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7367发布日期:2019-01-02 22:5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座垫部、靠背部以及安全带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用座椅中,安全带卷收器内置在靠背部或座垫部中,安全带从靠背部的上部向外部延伸(参照专利文献1、2)。

在这种车用座椅中,在靠背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部的罩部件(专利文献3参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56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7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2627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罩部件由于设置在覆盖靠背部的衬垫表面的罩上,因此例如当用户按压罩部件周边的罩时,罩凹陷并且在罩与罩部件之间会形成缝隙。如果罩与罩部件之间形成缝隙,则可能会夹着手指,外观设计性(外观)也不是优选的。

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车用座椅中,为了可以抑制罩与罩部件之间形成缝隙,因此在罩部件的下方设置罩支撑部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靠背部上部附近的结构变得复杂,在对罩和罩部件进行组装时,操作性也降低。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其可以抑制具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的开口部件与罩之间形成缝隙,并且在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组装时,操作性良好。

[为解决问题实施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具有座垫部、靠背部以及安全带,包括:设于所述靠背部的靠背架;设置在所述靠背部的上部,具有将所述安全带从所述靠背部的内部向前方通过的开口的开口部件;以及用于对覆盖所述靠背部表面的罩进行保持的罩保持部件,其中,所述开口部件、所述罩保持部件以及靠背架上分别形成有孔,所述开口部件的孔、所述罩保持部件的孔以及所述靠背架的孔朝向所述靠背部的后方并按该顺序相互重叠配置,通过插入并穿过这些孔的紧固部件将所述开口部件以及所述罩保持部件固定在所述靠背架上。

根据该方式,罩保持部件保持罩,该罩保持部件由于进入开口部件与靠背架之间并被固定在靠背架上,因此对开口部件周围的罩赋予足够的张力。结果,可以抑制开口部件与罩之间形成缝隙。此外,由于通过插入并穿过开口部件的孔、罩保持部件的孔以及靠背架的孔的紧固部件将开口部件以及罩保持部件固定在靠背架上,因此车用座椅的结构变得简单,提高了组装车用座椅时的操作性。。

所述靠背架具有形成有所述靠背架的孔的支架,所述罩保持部件可以自由安装于所述支架。

所述罩保持部件可以以从上方钩挂在所述支架上的方式自由安装。

所述罩保持部件可以以定位在支架左右方向的位置的方式自由安装,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罩保持部件的孔的位置与所述靠背架的孔的位置可以匹配。

所述罩保持部件上也可以缝合有所述罩的端部。

所述罩保持部件的刚性也可以高于所述罩的刚性。

所述开口部件的孔、所述罩保持部件的孔以及所述靠背架的孔也可以设在所述开口的下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可以抑制具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的开口部件与罩之间形成缝隙,并且在以简单的结构进行组装时,操作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用座椅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放大了靠背部的肩部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靠背部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靠背架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支架与罩保持板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支架与罩保持板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将罩保持板(未图示出罩)安装在支架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将开口部件安装在罩保持板(未图示出罩)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相同的元件附加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除非另有说明。此外,附图的尺寸比例并不限于图示比例。而且,以下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车用座椅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例如,车用座椅1包括就坐者就坐的座垫部10、就坐者倚靠背部的靠背部11、头枕12以及安全带13等。

靠背部11在头枕12的左右任一上表面(靠背部11的肩部上表面)上具有槽部20。如图2所示,从靠背部11的前表面向后方形成槽部20。槽部20形成为大致半圆筒状。槽部20的后方侧设有开口部件30。即,开口部件30设在比靠背部11的靠背的前表面更向后方后退的位置。开口部件30在正面具有开口31,安全带13从靠背部11的内部通过开口31向前方延伸。开口部件30在靠背部11上表面埋入靠背部11内。例如,开口部件30收容在靠背部11的长方体状的外形内,开口部件30的上表面与靠背部11的上表面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

