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18604发布日期:2018-10-09 21:5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越来越得到重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对降低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安全座椅为满足安全及舒适性要求,其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比如靠背调节、头枕调节以及安全带松紧调节等,但这些调节功能均需家长手动调节,较不方便且手动调节无法做到乘坐过程中的实时调节。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对于儿童安全座椅也需引入智能控制而扩大座椅的功效发挥。为此,亟需一种利用智能控制实现儿童安全座椅自动调节的系统方法,以扩大座椅的功效发挥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调节功能均需手动调节无法做到乘坐过程中的实时调节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采集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

依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对所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与所述时间间隔相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

比较当前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前一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在靠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保持不变。

本发明在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过程中,实时采集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且同时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提高儿童的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对所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时,记录对应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

对多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生命体征数据相一致时所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将所得到的座椅状态数据存储为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

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发生变化时,将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至所述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中的靠背角度。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还包括:

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未变化时,检测儿童的身体姿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儿童的身体姿态在设定时间内未发生变化,则判断儿童进入睡眠状态,调节所述靠背角度至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抵靠于汽车座椅。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包括:

实时采集安全带的档位结构处的压力数据;

比较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是否相一致,若不一致则调节所述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相一致。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当所述座椅状态数据发生改变时,对所述座椅状态数据发生改变前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并记录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作为一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重新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

与所述采集单元连接的分析单元,用于依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对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与所述时间间隔相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

与所述分析单元连接的调节单元,用于比较当前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前一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在靠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保持不变。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分析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连接的统计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

所述分析单元在分析得到生命体征数据时,记录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对应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

所述统计单元对多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生命体征数据相一致时所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将得到的座椅状态数据存储为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

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发生变化时,所述调节单元将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至所述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中的靠背角度。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睡眠判断模块和与所述睡眠判断模块连接的靠背调节模块;

所述比较结果为生命体征数据未变化时,所述睡眠判断模块获取儿童的身体姿态数据并判断身体姿态数据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则判断儿童进入睡眠状态,进而形成靠背调节指令至所述靠背调节模块;

所述靠背调节模块依据所述靠背调节指令将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至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抵靠于汽车座椅。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压力比较模块和与所述压力比较模块连接的安全带调节模块;

所述压力比较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安全带的档位结构处的压力数据,并比较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发送安全带调节指令至所述安全带调节模块;

所述安全带调节模块依据所述安全带调节指令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相一致。

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分析单元连接的计时器和与所述计时器连接的座椅状态比较器;

所述计时器依据所述时间间隔向所述分析单元发送分析指令以使得所述分析单元依据所述分析指令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

所述比较器还与所述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比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比较判断所述座椅状态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发送重置指令至所述计时器,使得所述计时器向所述分析单元发送分析指令并重新计算所述时间间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中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中儿童安全座椅中档位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中儿童安全座椅中安全带和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中儿童安全座椅中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座椅的扶手盖板、靠背、头枕、坐垫等部位安装传感器,在每一次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当前车内环境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包括体温、心率、血压、车内温度以及当前车速等。通过儿童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实现自动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姿态,以使得儿童处于较为舒服的姿势,且在调节靠背角度的同时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既能保证安全座椅调节至舒服的姿态,又能保证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包括采集单元、与采集单元连接的分析单元以及与分析单元连接的调节单元。

其中的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该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儿童的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数据。

分析单元用于依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对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该时间间隔可以为10分钟、15分钟或者30分钟,当然,该时间间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进行人为设定。假如时间间隔为30分钟,则分析单元每隔30分钟会对该30分钟内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有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该智能分析包括对该30分钟内的所有数据进行筛选,将异常数据删除,并对剩余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该时间间隔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其中的异常数据可根据逐一比对来判断,将生命体征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若该生命体征数据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过大,且该差值过大的数据出现的频率较少,则可判断该生命体征数据为异常数据。

调节单元用于比较当前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前一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当分析单元第一次进行分析仅获得了一组生命体征数据时,该调节单元不做处理,当分析单元通过分析获得两组以上的生命体征数据后,调节单元开始运行。调节单元比较当前的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前一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以查看当前的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有变化,再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靠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保持不变。

