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467发布日期:2018-10-16 22:2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



背景技术:

雨刷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刮器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能够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因为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地方的汽车都带有雨刷。掀背车及休旅车等车辆的后车窗也装有雨刷。除了汽车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像是火车、电车等。某部份工程用机具,如起重机等亦装有雨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包括骨架及固接于所述骨架顶端的刮板,所述骨架与所述刮板的交接处设有雨水感应器,所述骨架的底端成型为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转轴承固接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底端;所述骨架内部设有清洗液通道与电动机,所述清洗液通道顶端设有抽水泵,所述清洗液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液通道的顶端形成多个分管,所述电动机包括电性连接的转动电机、抽水电机与控制器,所述转动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抽水电机电性连接于抽水泵,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汽车的控制电路。

作为优选的,所述雨水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骨架为弧形骨架,所述骨架表面涂有防水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管上固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固接于所述刮板内部,所述喷头的端部固接于所述刮板的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为细长形状的静音电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骨架内设有清洗液通道与电动机,可直接将清洗液喷涂于刮板需要的位置并使骨架摆动,缩短传动距离,节省清洗液;雨水感应器的设置可以感应开车时的雨雪状况,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转轴的转动速度,从而调节骨架的摆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骨架、2-刮板、3-雨水感应器、4-转轴、5-转轴承、6-清洗液通道、7-连接管、8-清洗液箱、9-抽水泵、10-分管、11-喷头、12-转动电机、13-抽水电机、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包括骨架1及固接于骨架1顶端的刮板2,骨架1与刮板2的交接处设有雨水感应器3。

骨架1为弧形骨架1,骨架1表面涂有防水层;骨架1的底端成型为转轴4,转轴4通过转轴承5固接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底端。

骨架1内部设有清洗液通道6与电动机,清洗液通道6顶端设有抽水泵9,清洗液通道6的底端通过连接管7连通于清洗液箱8,清洗液通道6的顶端形成多个分管10,分管10上固接有喷头11,喷头11固接于刮板2内部,喷头11的端部固接于刮板2的表面;电动机包括电性连接的转动电机12、抽水电机13与控制器14,转动电机12电性连接于转轴4,转动电机12为细长形状的静音电机,抽水电机13电性连接于抽水泵9,控制器14为单片机,控制器14电性连接于汽车的控制电路与雨水感应器3。

本发明通过转轴承5固接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底端,清洗液箱8可设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底端内部;当汽车启动时,控制器14电连接于汽车的控制电路,控制器14控制转动电机12的速率从而转轴4的速度,并根据需要控制抽水电机13喷洒清洗液;使用过程中,雨水感应器3能够感应开车时的雨雪状况,并自动调整转轴4的转动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骨架内设有清洗液通道与电动机,可直接将清洗液喷涂于刮板需要的位置并使骨架摆动,缩短传动距离,节省清洗液;雨水感应器的设置可以感应开车时的雨雪状况,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转轴的转动速度,从而调节骨架的摆动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新型雨刮器,包括骨架及固接于骨架顶端的刮板,骨架与刮板的交接处设有雨水感应器,骨架的底端成型为转轴,转轴通过转轴承固接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底端;骨架内部设有清洗液通道与电动机,清洗液通道顶端设有抽水泵,清洗液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清洗液箱,清洗液通道的顶端形成多个分管,电动机包括电性连接的转动电机、抽水电机与控制器,转动电机电性连接于转轴,抽水电机电性连接于抽水泵,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汽车的控制电路。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骨架内设有清洗液通道与电动机,有效缩短传动距离、节省清洗液;雨水感应器的设置可以感应开车时的雨雪状况,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转轴的转动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奥尼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9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