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8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室用于加速的油门脚踏和用于制动的刹车脚踏一般为相邻布置,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需要踩刹车却误踩油门进而才发生的,故在驾驶室内急需要一种能够防止误触加速机构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单、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且能够降低误触加速机构的可能性,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别布置于油门脚踏两侧的底板固定板,每块所述底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垂直向上布置的支承柱,每根所述支承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每块所述底板固定板所对应的连接板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遮挡板的对应位置,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油门脚踏的上方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的高度不高于相邻的刹车脚踏的高度,确保操作者可以方便进行刹车、加速的切换;

所述底板固定板通过螺钉紧固于车的对应位置,确保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

所述遮挡板的布置斜度和所述油门脚踏的布置斜度相同,确保操作者操作方便;

每根所述支承柱的上端焊接有斜向布置的对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布置斜度和所述油门脚踏的布置斜度相同,确保遮挡板的安装;

所述遮挡板的上端面为防滑纹路结构;

所述遮挡板的靠近操作者的下端部分固装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的靠近操作者的边界为圆角过渡,确保操作者的鞋不会被损伤;

优选地,所述遮挡板横跨两块所述底板固定板所对应的上部空间区域;

优选地,每块所述底板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有一块所述遮挡板,相邻的所述遮挡板对应于所述油门脚踏的上部空间设置有避让区域。

采用本发明后,遮挡板位于所述油门脚踏的上方布置,遮挡板分别通过连接板固装于两侧的所述支承柱的上方,操作者会在遮挡板的自阻作用下,最大程度减少误触加速的可能性;其结构简单、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且能够降低误触加速机构的可能性,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底板固定板1、支承柱2、连接板3、遮挡板4、油门脚踏5、螺钉6、防滑纹路结构7、防撞垫8、圆角过渡9、避让区域10。

具体实施方式

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见图1-图3:其包括分别布置于油门脚踏5两侧的底板固定板1,每块底板固定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垂直向上布置的支承柱2,每根支承柱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3,每块底板固定板1所对应的连接板3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遮挡板4的对应位置,遮挡板4位于油门脚踏5的上方布置。

遮挡板4的高度不高于相邻的刹车脚踏的高度,确保操作者可以方便进行刹车、加速的切换;

底板固定板1通过螺钉6紧固于车的对应位置,确保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

遮挡板4的布置斜度和油门脚踏5的布置斜度相同,确保操作者操作方便;

每根支承柱2的上端焊接有斜向布置的对应连接板3,连接板3的布置斜度和油门脚踏5的布置斜度相同,确保遮挡板4的安装;

遮挡板4的上端面为防滑纹路结构7;

遮挡板4的靠近操作者的下端部分固装有防撞垫8,防撞垫8的靠近操作者的边界为圆角过渡9,确保操作者的鞋不会被损伤;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图2,一块遮挡板4横跨两块底板固定板1所对应的上部空间区域。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1、图3,每块底板固定板1的上部设置有一块遮挡板4,两块相邻的遮挡板4对应于油门脚踏5的上部空间设置有避让区域10,确保使用者方便从上方进入油门脚踏的操作区域。

其工作原理如下:遮挡板位于油门脚踏的上方布置,遮挡板分别通过连接板固装于两侧的支承柱的上方,操作者会在遮挡板的自阻作用下,最大程度减少误触加速的可能性;且底板固定板通过螺钉紧固于车的对应位置,确保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自阻结构防误触加速的油门踏板附设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单、不会破坏原有驾驶室的结构,且能够降低误触加速机构的可能性,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其包括分别布置于油门脚踏两侧的底板固定板,每块所述底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垂直向上布置的支承柱,每根所述支承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每块所述底板固定板所对应的连接板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遮挡板的对应位置,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油门脚踏的上方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金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鸿昌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10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