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车顶围绕物中的通风装置布置和包括这种布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2060发布日期:2019-06-18 23:1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结构车顶围绕物中的通风装置布置和包括这种布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并且总体上涉及在玻璃元件附近、尤其是在能够形成玻璃车顶和后窗的玻璃元件附近产生吹出的气流。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车顶围绕物中的通风装置的布置并且还涉及包括这种布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玻璃元件的车辆,该玻璃元件的特性是通过实质上增大车辆乘客舱内的亮度来提高乘客舒适性。这种车顶通常附接到车辆的限定车顶围绕物的车身壳体结构上。

玻璃元件可以是固定的或由多个零件组成,一个零件是能够移动的以便形成开启的玻璃车顶。

已经观察到在这种车辆的乘客舱中、尤其是玻璃车顶附近的热量增加,使得甚至存在空调时,由于车辆的空调装置操作,车辆乘坐者处于这样一个空间中,该空间在乘客舱的上部区(所谓的温暖区)与就坐区(所谓的温度受控区)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度差异。

为弥补这种热的不适问题,车辆乘坐者通常使用遮蔽系统,该遮蔽系统可以具有以下类型:被安装成沿玻璃车顶滑动的滑动遮阳篷或可移动的遮阳板。

这种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处于其展开位置,该系统使得乘客舱能够免于太阳的光线,这因此减少了乘客舱、尤其是车顶附近的温度上升。

然而,从某种意义来讲,这种遮蔽系统的缺点是多样的:该遮蔽系统需要专用装置以用于储存和展开滑动遮阳篷或遮阳板,遮阳篷或遮阳板昂贵并且考虑到某些车辆的实际架构而只能带有困难地集成,并且该遮蔽系统消除了透明玻璃元件提供的视觉吸引力。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主题已经显露。

因而,本发明的主题包含一种机动车辆类型的车辆的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中的通风装置的布置,该车辆包括车身壳体结构,该结构围绕物附接到该车身壳体结构上,该车身壳体结构包括接续挡风玻璃侧支柱延伸的车顶侧纵梁,所述车顶侧纵梁经由挡风玻璃顶部纵梁并且经由后包裹搁架而彼此相互连接,该结构围绕物具有中空截面。

更具体地,作为本发明主题的通风装置的布置在于,该结构围绕物与该通风装置连通,使得在该玻璃元件附近吹出的空气能够循环穿过在该结构围绕物上制作的至少一个空气分配开口。

这有利地使得能够沿玻璃元件产生空气幕,这有助于提高车辆乘坐者的舒适性。因而,产生的空气循环使得可以省却借助于滑动遮阳篷或移动遮阳板的遮蔽装置。因而,空气流钎焊(brasé)位于玻璃元件附近的温暖区与位于座椅的就坐部分的区域中的温度受控区之间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其特征为以下特征(单独地或彼此组合地提供):

-通风装置与用于乘客舱内的空气的热处理系统经由经处理的空气回路处于流体连通,该热处理系统包括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装置,使得所述经处理的空气是加热的空气和/或吹出的空气和/或经空调调节的空气,这使得经热处理的空气幕能够沿玻璃车顶分布以便提高车辆乘坐者的舒适性,

-每个空气分配开口与玻璃元件的表面基本上切向地延伸,使得空气流沿玻璃元件吹出;这样的空气流被感知为宽广分布的间接空气流,这提高了乘坐者的舒适性,

-通风装置包括具有连接到空气歧管装置上的进气开口的至少一个电动风扇,该空气歧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空气抽吸导管,该空气抽吸导管的一个自由端通向车身壳体结构的下部区附近;这使得可以抽出温度受控的空气并将其分配到位于玻璃车顶附近的温暖区中,因而使得温度差异减小,这有益于车辆乘坐者的舒适性,

-至少一个空气抽吸导管布置在车身壳体结构的后底板上,至少一个后座椅能够固定到所述车身壳体结构上,使得该空气歧管装置在该后底板与该后座椅之间竖直地延伸;于是该通风装置被容易地集成在车辆的内部设施中,

-车身壳体结构的后底板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直的壁,空气抽吸导管的自由端以突出的方式形成从所述壁中排出的抽吸开口;空气入口位于车辆的能够经由空调装置接收温度受控的空气的区中,