在比较前后时间间隔的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并根据比较结果将儿童安全座椅调节到较为舒适的位置,以使得儿童享受舒适的乘坐体验,且调节儿童安全座椅时,同步调节靠背角度和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能够保持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不变,对儿童起到有效的保护,且避免了仅调节靠背角度而使得安全带变得过紧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采集单元包括安装于儿童安全座椅20的扶手24上的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用于在与儿童的手及手臂接触时,实时监测儿童的体温、心率以及血压,并形成实时的体温数据、心率数据以及血压数据,该些体温数据、心率数据以及血压数据作为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较佳地,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一存储单元,采集单元的光电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得到的儿童的体温数据、心率数据以及血压数据存储于存储单元内,以便于分析单元对所采集到的体温数据、心率数据以及血压数据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儿童安全座椅20的座椅状态数据,该座椅状态数据包括靠背角度、头枕高度、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的运行状态以及安全带的松紧程度等信息数据。如图3所示,在儿童安全座椅20的靠背骨架22和坐垫骨架21的连接处设置有靠背调节机构221,通过该靠背调节机构221的调节角度获得儿童安全座椅20当前的靠背角度;安全带26从靠背骨架22内伸出,在伸出时该安全带26绕过靠背上设置的档位结构25而置于儿童安全座椅20的外部,该档位结构25具有不同高度的档位,通过选择不同的档位来适配不同高度的儿童的需求。采集单元还包括设于档位结构25处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档位结构25处的压力数据,通过压力数据来反应安全带的松紧程度。如图4所示,儿童安全座椅20在靠背骨架22的顶部安装有可上下移动调节的头枕27,头枕27的底部固设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底部连接有推杆电机271,利用推杆电机271可驱动导向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头枕27的高度调节,该推杆电机271处设有感应器,以感应推杆电机271上的推杆伸出的长度,从而根据推杆伸出的长度可得到头枕27所处的高度。儿童安全座椅20上设置有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以使得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开启通风机构,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开启加热机构,从而提高儿童的舒适度,在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在开启和关闭时会形成相应的信号,从而可反应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的运行状态。采集单元通过靠板调节机构获取靠板角度,通过设于档位结构处的压力传感器获取安全带的松紧程度,通过头枕27处的推杆电机271获取头枕高度,通过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的感应开关获取该加热机构和通风机构的运行状态,将所获取的该些数据作为座椅状态数据,并存储于存储单元内。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与分析单元和调节单元连接的统计单元。在采集单元采集到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后,分析单元在分析得到生命体征数据时,记录该采集单元采集的对应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也即分析单元依据时间间隔获取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及该时间间隔所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统计单元对多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生命体征数据相一致时所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将得到的座椅状态数据存储为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较佳地,该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存储于存储单元内。统计单元用于实现不断的优化功能,儿童安全座椅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统计单元能够对所有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座椅状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统计出儿童正常的生命体征数据所对应的所有的座椅状态数据,并从该所有的座椅状态数据中挑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座椅状态数据作为儿童最健康、最舒适的状态,也即作为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进行存储。当然,该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并非为固定的,而是一动态调整的数据,根据儿童安全座椅的长期积累使用,该标准的座椅状态根据使用过程产生的新的数据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更接近于儿童最舒适的状态。

调节单元在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节时,会根据统计单元得到的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调节。当比较结果为生命体征数据发生变化时,调节单元将儿童安全座椅20的靠背角度调节至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中的靠背角度,以提高儿童乘坐的舒适度。该生命体征数据发生变化,较佳为,儿童的体温正常,心率及血压数据略微偏高。调节单元在调节儿童安全座椅20时,还包括对头枕27的高度调节,控制头枕27处的推杆电机271运行,将头枕27的高度调节至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中的头枕高度。