靠背部11如图3所示包括构成靠背部11的骨架的靠背架40和配置在靠背架40周围的座椅罩41。座椅罩41具有厚的靠垫部(衬垫部)50和覆盖靠背部11的表面的罩51。靠垫部50例如由聚氨酯等材料形成。罩51由具有伸缩性、弹性的材料、例如化学纤维或合成皮革、皮革形成。靠背部11具有倾斜机构,可以向后倾倒也可以向前立起。

安全带13从设于靠背部11内的下部的卷收器(未图示)向上方延伸,在靠背部11内的上部向前方弯曲,从开口部件30的开口31向外部延伸。如图1所示,从开口31延伸出来的安全带13嵌入并固定在配置在座垫部10的附近的预紧装置60上。并且,在安全带13上安装有舌板61,通过将舌板61卡定在座垫部10的带扣62上,从而乘坐者能够收紧座椅安全带13。

如图3所示,靠背架40例如为树脂或金属制成的,包括开口框架70、导带器71以及固定有开口部件30的支架72等。

开口框架70形成有供安全带13通过的开口70a。如图4所示,开口70a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延伸且在两端向上升起的形状。如图3所示,开口70a设有用于保护安全带13的树脂制保护部件75。

导带器71呈圆弧状弯曲,可以使从下方延伸出的安全带13向前方进行方向转换。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靠背架40具有竖立设置在正面侧的前板76,支架72固定在该前板76上。支架72可以由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在板76上,也可以形成为一体。此外,支架72也可以与包含前板76的其它靠背架主体材质相同,也可以是不同材质。

如图3以及图5所示,支架72例如包括固定在前板76上的第1固定板80、从第1固定板80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的连接板81以及从连接板81的前端向上方延伸的第2固定板82。

如图5所示,第2固定板82左右并列形成有两个第一孔90。第一孔90例如是螺钉孔。第一孔90之间形成有钩挂后述的罩保持板130的承受部91。承受部91通过第2固定板82的一部分向前方侧凹陷而形成。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开口部件30例如具有正面部100和上表面部101。正面部100形成为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并在中间附近形成有开口31。如图3所示,开口31与开口框架70的开口70a的形状对应,且具有比开口70a稍微大的形状。正面部100的开口31的下部形成有与支架72的第一孔90对应的两个第二孔110。上面部101形成为覆盖靠背架40的上表面的板状。

在开口部件30的后方侧设有覆盖靠背部11内的安全带13的通道的上表面侧以及后方侧的罩部件120。开口部件30以及罩部件120例如由树脂制成。

开口部件30的正面部100与靠背架40的支架72之间设有用作罩保持部件的的罩保持板130。罩保持板130对覆盖靠背部11的靠垫部50的罩51进行保持。如图4以及图5所示,罩保持板130具有左右方向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罩保持板130例如由树脂制成,具有比罩51更高的刚性。罩保持板130上缝合有罩51的端部。另外,罩保持板130可以至少保持开口部件30周边的罩51,也可以保持靠背部11一部分的罩,也可以保持整个靠背部11的的罩。

如图5所示,罩保持板130在中间具有开口部140。开口部140的中间形成有钩挂在支架72的承受部91处的钩挂部141。如图6所示,钩挂部141形成为向支架72侧(后方侧)后退且向下突出。通过将钩挂部141从上方钩挂嵌入在承受部91上,可以将罩保持板130安装在支架72上。此外,通过将钩挂部141嵌入在承受部91上,可以对罩保持板130在上下方向与左右方向上进行定位。

如图5所示,开口部140的钩挂部141的左右的空间为两个第三孔142。如图3所示,第三孔142被配置为在将罩保持板130安装在支架72上时,第一孔90以及第二孔110重合。因此,开口部件30的第二孔110、罩保持板130的第三孔142以及靠背架40的第一孔90按照该顺序向后方侧相互重叠配置。

