高位置时,暖风芯体与冷暖风门一同将上安装箱壳分隔为两个腔体,包括上方的出风腔和下方的热风腔,上安装箱壳上开有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启动鼓风机后,形成风流,需要制冷时,控制温度伺服电机使冷暖板转动至冷暖风门恰好将调温口堵塞,蒸发器工作,调温口进入冷风,冷风经出风腔和出风口进行出风;需要制热时,蒸发器不工作,控制温度伺服电机使冷暖风门转动至将调温口堵塞,风流经调温口后经暖风芯体,暖风经出风腔和出风口进行出风,空调箱实现了冷风暖风一体化,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量风门组件,进风量风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下安装箱壳上的风量风门安装壳和转动连接在风量风门安装壳上的风量风门,风门安装壳上开有常开风口,风量风门上安装有驱动风量风门盖合或打开常开风口的风量驱动组件,所述风门安装壳包括矩形的安装框和两安装板,两安装板设在安装框的同侧,两安装板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上两竖杆上,风量风门设在风门安装壳的内侧,包括一体成型的挡风板和与安装板平行设置两转动支撑板,转动支撑板远离挡风板的一端开有通孔,安装板上开有与通孔对应的沉头孔;设置有连接件插入沉头孔和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风量风门,能够调节汽车空调箱的进风风量,使得空调箱的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在沉头孔内的圆形的卡接板和与卡接板垂直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自安装板远离转动支撑板一侧插入,穿过安装板和转动支撑板后具有直径大于转动轴的卡块,卡块和转动轴沿轴向开有长条槽,将卡块和转动轴分为两片,连接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硬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硬质件,插入时捏下卡块和转动轴,使卡块和转动轴插入相应的孔内,松手后,卡块恢复使得转动支撑板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拆卸时,捏下卡块和转动轴,将连接件拔出进行拆卸,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量驱动组件包括风门安装壳的支撑凸楞下方固定连接有向内侧延伸的伺服电机支撑座,伺服电机支撑座向上转折形成竖直的伺服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设有输出轴沿水平方向的风量伺服电机,风量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设在第一调节杆远离风量伺服电机的一侧,安装座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铰接轴的轴线沿水平方向,第二调节轴长于第一调节杆,挡风板的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铰接座,第二调节杆铰接在铰接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量驱动组件使得风量的调节较为容易控制,经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铰接带动风门转动,由于第一调节杆短于第二调节杆,使得风量驱动组件较为靠近风门,风量驱动组件安装的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鼓风机设有两处,分别设在风量伺服电机的两侧,鼓风机呈径向沿进风口方向的圆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与风量调节组件配合紧密,使得汽车空调新占用较小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鼓风机安装板上,鼓风机安装板上开有与鼓风机出气口对应设置的通风口,下安装箱壳的两内侧壁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插接槽,鼓风机安装板插接在第一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鼓风机的安装较为方便,拆卸同样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引导块,引导块呈底部较窄的三角柱状,下安装座箱壳上固定设有容纳引导块的引导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块和引导槽的配合,使得中安装座较为容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暖风门包括一体成型的冷暖板和转动杆,转动杆靠近暖风芯体设置,中安装座的两侧上开有安装孔,转动杆的两端插入安装孔内,转动杆的两端轴心位置处开有卡接槽,卡接槽的断截面为非圆状,冷暖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安装座一侧的温度伺服电机和插接在卡接槽内的卡接杆,卡接杆的另一端伸出安装孔,伸出安装孔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杆,温度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第四调节杆,设置有第五调节杆,第五调节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四调节杆与第三调节杆的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伺服电机能够控制冷暖风门的位置,从而调节出风口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汽车空调箱实现了冷风暖风一体化,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进风量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风门的限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下安装箱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中安装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冷暖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卡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冷暖风门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安装箱壳;11、第一插接槽;12、第二插接槽;13、引导槽;2、中安装座;21、调温口;22、暖风芯体;23、冷暖风门;231、冷暖板;232、转动杆;2321;卡接槽;24、冷暖驱动组件;241、温度伺服电机;242、卡接杆;243;第三调节杆;244、第四调节杆;245、第五调节杆;25、底板;26、侧板;27、引导块;28、限位槽;29、限位部;3、上安装箱壳;31、出风腔;32、热风腔;33、出风口;331、吹脚口;332、除霜口;333、吹面口;4、鼓风机;41、鼓风机安装板;5、蒸发器;6、进风量风门组件;61、进风口;62、风门安装壳;621、常开风口;622、安装框;623、安装板;6231、凸块;6232、圆孔;6233、沉头孔;624、安装槽;6241、限位凸楞;6242、缺口;6243、限位块;625、支撑凸楞;626、密封凸楞;627、打开限位板;628、密封条;63、风量风门;631、挡风板;632、转动支撑板;64、连接件;641、卡接板;642、转动轴;643、卡块;644、长条槽;65、风量驱动组件;651、伺服电机支撑座;66、伺服电机安装座;661、风量伺服电机;662、第一调节杆;663、第二调节杆;6631、卡接柱;664、铰接座;665、第一固定板;6651、卡接孔;666、第二固定板;667、加强板;66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冷暖一体空调箱,包括开口向上的下安装箱壳1、盖合在下安装箱壳1顶端的中安装座2以及开口朝下的上安装箱壳3,上安装箱壳3盖合在中安装座2上,下安装箱壳1的一端开有进风口61,下安装箱壳1内靠近进风口61处固定安装有鼓风机4,鼓风机4远离进风口61一侧固定安装有蒸发器5;中安装座2上开有调温口21使得下安装箱壳1与上安装箱壳3连通,调温口21设在蒸发器5远离进风口61一侧;中安装座2上固定安装有暖风芯体22,暖风芯体22的较低端设在中安装座2远离调温口21一端的顶部上,较高端设在蒸发器5的上方位置,暖风芯体22的较高端位置铰接有冷暖风门23,冷暖风门23连接有冷暖驱动组件24(参见图12),冷暖驱动组件24控制冷暖风门23转动到最高位置时,暖风芯体22与冷暖风门23一同将上安装箱壳3分隔为两个腔体,包括上方的出风腔31和下方的热风腔32,暖风芯体22能够将风流加热成热风,上安装箱壳3上开有出风口33。

