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的操作元件的头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0063发布日期:2019-07-27 09:3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移动的操作元件的头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迄今为止从实践中已知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部支撑装置中,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上的头部支撑件通常可沿着两个空间轴线调节。如此能够设定头部支撑件的高度并且附加地可以调节头部支撑件的角度和/或头部支撑件的前向移位。在后一种情况中,头部支撑件关于靠背例如能够向前和向后调节,以便如此对于座椅使用者预设用于后脑勺的最好的支撑位置。

为了使头部支撑件在所占据的调节位置中止动,设有至少一个锁止设备,所述锁止设备在锁止的状态中锁定头部支撑件以防相对于后背线的调节。为了取消锁定并且允许头部支撑件沿着特定的空间方向的调节,通常设有操作装置。借助于操作装置能够对锁止设备起作用并且操作该锁止设备,以便能够松开锁止从而手动地调节头部支撑件。

在图9a和9b中示例性地图解说明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头部支撑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座椅f的位于靠背r处的头部支撑件ks可沿着两个空间轴线x和z调节。这些空间方向x和z关于xyz车辆座椅坐标系在z轴的情况下基本上竖直地伸展而在x轴的情况下基本上水平地伸展。在沿着z轴线的两个相反的空间方向上,因此设定头部支撑件ks在靠背r的上侧处的高度。在沿着x轴线的两个相反的空间方向上,头部支撑件ks因此能够继续向前或继续向后移位。

在头部支撑件ks的侧面sf上设有呈操作钮b形式的操作元件。该操作钮b能够沿着垂直于x轴线或z轴线伸展的空间轴线y在操作方向by上手动地操作。如果操作钮b在操作方向by上被按压,那么经由此操作锁止设备,所述锁止设备在锁止状态中锁定头部支撑件ks沿着这两个空间方向x和z的调节。只要操作钮b保持被按压,那么头部支撑件ks能够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x和y调节其关于靠背r的位置。

在迄今为止常用的对应于图9a和9b的头部支撑装置中,通过使用者来调节头部支撑件ks常常被感觉为是不舒适的并且在人体工程学视角下被感觉为是不利的。也会因为针对这两个空间轴线x和z无意地松开所述锁止而进行沿着空间轴线x或z中的一个的调节,虽然用户本来仅仅希望沿着特定的空间轴线x或z来调节头部支撑件。例如会发生,使用者在沿着空间轴线z设定头部支撑件ks的高度时无意地也改变其沿着空间轴线x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因此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在所述方面改进的头部支撑装置。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头部支撑装置实现。

这根据本发明设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具有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设置在头部支撑件上并且为了操作锁止设备以沿着空间轴线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其中借助于所述锁止设备在锁止状态中锁定头部支撑件,以防沿着空间轴线之一在至少一个空间方向上进行调节,其中沿着所述空间轴线也可调节头部支撑件本身。为了将锁止设备解锁,因此设有可移动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沿着空间轴线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其中沿着所述空间轴线原则上也能够进行头部支撑件的调节。参照针对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头部支撑装置的之前阐述的图9a和9b的实施例,这例如表示:相应的操作元件能够沿着空间轴线z向上和/或向下并且替选地或者补充地沿着空间轴线x向前和/或向后移动,以便实现对头部支撑件ks的调节。

由此,经由根据本发明的头部支撑装置提供直观地可操作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的操作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头部支撑件本身上,例如安装在头部支撑件的(右或左)侧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操作元件在该侧面上不一定可压入以操作锁止设备。更确切地说,操作元件首要地在侧面的平面中是可移动的,以便操作锁止设备。操作元件垂直于侧面的平面的可能的压入虽然同样是允许的,但是并非(仅)用于解除对头部支承件的锁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操作元件可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移动,其中沿着所述空间轴线原则上也可设定头部支撑件的调节位置。根据头部支撑件是否要沿着所述一个或另一空间轴线调节,在此也能够仅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中的一个空间轴线移动操作元件,以便操作至少一个锁止设备。由此,操作装置能够根据操作元件的操作方向从而根据操作元件沿着哪个空间方向移动来选择性地允许仅沿着这两个可行的空间轴线的一个特定的空间轴线调节头部支撑件。

