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4041发布日期:2018-07-27 19: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0-339185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内燃机、旋转机、驱动桥、驱动轴以及驱动轮等的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在驱动桥的壳体内,设置有减震器、变矩器、变速机构以及差速器等,在与内燃机的输出轴同轴的轴线上配置有减震器以及变矩器。另外,变速机构配置成内燃机的输出轴与变速机构的输入轴在同一轴线上,且内燃机的输出轴与变速机构的输出轴在不同的轴线上。旋转机在与内燃机的输出轴不同的轴线上配置于驱动桥的壳体外,构成为能够将从旋转机的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与从内燃机的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一起向驱动轮传递。

在日本特开平10-339185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由于为了冷却因工作而发热的旋转机而需要另外设置专用的冷却装置,所以相应地,可能产生导致混合动力车辆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能够实现小型化并进行旋转机的冷却的混合动力车辆。

本发明的示例性技术方案为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包括构成为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配置在与所述输出轴同轴的第一轴线上;旋转机,所述旋转机配置在所述第一轴线上;变矩器,所述变矩器配置在所述第一轴线上;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配置成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位于与所述第一轴线不同的第二轴线上;壳体,所述壳体收容有所述旋转机以及所述变速机构;驱动轴;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以及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储存在由所述壳体包围的空间的下部,并用于所述变速机构的润滑,所述润滑油与所述旋转机的一部分接触。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变矩器包括锁止离合器,从所述内燃机侧起依次配置所述减震器、所述旋转机、所述变矩器,以使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按照所述减震器、所述旋转机、所述变矩器的顺序进行传递。

由此,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由于旋转机配置于比变矩器靠内燃机侧的位置,所以即使在产生变矩器无法由锁止离合器锁定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旋转机的动力使内燃机起动。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并收容在所述壳体内。也可以是,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环齿轮,并且,以所述旋转机的一部分与所述差速器环齿轮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轴线的轴向观察时重叠、且所述差速器环齿轮的一部分与所述润滑油接触的方式将所述旋转机和所述差速器环齿轮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由此,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能够使旋转机与差速器环齿轮的距离在差速器环齿轮的径向上靠近,从而能够容易使差速器环齿轮扬起的润滑油附着于旋转机,能够提高旋转机的冷却性。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并收容在所述壳体内。也可以是,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环齿轮,以所述旋转机位于所述差速器环齿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且所述差速器环齿轮的一部分与所述润滑油接触的方式将所述旋转机和所述差速器环齿轮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由此,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由于由差速器环齿轮扬起的润滑油更容易附着于旋转机,所以能够提高旋转机的冷却性。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构成为对所述内燃机与所述旋转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进行切断。也可以是,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所包含的转子的内径侧。

由此,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通过将离合器配置在旋转机所具有的转子的内径侧,与在内燃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上串联排列地配置旋转机和离合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桥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构成为对所述内燃机与所述旋转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进行切断,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内燃机与所述旋转机之间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也可以是,所述旋转机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在所述离合器处于切断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的状态时连接。

由此,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即使离合器处于切断内燃机与旋转机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状态,由于旋转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连接,所以也能够利用来自驱动轮侧的旋转力,进行旋转机的再生,从而进行发电。

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旋转机与减震器、变矩器以及变速机构收容在相同的壳体内,通过在所述壳体内形成可以供储存在所述壳体内的润滑油与旋转机接触的空间,从而在所述空间内使润滑油与旋转机接触,由此能够冷却旋转机。由此,由于不需要为了冷却旋转机而设置专用的冷却装置,所以相应地,能够抑制混合动力车辆大型化。因此,可以发挥如下效果:能够实现小型化并进行旋转机的冷却。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2是使用由三个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3是使用由一对滑轮和链条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4是使用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机构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5是使用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机构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在轴向上从发动机侧观察驱动桥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将差速器环齿轮配置成位于在轴向上比电动发电机靠发动机侧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在轴向上从发动机侧观察图7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桥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9是以电动发电机位于差速器环齿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的方式配置电动发电机和差速器环齿轮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概略图。