-空气歧管装置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盒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空气抽吸导管。这允许空气在若干点处被收集,接着所述空气通过通风装置被吹出穿过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空气分配孔口,

-通风装置包括空气分配装置,该空气分配装置经由至少一个出气开口连接到该电动风扇上,并且该空气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空气输送导管,该空气输送导管设置有从该结构围绕物的空气分配开口突出的至少一个通气孔。这样的空气输送导管值得注意的是:与结构围绕物相比,其截面被校准以便确保借助于可变的截面抵抗车辆的变形,该可变截面使得无论空气分配开口是什么样的都能够保持恒定空气流量,

-该通气孔布置在该后包裹搁架的专用壳体中,每个壳体是在该后包裹搁架的后边缘上制作的凹口,至少一个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通过被叠置来抵靠所述后边缘。这允许车辆、尤其是玻璃元件的特定架构,该玻璃元件的后边缘被安排成抵靠后包裹搁架。因而车辆的玻璃部分包括挡风玻璃,该挡风玻璃通过延伸远至后包裹搁架与后行李箱罩盖之间的连接部的区域的玻璃元件而纵向地延伸。因而,车辆可以是四门轿车,该四门轿车设置有玻璃集成车顶、可选地设置有与前排座椅相反地延伸并且形成开启的车顶的可移动部分,

-该空气分配开口沿该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侧部分在所述侧部分的内部侧边缘的区域中延伸,该侧部分在中间横构件与后横梁之间延伸,该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中间横构件与界定侧门围绕物的中柱结构连接在一起,该后横梁覆盖该车身壳体结构的后包裹搁架。玻璃元件可以是一体制造的零件、以便创建车辆的玻璃车顶和后窗,

-该电动风扇固定到该车身壳体结构的车轮罩装饰件上,该电动风扇布置在该车轮罩装饰件与行李箱内部衬层元件之间。这允许每个电动风扇布置在行李舱中。

本发明的主题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类型的车辆,该车辆包括通风装置、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车身壳体结构,该结构围绕物附接到该车身壳体结构上,该车身壳体结构包括接续挡风玻璃侧支柱延伸的车顶侧纵梁,所述车顶侧纵梁通过结构围绕物并且至少通过后包裹搁架彼此相互连接,该结构围绕物具有中空截面。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布置的通风装置。

该结构围绕物固定地连接到固定的玻璃元件上,该玻璃元件在该结构围绕物的中间横构件与后横梁之间延伸,该通风装置使得气流能够沿形成车顶和后窗的该玻璃元件的内面分布。有利地,玻璃元件是一体制造的零件。

车辆值得注意的是:通风装置包括通气孔,这些通气孔沿空气输送导管布置或布置在该空气输送导管的端部。

通风装置可以包括多个通气孔并且输送导管可以具有可变的截面以便以均匀的流量来分配空气穿过通风装置的每个通气孔。有利地,这种设计使得无论空气流循环穿过的空气分配开口是什么样的都能够获得相同的空气流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指示并参照附图给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的部分地包括有通风装置的结构围绕物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车身壳体结构的透视图,图1的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被设计成布置在该车身壳体结构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的布置在图2的车身壳体结构上的结构围绕物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的变体的示意图,该通风装置的变体包括被设计成布置在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内部的空气分配装置,

-图5是属于通风装置的空气歧管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后车身壳体部分的局部透视图,更具体地是属于本发明的通风装置的电动风扇以及被设计成覆盖车轮罩的行李箱内部衬层的放大图,该电动风扇布置成抵靠该车轮罩,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歧管装置在车身壳体结构上的布置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乘客舱中的空气的热处理系统的变体的视图,该热处理系统在上部分中由车顶的结构围绕物和/或后窗元件界定,

-图9根据透视图示出了图8的空气热处理系统的一部分,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变体的被设计成布置在车顶和/或后窗元件的结构围绕物中的空气分配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变体的从车辆内部看到的车顶和/或后窗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左手后部分的透视图,该围绕物包括线性空气分配格栅,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体的从车辆内部看到的车顶和/或后窗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右手后部分的透视图,该围绕物包括线性分配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是参照与机动车辆常规关联的三面体x、y、和z给出的,其中x是车辆的朝后定向的从前到后纵向方向,y是水平的且垂直于x的朝右定向的相对于车辆从右到左横向方向,并且z是朝顶部定向的竖直方向。此外,术语“前”、“后”、“右”、“左”、“水平”、“竖直”、“上”和“下”是相对于车辆或相对于车辆的一部分,并且是相对于车辆的移位方向定义的。

