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344发布日期:2018-12-08 05:3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辆解闭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中的一种,它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提取静脉纹路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尖端的生物识别技术。精密识别是利用外部看不到的生物内部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所以具有高仿伪性。同时,由于其实利用身体内部特征来识别且必须是活体才可利用,比较与指纹之类的识别技术又跨进了一大步,指静脉必须是活体有流动的血液才能进行识别,是天然的活体识别特征。

传统的无钥匙解闭锁控制方法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而实现,即通过射频天线触发汽车钥匙发送信号给无钥匙系统控制模块,无钥匙系统模块接收信号并对汽车钥匙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在汽车钥匙靠近或远离车辆后,无钥匙进入系统控制模块向车身控制模块发送对应命令,车身控制模块驱动门锁电机对车门解闭锁。

移动终端的蓝牙式无钥匙解闭锁方法,当移动端靠近汽车时,与车内的接收端进行密文校验,认证通过后该模块会发送车辆解闭锁请求给车身控制系统,车身控制器控制门锁机构完成解闭锁控制。

通过车主随身携带的智能卡里的芯片与车内控制器无线通讯完成认证后实现无钥匙解闭锁功能。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钥匙丢失或是车主忘带钥匙以致无法解锁车辆。2钥匙放置在车辆内无法闭锁。如果钥匙丢失甚至会存在车辆别到的隐患;钥匙长期使用电量有限,不知在何时将无法使用。

现有的移动终端额蓝牙式无钥匙解闭锁方法,需要移动终端靠近汽车与车内的接收端进行密文校验,验证通过后实现车辆解闭锁控制。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移动终端(多数情况下是手机),用户平时基本不会时刻开启蓝牙功能(耗电),当要实用车辆时,需要手动设置开启,缺少便捷性。

当移动终端无法正常工作时(没点、丢失或忘带),用户也将无法启动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闭锁控制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在静脉识别装置确定当前用户为已注册人员后控制车辆从设防状态进入解防解锁状态;

s2,在车辆处于解防解锁或解防闭锁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来自静脉识别装置的手指按压信息后,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车辆状态,否则,根据手指按压信息和静脉设备反馈的用户认证信息控制车辆状态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在车辆处于解防解锁状态时,静脉设备将手指按压状态经通讯模块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

s22,车身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行驶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状态,否则,向静脉设备发送认证请求信息;

s23,静脉设备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已经认证的用户,若是,则反馈认证id给车身控制模块,否则,车身控制器控制车辆保持当前状态;

s24,车身控制模块根据来自静脉设备反馈的认证id,控制车辆从解防解锁状态切换到设防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s21和s22之间还包括:

车辆控制器根据来自通讯模块的手指按压信息,判断手指按压是长按还是短按,若为短按,则保持当前车辆状态;若为长按,则进入步骤s22。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s201,在车辆处于解防闭锁状态时,静脉设备将手指按压状态经通讯模块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

s202,车辆控制器根据来自通讯模块的手指按压信息区分手指按压是长按还是短按;

s203,车身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行驶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状态,否则,向静脉设备发送认证请求信息;

s204,静脉设备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已经认证的用户,若是,则反馈认证id给车身控制模块,否则,车身控制器控制车辆保持当前状态;

s205,车身控制模块根据来自静脉设备反馈的认证id,在手指按压为长按时控制车辆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设防状态,在手指按压为短按时控制车辆状态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静脉识别装置,用于接收用户手指按压信息,并根据手指按压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已注册人员;

通讯模块,用于将来自在静脉识别装置的手指按压信息和用户信息发送给车身控制模块;

车身控制模块,用于在车辆处于解防解锁或解防闭锁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来自静脉识别装置的手指按压信息后,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车辆状态,否则,根据手指按压信息和静脉设备反馈的用户认证信息控制车辆状态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指压状态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车辆处于解防解锁状态或解防闭锁状态时,根据来自通讯模块的手指按压信息判断手指按压是长按还是短按;

行驶状态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车辆处于解防解锁状态或解防闭锁状态时,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行驶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状态,否则,向静脉设备发送认证请求信息;

状态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在当前车辆处于解防解锁状态或解防闭锁状态时,在接收到静脉设备反馈的用户认证id后,若手指按压为长按,则控制车辆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设防状态,若手指按压为短按,则控制车辆状态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

本发明将静脉识别技术应用于汽车解闭锁系统的方法,在进行车辆状态切换前首先对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的判断,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钥匙进入功能,使车主更加安全、方便、快捷地实用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方法的当车辆状态处于“解防解锁状态”时收到指令信息后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方法的当车辆处于”解防闭锁状态”时收到指令信息后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该图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静脉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解闭锁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静脉识别装置1、通讯模块2、车身控制模块3和门锁执行机构4。其中,静脉识别装置1与通讯模块2连接,通讯模块2与车身控制模块3连接,车身控制模块3与门锁执行机构连接。静脉识别装置1通过通讯模块2向车身控制模块3发生解闭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中包括用户请求,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手指按压信息。

静脉识别模块1:主要完成静脉图像采集、静脉图像信息保存以及静脉图像对比认证;

通讯模块2:包括硬线连接、lin网络通讯和can网络通讯;

车身控制模块3:包括与静脉识别设备的通讯交互、车辆安全防盗状态的切换、车辆电源档位的控制以及车门锁控制。

门锁执行机构4:用于根据车身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进行解/闭锁动作。

下面对车辆解闭锁控制方法的流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车辆状态包括设防状态、解防解锁状态和解防闭锁状态,车辆状态的切换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车辆的当前状态为设防状态,