调节单元在将当前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与前一时刻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比较时,自动调节系统会为调节单元提供一安全阈值,该安全阈值为体温、心率及血压的正常波动范围,该安全阈值还可由用户进行人为设定。调节单元形成比较结果后,将该比较结果与安全阈值进行比较,看该比较结果是否超出了安全阈值,在未超出安全阈值时,调节单元根据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调节,若超出安全阈值,调节单元控制一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报警单元包括设置在儿童安全座椅20上的通过蜂鸣、led灯以及振动的方式进行报警的报警器,调节单元在比较结果超出安全阈值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醒家长注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调节单元包括有睡眠判断模块和与该睡眠判断模块连接的靠背调节模块;睡眠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20上的儿童是否进入睡眠状态,靠背调节模块依据调节单元的指令进行靠背调节。当比较结果为生命体征数据未变化时,调节单元的睡眠判断模块被触发,该睡眠判断模块获取儿童的身体姿态数据并判断身体姿态数据在设定时间内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则判断儿童进入睡眠状态,进而该睡眠判断模块形成靠背调节指令至靠背调节模块。靠背调节模块依据靠背调节指令将靠背角度调节至儿童安全座椅20的靠背抵靠于汽车座椅,此时的靠背仰角较大,能够让儿童睡得更安稳。其中的睡眠判断模块获取儿童的身体姿态数据,如图1所示,可通过儿童安全座椅20的坐垫23处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当该压力传感器所监测的数据为恒定时,可判断儿童的身体姿态数据未变化。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靠背骨架22和坐垫骨架21的连接处安装有靠背调节机构221,该靠背调节机构221通过调角器来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靠背骨架22上安装的调角器通过一电机驱动连接,靠背调节模块与驱动调角器的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行来实现调节调角器转动,进而实现了靠背角度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2和图3所示,调节单元还包括压力比较模块和与压力比较模块连接的安全带调节模块,其中的压力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安全带的档位结构25处的压力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安全带调节模块根据压力比较模块的比较判断结果来进行安全带的调节。安全带26安装于一安全带调节机构261上,通过安全带调节机构261将安全带26安装于靠背骨架22上,安全带调节结构261包括一转轴,该转轴的两端固定于一调角器上,调角器固定于靠背骨架22上,通过安全带电机驱动调角器转动,进而调角器带动转轴转动,而安全带26缠绕于转轴上,从而通过转轴的转动来控制安全带26的收放,实现了安全带26的松紧程度的调节。具体地,压力比较模块实时采集安全带26的档位结构25处的压力数据,该压力数据可通过安装在档位结构25处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比较模块对获取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比较判断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发送安全带调节指令至安全带调节模块;安全带调节模块依据安全带调节指令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相一致。也就是说,当压力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是压力变大,表明安全带变紧,此时安全带调节模块控制安全带调节机构261处的安全带电机反转以将安全带26放出,使得安全带变松,直至压力数据与变化前的压力数据趋于一致。压力比较模块在比较压力数据发生变化时,将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作为参照数据,与安全带26调节过程中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当后续调节过程中的压力数据与参照数据相一致时,表面安全带调节到位。当压力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是压力变小,表面安全带变松,此时安全带调节模块控制安全带调节机构261处的安全带电机正转以将安全带26收紧,使得安全带变紧,直至压力数据与变化前的压力数据趋于一致。本发明的安全带调节机构利用调角器实现安全带的收放调节,能够使得在安全带的调节过程中,调角器始终锁止,能够及时提供巨大的锁止力,保证安全的约束功能稳定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与分析单元连接的计时器和与计时器连接的座椅状态比较器;计时器依据时间间隔向分析单元发送分析指令以使得分析单元依据分析指令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器还与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比较采集单元获取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比较判断该座椅状态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发送重置指令至计时器,使得计时器向分析单元发送分析指令并重新计算时间间隔。通过计时器和座椅状态比较器实现了在儿童安全座椅发生状态改变时,对状态改变前的时间段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作为一组生命体征数据,并将该组生命体征数据与座椅状态变化前的座椅状态数据对应存储,而后开始下一时间间隔段的数据采集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再又一较佳实施方式,采集单元与用户(或家长)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将采集到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进行显示。调节单元也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在调节单元判断比较结果超出安全阈值时,调节单元发送警示信息给移动终端以提醒用户。

