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505发布日期:2019-04-23 21:2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索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99456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为装接于面板部件的装接孔的索环。



背景技术:

当将电线安装于车辆车门等以供给电力时,可以使用索环来保护电线免受水的影响。例如,对于具有弹簧式背门的车辆,在背门的铰接部的附近,覆盖电线的索环的一端可以装接于车体侧面板部件,而索环的另一端可以装接于车门侧面板部件。

在已知的这样的索环的实例中,面对面板部件的凸缘部和与装接孔的开口缘(平面部)接触的环状唇部被布置为互相抵接,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4-33564(在下文中称为“jp'564”)中所述。在jp'564中描述的索环中,环状唇部与凸缘部互相抵接,并且环状唇部被夹在凸缘部与面板部件之间,从而使得环状唇部强力地挤压开口缘。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jp'564中描述的索环具有这样的缺陷:由于凸缘部由与环状唇部的材料相似的软材料制成,所以不能仅通过将环状唇部夹在面板部件与凸缘部之间而得到充足的挤压力。从而,期望一种能够使得环状唇部更强力地挤压面板部件的构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索环,该索环被构造为使得环状唇部能够强力地挤压面板部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索环,该索环形成为筒状从而覆盖电线并且被构造为将要装接于面板部件的装接孔。该索环包括索环本体和内部件。所述索环本体包括第一凸缘部和环状唇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形成为面对所述面板部件,所述环状唇部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内周部朝着所述面板部件延伸从而与所述装接孔周围的平面部弹性接触。所述内部件被构造为装接于所述索环本体,并且由具有比用于形成所述索环本体的材料的硬度高的硬度的材料制成。所述内部件具有:内凸缘部,该内凸缘部容纳在所述第一凸缘部中;插入部,该插入部插入到所述装接孔中;和接合部,该接合部要与所述面板部件的在所述索环本体的相反侧的表面接合。所述环状唇部在比所述内凸缘部的外周缘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抵接在所述平面部上。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索环,环状唇部在比内凸缘部的外周缘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抵接在平面部上,并且环状唇部的抵接部夹在平面部与内凸缘部之间。此时,由于内部件由具有比索环本体的材料的硬度高的硬度的材料制成,所以环状唇部能够强力地挤压面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索环的立体图;

图2是索环的平面图;

图3是索环的装接部的平面图;

图4是索环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装接于面板部件的索环的截面图;

图6是装接于另一面板部件的索环的截面图;和

图7是索环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1索环

10索环本体

31第一凸缘部

32环状唇部

321筒状部

322第二凸缘部

34第二弯曲部

100面板部件

101装接孔

102平面部

200内部件

201凸缘部(内凸缘部)

202插入部

203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索环1的立体图。图2是索环1的平面图。图3是索环1的装接部3的平面图。图4是索环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装接于面板部件100a的索环1的截面图。图6是装接于另一面板部件100b的索环1的截面图。图7是索环1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如图1至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索环1形成为筒状以覆盖电线,并且被构造为装接于面板部件100的装接孔101。例如,索环1被构造为安装于具有弹簧式背门的车辆的背门的铰接部的附近。索环1包括索环本体10和内部件200。索环本体10包括:波纹管部2,电线将插通该波纹管部2;和装接部3,该装接部3将装接于面板部件。波纹管部2和装接部3由软树脂制成,并且彼此一体地形成。装接部3形成在波纹管部2的两端处,并且被构造为分别装接于例如车体侧面板部件和门侧面板部件。在该实施例中,两个装接部3的构造是相似的。

波纹管部2形成为波节状,并且能够弯曲、延伸和收缩。从而,波纹管部2与背门的打开和闭合对应地相应变形。

装接部3具有在靠近面板部件100的一侧具有开口的筒状形状,并且在从面板部件100侧的视图中具有椭圆形形状。如图4所示,装接部3在其开口侧具有:第一凸缘部31,该第一凸缘部31被构造为面对面板部件100;和环状唇部32,该环状唇部32与第一凸缘部31的内周部311连续,并且朝着面板部件100延伸。

第一凸缘部31是具有比装接部3的其它部分大的直径的部分,并且形成为与面板部件100相符的凸缘状。凹状的内部件容纳部312形成在第一凸缘部31的内径侧上。内部件容纳部312被构造为容纳内部件200的稍后描述的凸缘部201。

内部件200设置在索环1的装接部3的径向内侧,并且被构造为使电线经内部件200而通过。内部件200由具有比索环1的材料硬度高的硬度的树脂制成。在从索环1朝着面板部件100的方向上,内部件200依次具有:凸缘部(内凸缘部)201、筒状部202和接合部203。

凸缘部201的直径比装接孔101的直径大,并且被构造为面对面板部件100。通过将凸缘部201容纳在内部件容纳部312中,内部件200装接于装接部3。筒状部202具有比装接孔101的直径小的直径,从而能够插入到装接孔101中。接合部203均倾斜,从而其直径朝着其末端侧减小,而接合部203的最外直径比装接孔101的内径大。从而,通过将接合部203插入到装接孔101中,接合部203与面板部件100的内表面(即,索环本体100的相反侧的表面)接合。

如上所述,索环1包括内部件200,索环1通过该内部件200装接于面板部件100。此外,索环本体10的一部分以及面板部件100的在装接孔101周围的部分被夹在凸缘部201与接合部203之间。