结合图1和图3,进风口61处设有进风量风门组件6,进风量风门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下安装箱壳1上的风门安装壳62和转动连接在风门安装壳62上的风量风门63,进风口61设在风门安装壳62上,风门安装壳62转动时能够盖合或打开常开风口621。

风门安装壳62包括矩形的安装框622和两安装板623,两安装板623设在安装框622的同侧,两安装板623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安装框622上两竖杆上。结合图3和图4,汽车空调箱上开有安装槽624,安装槽624的高度长于安装板623但短于安装框622的高度,两安装板623伸入安装槽624内,安装框6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汽车空调箱上。安装槽624的槽底固定连接有两弧状的限位凸楞6241,两限位凸楞6241分别与两安装板623对应设置,限位凸楞6241上开有沿水平方向的缺口6242,安装板623上固定设有与缺口6242配合的凸块6231,使得缺口6242对安装板623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安装槽624的槽底还固定连接有朝向安装板623的十字状的限位块6243,安装板623上开有与限位块6243配合的圆孔6232,使得限位块6243能够对常开风口621安装壳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限位块6243靠近安装板623一端的周边设有倒角斜面,便于安装时引导安装板623的插入。

风量风门63设在风门安装壳62的内侧,包括一体成型的挡风板631和与安装板623平行设置两转动支撑板632,两转动支撑板632分别设在挡风板631的两端,挡风板631与两转动支撑板632的连接位置为圆弧状。转动支撑板632远离挡风板631的一端开有通孔,安装板623上开有与通孔对应的沉头孔6233;结合图3和图5,设置有连接件64插入沉头孔6233和通孔内,连接件64包括卡在沉头孔6233内的圆形的卡接板641和与卡接板641垂直连接的转动轴642,转动轴642自安装板623远离转动支撑板632一侧插入,穿过安装板623和转动支撑板632后具有直径大于转动轴642的卡块643,卡块643和转动轴642沿轴向开有长条槽644,将卡块643和转动轴642分为两片,连接件64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硬质件,例如塑料。插入时捏下卡块643和转动轴642,使卡块643和转动轴642插入相应的孔内,松手后,卡块643恢复使得转动支撑板63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623上;卡块643为远离卡接板641一端为直径较小的圆台状,使得卡块643的插入较为容易。

结合图6,转动支撑板632与安装板623之间具有间隙,风门安装壳6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凸楞625和密封凸楞626,支撑凸楞625设在风量风门63的下方,使得门板恰好盖合常开风口621;支撑凸楞625与风量风门63的内侧壁对齐设置,使得支撑凸楞625不占用较大的空间;密封凸楞626的顶部与风量风门63的顶部对齐设置且与风量风门63的轮廓贴合;挡风板631为圆心在转动轴642轴线上的圆弧状,使得风量风门63顺利转动;安装板62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打开限位板627,当风量风门63转动至常开风口621完全打开状态的位置时,风量风门63的顶部贴在打开限位板627上。设置有密封条628,密封条628固定安装在支撑凸楞625和密封凸楞626上且经转动支撑板632形成密封环,使得风量风门63的密封性较好。