例如提出,操作元件为了操作至少一个锁止设备可沿着如下空间轴线移动,沿着所述空间轴线,头部支撑件在锁止设备的未锁止的状态中是可调节的。操作元件由此例如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便允许头部支撑件向上和/或向下的调节从而允许关于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头部支撑件高度的设定。

在一个变型形式中,操作元件为了操作锁止设备可沿着空间轴线在如下空间方向中移动,在该空间方向中,头部支撑件在锁止设备的未锁止的状态中是可调节的。由此,操作元件在此恰好在如下空间方向中移动,在所述空间方向中,一旦锁止设备允许头部支撑件的调节,那么使用者也可手动地调节头部支撑件。

替选地或者补充地,操作元件为了操作锁止设备能够沿着空间轴线在如下空间方向上移动,所述空间方向与头部支撑件在锁止设备的未锁止的状态中是可调节的空间方向相反地伸展。在该变型形式中,位于头部支撑件处的操作元件例如能够向上移动,以便向下释放头部支撑件的调节。该变型形式此外也可与之前所阐述的变型形式组合,使得于是例如操作元件沿着第一空间轴线在如下空间方向上移动,在所述空间方向上,头部支撑件在锁止松开之后是可调节的。同时,操作元件为了释放头部支撑件沿着与第一空间轴线垂直伸展的第二空间轴线的调节相反于如下空间方向是可移动的,在所述空间方向中,在锁止松开之后头部支撑件是可手动调节的。在这方面中,根据本发明的头部支撑装置是灵活性最大的并且能够匹配于不同的舒适要求,其中经由操作元件的可移动的支承对于使用者而言已经可实现明显的舒适度提高。

至少一个锁止设备在锁止状态中也能够沿着空间轴线锁定头部支撑件,以仅防止在两个彼此相反的空间方向中的一个空间方向上的调节。因此,例如能够提出,头部支撑件虽然沿着一个空间方向在关于这两个空间方向所占据的调节位置中止动。然而,对于在(第一)空间方向上的调节,不需要经由操作元件事先操作锁止设备。在此,作用到头部支撑件本身上的相应的力作用足以调节该头部支承件。其余的应用实例是如下头部支撑件,所述头部支撑件可在不事先操作锁止设备的情况下向上或向前调节,而头部的支承件的下降并且向后的调节附加地被锁住并且首先需要事先操作锁止设备。这应当保证:例如在撞车情况下头部支撑件仅通过头部作用到头部支撑件上的力无法被向下或向后挤压从而不提高用户使用者的受伤风险。

但是,原则上显然能够提出,至少一个锁止设备在锁止的状态中沿着空间轴线锁定头部支撑件,以防在沿着空间轴线的两个彼此相反的空间方向上的调节。在此,因此必须经由操作装置始终进行释放,以便能够使头部支撑件在这两个可行的空间方向中的一个上调节。

操作元件的可移动的支承例如经由至少一个滑槽引导装置实现。这种滑槽引导装置具有位于操作元件处的引导滑槽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引导滑槽中的引导元件,其中经由引导滑槽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的共同作用给操作元件预设限定的调节轨道,以便操作锁止设备。相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操作元件经由滑槽引导装置可移动地支承,其方式是:引导元件在滑槽引导装置的引导滑槽上可移动地支承,所述引导元件设置在操作元件上或者设置在操作装置的与操作元件固定的或者与操作元件一件式构成的部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操作元件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预紧到中立位置中,操作元件为了操作至少一个锁止设备需从所述中立位置中移动出来,以便取消锁定。操作元件因此预紧到中立位置中,在所述中立位置中锁止设备是锁止的。如此,当使用者不再对操作元件产生作用时,锁止设备自动地改变到锁止位置中。于是,操作元件经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回置到中立位置中,使得锁止设备再次占据锁止状态。经由此,此外也确保:锁止设备保持不被无意地操作。使用者始终必须克服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复位力来执行操作元件的移动,以便能够解锁至少一个锁止设备和调节头部支撑件。

