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999发布日期:2018-08-29 00:3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中,都是具有制动能量回收环节,但是装置在驱动和制动能量回收的过程中,都是需要中控单元来对装置进行控制,可是如果电源突然断电的话,此时中控单元不具备续航能力,从而就会影响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包括中控单元、一个发电机、一个发动机、两个传动装置和四个移动轮,每两个移动轮为一组,其中一组通过一个传动装置与发电机连接,另一组通过另一个传动装置与发动机连接;

其中,发动机,用来通过对应的传动装置来实现移动轮移动,实现了驱动;同时发电机,用来在发生制动的时候,通过对应的传动装置能够对能量进行回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发电机和发动机均与中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电感和场效应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C3643,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集成电路的第二十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四端通过第三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七端通过电感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九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九端通过第一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且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

其中,在电源电路中,通过对占空比调节,来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来实现电源电压的稳定输出;当电源突然断开的时候,此时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就会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同时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能够对第三电容的电压进行监控,防止由于第三电容的发生故障的时候,无法给集成电路提供更长时间的续航,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阻,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且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当电源经过集成电路以后,通过集成电路的第十端能够对电源的电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由于电流过高,烧坏内部的芯片。

优选的,所述电感的电感量为4.7uH。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1uF。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为4.7uH。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中,通过电源电路能够提高稳定的工作电压,实现了中控单元的稳定工作;同时,通过内部的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能够在断电的情况,进行短暂的续航,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移动轮,2.传动装置,3.发电机,4.发动机,5.中控单元,U1.集成电路,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Q1.场效应管,L1.电感,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包括中控单元5、一个发电机3、一个发动机4、两个传动装置2和四个移动轮1,每两个移动轮1为一组,其中一组通过一个传动装置2与发电机3连接,另一组通过另一个传动装置2与发动机4连接;

其中,发动机4,用来通过对应的传动装置2来实现移动轮1移动,实现了驱动;同时发电机3,用来在发生制动的时候,通过对应的传动装置2能够对能量进行回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发电机3和发动机4均与中控单元5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5中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电感L1和场效应管Q1,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TC3643,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三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集成电路U1的第二十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十四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七端通过电感L1与集成电路U1的第十九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九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集成电路U1的第十五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且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其中,在电源电路中,通过对占空比调节,来控制场效应管Q1的通断,来实现电源电压的稳定输出;当电源突然断开的时候,此时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就会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同时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能够对第三电容C3的电压进行监控,防止由于第三电容C3的发生故障的时候,无法给集成电路U1提供更长时间的续航,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阻R6,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且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容C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当电源经过集成电路U1以后,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十端能够对电源的电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由于电流过高,烧坏内部的芯片。

优选的,所述电感L1的电感量为4.7uH。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C1的容值为0.1uF。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容C2的容值为4.7uH。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