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空两用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1137发布日期:2018-11-24 10:2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在路面上行驶又能脱离地面飞行的陆空两用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无论是城市和农村的交通道路建设,还是山区或平原公路网建设,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改善。更多的城镇及农村居民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购置了汽车,以方便于出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道路拥堵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难以回避的问题。即使拥有汽车,出行也未必有想象的那样方便。交通堵车已经是一些地方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常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在路上行驶,又能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陆空两用的交通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飞行执行体、可与飞行执行体对接的车体及用以将车体相对飞行执行体拉升或放下的升降装置;所述飞行执行体包括螺旋装置、与车体对接后遮蔽车体的罩体;所述车体包括乘坐舱体、安装于乘坐舱体上的车轮;所述乘坐舱体上设置有飞行控制系统、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及升降装置控制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陆空两用飞行器通过升降装置将车体相对飞行执行体拉升,并对接于飞行执行体时,用户通过操控飞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结合飞行执行体在空中飞行;陆空两用飞行器通过升降装置将车体相对飞行执行体下降,并分离于飞行执行体时,用户通过操控车体运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可以独立的在路面上行驶。该陆空两用飞行器能够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飞行执行体还包括主体部,数个所述螺旋装置分布于主体部的外围,所述罩体固定连接于主体部并位于主体部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螺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主体部的悬臂、安装于悬臂上的螺旋电机、连接于螺旋电机的螺旋桨;所述螺旋电机受控于飞行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向外围延伸构成包围数个螺旋装置的防护翼板,所述防护翼板开设有数个分别对应数个螺旋桨的导气通道;所述螺旋桨伸入于导气通道中,所述导气通道的直径大于螺旋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翼板上安装有数个用以配合陆空两用飞行器着陆并能够支撑于地面的着陆装置;所述着陆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于防护翼板的减震支撑架、推动所述减震支撑架相对所述防护翼板展开或折叠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受控于飞行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减震支撑架支撑于地面的一端安装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升降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绕线辊、卷绕于绕线辊的拉绳、捆绑于拉绳的吊钩;所述飞行执行体设有用以衔接吊钩的吊环;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飞行执行体的升降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绕线辊、卷绕于绕线辊的拉绳、捆绑于拉绳的吊钩;所述车体设有用以衔接吊钩的吊环。

优选的,陆空两用飞行器还包括用以将车体固定于飞行执行体的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销轴以及开设于飞行执行体上容纳销轴伸缩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乘坐舱体包括用以安装座椅的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呈敞开结构,所述座椅的座体部凸出于承载座;所述车体对接于飞行执行体时,座椅的座体部伸入于所述罩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陆空两用飞行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车体拆离于飞行执行体、减震支撑架相对防护翼板展开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陆空两用飞行器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车体拆离于飞行执行体、减震支撑架相对防护翼板展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着陆装置与防护翼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车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升降装置的吊钩挂扣于吊环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陆空两用飞行器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到“车体2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并独立的运行于路面”中的“分离”是指车体2完全独立于飞行执行体1,不存在通过升降装置3彼此连接的情况。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飞行执行体1、可组装或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的车体2以及用以将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拉升或放下的升降装置3。飞行执行体1具有螺旋装置4,螺旋装置4能够利用气流飞行于空中。车体2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当然车体2亦可以为具有动力的其他陆地运载工具,例如:电动轮椅或电动代步车等。陆空两用飞行器安装有飞行控制系统、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及升降装置控制系统。陆空两用飞行器飞行于空中时受控于飞行控制系统,车体2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时受控于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升降装置3受控于升降装置控制系统,通过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拉升或放下,以方便于车体2组装或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本发明的陆空两用飞行器通过升降装置3将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拉升,并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时,用户通过操控飞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在空中飞行;陆空两用飞行器通过升降装置3将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下降,并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时,用户通过操控车体运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可以独立的在路面上行驶。该陆空两用飞行器能够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还能够方便于山区探索、紧急救援等任务。