图10是示出在轴向上从发动机侧观察图9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桥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一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采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

图1是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具备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2、驱动桥10以及一对驱动轮9。

驱动桥10在作为驱动桥10的框体的驱动桥壳体11内收容有减震器3、作为旋转机的电动发电机4、变矩器5、驱动传递机构6、变速机构7以及差速器8等。驱动桥10构成将从发动机2输入的驱动转矩向一对驱动轮9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

作为发动机2的输出轴的输出轴2a经由减震器3与电动发电机4的输入轴4a连接。减震器3用于抑制并吸收输出轴2a与输入轴4a之间的转矩变动。

电动发电机4作为电动马达以及发电机发挥功能,并具备定子4c和转子4d,所述转子4d是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定子4c的内径侧的转子。电动发电机4的输入轴4a以及输出轴4b配置在与输出轴2a同轴的轴线(第一轴线)上。在比转子4d靠内径侧的位置配置有能够切断发动机2与电动发电机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离合器14,该离合器14与输入轴4a的与连接于减震器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轴端部连接。通过将离合器14配置于比电动发电机4的转子4d靠内径侧的位置,与将电动发电机4和离合器14在输出轴2a的轴向(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定地记载成为对象的轴,则“轴向”是指输出轴2a的轴向)上串联排列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驱动桥10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电动发电机4的转子4d设置于驱动桥壳体11,并经由轴承13支承于隔着电动发电机4相向的一对壁部12a、12b。

变矩器5由泵叶轮5a、涡轮5b、定子5c、单向离合器(未图示)、罩5d以及锁止离合器5e构成。电动发电机4的输出轴4b经由罩5d连接于泵叶轮5a,泵叶轮5a经由工作流体向涡轮5b传递转矩。定子5c用于将从泵叶轮5a向涡轮5b传递的转矩放大。单向离合器(未图示)将定子5c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涡轮5b连接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锁止离合器5e通过卡合,能够从罩5d向变矩器5的输出轴5f直接传递动力。

另外,变矩器5由壁部12b和壁部12c支承,所述壁部12b支承电动发电机4的转子4d,所述壁部12c在所述轴向上隔着变矩器5与壁部12b相向。这样,通过使壁部12b兼顾电动发电机4的转子4d和变矩器5的支承,能够将驱动桥10设为在所述轴向上紧凑的构造。

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如图1所示,在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同轴的轴线上,按照离发动机2近的顺序配置有减震器3、电动发电机4以及变矩器5,从而发动机2的动力按照减震器3、电动发电机4以及变矩器5的顺序进行传递。在这里,在将变矩器5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比电动发电机4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当利用电动发电机4的动力使发动机2起动时,会将变矩器5设为由锁止离合器5e锁定的状态。因此,在产生变矩器5无法由锁止离合器5e锁定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用电动发电机4的动力使发动机2起动。相对于此,如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那样,由于将电动发电机4设置于在所述轴向上比变矩器5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所以即使在产生变矩器5无法由锁止离合器5e锁定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够用电动发电机4的动力使发动机2起动。

在驱动传递机构6中,由设置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的第一齿轮6a和设置于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的第二齿轮6b这两个齿轮构成驱动传递齿轮列。在该驱动传递机构6中,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向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经由第一齿轮6a和第二齿轮6b以规定的减速比减速地传递动力。

另外,第一齿轮6a由壁部12c和壁部12d支承,所述壁部12c支承变矩器5,所述壁部12d在所述轴向上隔着第一齿轮6a与壁部12c相向。这样,通过使壁部12c兼顾变矩器5和驱动传递机构6的第一齿轮6a的支承,从而将驱动桥10设为在所述轴向上紧凑的构造。此外,也可以是利用驱动桥壳体11代替壁部12d来支承第一齿轮6a的结构。由此,在所述轴向上在第一齿轮6a与驱动桥壳体11之间不另外设置壁部,相应地,能够将驱动桥10设为在所述轴向上进一步紧凑的构造。

