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977发布日期:2018-08-14 19:24阅读:16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放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播放器已经应用在各种领域上,而车载播放器是应用在汽车上的一种播放DVD光盘的播放器,特别是大型客车,由于大型客户走长途,因此需要在客车内安装车载播放器,以车载播放器提供娱乐节目、电影给乘客观赏。

目前,市面上的车载播放器的显示器大多数都是一体成型设置在车载播放器上的,使得显示器拆卸困难,显示器一旦坏掉,需要更换整台车载播放器,成本比较大,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其显示器可拆卸设置,使得显示器坏掉时不需更换整台车载播放器,直接更换显示器即可,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包括:播放机主体,其中播放机主体的背面设有夹具,播放机主体的正面中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收容凹槽,第一收容凹槽的四个角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喇叭孔、第二喇叭孔、第三喇叭孔和第四喇叭孔;显示器,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且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中,其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屏、背板和承载板,背板设置在显示屏的背部,承载板可拆卸设置在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且承载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其中,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收容凹槽,第二收容凹槽中铰接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与承载板的一端连接,其中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设有呈弧形状的卡置凹槽,卡置凹槽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置孔,且承载板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可拆卸设置在多个卡置孔内的多个卡置块。

其中,卡置块远离承载板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凸起,以通过凸起将卡置块卡置在卡置孔内。

其中,卡置凹槽中设置有第一磁体,承载板设有与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以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将承载板吸附在卡置凹槽中。

其中,承载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旋转部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支撑杆连接,以通过连接板带动支撑杆转动。

其中,旋转部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其中第一旋转杆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与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带动连接板转动。

其中,连接板的一端间隔延伸设置有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其中连接板的一端、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形成第一卡置槽,第一旋转杆卡置在第一卡置槽内。

其中,第一延伸板和/或第二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旋转杆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以通过第一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第一旋转杆固定在连接板的一端上。

其中,连接板的另一端间隔延伸设置有第三延伸板和第四延伸板,其中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三延伸板和第四延伸板形成第二卡置槽,第二旋转杆卡置在第二卡置槽内。

其中,第三延伸板和/或第四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二旋转杆设有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以通过第二螺钉穿设在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以将第二旋转杆固定在连接板的另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包括:播放机主体,其中播放机主体的背面设有夹具,播放机主体的正面中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收容凹槽,第一收容凹槽的四个角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喇叭孔、第二喇叭孔、第三喇叭孔和第四喇叭孔;显示器,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且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中,其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屏、背板和承载板,背板设置在显示屏的背部,承载板可拆卸设置在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且承载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其中,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收容凹槽,第二收容凹槽中铰接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与承载板的一端连接,其中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设有呈弧形状的卡置凹槽,卡置凹槽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置孔,且承载板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可拆卸设置在多个卡置孔内的多个卡置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的显示器可拆卸设置,使得显示器坏掉时不需更换整台车载播放器,直接更换显示器即可,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显示器的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该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包括播放机主体20和显示器。

播放机主体20的背面设有夹具,以通过夹具将播放机主体20固定在客车内。

播放机主体20的正面中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收容凹槽201,其中第一收容凹槽201的四个角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喇叭孔202、第二喇叭孔203、第三喇叭孔204和第四喇叭孔205。

在本实施例中,播放机主体20的另一侧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

显示器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20的一侧端,且显示器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201中。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屏10、背板11和承载板12,其中背板11设置在显示屏10的背部,承载板12可拆卸设置在背板11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1远离显示屏10的一侧面设有呈弧形状的卡置凹槽111,卡置凹槽11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置孔112,且承载板11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可拆卸设置在多个卡置孔112内的多个卡置块121。

在本实施例中,卡置块121远离承载板12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凸起,以通过凸起将卡置块121卡置在卡置孔112内。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置凹槽111中设置有第一磁体,承载板12设有与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二磁体,以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将承载板12吸附在卡置凹槽111中。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12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20的一侧端。进一步的,播放机主体20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收容凹槽,第二收容凹槽中铰接设置有旋转部13,其中旋转部13与承载板12的一端连接。

承载板1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123,旋转部13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板131,且连接板131与支撑杆123连接,以通过连接板131带动支撑杆12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13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2和第二旋转杆133,其中第一旋转杆132与连接板131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133与连接板131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杆132和第二旋转杆133带动连接板131转动。应理解,第一旋转杆132和第二旋转杆133旋转设置在播放机主体20的第二收容凹槽中,使得旋转部13铰接设置在第二收容凹槽中。

进一步的,连接板131的一端间隔延伸设置有第一延伸板134和第二延伸板135,其中连接板131的一端、第一延伸板134和第二延伸板135形成第一卡置槽,第一旋转杆132卡置在第一卡置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134和/或第二延伸板13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旋转杆132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以通过第一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第一旋转杆132固定在连接板131的一端上。

优选地,第一卡置槽呈矩形状设置,第一旋转杆132收容在第一卡置槽内的一端呈矩形状设置。应理解,由于第一卡置槽和第一旋转杆132收容在第一卡置槽内的一端呈矩形状设置,使得第一旋转杆132收容在第一卡置槽内的一端能够稳定卡置在第一卡置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1的另一端间隔延伸设置有第三延伸板136和第四延伸板137,其中连接板131的另一端、第三延伸板136和第四延伸板137形成第二卡置槽,第二旋转杆133卡置在第二卡置槽内。

进一步的,第三延伸板136和/或第四延伸板137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二旋转杆133设有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以通过第二螺钉穿设在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以将第二旋转杆133固定在连接板131的另一端上。

优选地,第二卡置槽呈矩形状设置,第二旋转杆133收容在第二卡置槽内的一端呈矩形状设置。应理解,由于第二卡置槽和第二旋转杆133收容在第二卡置槽内的一端呈矩形状设置,使得第二旋转杆133收容在第二卡置槽内的一端能够稳定卡置在第一卡置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13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8和第二支撑板139,其中第一支撑板138设有用于收容第一旋转杆132的第一收容槽1381,第二支撑板139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旋转杆133的第二收容槽1391。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包括:播放机主体,其中播放机主体的背面设有夹具,播放机主体的正面中设置有呈矩形状的第一收容凹槽,第一收容凹槽的四个角部间隔设置有第一喇叭孔、第二喇叭孔、第三喇叭孔和第四喇叭孔;显示器,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且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中,其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屏、背板和承载板,背板设置在显示屏的背部,承载板可拆卸设置在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且承载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其中,播放机主体的一侧端设有第二收容凹槽,第二收容凹槽中铰接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与承载板的一端连接,其中背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面设有呈弧形状的卡置凹槽,卡置凹槽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置孔,且承载板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可拆卸设置在多个卡置孔内的多个卡置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大型客车用的车载播放器的显示器可拆卸设置,使得显示器坏掉时不需更换整台车载播放器,直接更换显示器即可,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