在沿着如下两个空间轴线可移动的操作元件中,其中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头部支撑件也是可调节的,操作元件能够借助于至少两个弹簧元件预紧到中立位置中。第一弹簧元件于是因此将操作元件沿着一个(第一)空间轴线预紧到中立位置中,而另一(第二)弹簧元件将操作元件沿着另一(第二)空间轴线预紧到中立位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弹簧元件或至少两个与不同的空间轴线相关联的弹簧元件支撑在操作装置的安装元件上。这种安装元件以一个部段优选框架状地至少围绕操作元件并且用于将操作装置紧固在头部支撑件上。这种安装元件在此例如能够是头部支撑装置的预安装组件的一部分,在所述头部支撑装置上已预安装有具有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使得在操作元件安装到头部支撑件上之前,所述操作元件就已经可移动地保持在安装元件上。预安装组件于是仅还安装到头部支撑件上并且与已经设置在其上的或者仍需后续地待安装的锁止设备耦联,以便能够经由操作装置操作所述锁止设备。

耦联到锁止设备上例如能够经由至少一个优选柔性的牵拉机构进行。借助于至少一个牵拉机构,能够将手动地施加到操作元件上的调节力传输给至少一个锁止设备来操作所述锁止设备,以便取消经由锁止设备的锁定。因此,通过移动操作元件,经由牵拉机构将牵拉力传输给锁止设备,所述锁止设备仅引起:松开头部支撑件的锁止。至少一个牵拉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包括鲍登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操作元件设置在操作装置的支承元件的留空部或者优选罐状的凹部中。该留空部或凹部相对于操作元件例如定尺寸为,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手的手指接合到留空部或凹部中,以便对操作元件产生作用。支承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经由留空部或凹部构成手扣斗,使用者能够接合到所述手扣斗中以移动操作元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经由该手扣斗,在头部支撑件处,优选在头部支撑件的侧面处,也在头部支撑件处预设如下部位,用户要作用到所述部位上,以便调节头部支撑件本身。经由接合到支承元件的留空部或凹部中,由此用户能够一方面手动地移动操作元件而另一方面——在对锁止设备解锁之后——也同时相对于靠背调节头部支撑件本身。

移动操作元件相对于支撑元件进行或者与支承元件一起进行,也就是说,操作元件要么以相对于构成留空部或凹部的支承元件可调节的方式支承要么与其牢固连接。如此,为了操作锁止设备,操作元件相对于支承元件移动或者支承元件与操作元件一起移动,例如相对于安装元件一起移动,所述安装元件框架状地围绕支承元件与设置在其留空部或凹部中的操作元件。

在具有如下操作元件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操作元件设置在支承元件的留空部或凹部中并且所述操作元件以相对于该支承元件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支承元件在对留空部或凹部围边的壁部处构成开口,穿过所述开口,操作元件的部段可从留空部或凹部中移动出来,以便操作锁止设备。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构成为支承元件的壁部处的贯通口,穿过所述贯通口,操作元件在中立位置中伸入留空部或凹部中。

在一个改进形式中,贯通口具有c形的、l形的、u形的或者v形的走向,使得贯通口至少部段地沿着两个空间方向延伸,并且利用贯通口实现操作元件基本上垂直于这两个空间方向的移动。例如,贯通口在支承元件的矩形的凹部或留空部的角中在所述凹部或留空部的两个壁部处伸展,使得操作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一方面穿过该贯通口一方面向右和/或向左移动而另一方面向上和/或向下移动,以便操作锁止设备。通过操作元件可至少部分地移动离开支承元件的留空部或凹部,同样有利于操作装置的在人体工学方面和美学上有吸引力的造型。