图2是使用由三个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6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在图2所示的驱动传递机构6中,由设置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的第一齿轮61a、设置于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的第三齿轮61c以及与第一齿轮61a和第三齿轮61c啮合的第二齿轮61b这三个齿轮构成驱动传递齿轮列。并且,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向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经由第一齿轮61a、第二齿轮61b及第三齿轮61c以规定的减速比减速地传递动力。

图3是使用由一对滑轮62a、62b和链条62c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6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图3所示的驱动传递机构6由设置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的第一滑轮62a、设置于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的第二滑轮62b以及卷绕在第一滑轮62a和第二滑轮62b上的链条62c构成。并且,从变矩器5的输出轴5f向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经由第一滑轮62a、链条62c以及第二滑轮62b以等速(变速比=1)传递动力。

变速机构7配置成变速机构7的输入轴7a位于与发动机2的输出轴2a不同的轴线(第二轴线)上。作为变速机构7,可以使用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机构或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机构等。

图4是使用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机构7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此外,图4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具备上述那样的由三个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6。图4所示的变速机构7具备分别配置在变速机构壳体170内的输入轴7a、太阳轮轴172、主变速部173、副变速部174以及副轴驱动齿轮175。输入轴7a以及太阳轮轴172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变速机构壳体170。输入轴7a与太阳轮轴172在同一轴线上结合,输入轴7a与太阳轮轴172同步旋转。从驱动传递机构6的第三齿轮61c向输入轴7a传递的动力由主变速部173以及副变速部174中的一方或两方变速并从与主变速部173的后述的齿轮架cf1结合的副轴驱动齿轮175输出。

主变速部173包括行星齿轮机构176、离合器c1、离合器c2、制动器b2以及单向离合器f1。行星齿轮机构176配置在太阳轮轴172的周围,并且具有:太阳轮sr,所述太阳轮sr经由离合器c1连结于太阳轮轴172;太阳轮sf,所述太阳轮sf配置成与太阳轮sr同轴且在所述轴向上错开;长小齿轮pl;短小齿轮ps;环齿轮r1;以及齿轮架cf1。太阳轮sr、太阳轮sf、长小齿轮pl、短小齿轮ps、环齿轮r1及齿轮架cf1能够旋转。太阳轮sr以及太阳轮sf分别经由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太阳轮轴172。

长小齿轮pl配置在太阳轮sf以及太阳轮sr的周围。短小齿轮ps配置在太阳轮sf的周围。环齿轮r1配置在长小齿轮pl的周围。环齿轮r1经由离合器c2连结于太阳轮轴172。环齿轮r1能够利用制动器b2固定于变速机构壳体170。单向离合器f1设置在变速机构壳体170与环齿轮r1之间,仅容许环齿轮r1的一方向的旋转并阻止另一方向的旋转。

齿轮架cf1配置在短小齿轮ps以及长小齿轮pl的两侧。齿轮架cf1经由能够旋转地支承短小齿轮ps的第一小齿轮轴t1支承短小齿轮ps。齿轮架cf1经由能够旋转地支承长小齿轮pl的第二小齿轮轴t2支承长小齿轮pl。太阳轮sf利用花键结合部与构成后述的副变速部174的行星齿轮机构177的齿轮架cr在同一轴线上结合,并与齿轮架cr同步旋转。

长小齿轮pl与太阳轮sr以及环齿轮r1啮合。短小齿轮ps与长小齿轮pl以及太阳轮sf啮合。太阳轮sr以及环齿轮r1中的一方通过与离合器c1以及离合器c2中的任一一致的离合器的连接而作为输入元件发挥功能。行星齿轮机构176构成为能够在作为输入元件的太阳轮sr或环齿轮r1与作为输出元件的齿轮架cf1之间传递动力。

副轴驱动齿轮175与差速器环齿轮8a啮合,向副轴驱动齿轮175输出的动力经由与差速器环齿轮8a连结的差速器8向与驱动轮9连结的驱动轴91传递并对驱动轮9进行驱动。