结合图3和图7,挡风板631上连接有风量驱动组件65,风量驱动组件65包括风门安装壳62的支撑凸楞625下方固定连接有向内侧延伸的伺服电机支撑座651,伺服电机支撑座651向上转折形成竖直的伺服电机安装座66,伺服电机安装座651上设有输出轴沿水平方向的风量伺服电机661,风量伺服电机66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杆662,第一调节杆662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663,第二调节杆663设在第一调节杆662远离风量伺服电机661的一侧,安装座第一调节杆662与第二调节杆663的铰接轴的轴线沿水平方向,第二调节轴长于第一调节杆662,挡风板631的内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铰接座664,铰接座664包括垂直固定连接在挡风板631上的两平行的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665和第二固定板666,两固定板设在第二调节杆663的两侧且两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二调节杆663的宽度相等,第一固定板665设在第二调节杆663远离风量伺服电机661的一侧,第二调节杆663的自由段朝向第一固定板665固定连接有卡接柱6631,第一固定板665上开有与卡接柱6631配合的卡接孔6651;第一固定板665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硬质材料,如塑料,掰开第一固定板665,使卡接柱6631卡接在卡接孔6651内,使得第二调节杆663铰接在铰接座664上。当风量伺服电机661启动时,第一调节杆662绕风量伺服电机661的输出轴转动,第二调节杆663在第一调节杆662和铰接座664的限位下带动限位座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因此风量风门63向上转动,通过控制风量伺服电机661能够调节风量风门63的打开程度,从而控制风速。

为了提高铰接座664的稳定性,第一固定板665和第二固定板66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667,第一固定板665远离第二固定板666一侧以及第二固定板666远离第一固定板66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68。

参见图8,鼓风机4设有两处,分别设在风量伺服电机661的两侧,鼓风机4呈径向沿进风口61方向的圆柱状,使得结构紧密且不影响风量风门63的转动;鼓风机4远离风量风门63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鼓风机安装板41,鼓风机4固定安装在鼓风机安装板41上,鼓风机安装板41上开有与鼓风机4出气口对应设置的通风口,下安装箱壳1的两内侧壁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插接槽11,鼓风机安装板41插接在第一插接槽11内。下安装箱壳1内开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二插接槽12,蒸发器5插接在第二插接槽12内。

结合图2和图9,中安装座2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25和侧板26,侧板26与暖风芯体22齐平设置,中安装座2的四周轮廓与下安装箱壳1的四周轮廓对齐设置,中安装座2和下安装箱壳1配合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成对设置环状的凸耳,成对的凸耳通过“C”型弹性卡扣进行卡接连接,中安装座2的底部设有引导块27,引导块27呈底部较窄的三角柱状,下安装座箱壳上固定设有容纳引导块27的引导槽13,通过引导块27和引导槽13的配合,使得中安装座2与上安装座的连接较为稳固,安装时,较为容易对中。

结合图2和图10,上安装箱壳3盖合在中安装座2上,中安装座2和下安装箱壳1配合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成对设置环状的凸耳,成对的凸耳通过“C”型弹性卡扣进行卡接连接。出风口33包括吹脚口331、除霜口332以及吹面口333,吹脚口331开在上安装箱壳3的两端,出风方向与进风口61进风方向垂直,除霜口332设在上安装箱的进气口的上方位置且除霜口332倾斜向上,吹面口333设在上安装箱壳3远离进风口61一侧的顶端,吹面口333倾斜向上。

结合图2和图11,冷暖风门23包括一体成型的冷暖板231和转动杆232,转动杆232靠近暖风芯体22设置,中安装座2的两侧上开有安装孔,转动杆232的两端插入安装孔内,转动杆232的两端轴心位置处开有卡接槽2321,结合图12,卡接槽2321的断截面为非圆状,如三片圆心重合且均布的扇形,也可以是四方形或三角形。冷暖驱动组件24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安装座2一侧的温度伺服电机241和插接在卡接槽2321内的卡接杆242,卡接杆242的另一端伸出安装孔,伸出安装孔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三调节杆243,温度伺服电机241的输出轴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第四调节杆244,设置有第五调节杆245,第五调节杆24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四调节杆244与第三调节杆243的自由端。通过温度伺服电机241能够控制冷暖风门23的位置,从而调节出风口33的温度。

如图13,冷暖板231呈向上凹的L形,周边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冷暖板231上开有减重槽,中安装座2的调温口21两侧开有对冷暖板231限位的限位槽28,且当冷暖板231转动至抵接限位槽28的槽底时,冷暖风门23恰好将调温口21堵塞,出风口33吹暖风;中安装座2的调温口21靠近暖风芯体22的调温口21底板25上设有与冷暖板231轮廓配合的限位部29,且当冷暖板231转动至与调温口21的底板贴合时,调温口21恰好完全连通,出风口33吹冷风。

暖风芯体22为具有进入管和流出管的箱状,发动机的冷却液经进入管进入暖风芯体22并经流出管流出暖风芯体22,暖风芯体22上设有散热片,自然风通过后能够通过热交换变成热风。蒸发器5的原理为制冷剂通过蒸发器5,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具体流程如下,启动鼓风机4后,形成风流,需要制冷时,控制温度伺服电机241使冷暖板231转动至冷暖风门23恰好将调温口21堵塞,蒸发器5工作,调温口21进入冷风,冷风经出风腔31和出风口33进行出风;需要制热时,蒸发器5不工作,控制温度伺服电机241使冷暖风门23转动至将调温口21堵塞,风流经调温口21后经暖风芯体22,暖风经出风腔31和出风口33进行出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