也能够提出,支承元件或操作装置的刚性地与操作元件连接的或者构成有操作元件的元件,构成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例如呈滑块形式或者呈引导销形式的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以在滑槽引导装置的引导滑槽中滑动的方式引导以可移动地支承操作元件。

在基于此的一个改进形式中,引导滑槽在操作装置的安装元件上构成,在所述引导滑槽中,支承元件的引导元件或刚性地与操作元件连接的或者构成有操作元件的元件滑动地引导。因此,引导滑槽于是在此在操作装置的如下部件上构成,所述部件以一个部段框架状地至少围绕操作元件——必要时也围绕与其连接的支承元件——和/或借助于所述部件将操作装置紧固在头部支撑件上。

滑槽引导装置的引导滑槽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基本上垂直地伸展的滑槽部段。通过至少两个彼此垂直地伸展的滑槽部段能够经由滑槽引导装置提供操作元件沿着两个彼此垂直的空间轴线的可调节性。

根据操作元件的可调节性的所期望的程度,引导滑槽能够具有不同的走向。根据操作元件的所期望的解锁可行性从而根据其可移动性,例如能够设置如下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具有至少在一定区域中h形的、h形的、f形的、u形的或者双十字形的走向。在此,引导滑槽的双十字形的走向也包括:引导滑槽在至少一个区域中h形地、h形地、f形地或者u形地伸展。通过引导滑槽的双十字形的或者至少部段地双十字形的走向,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相对简单地提供操作元件的更复杂的移动运动和/或更多解锁可行性,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在引导滑槽中滑动地引导。

附图说明

附图示例性地图解说明本发明的可行的实施方案。

其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头部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具有可移动地支承在头部支撑件的侧面上的、呈操作钮形式的操作元件;

图1a示出图1的放大视图;

图2a至2b示出图1和1a的操作装置的前视图和后视图以图解说明操作装置的安装框架;

图3a至3b示出具有安装框架的操作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4a至4b在与图1a一致的视图中图解说明针对沿着第一空间轴线移动操作元件和待经由其释放的锁止件的不同的相关性;

图5a至5b在与图1a一致的视图中图解说明针对沿着第二空间轴线移动操作元件和待经由其释放的锁止件的不同的相关性;

图6a至6b在与图1a一致的视图中图解说明针对沿着第一空间轴线和第二空间轴线移动操作元件和待经由其释放的锁止件的不同的相关性;

图7a至7b图解说明关于图6a和6b的方案的一个可行的替选方案;

图8a至8b图解说明关于图6a和6b的实施方案的另一替选方案;

图9a至9b示出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头部支撑装置,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具有可压入的操作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部段地图解说明车辆座椅f,所述车辆座椅在靠背r的上端部处具有头部支撑装置,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具有可调节地支承的头部支撑件ks。头部支撑件ks在这种情况下沿着xyz车辆座椅坐标系中的两个彼此垂直的空间轴线x和z可调节地支承,使得头部支撑件ks能够匹配于座椅使用者的尺寸并且为此不仅能够调整其高度而且能够调整其纵向位置。在此,沿着空间轴线z可以调节头部支撑件ks的高度,以便能够使头部支撑件ks在+z方向上向上调节而在-z方向上向下调节。沿着空间轴线x,头部支撑件ks能够在+x方向上向前调节而在-x方向上向后调节。空间轴线x由此在车辆座椅f常规地装入车辆中的状态中平行于车辆的(前进)行驶方向fr伸展。

头部支撑件ks关于靠背r的被占据的调节位置经由在此未详细示出的、传统的锁止设备止动。这种锁止设备限定头部支撑件的垫有软枕的部分和固定在靠背r上的承载托架之间的例如形状配合的锁定连接。为了调节头部支撑件ks,该锁止设备可有针对性地经由操作装置1操作,使得能够撤除对头部支撑件ks的锁定并且允许调节。因此,借助于操作装置1能够执行对头部支撑件ks的解锁,使得使用者能够手动地调节头部支撑件ks。