参阅图1及图4,本实施例中,飞行执行体1包括主体部11、安装在主体部11上的螺旋装置4、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并位于主体部11上侧的罩体12。主体部11呈环形,位于飞行执行体1的中心区域。车体2通过升降装置3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时,组装于主体部11的下侧。车体2和罩体12分别位于主体部11的上侧和下侧,并相对设置。罩体12覆盖于车体2的上方以遮蔽车体2,使得罩体12与车体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飞行于高空时,该罩体12可以进一步提高车体2抵抗大气压强的性能。当然,飞行执行体1亦可以不安装罩体,利用车体本身的封闭壳体实现抵抗大气压强;或者,车体无需要设置封闭壳体,即车体2呈敞开结构(敞篷汽车),此时该敞开结构的车体2可以利用罩体12作为抵抗大气压强的壳体。

参阅图4,图4为陆空两用飞行器的仰视图。本实施例中,螺旋装置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螺旋装置4均匀分布于主体部11的外围。主体部11的底端面设有分别安装八个螺旋装置4的八个固定座13。每一螺旋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3的悬臂41、安装于悬臂41上的螺旋电机42、连接于螺旋电机42的螺旋桨43。每一悬臂41向主体部11的外围延伸。八个悬臂41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两悬臂41之间的夹角为45度。螺旋桨43与螺旋电机42在空间上呈上下方位设置,即螺旋桨43安装在螺旋电机42的上方。如此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螺旋电机42通电转动时产生热量,螺旋桨43旋转时推动空气向下流动,不断流动的空气有利于螺旋电机42的散热。螺旋电机42受控于飞行控制系统,以推动陆空两用飞行器飞行于空中。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螺旋装置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数量,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其中,螺旋装置的数量采用为一个时,该螺旋装置安装于主体部的上方。

参阅图1及图4,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的边缘向外围延伸构成包围八个螺旋装置4的防护翼板14。防护翼板14呈圆盘形并环绕于主体部11的外围,防护翼板14与主体部11一体成型制作。圆盘形的防护翼板14有利于飞行执行体1减少空气阻力,节省能源消耗、提高飞行速度;并具有较好的转动惯性,有利于在空中转向。防护翼板14上开设有八个分别对应八个螺旋桨43的导气通道15。若螺旋装置4的数量采用为六个时,那么防护翼板14相应的开设六个导气通道。导气通道15呈圆形,方便于制作。螺旋桨43伸入于导气通道15中,导气通道15的直径大于螺旋桨43的长度,使得螺旋桨43能够位于导气通道15中旋转。此时,螺旋电机42相应的位于防护翼板14的下方(如图2所示)。设有多个导气通道15的防护翼板14可以防止螺旋桨43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提高螺旋装置4的使用寿命,亦能够避免螺旋桨43对其他物体造成损伤。

参阅图2至图6,本实施例中,防护翼板14上安装有八个用以配合陆空两用飞行器着陆并能够支撑于地面的着陆装置5。八个着陆装置5均匀分布于圆盘形的防护翼板14上(如图4所示),并连接于防护翼板14的下端面。请参阅图6,每一着陆装置5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于防护翼板14的减震支撑架51、推动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展开或折叠的驱动机构52。减震支撑架51包括第一杆体511、可伸缩的连接于第一杆体511的第二杆体512、连接于第一杆体511和第二杆体512之间的伸缩弹簧513。防护翼板14的下端面焊接有固定耳座141,减震支撑架51的第一杆体511的顶端通过销轴铰接于该固定耳座141。第二杆体512用以支撑于地面。第二杆体512支撑于地面的端部呈弯曲形,以分散地面对减震支撑架51的反作用力。优选的,第二杆体512支撑于地面的一端安装有轮子(图中未示出),在飞行执行体1降落于不平坦的地面时,通过轮子的顺势滚动找到飞行执行体1的平衡点,可以提高飞行执行体1降落时的稳定性。