副变速部174包括行星齿轮机构177、制动器b1及制动器b3。行星齿轮机构177具有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太阳轮轴172的周围的齿轮架cr、齿轮架cf2、与太阳轮轴172一体设置的太阳轮s2、配置在太阳轮s2的周围的环齿轮r2、以及与太阳轮s2及环齿轮r2啮合的小齿轮p2。齿轮架cr以及齿轮架cf2配置在小齿轮p2的两侧,并经由能够旋转地支承小齿轮p2的小齿轮轴t支承小齿轮p2。齿轮架cf2能够利用制动器b1固定于变速机构壳体170。环齿轮r2能够利用制动器b3固定于变速机构壳体170。

图5是使用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机构7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此外,图5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具备上述那样的由三个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6。图5所示的变速机构7具备与输入轴7a连结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71、与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71连结的输入轴272、与输入轴272连结的无级变速器273、与无级变速器273连结的输出轴274以及减速齿轮装置275等。

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71具备行星齿轮装置271p、前进用离合器c以及后退用制动器b。行星齿轮装置271p的太阳轮271s连结于输入轴7a,行星齿轮装置271p的太阳轮271c连结于输入轴272,行星齿轮装置271p的环齿轮271r经由后退用制动器b选择性地连结于外壳(未图示)。另外,太阳轮271c与太阳轮271s经由前进用离合器c选择性地连结。在这样构成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71中,当将前进用离合器c卡合并将后退用制动器b释放时,形成前进用的动力传递路径。另外,当将后退用制动器b卡合并将前进用离合器c释放时,形成后退用的动力传递路径。另外,当将前进用离合器c以及后退用制动器b一起释放时,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71成为切断动力传递的中间状态(动力传递切断状态)。

无级变速器273具备设置于输入轴272的主滑轮276、设置于输出轴274的副滑轮277以及卷绕在主滑轮276与副滑轮277之间的传动带278等。

主滑轮276具备固定于输入轴272的固定槽轮(fixedsheave)276a和可动槽轮(movingsheave)276b,所述可动槽轮276b设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入轴272绕其轴线进行相对旋转且能够在输入轴272的轴向上进行移动。另外,具备液压致动器(未图示),所述液压致动器提供用于变更固定槽轮276a与可动槽轮276b之间的v形槽宽度的主滑轮276中的推力。副滑轮277具备固定于输出轴274的固定槽轮277a和可动槽轮277b,所述可动槽轮277b设置成不能相对于输入轴274绕其轴线进行相对旋转且能够在输出轴274的轴向上进行移动。另外,具备液压致动器(未图示),所述液压致动器提供用于变更固定槽轮277a与可动槽轮277b之间的v形槽宽度的副滑轮277中的推力。在无级变速器273中,使主滑轮276以及副滑轮277的v形槽宽度变化来变更传动带278的卷绕半径(日文:掛かり径),从而使变速比变化。

在无级变速器273的输出轴274上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输出齿轮279。该输出齿轮279与减速齿轮装置275的副轴从动齿轮275a啮合。减速齿轮装置275的副轴驱动齿轮275b与差速器8的差速器环齿轮8a啮合。

回到图1,在差速器8连结有与传递来自变速机构7的动力的驱动小齿轮(未图示)啮合的差速器环齿轮8a。另外,在差速器8连接有驱动轴91,在驱动轴91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安装有一对驱动轮9。

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具有仅将发动机2作为驱动源进行行驶的发动机行驶模式、仅将电动发电机4作为驱动源进行行驶的电动发电机行驶模式、使用发动机2和电动发电机4这双方进行行驶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等多个行驶模式,并与加速器操作量(驾驶员的要求驱动力)、车速等运转状态相应地切换行驶模式而进行行驶。另外,当在各行驶模式下在行驶期间成为加速器操作量为零的加速器断开状态时,成为惯性行驶(自由滑行),通过在该惯性行驶时停止发动机2,能够实现燃料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惯性行驶时、车辆减速时等,通过使驱动轮9的旋转力经由动力传递路径向电动发电机4传递,从而利用电动发电机4的再生进行发电,将该发电得到的电力向电池(未图示)充电。