在根据图1和1a(其中图1a示出图1的放大部分)图解说明的实施方案中,操作装置1包括设置在头部支撑件ks的侧面sf上的、呈操作钮b形式的操作元件,经由所述操作钮,使用者能够手动地松开锁止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迄今为止从实践中已知的操作装置,操作钮b不可压入,而是仅可移动地设置在侧面sf上。操作钮b在这种情况下静止在操作装置1的构成为支承罐10的支承元件中,使得操作钮b以与支承罐10的边缘齐平的方式下沉地存在于侧面sf上。由此,使用者能够接合到支承罐10中,以便将力施加到操作钮b上。

操作钮b沿着空间轴线x和z是可移动的,以便松开对头部支撑件ks的锁止并且允许在刚好这些空间方向x和z上进行调节。经由操作装置1由此直观地解锁头部支撑件ks的锁止,因为操作钮b的移动恰好沿着如下空间轴线x和z进行,在所述空间轴线上也应当允许头部支撑件ks的调节。操作钮b在这种情况下可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x和z分别仅在一个空间方向-x和-z中从中立位置移动出来,以便选择性地松开头部支撑件ks的锁止,使得要么沿着x轴线的调节是可行的要么沿着z轴线的调节是可行的。如果因此操作钮b沿着x轴线在操作方向bx(在-x方向上)移动,那么头部支撑件ks也仅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x可设定其纵向位置。如果与此相对操作钮b沿着z轴线在操作方向bz(向下,在-z方向上)移动,那么头部支撑件ks仅能够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z调节并且设定其高度。如此防止期望沿着空间轴线x或z中的一个设定头部支撑件ks的用户无心地也改变头部支撑件ks关于另一空间轴线z或x的调节位置。由此,在所示出的变型形式中提出,经由操作装置1最大地释放头部支撑件ks沿着空间轴线x或z中的一个的调节,而继续保持锁定头部支撑件ks沿着另一空间轴线z或x的调节。

根据图2a和2b详细图解说明操作装置1,尤其在这些附图中图解说明操作装置1的安装元件,在所述安装元件上能够预安装操作装置1的部件并且经由所述安装元件紧接着将预安装的操作装置紧固在头部支撑件ks上。操作装置1在此具有呈安装框架11形式的安装元件,支承罐10不可运动地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并且所述安装框架围绕支承罐10和操作钮b,使得支承罐10和操作钮b设置在安装框架11之内。

操作钮b在此在图2a和2b的变型形式中定位在矩形的支承罐10的角中的中立位置中,使得操作钮b在经由支承罐10限定的手扣斗中沿着空间轴线x和z仅从第二侧起是可接近的,所述第二侧恰好与所允许的操作方向bx和bz重合。操作钮b相对于支承罐10可调节地支承并且在基体13处构成。该基体13通过操作钮b在矩形的支承罐10的角处经由在支承罐10的壁部中的l形的或者v形的贯通口101伸入支承罐10中。在此,操作钮b可经由贯通口101从其所示出的中立位置中在空间方向-x上并且在空间方向-z上至少部分地从固定的支承罐10中移动出来,以便操作锁止设备。

为了预设操作钮b的中立位置,基体13经由呈弹簧舌形式的弹簧元件131和132有弹簧力地支撑在安装框架11的两个内壁111和112上。经由其中一个弹簧元件131,基体13——并且由此操作钮b再次——关于第一空间轴线x弹性地被支撑并且关于该空间轴线在-x方向上预紧到在图2a中示出的中立位置中。与此相对,经由另一第二弹簧元件132,基体13——并且由此操作钮b重新——沿着第二空间轴线z弹性地被支撑并且经由此在-z方向上预紧。因此,如果操作钮b为了释放头部支撑件ks的锁止应在可行的操作方向bx、bz中的一个操作方向上移动,那么对操作钮b进行作用的使用者必须克服相应的通过弹簧元件131或者132施加的复位力。如果用户不再在所述一个或另一操作方向bx或者bz上按压操作钮b,那么在弹簧元件131、132与基体13共同的作用下所述操作钮自动被压回其中立位置中。