着陆装置5的驱动机构52包括电机521、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齿轮522、啮合传动于齿轮522的齿条523、安装齿条523的滑动槽524以及可转动的连接于齿条523的推动杆525。电机521和滑动槽524均固定连接于防护翼板14的下端面。飞行控制系统驱动该电机521转动时,齿条523相对滑动槽524滑动。推动杆525的一端铰接于齿条523,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杆体511的中部。通过电机521的正向与反向转动,减震支撑架51可以相对防护翼板14展开或折叠。减震支撑架51和齿条523在空间上错开设置,即减震支撑架51和齿条523分别位于推动杆525的两侧,使得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折叠时,可以避开齿条523与电机52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着陆装置5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该驱动机构52亦可以为气缸或电动推杆。

着陆装置5的驱动机构52受控于飞行控制系统。当陆空两用飞行器飞行于空中时,着陆装置5的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呈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以减少风阻;当车体2需要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独立的在路面上行驶时,飞行执行体1开始降落,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呈展开状态(如图3、图5所示)。飞行执行体1通过着陆装置5支撑于地面,车体2通过升降装置3相对地面下放并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后,通过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可以驱动车体2移动于地面。

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车体2呈敞开结构。车体2包括供用户乘坐和驾驶的乘坐舱体21、安装于乘坐舱体21上的车轮22。乘坐舱体21呈圆形的碗体形状,其上端面的直径大于下端面的直径。圆形的乘坐舱体21有利于车体2减少空气阻力,节省能源消耗。当然,乘坐舱体21亦可以呈方形或球形。乘坐舱体21上安装有供用户使用的座椅23。车体运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及升降装置控制系统均设置于乘坐舱体21上。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于陆地驾驶模式,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于飞行驾驶模式。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均为现有技术中的驾控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所需驾驶模式在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之间进行切换。

参阅图8,乘坐舱体21包括安装车轮22的固定底座212、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212上的用以安装座椅23的承载座211以及给陆空两用飞行器提供工作电力的电源213。安装于固定底座212上的车轮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车轮22呈三角形安装于固定底座212的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车轮22安装于车体2的前部,另外两个车轮22安装于车体2的后部。后部的两个车轮22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于电源213并受控于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前部的车轮22从动于后部的车轮22。或者,前部的一个车轮22安装有驱动电机,后部的两个车轮22从动于前部的一个车轮22;再或者,前部和后部的三个车轮22均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安装有驱动电机的车轮22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可以减小安装体积。

固定底座212呈内凹形并构成安装电源213的第一容置槽。承载座211覆盖于固定底座212上方。承载座211相对于固定底座212的壁体向固定底座212方向凹设,并构成安装座椅23的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的底部伸入于固定底座212的第一容置槽内,第二容置槽的底壁与固定底座212合围成安装电源213的封闭容置空间。固定底座212和承载座211上设有散热孔,以便于电源213散热。固定底座212上设置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通过电源线连接于电源213。

参阅图2及图8,承载座211呈敞开结构,座椅23的座体部231凸出于承载座211。车体2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时,座椅23的座体部231伸入于罩体12内。座椅23的座体部231贯穿环形的主体部11并延伸至罩体12内部,可以相对减小车体2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时的整体体积,减小空气阻力。罩体12呈半球体的形状。半球形的罩体12在满足空气导流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增加容置空间,可以使得车体2进一步的伸入于飞行执行体1的罩体12内部。主体部11设有固定罩体12的固定支架13,以提高罩体12的安装牢固性。罩体12采用为透明基材,例如:钢化玻璃或树脂玻璃。有利于用户透过罩体12观察外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观察外部情况时,该罩体12亦可以不采用透明基材,只需要在飞行执行体1的外围安装多个摄像头,摄像头连接于安装在乘坐舱体21内的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系统设有显示屏。

