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8945发布日期:2018-11-14 04:5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燃油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低碳环保的电动设备,尤其是电动汽车得到了政府和生产厂家的重视。

充电桩作为电动设备的“加油站”,其对电动设备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充电桩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并且充电桩的充电电线的长度是有限的,从而使得电动设备必须在充电桩的一定范围内,才可以利用充电桩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可见,这种利用充电桩充电的方式非常不便,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和应用方法,以使得充电更加便捷,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和设置在所述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特征区域识别模块和位置调整模块;

其中,所述特征区域识别模块用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所述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

所述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所述特征区域;

于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橡隔离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所述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

根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所述特征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使得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从而便于利用调整位置后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利用可调整位置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了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从而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该系统可以设置于停车场的停车位中,同时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需要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和设置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充电连接装置12。

其中,充电连接装置12包括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和位置调整模块122,其中,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用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位置调整模块122,用于根据特征区域调整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以使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于充电连接装置12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设备可以是指以电作为能源的设备,比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可以是指在预定位置处设置的电力轨道,用于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本实施例对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形状和长度均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充电连接装置12可以是指设置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可移动的充电装置,并且充电连接装置12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电连接。示例性的,充电连接装置12是指可以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进行移动的充电插座,并且将充电插座插入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以使电动设备可以通过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和充电连接装置12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在一个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可以设置一个充电连接装置12,也可以设置多个充电连接装置12,以便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电动设备是否被启动来确定电动设备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被关闭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被启动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示例性的,若电动设备为电动汽车,则在电动汽车熄火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本实施例也可以根据电动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来确定电动设备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示例性的,当预设时间内电动设备未发生移动,则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预设时间内电动设备发生移动,则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充电连接装置12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充电指令时,确定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通过充电连接装置12中的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来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其中,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可以是指电动设备的充电插口。本实施例中的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可以根据电动设备的型号来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红外光波定位信号来确定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位置调整模块122与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电连接,用于根据特征区域识别模块121发送的特征区域来调整充电连接装置12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位置,以使得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与特征区域的位置相匹配,从而将充电连接装置12调整至最便于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的位置。可选的,当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存在多个充电连接装置12时,可以将距离特征区域最近的充电连接装置12确定为目标调整对象,从而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来调整目标调整对象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位置,以便可以快速调整至匹配的位置处。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来调整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可以避免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无需限制电动设备的充电位置,从而大大增加了可充电区域,并且使得充电过程更加智能便捷。

现有的停车位中设置有限位杆和充电桩。本实施例利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替代了现有的限位杆和充电桩,缩小了充电装置系统的体积,从而大大减少了充电装置系统的占地空间,并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连接装置12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充电连接装置12中,以避免对充电连接装置12的性能造成影响,提高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使用寿命。示例性的,隔离层可以为硅胶层或者橡胶层。

可选的,如图2所示,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包括距离传感器111和语音输出模块112:其中,距离传感器111用于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检测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计算位置信息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2的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语音输出模块112,用于第一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时,输出提醒语音信息。

其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11和语音输出模块112,并且距离传感器111和语音输出模块112进行电连接。本实施例对距离传感器111和语音输出模块112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其可以根据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形状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动设备被启动后或者检测到电动设备发生移动时,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此时需要利用距离传感器111实时检测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并通过计算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来实时监控电动设备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并将第一距离实时发送至语音输出模块112中。语音输出模块112若检测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输出预先存储的提醒语音信息,以提醒用户停止移动电动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电动设备碰撞到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保证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性能。示例性的,当电动车辆在停车位进行停车时,可以实时检测电动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在电动车辆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进行语音提醒。可见,利用包括距离传感器111和语音输出模块112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可以实现限位杆的功能,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系统无需设置限位杆。

可选的,位置调整模块122,具体用于: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上的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并计算特征区域与充电连接装置12之间的第二距离;于第二距离最短时,停止调整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

其中,在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之后,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在调整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时,实时计算特征区域的位置与充电连接装置12的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并将充电连接装置12停留在与特征区域的第二距离最短的位置上,此时充电连接装置12与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距离最近,从而便于利用该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还包括:漏电保护装置,用于在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若检测到充电电路的漏电电流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切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电源。

其中,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可以是指电动设备、充电连接装置12和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组成的电路。本实施例可以在电动设备通过插头等方式与充电连接装置12进行电连接后,闭合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电源后,此时表示连通了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电流是指预先设置的对人身无害的安全电流。漏电保护装置通过实时检测充电电路的漏电电流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并在漏电电流大于第一预设电流时,切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电源,从而在对电动设备充电过程中,可以防止人身触电以及避免因漏电引起事故,保证了人身以及充电装置系统的安全。

可选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还包括:

储能模块,用于在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若检测到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流,则增大充电电流,以继续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储能模块可以是指蓄电池等可以储存电能的装置。第二预设电流可以是指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最小的充电电流。示例性的,第二预设电流可以为零。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闭合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电源来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实时检测充电电路中充电电流的大小,并在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流时,开启储能模块来增大充电电路,从而可以对电动设备继续充电。本实施例通过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中设置储能模块,从而可以保证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断电时,可以继续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槽。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表面上设置隔离层,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中,从而避免灰尘对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性能造成影响。示例性的,隔离层可以为硅胶层或者橡胶层。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导水槽,及时将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中的积水导出,从而可以避免因积水影响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性能,进一步提高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1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使得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从而便于利用调整位置后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利用可调整位置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了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从而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停车位模块化限位杆式智能充电装置系统来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设备可以是指以电作为能源的设备,比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电动设备是否被启动来确定电动设备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被关闭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被启动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示例性的,若电动设备为电动汽车,则在电动汽车熄火后,可以确定该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本实施例也可以根据电动设备是否发生移动来确定电动设备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示例性的,当预设时间内电动设备未发生移动,则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预设时间内电动设备发生移动,则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充电连接装置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充电指令时,确定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当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可以通过充电连接装置中的特征区域识别模块来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其中,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可以是指电动设备的充电插口。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电动设备的型号来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红外光波定位信号来确定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

s320、根据特征区域调整用以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以使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

其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可以是指在预定位置处设置的电力轨道,用于限定电动设备移动区域。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本实施例对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形状和长度均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充电连接装置可以是指设置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可移动的充电装置,并且充电连接装置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电连接。示例性的,充电连接装置是指可以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进行移动的充电插座,并且将充电插座插入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以使电动设备可以通过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和充电连接装置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在一个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可以设置一个充电连接装置,也可以设置多个充电连接装置,以便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来调整充电连接装置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位置,以使得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与特征区域的位置相匹配,从而将充电连接装置调整至最便于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的位置。可选的,当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存在多个充电连接装置时,可以将距离特征区域最近的充电连接装置确定为目标调整对象,从而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来调整目标调整对象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位置,以便可以快速调整至匹配的位置处。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来调整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避免了因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进行充电的情况,无需限制电动设备的充电位置,从而大大增加了可充电区域,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

可选的,s320,包括:

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并计算特征区域与充电连接装置之间的第二距离;于第二距离最短时,停止调整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

其中,在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之后,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在调整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时,实时计算特征区域的位置与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并将充电连接装置停留在与特征区域的第二距离最短的位置上,此时充电连接装置与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距离最近,从而便于利用该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于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识别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之前,还包括:

于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检测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计算位置信息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于第一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时,输出提醒语音信息。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动设备被启动后或者检测到电动设备发生移动时,可以确定电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下,此时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并通过计算电动设备的位置信息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来实时监控电动设备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并在检测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输出预先存储的提醒语音信息,以提醒用户停止移动电动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电动设备碰撞到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保证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性能。示例性的,当电动车辆在停车位进行停车时,可以实时检测电动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在电动车辆与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进行语音提醒。可见,利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语音输出模块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可以实现限位杆的功能,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系统无需设置限位杆。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在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若检测到充电电路的漏电电流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切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电源。

其中,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可以是指电动设备、充电连接装置和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组成的电路。本实施例可以在电动设备通过插头等方式与充电连接装置进行电连接后,闭合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电源后,此时表示连通了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电流是指预先设置的对人身无害的安全电流。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漏电保护装置实时检测充电电路的漏电电流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并在漏电电流大于第一预设电流时,切断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电源,从而在对电动设备充电过程中,可以防止人身触电以及避免因漏电引起事故,保证了人身以及充电装置系统的安全。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在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若检测到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流,则根据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的储能模块,增大充电电流,以继续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电流可以是指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最小的充电电流。示例性的,第二预设电流可以为零。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闭合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电源来连通电动设备对应的充电电路后,实时检测充电电路中充电电流的大小,并在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流时,可以利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的蓄电池等储能模块来增大充电电路,从而可以对电动设备继续充电。本实施例可以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断电时,继续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s320中的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槽。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表面上设置隔离层,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从而避免灰尘对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性能造成影响。示例性的,隔离层可以为硅胶层或者橡胶层。在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导水槽,及时将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中的积水导出,从而可以避免因积水影响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性能,进一步提高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连接装置的表面也可以设置有隔离层,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充电连接装置中,以避免对充电连接装置的性能造成影响,提高充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示例性的,隔离层可以为硅胶层或者橡胶层。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动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根据电动设备的特征区域,调整预定硬质金属导电铜排停车限位杆上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使得充电连接装置的位置匹配特征区域,从而便于利用调整位置后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利用可调整位置的充电连接装置对电动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了因电动设备与充电桩的距离较远而导致的无法充电的情况,从而使得充电更加智能便捷,提高了用户体验。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