基体13和在其上构成的操作元件b的经由弹簧元件131、132引起的复位运动在此经由基体13的两个止挡部段134和135限界。这些止挡部段134和135作为接片在基体13处突出,更确切地说,沿着不同的空间方向+x和+z突出。经由止挡部段134或135,基体13和从而其上构成的操作元件b在+z方向或+x方向上超出中立位置的调节是受限的。为此,相应的止挡部段134和135分别贴靠在支承罐10的对贯通口101围边的壁部中的一个壁部的后侧上从而阻挡超出中立位置的(继续)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在+x方向上突出的止挡部段134限制在+z方向上的调节,而另一在+z方向上突出的止挡部段135限制在+z方向上的调节。

为了预设沿着如下两个空间方向x和z的所限定的调节轨道,操作装置1具有引导装置14,所述引导装置具有滑槽引导装置,沿着所述空间方向,操作钮b相对于支承罐10是可调节的。滑槽引导装置在此尤其通过引导滑槽143形成,所述引导滑槽在安装框架11的后壁110上构成。多个(当前为三个)呈基体13的引导销133.1、133.2和133.3形式的引导元件滑动地接合到安装框架11的该引导滑槽143中。所述三个引导销133.1至133.3在此在虚拟的同侧的三角形的角点处设置在基体13的后侧上并且可移动地保持在引导滑槽143的多个彼此垂直地伸展的滑槽指143.1、143.2、143.3和143.4中。引导滑槽143的总计四个滑槽指143.1至143.4在这种情况下彼此设置并且彼此连接为,使得引导滑槽具有两个u形区域,在所述u形区域中各两个滑槽指143.1/143.2或者143.3/143.4彼此平行地伸展。在操作装置1的常规的装入状态中,每对滑槽指143.1/143.2和143.3/143.4平行于空间轴线x或z中的一个伸展从而预设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x或z的用于操作钮b的调节轨道。在此,当操作按钮b要从其中立位置中移动出来时,能够分别将引导销133.1至133.3中的至少两个推入一对滑槽指143.1/143.2或143.3/143.4中。

通过在沿着空间方向-x或者-z的操作方向bx或者bz上的相应的移动,当前将调节力传输给所述一个锁止设备或者不同的锁止设备。调节力的传输和操作装置1与头部支撑装置的锁止设备的机械耦联例如借助于呈鲍登线12x或12z形式的柔软的牵拉机构实现。两个在所示出的变型形式中所设置的鲍登线12x、12z中的每一个都以一端紧固在基体13上。因此,如果基体13通过操作钮b的移动而在空间方向-x或-z上从其中立位置中移动出来,那么经由鲍登线12x或12z的相应的线芯120,牵拉力起作用。由此,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x或z操作所属的锁止设备从而解锁头部支撑件ks。为了将这两个鲍登线12x和12z从安装框架11的内部中引导出来,在安装框架11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引导缝隙113x和113z,其中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中安装有基体13。

通过图3a和3b图解说明一个替选的变型形式,其中对用于操作钮b的可行的调节轨道的预设经由滑槽引导装置实现,所述滑槽引导装置具有引导滑槽143,所述引导滑槽在安装框架11的后壁110处具有双十字形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假想的方形的角点处的四个引导销103.1、103.2、103.3和103.4在支承罐10的后壁处构成为滑槽引导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引导销103.1至103.4接合到引导滑槽143中并且以在其中滑动的方式保持。经由具有总计四对滑槽指143.1/143.2,143.3/143.4,143.5/143.6,143.7/143.8的引导滑槽的双十字形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支承罐11与中心地在其中不可运动地设置的操作钮b——根据操作杆的类型——沿着这两个空间轴线x和z并且在此分别在这两个彼此相反的空间方向-x和+x以及-z和+z上从中立位置中移动出来,以便松开头部支撑件ks的锁定。在这种情况下,因此操作钮b(与支承罐10一起,其中操作按钮b与所述支承罐刚性地连接)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x或z恰好选择性地在如下空间方向-x、+x、-z或者+z上移动,在所述空间方向上于是在所述锁定松开之后也应进行头部支撑件ks的调节。