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安装在车体2固定底座212上的电源213分别电连接于上述各个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轮22上的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的升降电机31、八个螺旋装置4以及八个着陆装置5。各个控制系统指飞行控制系统、车体运行控制系统和升降装置控制系统。其中,各个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轮22上的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的升降电机31均安装在车体2上;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均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上。为了将安装在车体2上的电源213方便的电连接于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上的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车体2的承载座211上设有连通电源线的公接头,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上设有与公接头配合的母接头。公接头通过电源线连接于电源213,母接头通过电源线分别电连接于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车体2的承载座211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时,公接头相应的插入于母接头中,实现上下体之间的电源213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电源213亦可以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上(即,车体上未安装电源,此种情况适用于车体无需要单独运行于路面的情况),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上的电源电连接于八个螺旋装置和八个着陆装置,亦能够通过公母接头电连接于安装在车体上的车轮驱动电机、各个控制系统以及升降装置3的升降电机31;或者,在飞行执行体1上单独安装另一电源(即,车体2与飞行执行体1各安装一个电源213),此时,安装于飞行执行体1上的另一电源电连接于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安装于车体2上的电源213电连接于升降装置3的升降电机31、各个控制系统以及车轮驱动电机;方便于电源213布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给陆空两用飞行器运行的动力源并不限制于电源213,亦可以为利用燃油通过发动机转换产生的能量,或者,油电混合转换的能量。

承载座211和主体部11上还设有连通信号线的公母接头,有利于陆空两用飞行器在飞行驾驶模式时,用户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有线控制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当然飞行控制系统亦可以通过无线控制方式控制八个螺旋装置4和八个着陆装置5。

参阅图5及图10,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升降装置3分别安装于车体2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各有两个升降装置3并相对设置。每一升降装置3包括安装在车体2的承载座211上的升降电机31、连接于电机输出轴32的绕线辊33、卷绕于绕线辊33的拉绳34、捆绑于拉绳34的吊钩35。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上设有用以衔接吊钩35的吊环16。安装在车体2上的升降电机31电连接于安装在车体2上的电源213并受控于升降装置控制系统。通过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可以相对飞行执行体1拉升或放下,以实现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的对接与拆离。升降装置3设有限制电机输出轴转动的锁紧件,该锁紧件可以防止电机输出轴意外转动,当车体2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并飞行于空中时,可以避免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用以将车体2固定于飞行执行体1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销轴以及配合销轴限位的销孔。销轴安装在车体2的承载座211上,销孔开设于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上,该销孔能够容纳销轴伸展与收缩。车体2的承载座211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时,用户手动将销轴定位于销孔,使得车体2牢固的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该固定装置可以在电机输出轴发生意外转动以及锁紧件发生意外松动的情况下避免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进一步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性。另外,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时,需要用户将销轴分离于销孔。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固定装置亦可以为一锁扣件。锁扣件包括安装于主体部11的锁杆、安装于承载座211的固定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部的锁环、连接于锁环的把柄。车体2的承载座211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时,用户扳动把柄使得锁环扣接于锁杆,使得车体2牢固的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另外,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时,需要用户反向扳动把柄使得锁环脱离于锁杆。

陆空两用飞行器由车体2独立运行于路面的状态转换至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飞行于空中的状态时,需要将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拉升并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其中,电源线公母接头和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对接。具体对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此时飞行执行体1通过着陆装置5支撑于地面,飞行执行体1的螺旋装置4处于停止状态。车体2通过车体运行控制系统的操控移动至飞行执行体1的主体部11的下方,用户关闭车体运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停止移动;用户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开启升降电机31,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并释放卷绕在绕线辊33的拉绳34;待释放的拉绳34长度使得吊钩35能够接触到吊环16时,停止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用户分别将四个升降装置3的吊钩35手动挂扣于飞行执行体1的四个吊环16上,待挂扣完毕后,用户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使得升降电机31反向转动,并将释放的拉绳34卷绕于绕线辊33上;升降装置3在卷绕拉绳34的同时带动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移动,车体2相应的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电源线公母接头及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对接;用户开启飞行控制系统,并控制八个螺旋装置4的螺旋桨43转动并飞行于空中;待陆空两用飞行器离开地面后,用户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八个着陆装置5,将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进行折叠。至此完成陆空两用飞行器由车体2独立运行于路面的状态转换至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飞行于空中的状态。