参考图1和图2,车辆包括车身壳体结构2和结构围绕物1,一体地形成玻璃车顶和玻璃后窗的玻璃元件能够借助于外部附接到所述结构围绕物。

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1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

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1包括纵向部分12,这些纵向部分的每一个都一体制成并且至少通过横梁(例如通过至少两个横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玻璃元件包括单一部分的情况中,结构围绕物1可以包括前部横构件和后部横构件15。结构围绕物1的前部横构件被成形以便与车身壳体结构产生的上挡风玻璃横构件配合。结构围绕物1的后部横构件15被成形以便与后包裹搁架23配合,玻璃元件产生的后窗被设计成抵靠所述后包裹搁架。

结构围绕物1的后部横构件15能够覆盖车身壳体结构2的后包裹搁架23。

后部横构件15可以粘合到后包裹搁架23上。

在图1和图3的变体的情况中,结构围绕物1还包括中间横构件14,使得前部横构件和中间横构件14界定纵向边缘,开启的车顶能够在其关闭位置抵靠该纵向边缘。因而结构围绕物1的纵向部分12被成形以便接纳使得开启的车顶能够在其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导轨。

开启的车顶可以是玻璃的。

如图2所示,车辆在每一侧上包括用于进出乘客舱的两个门。车身壳体结构2以传统方式包括限定前中柱结构28和后柱结构、成对地限定前侧门围绕物和后侧门围绕物的侧向车身壳体侧。

具体地讲,车身壳体结构2包括挡风玻璃侧支柱22、车顶纵梁21、边窗装饰件29以及后包裹搁架23。

车身壳体侧通过基本上在平面x-y上延伸的后包裹搁架23连接在一起。后包裹搁架23的侧边缘被成形以便与属于车身壳体侧的侧边窗装饰件的形状互补。

假设结构车顶围绕物1存在,由车身壳体侧的顶部部分形成的车顶弓形件(还称为车顶纵梁)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相应地具有减小的截面。这同样适用于上挡风玻璃横构件,该上挡风玻璃横构件与结构围绕物1的前部横构件一起形成中空截面的梁。

结构围绕物1从顶部连接到车身壳体结构2上,使得中间横构件14接续中柱结构28延伸以便将这些中柱结构横向连接在一起。

当结构围绕物1组装到车身壳体结构2上时,侧部分12相对于挡风玻璃侧支柱22的后部的延续部纵向地但还在侧纵梁21上方竖直地延伸。车顶侧部分12的后端与后包裹搁架23大致垂直地延伸。

车身壳体结构的每个侧纵梁21将挡风玻璃侧支柱22纵向地连接到后边窗装饰件29,使得结构围绕物1被布置以便覆盖后边窗装饰件29。

后边窗装饰件29的上边缘相对于后包裹搁架23倾斜,使得后边窗装饰件29和后包裹搁架23至少通过它们的纵向后端边缘对接。

结构围绕物1由通过模制获得的多个部分制成、优选地通过基本上u形截面的半壳制成并且通过彼此叠置来组装以便形成至少一个中空体。

通风装置3部分地由结构围绕物1支承。如图1所示,结构围绕物1的侧部分12包括空气分配开口11,通气孔64延伸穿过这些空气分配开口。后部横构件15还可以包括空气分配开口11。为此,后包裹搁架23的后边缘27包括壳体24,每个壳体被设计成通过形状互补与从结构围绕物1中形成的开口11突出的空气分配通气孔64配合。

每个壳体24可以是在后包裹搁架23的后边缘27上制作的凹口,结构围绕物1通过叠加后部横构件15而抵靠所述后包裹搁架。

围绕物的后部横构件15形成后窗的下部横构件。

玻璃元件的横向地并且与门围绕物垂直地延伸的部分是玻璃车顶。

玻璃元件的横向地并且与边窗装饰件垂直地延伸的部分是玻璃后窗。

举例来说,结构围绕物1在侧部分12的位于中间横构件14与后部横构件15之间的部分上包括三个开口11,通气孔64布置在这些开口中。

优选地,通气孔64成对地彼此相对以便产生通风空气流,通风空气流在玻璃元件的温暖区的区域中交叉。

可以在结构围绕物1的内部侧边缘上制作这些空气分配开口11。

通气孔64还可以被布置以便以x形状偏移,因而形成交错布置以便产生平行且相对的空气流。因而离开一个侧部分12的通气孔64的空气流在相对于离开另一个侧部分12(沿轴线x与该一个侧部分直接相邻)的通气孔64的空气流相对的流动方向上被引导。