为了当使用者不再对操作钮b产生作用时所述锁定再次自动地锁定,在图3a和3b的变型形式中也能够进行操作钮b到中立位置中的预紧。为此,例如支承罐10经由弹簧支撑在安装框架11上。为此,例如能够设置四个弹簧元件,经由所述弹簧元件,支承罐10弹性地支承在横截面为矩形的安装框架11的所有四个内壁上。

根据图4a-4b、5-5b、6a-6b、7a-7b和8a-8b图解说明如下不同的变型形式:操作钮b的移动运动如何能够与头部支撑件ks的解锁并且尤其与经由所述解锁所允许的头部支撑件ks的调节运动相结合。

在图4a和4b的变型形式中例如提出,通过沿着空间轴线x在操作方向bx上操作操作钮b,仅在沿着空间轴线x的空间方向+x,-x中的一个空间方向上解除对头部支撑件ks的锁止。沿着相应另一相反的空间方向,即使在不操作操作装置1的情况下也可以调节头部支撑件ks(方向以虚线示出)。在图4a中,头部支撑件ks在未经由待移动的操作钮b释放的情况下例如可向后在空间方向-x上调节。仅对于头部支撑件ks向前在空间方向+x上的调节,操作钮b须与其相反地在侧面sf上移动。在图4b的变型形式中恰好相反。在此,头部支撑件ks向后在空间方向-x上的调节仅通过操作钮b在同一空间方向上的移动才可行,而头部支撑件ks向前在空间方向+x上的移动与对操作钮b的操作无关。

在图5a和图5b的变型形式中,图解说明图4a和4b的针对沿着竖轴线或者空间轴线z调节头部支撑件ks的设计方案。在此,仅操作钮在侧面sf处在空间方向-z上向下的移动是必要的,以便要么能够向上(图5a)调节头部支撑件ks要么能够向下(图5b)调节头部支撑件。

在图6a和6b的变型形式中,操作钮b沿着空间轴线x以及沿着空间轴线z的移动都是必要的(在相应的空间方向-x或-z上),以便实现头部支撑件ks沿着相应的空间轴线x或者z的调节。

相对于此不同地,图7a和7b的变型形式提出,虽然此外对于头部支撑件ks的高度设定而言必须进行操作钮b向下在空间方向-z上的移动,然而对于头部支撑件ks的纵向位置向前在空间方向+x上的设定而言,不需要操作钮b的移动。仅对于向后调节头部支撑件ks而言,在此同样须将操作钮b向后在空间方向-x上移动。

与此相对,在图8a和8b的变型形式中,对于高度设定而言,头部支撑件ks沿着空间轴线z的止动根据调节方向是不同的。因此,仅对于使头部支撑件ks下降,强制性需要向下移动操作钮b。与此相对,头部支撑件ks在空间方向+z上的高度调节与操作钮b的移动无关。在此,使用者以足够的力向上牵拉或按压头部支撑件ks就足够了。

附图标记列表

1操作装置

10支承罐(支承元件)

101贯通口

103.1-103.4引导销(引导元件)

11安装框架(安装元件)

110后壁

111,112内壁

113x,113z引导缝隙

12x,12z鲍登线

120线芯

13基体

131,132弹簧元件

133.1-133.3引导销(引导元件)

134,135接片/止挡部段

14引导装置

143引导滑槽

143.1-143.8滑槽指(滑槽部段)

b操作钮(操作元件)

bx,by,bz操作方向

f车辆座椅

fr行驶方向

ks头部支撑件

r靠背

sf侧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