通过在第二孔110、第三孔142以及第一孔90内插入并穿过用作紧固部件的螺钉150、拧紧螺钉,从而将开口部件30以及罩保持板130固定在支架72上。

接下来,就车用座椅1的靠背部11的组装作业进行说明。首先,支架72固定在靠背架40上。靠背部11的罩51缝合在罩保持板130上。首先,在靠背架40处安装靠垫部50,并从其上方覆盖罩51。其次,如图5所示,将罩保持板130的钩挂部141从上嵌入到支架72的承受部91,如图7所示,将罩保持板130安装在支架72上。此时,第二孔110与第三孔142的位置重叠。由此,如图3所示,开口部件30周边的罩51在施加了足够张力的状态下固定在靠背架40上。其次,如图8所示,从上覆盖开口部件30。此时,第一孔90的位置与第二孔110以及第三孔142的位置重叠。在第二孔110、第三孔142以及第一孔90内插入并穿过螺钉150、拧紧螺钉。由此,将开口部件30以及罩保持板130固定在支架72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罩保持板130保持罩51,该罩保持板130由于进入开口部件30与靠背架40之间并固定在靠背架40上,因此赋予开口部件30周围的罩51足够的张力。结果,例如即使用户按压开口部件30周围的罩51,也可以抑制开口部件30与罩51之间形成缝隙。并且,通过插入并穿过开口部件30的第二孔110、罩保持板130的第三孔142以及靠背架40的第一孔90的螺钉150将开口部件30以及罩保持板130固定在靠背架40上,因此,车用座椅1结构变得简单,提高了组装车用座椅1时的操作性。并且还可以抑制罩51的褶皱或挠曲。

靠背架40具有形成有第一孔90的支架72,罩保持板130由于自由安装在支架72上,因此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可以在对罩51赋予适当且足够的张力的同时将罩保持板130轻松地安装在支架72上。

罩保持板130由于以从上方钩挂在支架72上的方式自由安装,从而可以更加轻松地将罩保持板130安装在支架72上。并且,例如即使在车用座椅1上的就坐者乘坐并对罩51作用向下方向的外力,罩保持板130也可以牢固地保持罩51。

罩保持板130以定位在支架72的左右方向位置的方式自由安装,在安装至支架72时,罩保持板130的第三孔142的位置与靠背架40的第一孔90的位置相匹配。由此,可以轻松地对准第一孔90与第三孔142的位置。因此,提高了车用座椅1的组装操作性。

在罩保持板130上由于缝合有罩51的端部,因此罩51被牢固地保持在罩保持板130上。

罩保持板130的刚性高于罩51的刚性,因此即使通过罩保持板130拉伸罩51,罩保持板130也难以变形。由此,可以一边使用罩保持板130拉伸罩51一边将罩保持板130适当地固定在支架72上。

开口部件30的第二孔110、罩保持板130的第三孔142以及靠背架40的第一孔90设于开口31的下面,因此,可以将开口部件30、罩保持板130以及靠背架40牢固地固定在开口31附近。此外,由于孔110、142、90由安全带13隐藏起来,因此可以提高车用座椅1的外观设计性。

开口部件30由于在靠背部11的上表面埋设在靠背部11内,因此,开口部件30不会从靠背部11的上表面突出,例如倾斜机构将靠背11竖起时,可以减少对就座者的伤害。

开口部件30设于比靠背部11的靠背前表面还要向后方后退的位置,因此,例如倾斜机构将靠背11竖起时,可以减少对就座者的伤害。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例子。显而易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思想范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改例,并且关于这些变更例或者修改例也当然也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靠背架40的结构、开口部件30的结构、罩保持板13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靠背架40即使不包括支架72,此时罩保持板13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靠背架40的主体上。此外,支架72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罩保持部件也可以不是板状。罩51也可以不缝合在罩保持部件上,也可以通过粘着剂固定在罩保持部件上。开口部件30也可以在靠背部11的上表面也不埋设在靠背部11内,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从靠背部11的上表面突出的情况。座垫部10、靠背部11以及安全带13的结构以及车用座椅1的整体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在提供一种车用座椅时有用,该车用座椅可以抑制具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的开口部件与罩之间形成缝隙,且在以简单的结构组装时,操作性良好。

[符号说明]

1车用座椅

11靠背部

20槽部

30开口部件

31开口

40靠背架

51罩

72支架

90第一孔

110第二孔

130罩保持板

142第三孔

150螺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