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及双声车铃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7079发布日期:2018-08-21 16:58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声车铃。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逐渐普及。汽车的增多经常造成早晚高峰交通拥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比如近几年出现的共享单车。汽车和自行车的逐渐增多,经常引发各种交通事故。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汽车和自行车鸣笛时,行人不知道是需要保持不动还是靠边让路。当汽车和自行车的行驶方向与行人的躲避方向发生重叠时,便造成了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及双声车铃,通过在现有汽车和自行车车铃的基础上做出改进,能够发出两种不同的音频信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包括步骤:

s1,设置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

s2,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选择触发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

优选地,步骤s1中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为不同频率或不同语音内容的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子步骤:

s21,通过电子开关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利用微处理器或控制电路驱动扬声器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

或者

s22,通过机械开关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利用机械联动结构控制铃钟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

一种双声车铃,包括:双向开关,驱动控制模块,发声模块;所述双向开关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双向开关的控制状态驱动发声模块发出不同的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双向开关是双向电子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或控制电路,所述发声模块为扬声器或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双向电子开关为按钮开关或旋转开关。

优选地,所述双向开关为双向机械触发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铃锤和第二铃锤,所述发声模块包括第一发声体和第二发声体,所述双向机械触发开关通过控制第一铃锤或第二铃锤敲击第一发声体或第二发声体从而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声体包括至少两个铃钟,第二发声体包括至少两个铃钟。

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转轴、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和与轴承对应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杆,所述转轴与双向机械触发开关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所述第一铃锤和第二铃锤分别通过支杆固定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

优选地,所述支杆可以为任何有弹性和机械强度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铃锤置于第一发声体的任意两个铃钟之间,所述第二铃锤置于第二发声体的任意两个铃钟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声体和第二发声体为由不同体积和/或不同密度和/或不同材质制作的发声体。

优选地,所述双向机械触发开关为旋转开关。

本发明的第一个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的交通提示方法上做出改进。当汽车和自行车靠近行人时,汽车和自行车车铃根据实际情况发出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声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一的交通提示方法,即汽车和自行车车铃发出声音时,行人无法判断车铃声音代表保持不动还是靠边让路,经常造成交通事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而且便于推广和实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第二个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汽车和自行车车铃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当汽车和自行车靠近行人时,汽车和自行车车铃根据实际情况发出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声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和自行车车铃声音单一,不利于行人判断如何躲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双声车铃,有利于指引行人根据车铃声音做出保持不动或靠边让路的判断,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双声车铃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s2,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选择触发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

优选地,步骤s1中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为不同频率或不同语音内容的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子步骤:s21,通过电子开关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利用微处理器或控制电路驱动扬声器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具体实现过程参见下文实施例一);或者s22,通过机械开关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利用机械联动结构控制铃钟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或第二音频信号(具体实现过程参见下文实施例二)。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可以是频率不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语音信号。不同的语音信号可以是语音提示信号,如“请保持不动”和“请靠边让路”,也可以是“叮”和“当”等,用于指引行人做出相应的判断。

如图1所示,一种双声车铃,用于实施一种双声交通提示方法,包括:双向开关,驱动控制模块,发声模块;双向开关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双向开关的控制状态驱动发声模块发出不同的音频信号。其中,不同的音频信号可以是频率不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语音信号。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双向电子开关,微处理器,扬声器。电源向双向电子开关、微处理器、扬声器供电,双向电子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用于根据双向电子开关的状态驱动扬声器发出不同的音频信号。微处理器也可以采用控制电路(如由分立元器件组成的逻辑运算控制电路)替代,用于控制扬声器根据双向电子开关的状态发出不同的音频信号。扬声器也可以采用蜂鸣器,或其他可随着电流或电压变化而发出不同的音频信号的发声装置替代。当扬声器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大时,发出第一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当扬声器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小时,发出第二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

其中,不同的音频信号可以是频率不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语音信号。不同的语音信号可以是语音提示信号,如“请保持不动”和“请靠边让路”,也可以是“叮”和“当”等,用于指引行人做出相应的判断。

双向电子开关可以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当按下第一按钮时,微处理器根据按钮的类型驱动扬声器,发出第一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当按下第二按钮时,微处理器根据按钮的类型驱动扬声器,发出第二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

双向电子开关还可以为旋转开关。当开关向前旋转(顺时针)时,微处理器根据旋转的方向驱动扬声器,发出第一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当开关向后旋转(逆时针)时,微处理器根据旋转的方向驱动扬声器,发出第二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其中,可采用集成在旋转开关中的角度传感度或陀螺仪实现旋转方向的识别。

本实施例中的微处理器可采用单片机。单片机具有设计方便,程序烧写简单,价格便宜等优势,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处理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双向机械触发开关1、转轴2、单向轴承3、单向轴承4、第一支杆5、第二支杆6、第一铃锤7、第二铃锤8、第一发声体、第二发声体。第一发声体包括铃钟9、铃钟10,第二发声体包括铃钟11、铃钟12。其中,单向轴承3为顺时针轴承(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轴承带动对应铃锤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轴承空转),单向轴承4为逆时针轴承(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轴承带动对应铃锤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轴承空转)。第一支杆5、第二支杆6为弹性支杆(显然也可以采用具有任意机械强度的支杆结构。)

第一发声体和第二发声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例如金属铜和金属银。由于金属铜和金属银的密度不一样,当第一铃锤7敲击第一发声体,第二铃锤8敲击第二发声体时,车铃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不同的音频信号)。

第一发声体和第二发声体还可以具有不同的体积,用于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不同的音频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发声体。为了更加便于行人区分两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不同的音频信号),第一发声体和第二发声体可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但具有不同的体积。

双向机械触发开关为旋转开关。目前常见的共享单车就是使用前后双向旋转开关。当开关1向前旋转(顺时针)时,转轴2随着开关1一起向前旋转(顺时针),单向轴承4锁紧,单向轴承3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支杆5带动第一铃锤7顺时针转动,第一铃锤7与铃钟9接触。继续旋转开关1,第一支杆5发生变形积攒弹力,继续旋转直至第一铃锤7敲击铃钟10,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第一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保持不动。当开关1向后旋转(逆时针)时,转轴2随着开关1一起向后旋转(逆时针),单向轴承3锁紧,单向轴承4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二支杆6带动第二铃锤8逆时针转动,第二铃锤8与铃钟11接触。继续旋转开关1,第二支杆6发生变形积攒弹力,继续旋转直至第二铃锤8敲击铃钟12,发出频率较高的声音(第二音频信号),可用于指引行人靠边让路。

更进一步的,在旋转车铃开关时,为了使得行人短时间内听到更多的车铃声音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保持不动或靠边让路,可以在车铃内设置多个铃钟,当旋转开关时,铃锤在短时间内可以敲击多个铃钟,方便提醒行人。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