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9948发布日期:2019-03-02 00:5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故障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主机厂车型开发过程中,在不同阀点和阶段都需要研发能适应本阀点整车功能的控制器软件。大多数车型vcu(整车控制器,vehiclecontrolunit)、bms(电池管理系统,businessmanagementsystem)、mcu(电机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都是自主研发的,而每一种控制器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都会产生众多过阀版本的软件。另外,电机和电池供应商较多、电池材料类型和额定容量在不同车型配置上也各不相同,也会导致软件版本数量的增加。所以软件版本的管理非常重要,防止整车由于vcu/bms/mcu等控制器软件不匹配造成整车故障问题。

目前,在整车上电后,vcu通过采集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上bms和mcu节点发送的电机供应商、电池供应商、电池材料类型、电池额定容量、vcu本身发送的软件版本号后进行校对检测,若不满足项目预期组合,则整车上电后报“自适应”故障,在仪表上进行显示提醒,并且进行限功率或者下高压处理。虽然此种方案在整车上电后自动对自主研发的vcu/bmc/mcu软件以及电机电池相关参数进行检测核对,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软件版本刷写错误和整车各控制器软件不匹配错误的发生。但是,若整车存在can通讯不良等原因造成的can通讯丢失故障时的处理方式没有考虑在内,若上电mcu或者bms控制器故障不能发送报文或者can总线问题导致vcu检测不到mcu和bms发送的电机和电池相关参数,可能会误报“自适应故障”;并且,此种方案不能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也就是说控制器软件如果刷写在一块错误版本号的硬件控制器中则不能检测出故障。

因此,亟需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能够解决由于通讯丢失易引发误报故障和不能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解决由于通讯丢失易引发误报故障和不能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包括:

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判定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时,获取判定未通讯连接的第一时长和预设校验时间减去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

在重新检测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均通讯连接时,在所述第二时长内,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校验时间。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待检测车辆低压上电后,获取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零部件号和硬件零部件号;

将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

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优选的,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包括:

在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后,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电机供应商,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电池供应商、电池材料和电池的额定容量;

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

若满足,则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校验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装置,应用于整车控制器,包括:

第一校验模块,用于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通讯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模块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判定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时,获取判定未通讯连接的第一时长和预设校验时间减去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

第二校验模块,用于在重新检测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均通讯连接时,在所述第二时长内,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校验时间。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待检测车辆低压上电后,获取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零部件号和硬件零部件号;

第三校验模块,用于将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校验模块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后,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电机供应商,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电池供应商、电池材料和电池的额定容量;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满足,则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校验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可以在检测到mcu或者bms通讯丢失时防止误报故障,且能够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校验模块,11-第一采集单元,12-第一判断单元,13-第一确定单元,2-第一控制模块,3-通讯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5-第一获取模块,6-第二校验模块,7-第三控制模块,8-第二获取模块,9-第三校验模块,10-第四校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步骤s2,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步骤s0,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可以在检测到mcu或者bms通讯丢失时防止误报故障,且能够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其中,对判断整车控制器是否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做了优化处理,在通讯未连接时可以更好的引导工作人员排查问题所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为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的时间限值,超过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则不再进行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的校验;预期的组合信息为与车辆配置相匹配的参数信息的组合。在所述步骤s2中,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此时可以控制车辆下电或者对车辆进行限功率。

下面结合具体流程说明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

如图2所示,在所述步骤s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校验通过,则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表示所述参数信息与车辆匹配,可进行高压上电行车,在高压上电之后可正常行驶车辆。

在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判定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时,获取判定未通讯连接的第一时长和预设校验时间减去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所述判定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包括:当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未通讯连接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当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未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当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均未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其中,判断通讯连接的方式为:判断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所述整车控制器是否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若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则表示通讯未连接,即通讯丢失;若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则表示通讯连接。

步骤s12,在重新检测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均通讯连接时,在所述第二时长内,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判断出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则不再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校验;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不一致,则进入步骤s13;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则进入步骤s3,即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

步骤s13,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校验时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在待检测车辆低压上电后,获取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零部件号和硬件零部件号;

步骤s5,将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其中,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为整车控制器自身的软件的零部件号和硬件的零部件号,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匹配是通过零部件号进行识别匹配的,所述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在线下时硬件零部件号会被写入所述整车控制器的内存中,软件内部也会写入一个软件零部件号,在整车上电后会读取所述硬件零部件号,将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与软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通过,则进入步骤s3;若校验未通过,则进入步骤s6。

步骤s6,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4,在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后,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电机供应商,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电池供应商、电池材料和电池的额定容量;

步骤s15,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若满足,则进入步骤s16;若不满足,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步骤s16,若满足,则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校验通过。此时,可进行车辆高压上电行驶。

当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且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一致时,此时才可以控制车辆进行高压上电行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装置,应用于整车控制器,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校验模块1,用于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

第一控制模块2,用于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通讯模块3,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模块1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可以在检测到mcu或者bms通讯丢失时防止误报故障,且能够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其中,对判断整车控制器是否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做了优化处理,在通讯未连接时可以更好的引导工作人员排查问题所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为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的时间限值,超过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则不再进行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的校验;预期的组合信息为与车辆配置相匹配的参数信息的组合。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2中,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此时可以控制车辆下电或者对车辆进行限功率。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4,用于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校验通过,则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表示所述参数信息与车辆匹配,可进行高压上电行车,在高压上电之后可正常行驶车辆。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用于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判定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时,获取判定未通讯连接的第一时长和预设校验时间减去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所述判定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未通讯连接包括:当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未通讯连接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当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未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当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均未通讯连接时,则获取所述第二时长;其中,判断通讯连接的方式为:判断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所述整车控制器是否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若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则表示通讯未连接,即通讯丢失;若在所述预设校验时间内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则表示通讯连接。

第二校验模块6,用于在重新检测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均通讯连接时,在所述第二时长内,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判断出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是否一致,则不再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校验;若在所述第二时长内判断所述参数信息与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

第三控制模块7,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校验时间。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8,用于在待检测车辆低压上电后,获取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零部件号和硬件零部件号;

第三校验模块9,用于将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其中,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为整车控制器自身的软件的零部件号和硬件的零部件号,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匹配是通过零部件号进行识别匹配的,所述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在线下时硬件零部件号会被写入所述整车控制器的内存中,软件内部也会写入一个软件零部件号,在整车上电后会读取所述硬件零部件号,将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与软件零部件号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通过,则控制所述车辆高压上电。

第四控制模块10,用于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校验模块1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11,用于在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后,采集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参数信息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参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电机供应商,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电池供应商、电池材料和电池的额定容量;

第一判断单元1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期的组合信息;若不满足,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

第一确定单元13,用于若满足,则确定所述第一参数信息与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校验通过。此时,可进行车辆高压上电行驶。

当所述参数信息与预期的组合信息一致且所述软件零部件号和所述硬件零部件号一致时,此时才可以控制车辆进行高压上电行车。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的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防止整车误报故障的方法中的任一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并与预期的组合信息进行一致性校验,若校验未通过,则判定所述车辆故障并控制车辆下电,在所述采集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信息之前,在预设校验时间内建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连接,可以在检测到mcu或者bms通讯丢失时防止误报故障,且能够检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适应关系,使车辆的故障检测更加准确、可靠,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