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5869发布日期:2018-09-29 03: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窗雨刮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雨天行驶时,由于车窗侧玻璃容易存在积水,这样会导致驾驶员无法对后视镜进行很好的观察,此时便会严重影响行车时的视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窗雨刮器,包括安装在车窗玻璃的窗框下边沿的雨刮器本体,所述雨刮器本体包括刮条座,且刮条座胶粘固定在窗框下边沿上表面位置,刮条座与车窗玻璃之间间隔设置,且刮条座靠近车窗玻璃的一侧面上或刮条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软橡胶制成的软胶刮条,其中软胶刮条与车窗玻璃的外表面紧贴设置,此时通过车窗玻璃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以让软胶刮条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相对刮动的效果,这样软胶刮条便可有效的对车窗玻璃的表面进行刮水,这样有效提高了雨天车窗侧玻璃的清晰度,同时整体借助车窗自身的升降,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因此成本更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条座采用塑料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胶刮条的长度与刮条座的长度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胶刮条与刮条座之间采用热熔或者胶粘的形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条座呈长条状结构,刮条座的走向与窗框下边沿的走向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车窗玻璃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以让软胶刮条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相对刮动的效果,这样软胶刮条便可有效的对车窗玻璃的表面进行刮水,这样有效提高了雨天车窗侧玻璃的清晰度,同时整体借助车窗自身的升降,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因此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窗玻璃、2-雨刮器本体、3-刮条座、4-软胶刮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车窗雨刮器,包括安装在车窗玻璃1的窗框下边沿的雨刮器本体2,所述雨刮器本体2包括刮条座3,且刮条座3胶粘固定在窗框下边沿上表面位置,刮条座3与车窗玻璃1之间间隔设置,且刮条座3靠近车窗玻璃1的一侧面上或刮条座3的上表面上固定有软橡胶制成的软胶刮条4,其中软胶刮条4与车窗玻璃1的外表面紧贴设置,此时通过车窗玻璃1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以让软胶刮条4与车窗玻璃1之间存在相对刮动的效果,这样软胶刮条4便可有效的对车窗玻璃1的表面进行刮水,这样有效提高了雨天车窗侧玻璃的清晰度,同时整体借助车窗自身的升降,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因此成本更低。

所述刮条座3采用塑料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所述软胶刮条4的长度与刮条座3的长度大小相同。

所述软胶刮条4与刮条座3之间采用热熔或者胶粘的形式固定连接。

所述刮条座3呈长条状结构,刮条座3的走向与窗框下边沿的走向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窗玻璃1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以让软胶刮条4与车窗玻璃1之间存在相对刮动的效果,这样软胶刮条4便可有效的对车窗玻璃1的表面进行刮水,这样有效提高了雨天车窗侧玻璃的清晰度,同时整体借助车窗自身的升降,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因此成本更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窗雨刮器,包括安装在车窗玻璃的窗框下边沿的雨刮器本体,所述雨刮器本体包括刮条座,且刮条座胶粘固定在窗框下边沿上表面位置,刮条座与车窗玻璃之间间隔设置,且刮条座靠近车窗玻璃的一侧面上或刮条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软橡胶制成的软胶刮条,本发明通过车窗玻璃本身的上下移动可以让软胶刮条与车窗玻璃之间存在相对刮动的效果,这样软胶刮条便可有效的对车窗玻璃的表面进行刮水,这样有效提高了雨天车窗侧玻璃的清晰度,同时整体借助车窗自身的升降,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因此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黑白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