上述的离合器14设置于发动机2与电动发电机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通过将离合器14连接,成为能够进行发动机2与电动发电机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状态,能够使发动机2和电动发电机4一体旋转。另一方面,通过将离合器14切断,成为切断发动机2与电动发电机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状态,能够使发动机2和电动发电机4互相独立地进行旋转。

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电动发电机4与驱动轮9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在处于切断发动机2与电动发电机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状态时连接,能够利用来自驱动轮9侧的旋转力进行电动发电机4的再生,从而进行发电。因此,在惯性行驶时,通过将离合器14切断,能够抑制由于在惯性行驶时停止的发动机2中可能产生的拖曳阻力而使得电动发电机4的再生效率降低的情形。

图6是示出在所述轴向上从发动机2侧观察驱动桥10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11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形成于驱动桥壳体11内的空间20的下部储存有用于变速机构7、差速器8等的润滑的润滑油30,在该润滑油30中浸有电动发电机4的一部分。由此,通过使储存在驱动桥壳体11内的润滑油30与电动发电机4接触,能够进行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

另外,在储存于形成在壳体11内的空间20的下部的润滑油30中浸有差速器环齿轮8a的一部分,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以具有通过使差速器环齿轮8a向图6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扬起的润滑油3可以与电动发电机4接触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在空间20内。

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如图6所示,以电动发电机4的一部分与差速器环齿轮8a的一部分从输出轴2a的轴向观察时重叠(从所述轴向观察时重叠)的方式使差速器环齿轮8a位于在所述轴向上比电动发电机4靠变矩器5侧的位置来配置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另外,在空间20内,在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之间没有设置阻挡由差速器环齿轮8a扬起的润滑油30附着于电动发电机4那样的壁部等遮蔽物。由此,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的距离在所述径向上靠近,能够容易使由差速器环齿轮8a扬起的润滑油30附着于电动发电机4,能够提高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性。另外,与能够使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的距离在所述径向上靠近相应地,能够实现驱动桥10的所述径向上的小型化。

这样,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在驱动桥壳体11内设置电动发电机4,在驱动桥壳体11内形成可以供储存在驱动桥壳体11内的润滑油30与电动发电机4接触的空间20。并且,通过在该空间20使润滑油30与电动发电机4接触,从而冷却电动发电机4。由此,由于不需要为了冷却电动发电机4而设置专用的冷却装置,所以相应地,能够抑制混合动力车辆1大型化。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并进行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

此外,即使在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之间存在所述遮蔽物,也可以考虑设置配管等来将润滑油30提供给电动发电机4的结构。相对于此,如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那样,由于没有在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之间设置所述遮蔽物,所以能够省略所述配管等结构元件,相应地,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将电动发电机4配置于比变矩器5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在ff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具备的驱动桥10中可以采用的大多的结构元件配置中,能够使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靠近地进行配置。因此,将电动发电机4配置于比变矩器5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对通过利用差速器环齿轮8a扬起润滑油来确保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性这点有效。

图7是使差速器环齿轮8a配置成位于在所述轴向上比电动发电机4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图8是示出在所述轴向上从发动机2侧观察图7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驱动桥10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11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如图7以及图8所示,也可以使差速器环齿轮8a配置成位于在所述轴向上比电动发电机4靠发动机2侧的位置。这样,即使在配置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靠近地进行配置,能够容易使由差速器环齿轮8a扬起的润滑油30附着于电动发电机4,能够提高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性。另外,与能够使电动发电机4与差速器环齿轮8a的距离在所述径向上靠近相应地,能够实现驱动桥10的所述径向上的小型化。

图9是以电动发电机4位于差速器环齿轮8a的径向的延长线上的方式配置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的情况下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概略图。图10是示出在所述轴向上从发动机2侧观察图9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驱动桥10的情况下的驱动桥壳体11内的各结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也可以以电动发电机4位于差速器环齿轮8a的径向的延长线上的方式配置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在按这种方式配置电动发电机4和差速器环齿轮8a的情况下,由于容易使由差速器环齿轮8a扬起的润滑油30附着于电动发电机4,所以能够提高电动发电机4的冷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