为了产生空气循环,根据第一实施例,空气分配开口11与通风装置3处于流体连通,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气流直接循环穿过结构围绕物1的侧部分12和后部横构件15,于是该结构围绕物限定了空气流的流动导管,空气分配通气孔64沿所述流动导管布置。

根据变体,通风装置3包括由至少一个空气输送导管63制成的空气分配装置6。空气输送导管63有利地布置在结构围绕物1的内部。

举例来说,在附接其他壳体之前,空气输送导管63被定位在形成结构围绕物1的一个壳体上。因而,空气输送导管63插入在形成结构围绕物1的壳体之间。

输送导管63具有可调比例的截面,以便保证每个通气孔64具有相同的空气流量。

图4的空气输送导管63具有基本上l形的纵向截面,在这个意义上,其包括彼此大致垂直的主支路和副支路。主支路被设计成在结构围绕物1的后部横构件15内延伸,而副支路被设计成在一个侧部分12内延伸。

副支路的自由端可以包括通气孔64。

主支路的通气孔64沿所述主支路均匀分布。

进气凸缘65布置在主支路与副支路的连接部。

根据变体,通风装置可以仅包括一个电动风扇。

根据变体,输送导管63是基本上u形的并且在结构围绕物1的侧部分12和后部横构件15中延伸。

固定板66布置在进气凸缘65的区域中以便允许空气分配装置6固定到图6中示出的电动风扇4上。

电动风扇4固定到后车轮罩上并且被行李箱内部衬层7覆盖。

电动风扇4可以是径向电动风扇类型,其蜗壳包括出气孔口,出气孔口通过对接接头组装到进气凸缘65上。电动风扇4所抽吸的空气的入口相对于风扇的涡轮机的轴线是轴向的。电动风扇4的空气入口连接到空气歧管装置5,该空气歧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抽吸导管、尤其是主抽吸导管54,该抽吸导管的一端包括用于固定到电动风扇4的空气入口上的接口,例如与电动风扇4的空气入口适配的固定凸缘类型的接口。

空气歧管装置5主要在车身壳体结构2的下部区的区域中延伸。

根据优选实施例,空气歧管装置5包括布置在车辆的使得可以固定至少一个后座椅的后底板25上的侧部副空气抽吸导管51和中央副空气抽吸导管52。有利地,空气歧管装置5于是插入到后座椅中的至少一个与后底板23之间,这有利于空气歧管装置集成在车辆中。

更特别地,后底板25可以包括大致竖直的壁26,该壁被成形用于部分地界定地板脚坑或分隔物,该分隔物用于连接至底板通道。

壁26包括由折线界定的上边缘,该折线沿后底板25横向地延伸。侧部副抽吸导管51的自由端61和中央副抽吸导管52的自由端62在与壁26的连接处通向后底板25的折线附近。侧部副抽吸导管51的自由端和中央副抽吸导管52的自由端可以包括过滤装置(例如格栅或过滤器)。

根据特定设计,中央抽吸导管52的自由端62布置成与底板通道垂直,而侧部副抽吸导管51的自由端61各自与地板脚坑垂直地、分别从后底板25突出地进行布置。

自由端62是进气孔口,该进气孔口可以与用于从空调装置排出空气的通气孔相反地延伸。于是通过运行空调装置获得的负卡路里可以通过通风装置部分地恢复以便使车辆乘客舱的透明玻璃元件所界定的上部分冷却。

地板脚坑可以是底板的空调装置的出气口所通向的区。于是通过运行空调装置获得的负卡路里可以通过通风装置部分地恢复以便使车辆乘客舱的透明玻璃元件所界定的上部分冷却。

空气歧管装置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盒53,这使得可以在主抽吸导管54、副中央抽吸导管52、以及副侧部抽吸导管51之间产生流体连通。