环状唇部32与面板部件100的在装接孔101周围的平面部102弹性接触,从而确保水密性。环状唇部32具有:筒状部321,该筒状部321与第一凸缘部31的内周部311连续;第二凸缘部322,该第二凸缘部322与筒状部321的末端连续;和突出部323,该突出部323从第二凸缘部322突出。

筒状部321形成为沿着与垂直于面板部件10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应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筒状。第二凸缘部322从筒状部321径向地向外延伸,并且与面板部件100基本平行地延伸。突出部323朝着平面部102突出。第二凸缘部322设置有凸缘突起324,该凸缘突起324比突出部323更向径向外侧突出。

第一凸缘部31与面板部件100基本平行地延伸,而筒状部321相对于面板部件100基本垂直地延伸。因此,在第一凸缘部31与筒状部321之间形成大致直角的第一弯曲部33。筒状部321相对于面板部件100基本垂直地延伸,而第二凸缘部322与面板部件100基本平行地延伸。因此,在筒状部321与第二凸缘部322之间形成大致直角的第二弯曲部34。

在装接部3中,第一凸缘部31、筒状部321和第二凸缘部322一起形成具有凹状外表面的外侧凹部35。第二凸缘部322具有比第一凸缘部31的内部件容纳部312的深度小的径向尺寸。从而,突出部323的末端(即,与平面部102接触的部分)位于比内部件容纳部312的底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内部件200的凸缘部201的径向外缘被构造为抵接在内部件容纳部312的底部上,使得在沿着与面板部件100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的视图中,突出部323的末端与凸缘部201重叠。如稍后所述,限制突出部323径向向外移动,从而环状唇部32在比凸缘部201的外周缘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抵接平面部102。

装接部3具有多个肋36,该多个肋36将环状唇部32与第一凸缘部31互相连接。肋36沿着装接部3的开口以预定间隔隔开。肋36从第二凸缘部322的径向外侧端部倾斜地延伸,并且指向径向更外侧,并且连接于第一凸缘部31。如后所述,当环状唇部32变形时,肋36也变形。

凸缘突起324的末端对应于整个环状唇部32的末端缘。如图7所示,与连接第一凸缘部31的在面板部件100侧的外缘313与内部件200的外缘204的虚拟直线相比,环状唇部32的末端缘位于更靠内的位置。从而,当装接部3水平放置在适当的载置面上(即,被放置为使得其开口面对水平方向)时,即使装接部3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环状唇部32的末端缘也不与载置面接触。

下面,描述在将索环1装接到面板部件100期间的环状唇部32的变形。首先,将参考图4描述使用面板部件100a的情况。面板部件100a被构造为:装接部3的在凸缘部201与接合部203之间的尺寸是尺寸l2,面板部件的厚度是厚度t1,在与面板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凸缘部201与接合部203之间的间隔是间隔l1,使得尺寸l2与厚度t1的和比间隔l1稍大。当接合部203与面板部件100a接合时,环状唇部32的突出部323的末端抵接在平面部102上,并且装接部3几乎不变形。

接着,将参考图5描述使用面板部件100b的情况。面板部件100b被构造为使得尺寸l2与该面板部件的厚度t2之和比间隔l1大很多。当接合部203与面板部件100b接合时,环状唇部32的突出部323的末端抵接在平面部102上。此时,因为各部件具有上述尺寸关系并且索环1的材料比面板部件100b和内部件200软,所以装接部3变形。

具体地,由于第二凸缘部322朝着第一凸缘部31移动,所以第二弯曲部34弯曲并从而成为锐角。此时,外侧凹部35提供了用于第二凸缘部322的移动的空间。这样的变形使得突出部323沿着以第二弯曲部34为圆心的圆弧移动,即,突出部323从而在与面板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朝着第一凸缘部31移动,并且还向径向内侧移动。然后,环状唇部32的突出部323抵接在平面部102上,如图4所示的情况一样。

如上所述,当环状唇部32弹性接触面板部件100的平面部102并从而变形时,抵接在平面部102上的突出部323主要在与面板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限制朝着径向外侧的移动。即,由于环状唇部32整体上在与面板部件100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所以当环状唇部32弹性接触平面部102时,环状唇部32在与面板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被压缩且变形。此时,突出部323径向向内移动。由于突出部323形成为曲面,所以与上述变形对应地,接触状态从其中突出部323的末端与平面部102进行接触的状态转变为其中突出部323的比该末端更径向向内的一部分与平面部102接触的状态。此时,平面部102与突出部323的接触点基本维持致恒定,并且至少突出部323不径向向外移动(即,接触点不径向向外移动)。

目前为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下面的有益效果。环状唇部32在比凸缘部201的外周缘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抵接在平面部102上,并且环状唇部32的突出部323相应地夹在平面部102与凸缘部201之间。此时,由于内部件200由具有比索环本体10的硬度高的硬度的材料制成,所以环状唇部32能够强力地挤压面板部件100。

此外,环状唇部32在与面板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被压缩,并且防止平面部102与凸缘部324之间的接触点在弹性接触期间向径向外侧移动。结果,环状唇部32可以在比凸缘部201的外周缘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更容易地与平面部102产生接触。

本发明不限于目前为止描述的技术思想和特征,并且可以包括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意其它可能的技术方面。在这里通过实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有方面,并且不应该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意在包括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理念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形状、材料、数量和任意其它特性做出的各种修改。在这里描述的任意形状、材料和/或特性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以实例的方式说明,使得更好且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对材料、形状等在此全部或部分限定的或在此并未全部或部分限定的所有的构成部件及其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