陆空两用飞行器由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飞行于空中的状态转换至车体2独立运行于路面的状态时,需要将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下降并分离于飞行执行体1,其中,电源线公母接头和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拆离。具体分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飞行控制系统降低飞行速度,并飞行至目标降落点的上方;用户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八个着陆装置5,将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进行展开;降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待减震支撑架51能够接触于地面并能够稳定的支撑于地面时(此时车体2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并悬至于空中),用户关闭飞行控制系统;用户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开启升降电机31,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并释放卷绕在绕线辊33的拉绳34;升降装置3在释放拉绳34的同时带动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拆离并趋近于地面,车体2相应的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电源线公母接头和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拆离;待释放的拉绳34长度使得车体2的车轮22支撑于地面后,停止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用户分别将四个升降装置3的吊钩35手动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的四个吊环16,待拆离完毕后,用户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使得升降电机31反向转动,并将释放的拉绳34卷绕于绕线辊33上;用户开启车体运行控制系统使得车体2移动并独立的运行于路面。至此完成陆空两用飞行器由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飞行于空中的状态转换至车体2独立运行于路面的状态。

陆空两用飞行器的车体2结合飞行执行体1在空中飞行需要上下乘客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驾驶者通过飞行控制系统降低飞行速度,并飞行至目标乘客位置或目标降落点的上方;驾驶者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八个着陆装置5,将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进行展开;降低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待减震支撑架51能够接触于地面并能够稳定的支撑于地面时(此时车体2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并悬至于空中),驾驶者关闭飞行控制系统;驾驶者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开启升降电机31,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并释放卷绕在绕线辊33的拉绳34;升降装置3在释放拉绳34的同时带动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拆离并趋近于地面,车体2相应的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电源线公母接头和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拆离;待释放的拉绳34长度使得车体2的车轮22支撑于地面后,停止升降电机31正向转动;目标乘客进入车体2内,或者,车体2内的乘客离开车体2,即可完成上下乘客的程序;驾驶者操控升降装置控制系统使得升降电机31反向转动,并将释放的拉绳34卷绕于绕线辊33上;升降装置3在卷绕拉绳34的同时带动车体2相对飞行执行体1移动,车体2相应的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电源线公母接头及信号线公母接头亦能够相应的对接;驾驶者开启飞行控制系统,并控制八个螺旋装置4的螺旋桨43转动并飞行于空中;待陆空两用飞行器离开地面后,驾驶者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八个着陆装置5,将减震支撑架51相对防护翼板14进行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形式的实施步骤均以电源213和升降装置3安装在车体2上以及各个控制系统通过有线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技术方案为说明基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升降装置3亦可以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上,并且飞行执行体1上安装有另一电源,另一电源分别电连接于升降装置3、螺旋装置4以及着陆装置5。安装在车体2上的各个控制系统在车体2结合于飞行执行体1时通过有线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装置3、螺旋装置4以及着陆装置5;安装在车体2上的各个控制系统在车体2拆离于飞行执行体1时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装置3、螺旋装置4以及着陆装置5。具体操作步骤可参照上述操作步骤。

升降装置3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时,升降装置3包括安装于飞行执行体1的升降电机31、连接于电机输出轴32的绕线辊33、卷绕于绕线辊33的拉绳34、捆绑于拉绳34的吊钩35。车体2的承载座211设有用以衔接吊钩35的吊环16。

另一电源安装在飞行执行体1时,另一电源电连接于升降装置3、螺旋装置4以及着陆装置5。在陆空两用飞行器需要上下乘客时,驾驶者可以不关闭飞行控制系统,并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控制飞行执行体1。该飞行执行体1可以不展开减震支撑架51,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将飞行执行体1悬停于半空中,将车体2通过升降装置3相对地面下放,待车体2支撑于地面时,乘客即可离开车体2,车体2再通过升降装置3相对地面上升并对接于飞行执行体1,此时飞行执行体1再飞行于空中。

实施例二

参阅图11,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车体20上未安装车轮。此时,该车体20可以理解为一驾乘舱。该车体20也无需要单独运行于路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