中央副抽吸导管52包括被分成两个子部分的共同端部,每个子部分被连接至连接盒53。

因而,当一个电动风扇4处于运行时,吹出的空气流在与玻璃车顶的表面基本上相切地分配之前在结构围绕物1中循环。吹出的空气被抽吸穿过主抽吸导管54、副中央抽吸导管52、以及副侧部抽吸导管51。

空气循环穿过结构围绕物1是根据空气分配装置6的存在与否来直接或间接进行的。

为了便于空气歧管装置5集成,导管51、52和54可以具有矩形截面。

优选地,通风装置3包括均被容纳在行李箱内部衬层7与车轮罩之间的两个电动风扇4。

电动风扇被连接至控制单元(未示出),这允许根据车辆的使用者手动发出的或用于控制和管理乘客舱中的温度的系统自动发出的运行指令来同时或分开运行电动风扇4。

有利地,玻璃元件的整个内部表面被空气流扫过,这显著减轻了车辆乘坐者的热感觉。

结构围绕物1可以是多种车辆通用的结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该结构围绕物能够接纳至少一个玻璃元件还以及由金属板材制成的车顶。

还可以使用连接格栅(未示出)以便至少覆盖多个通气孔64,以便产生可以在结构围绕物1的大约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基本上线性的空气引导。

自然地,已经描述了涉及轿车类型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壳体结构2的通风装置3的不同构成元件的布置。

虽然上文描述的车辆是四门轿车,但本发明涉及设置有玻璃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任何类型车辆,所述玻璃元件是固定和/或移动类型。

本发明还可以涉及设置有被设计成部分地接纳金属板材元件的结构围绕物的任何类型车辆。

图8至图12中示出了用于乘客舱中的空气的热处理系统的变体。示出的乘客舱在其上部分中尤其是由结构围绕物102所支承的车顶界定。

结构围绕物102被成形以便与车辆的车身壳体结构界定的框架接触。这个框架包括连接侧纵梁的横构件。车身壳体结构是由钢制成。

结构围绕物102可以由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

结构围绕物102被设计成用于接纳至少一个车顶和/或后窗元件。

结构围绕物102可以接纳形成开启的车顶的移动车顶元件。为此,结构围绕物包括界定前框架的梁,移动车顶元件在关闭构型中能够抵靠该前框架的周边。

结构围绕物102还可以接纳纵向地延伸远至后部横构件的固定的车顶元件。

车顶元件可以由玻璃或例如聚碳酸酯的任何其他透明材料制成。

结构围绕物102还可以接纳形成后窗的后窗玻璃。

根据优选实施例,结构围绕物102包括侧梁121,每个该侧梁接续挡风玻璃侧支柱纵向地、在至少一个侧门围绕物122上方竖直地、并且竖直在后边窗玻璃123上方竖直地延伸。于是结构围绕物102的后端与后部横构件配合,该后部横构件尤其由用于连接后边窗侧装饰件123的后包裹搁架124形成。

在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中,透明车顶的顶部分延伸至后部,使得提供给单一透明部分的曲线使制作车顶和后窗元件132变为可能。于是结构围绕物102还界定形成车顶和后窗元件的周边支撑件的框架。

在这些相同的图中,结构围绕物102的横向梁133是具有轴线y的横构件,该轴线共用于接纳移动车顶131的前框架以及接纳车顶和后窗元件132的后框架。

结构围绕物102还值得注意的是,该结构围绕物部分地包括用于乘客舱中的空气的热处理系统,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结构围绕物102优选地是根据均具有u形或l形截面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件制作的,使得一旦壳体被叠置,结构围绕物102就界定具有中空截面的至少一个加强环。

优选地,结构围绕物102包括被设计用于支承前车顶面板、尤其是支承移动前面板的前加强环111。结构围绕物102还包括被设计成用于支承车顶和后窗元件132的后加强环112。前加强环111和后加强环112彼此相邻布置并且均具有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状,使得横向梁133是属于前加强环和后加强环二者的共有部分。

加强环111和112的每一者都是中空的,使得热处理系统可以部分地容纳在结构围绕物102内部。

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可以在加热、通风和/或冷却装置的下游延伸的经处理的空气回路113。

