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248发布日期:2018-10-16 22:1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而汽车的保护成为爱车认人士所关心问题之一,用保护罩就是保护措施之一,但是保护罩的撑起和覆盖确实一大难题,一般的车主是采用手工将保护罩覆盖在汽车外壳上,不仅需要在车的周围来回奔跑忙于拉拽,而且有时还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将保护罩破损,此种,方法还会花费车主很长一段时间完成,费时费力,覆盖效果极差,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右侧的可拆卸的前后对称的两个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顶部铰接连接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最上层一节固设有脚座,所述脚座上铰接连接设有第一套杆头,所述第一套杆头上固定连接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套杆头,所述第二套杆头末端设有前后延伸的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交叉处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左端端面上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块,所述第二伸缩杆第一节的前端端面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支撑杆嵌接的弧形凹槽,所述机座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相对称且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左端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在末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右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机座右端端面,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最右端相背离侧上设有相对称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内固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设有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后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块后端端面,且在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前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块前端端面,且在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环绕包覆有多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用于快速吸收所述第一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并散发掉,防止所述第一电动机长时间运行温度过高而烧毁,提高第一电动机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伸缩杆第二节和最左端端面上设有轴承,防止刮伤汽车保护罩。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后端端面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螺柱,所述螺柱上螺纹连接设有螺母。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六齿转轮和所述第七齿转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转轮和第二齿转轮的直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机顶部嵌设有吹起泵,吹起泵左端端面连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左端延伸末端贯穿所述机座左端端面,所述第一通气管末端设有连管器,所述连管器左端设有与之套接的第二通气管,在保护罩内吹起,将涡塞的部分膨胀,增加撑起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机座内设置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双向驱动装置,机座内设有位于第一空腔右端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右端内壁内贯通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左端延伸末端伸进第二空腔内,且固设有第一齿转轮和第二齿转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右端延伸末端伸出机座右端端面外,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右端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凹槽内嵌设有伸缩架,可实现自动控制两个伸缩架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将保护罩缓慢撑开,工作稳定,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便于收纳,有通过机座左端内设有抽气泵,抽气泵左端末端相通设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左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之间通过连管器连接,利于在撑开保护罩时,在保护罩内吹起,防止保护罩折叠,撑开不完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结构,包括机座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2右侧的可拆卸的前后对称的两个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顶部铰接连接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二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3最上层一节固设有脚座31,所述脚座31上铰接连接设有第一套杆头32,所述第一套杆头32上固定连接设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套杆头34,所述第二套杆头34末端设有前后延伸的支撑杆341,所述第一伸缩杆3与所述第二伸缩杆4交叉处的所述第一伸缩杆3左端端面上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二伸缩杆4的第一固定块35,所述第二伸缩杆4第一节的前端端面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支撑杆嵌接的弧形凹槽41,所述机座2内设有第一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6右端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相对称且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611和第二转动轴641,所述第一转动轴611和第二转动轴641左端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空腔6内,且在末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4,所述第一转动轴611和第二转动轴641右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机座2右端端面,所述第一转动轴611和第二转动轴641最右端相背离侧上设有相对称的凹槽612,每个凹槽612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6内固设有前后对称的第二固定块66,所述第二固定块66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67,所述第三转动轴67上固设有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块66之间的第三锥齿轮63,所述第一空腔6左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68,所述第一电动机68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3齿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681,所述第三转动轴67后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块66后端端面,且在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4齿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65,所述第三转动轴67前端延伸末端贯穿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块66前端端面,且在末端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1齿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62,所述第一电动机68外表面环绕包覆有多组散热鳍片682,所述散热鳍片682与所述第一电动机68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鳍片682用于快速吸收所述第一电动机68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并散发掉,防止所述第一电动机68长时间运行温度过高而烧毁,提高第一电动机68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有益地,所述第二伸缩杆4第二节和最左端端面上设有轴承42,防止刮伤汽车保护罩。

有益地,所述第一伸缩杆3底部后端端面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螺柱36,所述螺柱36上螺纹连接设有螺母361,便于伸缩架固定和拆卸。

有益地,所述第六锥齿轮62和所述第五锥齿轮6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锥齿轮61和第二锥齿轮64的直径,实现缓慢撑开保护罩,防止刮伤防护罩。

有益地,所述第一电动机68顶部嵌设有吹起泵23,吹起泵23左端端面连通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通气管231,所述第一通气管231左端延伸末端贯穿所述机座2左端端面,所述第一通气管231末端设有连管器221,所述连管器221左端设有与之套接的第二通气管22,在保护罩内吹起,将涡塞的部分膨胀,增加撑起工作效率。

当需要撑起保护罩工作时,将装置整体搬移至所需盖保护套的汽车旁,然后将伸缩架底部与凹槽612嵌接安装,使螺柱完全贯穿第一转动轴611和第二转动轴641,此时,将第二伸缩杆4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使第二伸缩杆4底部与第一固定块35顶压连接,然后将支撑杆341经过弧形凹槽41滑入至最右端,使第二伸缩杆4与第一伸缩杆3相互紧密扣死,此时,将保护罩平铺在第二伸缩杆4上即可,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机68带动第四锥齿轮681转动,第四锥齿轮681带动第三锥齿轮63转动,第三锥齿轮63带动第三转动轴67转动,第三转动轴67同时带动第五锥齿轮65和第六锥齿轮62转动,第五锥齿轮65带动第二锥齿轮64转动,第二锥齿轮64带动第二转动轴641向后端方向转动,第二转动轴641带动后端伸缩架向后转动,同时,第六锥齿轮62带动第一锥齿轮61转动,第一锥齿轮61带动第一转动轴611向前端方向转动,第一转动轴611带动前端伸缩架向前端转动,同时,控制吹气泵23运转,使高速气流吹进保护罩内,直至完全将保护罩铺盖在汽车表面上,最终将伸缩架收起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机座内设置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双向驱动装置,机座内设有位于第一空腔右端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右端内壁内贯通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左端延伸末端伸进第二空腔内,且固设有第一齿转轮和第二齿转轮,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右端延伸末端伸出机座右端端面外,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右端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凹槽内嵌设有伸缩架,可实现自动控制两个伸缩架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将保护罩缓慢撑开,工作稳定,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便于收纳,有通过机座左端内设有抽气泵,抽气泵左端末端相通设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左端相通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之间通过连管器连接,利于在撑开保护罩时,在保护罩内吹起,防止保护罩折叠,撑开不完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