本发明的自动调节系统还包括安装于坐垫23上的温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的温度形成温度数据,通过一处理单元判断该温度数据,当温度数据低于一第一设定温度时,处理单元控制加热机构运行以进行加热,当温度数据高于一第二设定温度时,处理单元控制通风机构运行以进行降温。较佳地,第一设定温度为16摄氏度,第二设定温度为28摄氏度。该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人为设定。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处理单元判断该行驶速度是否过快,处理单元内设定有一标准速度,当行驶速度超过该标准速度时,处理单元控制儿童安全座椅上的isofix收到最紧,也即将isofix伸出儿童安全座椅的长度调节到最小,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更靠近汽车座椅,且处理单元发送控制指令给调节单元以调节靠背角度,使得靠背能够紧紧地贴在汽车座椅上,以更好的保护儿童。儿童安全座椅上的isofix通过一推杆电机驱动连接,利用推杆电机驱动该isofix伸出或收回,处理单元在需要调节isofix时,可控制通过推杆电机的运行以将isofix收回儿童安全座椅内,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更靠近汽车座椅。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11,实时采集乘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该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儿童的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数据。接着执行步骤s12。

执行步骤s12,依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对所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的生命体征数据;该时间间隔可以为10分钟、15分钟或者30分钟,当然,该时间间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进行人为设定。假如时间间隔为30分钟,则每隔30分钟会对该30分钟内采集到的所有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该智能分析包括对该30分钟内的所有数据进行筛选,将异常数据删除,并对剩余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该时间间隔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其中的异常数据可根据逐一比对来判断,将生命体征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若该生命体征数据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过大,且该差值过大的数据出现的频率较少,则可判断该生命体征数据为异常数据。接着执行步骤s13。

执行步骤s13,比较当前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前一时间间隔的生命体征数据,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在靠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保持不变。

本发明在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过程中,实时采集儿童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生命体征数据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且同时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提高儿童的乘坐舒适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

对所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时,记录对应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状态数据;

对多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生命体征数据相一致时所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将所得到的座椅状态数据存储为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

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当生命体征数据发生变化时,将靠背角度调节至标准的座椅状态数据中的靠背角度。

本发明中对生命体征数据和座椅状态数据的采集可通过上述自动调节系统中的采集单元来实现。对生命体征数据和座椅状态数据的分析可通过自动调节系统中的统计单元来实现。对靠背角度的调节可通过自动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单元来实现,具体可参见自动调节系统中采集单元、统计单元和调节单元的功能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角度并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还包括:

当生命体征数据未变化时,检测儿童的身体姿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儿童的身体姿态在设定时间内未发生变化,则判断儿童进入睡眠状态,调节靠背角度至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背抵靠于汽车座椅。其中检测儿童身体姿态可通过设置在坐垫上的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判断该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是否为恒定,若是则判断儿童的身体姿态未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同步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包括:

实时采集安全带的档位结构处的压力数据;

比较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是否相一致,若不一致则调节安全带的松紧程度以使得当前的压力数据与前一时刻的压力数据相一致。本发明中压力数据的比较以及安全带松紧程度的调节可通过自动调节系统中的压力比较模块和安全带调节模块来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当座椅状态数据发生改变时,对座椅状态数据发生改变前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并记录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作为一组生命体征数据和对应的座椅状态数据,并重新计算时间间隔。

作为本发明的再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与用户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将实时采集到的儿童生命体征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进行显示。在比较生命体征数据时,判断比较结果是否超出安全阈值,若是则向移动终端发送警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同时在比较结果超出安全阈值时,还可以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车内的温度,当车内温度低于一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取暖;当车内温度高于一第二设定温度,开启通风机构进行降温。较佳地,第一设定温度为16摄氏度,第二设定温度为28摄氏度。该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人为设定。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汽车的形式速度,当行驶速度超过一标准速度时,控制儿童安全座椅上的isofix收到最紧,也即将isofix伸出儿童安全座椅的长度调节到最小,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更靠近汽车座椅,且调节靠背角度,使得靠背能够紧紧地贴在汽车座椅上,以更好的保护儿童。儿童安全座椅上的isofix通过一推杆电机驱动连接,利用推杆电机驱动该isofix伸出或收回,在需要调节isofix时,可通过控制推杆电机的运行以将isofix收回儿童安全座椅内,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更靠近汽车座椅。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