优选地,这种装置包括布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下方的壳体,壳体包括:连接至发动机的冷却回路的散热器;电动风扇,其运行产生吹出的空气;以及蒸发器,该蒸发器允许穿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被冷却。

这种装置进一步包括空气混合板以及空气分配板,这些空气分配板允许空气导向不同的出气口(例如,设置有能够容纳在车辆仪表板区域中的通气孔)。

经处理的空气回路11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导管114,该主导管形成在加热、通风和/或冷却装置与至少一个通气孔115之间输送空气的装置。

在图8和图9中,一个主导管114布置在中央控制台104内,该中央控制台被成形以便在前排座椅的座椅之间纵向地延伸(未示出)。

中央控制台104的后端设置有两个通气孔115,这两个通气孔被设计成在车辆的底板中制作的底板通道的上方延伸。通气孔115被设计成用于将空气流引导至后排座椅141的座椅,这在图12中示出。

根据变体(未示出),主导管114由容纳加热、通风和/或冷却装置的壳体形成。

优选地,空气热处理系统包括部分地布置在结构围绕物102内的至少一个副导管117。

因而,结构围绕物102借助于连接至主空气导管114的所述副导管117而被供以经处理的空气。

为此,副导管117包括连接至主导管114的一端。

为此,主导管114可以包括开口,该开口允许连接副导管117。

主导管114可以包括向副导管117提供连接的互连零件。在将这种互连零件(未示出)布置在主导管114的一端的区域中的情况下,这种互连零件还确保后通气孔115固定。

通气孔115还可以包括开口,该开口被设计用于连接至副导管117。

在主导管114由加热、通风和/或冷却装置的壳体制作的情况中,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出口开口,该出口开口被设计用于将所述壳体连接至副导管117。

结构围绕物102可以包括在具有中空截面的梁的内部侧边缘(界定加强环112的侧部分)的区域中形成的开口。

优选地,副导管117包括空气分配装置116,该空气分配装置有利地使得可以在结构围绕物102的出口处产生经处理的空气的广泛且均匀的分布。

空气分配装置116可以是具有可变的中空截面的模制零件,以便在这些出口119中的每一个出口的区域中实现特定空气流量。

出口119可以组装到以线性方式沿结构围绕物102延伸的空气分配格栅上,使得空气流可以与车顶和/或后窗元件132基本上平行地引导。

假设在车顶和/或后窗元件132的内面上流过的这种空气流的分布获得热效应,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舱的空气处理系统可以描述为空气幕。

从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出来的经处理的空气借助于辅助风扇118被吹出穿过每个副导管117。

根据优选实施例,副导管117包括连接至两个副支路的主支路。主支路连接到主导管114并且每个副支路与部分地形成结构围绕物102的加强环112配合。每个副支路被设计成用于向结构围绕物102的侧部分和后部分供应空气。副导管117的主支路和副支路形成y形状。

副导管117包括辅助风扇118,通过举例,该辅助风扇集成在每个副支路的区域中。这种设计有利地允许减小电动风扇的尺寸,这有利于其集成在车辆中。在这种情况下,辅助风扇118布置在车轮罩与后舱装饰件之间,该后舱可以是行李箱。这也可以允许分开控制每个辅助风扇。

经处理的空气流首先被主风扇吹出并且因而接着被每个辅助风扇吹出,因而这些辅助风扇在与主风扇串联的状态下分别运行。

可替代地,辅助风扇118可以与主风扇分开运行。因而在主风扇停止时可以控制辅助风扇的操作,以便仅在乘客舱中提供通风。

有利地,副导管117在车辆的底板上、局部地在后排座椅141的座椅下方延伸。副导管还可以在车辆的底板中形成的底板通道上延伸。该副导管还可以抵靠由车身壳体侧形成的后车轮罩延伸。

包括这种空气热处理系统101的车辆使得可以在车顶和后窗元件的区域中产生空气幕,这有利于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结果是,能够非常显著地增大车辆上的亮度,并且从热的角度增大舒适性。

虽然上文描述的车辆包括两排座椅,但热处理系统101还可以用于具有一排座椅的车辆,车顶和后窗元件类型的单一玻璃元件位于这排座椅上方。

这种设置有空气处理系统101的车辆值得注意的是,其使得能够避免借助于遮阳篷或遮阳板来进行遮蔽的机构的复杂集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