一、设防状态

1、车辆从“设防状态”切换为“解锁”,是在静脉识别装置对用户手指识别成功时。

具体的,在车辆处于设防状态时,车门闭锁且电源档位为off,此时用户将手指放置于车辆的静脉识别装置区域(长按或短按均可),若静脉识别装置识别为已注册人员,则身份认证通过,并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对车辆进行防盗模式解除,电源档位切换到上电状态并控制车辆解锁,实现无钥匙进入。此时,车辆处于“解防解锁状态”;若身份认证失败,车身控制模块不会对车辆进行解防操作,仍处于设防状态以保证车辆安全性。

二、解锁状态

2、当车辆状态需要从“解防解锁状态”切换到“解防闭锁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车辆的中空装置对车门进行闭锁,此时车辆的状态从解防解锁状态转变为解防闭锁状态。

3、当车辆状态需要从“解防解锁状态”切换到“设防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首先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中,若是,则不响应静脉识别装置的解闭锁请求;若否,则接收来自静脉识别装置的解闭锁请求。具体实现时,用户将手指放置于车辆的静脉识别装置区域,若静脉识别装置识别为已注册人员,则身份认证通过,并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对车辆进行设防,车门闭锁以及整车下电控制,车辆回到“设防状态”;若身份认证失败,则车身控制模块不响应解闭锁请求,车辆还是处于“解放解锁状态”。具体的流程步骤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开始;

步骤s302,手指放置于静脉识别区域;

步骤s303,静脉设备(静脉识别装置)将手指按压状态经通讯模块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

步骤s304,车身控制模块判断手指长按还是短按,若是长按执行步骤s310,否则,若是短按则执行步骤s305

步骤s305,车身控制模块判断车辆是否为行驶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310,否则,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6,车身控制模块发送“认证请求”=1给静脉设备;

步骤s306,静脉设备(静脉识别装置)反馈认证结果,若认证成功,则执行步骤s307,若认证失败,则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08,静脉设备反馈认证id给车身控制模块;

步骤s309,车身控制模块进行车辆解防,电源上电以及车门解锁;

步骤s310,结束。

三、闭锁状态

4、当车辆状态需要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中控对车门进行解锁,此时车辆状态变为“解防解锁状态”。

5、当车辆状态需要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时,需要在手指短按识别成功时,车辆状态才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具体的,当车辆处于“解防闭锁-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首先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使中;若是,则不响应静脉设备的解闭锁请求;若否,则正常接收静脉设备的解闭锁请求。即用户将手指放置于车辆的静脉识别装置区域(短按),若静脉识别装置识别为已注册人员,则身份认证通过,并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控制车门进行解锁动作,车辆回到“解防解锁-状态”;若身份验证失败,则车身控制模块不响应该次请求,车辆还是处于“解防闭锁-状态”。

6、当车辆状态需要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设防状态时”,需要在手指长按识别成功时,车辆状态才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具体的,当车辆处于“解防闭锁-状态”时,车身控制模块首先判断车辆是否行使中;若是,则不响应静脉设备的解闭锁请求;若否,则正常接收静脉设备的解闭锁请求。即用户将手指放置于车辆的静脉识别装置区域(长按),若静脉识别装置识别为已注册人员,则身份认证通过,并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对车辆进行设防以及整车下电控制,车辆回到“设防状态”;若身份认证失败,则车身控制模块不响应该次请求,车辆还是处于“解防闭锁-状态”。

在上述的第5点和第6点中,即车辆从“解防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防解锁状态”或“设防状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开始;

步骤s42,手指放置于静脉识别区域;

步骤s43,静脉识别装置将手指按压状态经通讯模块同步给车身控制模块;

步骤s44,车身控制模块确定手指按压是长按还是短按,并缓存手指按压的长度;

步骤s45,车身控制模块判断车辆是否为行驶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2,否则执行步骤s46;

步骤s46,车身控制模块发送“认证请求”=1给静脉识别装置;

步骤s47,静脉识别装置识别用户是否为已认证会员,若步骤s48,否则,执行步骤s52;

步骤s48,静脉识别装置反馈认证id给车身控制模块;

步骤s49,车身控制模块接收来自静脉识别装置的认证id;

步骤s50,若手指按压为长按,则车身控制模块控制车辆进入设防状态,车门闭锁及电源下电;

步骤s51,若手指按压为长按,则车身控制模块控制车辆进入解防状态,电源上电车门解锁及;

步骤s52,结束。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阀杆,当用户忘带钥匙或是钥匙无法正常工作而不用再担心无法进入车辆时,仅需将通过认证学习的手指放置在静脉识别装置区域即可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车辆的无钥匙进入。

也不必担心像传统钥匙、蓝牙终端设备丢失或是指纹泄露引起的车辆安全隐患,静脉识别作为天然的活体识别特征这一事实,从根本上增强了车辆的防盗性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识别手指按压的长按还是短按,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效性,提高了系统精确控制的能力;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是否对车辆状态进行切换前,首先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充分考虑了车辆的安全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对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的判断,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具体的,从静脉识别设备角度讲,如果其本身出现故障导致通讯异常,而此时为行车状态,则可能会致使车辆闭锁下电(即行驶中车辆自身发生锁止,动力切断)。对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个解闭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车辆处于行驶时不会发生自动闭锁下电的情形。

另外,车身控制模块根据车辆实际的状态以及静脉设备身份识别反馈的结果进行车辆安全防盗系统状态的切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车辆的防盗安全性;

此外,车身控制模块根据车辆实际的状态以及静脉设备身份识别反馈的结果进行车辆电源档位的控制,为解闭锁系统提供电源保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