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702发布日期:2018-11-27 23:1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夏季是汽车车内空调使用高峰期,不少车主习惯开启外循环模式,尤其在堵车时,空气中PM2.5、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灰尘等有害物质钻入车内,由此造成的车内PM2.5的污染风险,甚至可以说并不低于秋冬季节的雾霾天气情况。

此外,在长时间开车后,在高温作用下,汽车车内有限空间内的污染物数量成倍增长,这时候迫切需要对汽车车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净化。而在汽车内部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需要汽车发电机提供工作用电,而汽车发电机在汽车发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发电,因此由于汽车电能消耗显著增加,不仅相应增加了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负荷,增加了汽车的油耗,而且也显著增加了用户的经济支出,缩短了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不增加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负荷的情况下,为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提高工作用电,显著降低用户的经济支出,保证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不增加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负荷的情况下,为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提高工作用电,显著降低用户的经济支出,保证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单元100和空气净化单元200,其中:

温差发电单元100,用于实时检测汽车上的预设高温部位和预设低温部位之间的温差,然后输出工作用电给空气净化单元200;

空气净化单元200,与温差发电单元100通过导线连接,用于在通电后,实时吸入车内的空气,并在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回到车内空间。

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00为温差发电器。

其中,所述汽车上的预设高温部位为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汽车上的预设低温部位为汽车防冻液箱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空气净化单元200包括中空的、横向放置的管腔1;

所述管腔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管腔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车内空间相连通;

所述管腔1中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2,所述风扇2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00的供电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管腔1内设置有至少一层空气过滤层。

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或者冷触媒过滤层。

其中,所述管腔1的内表面覆盖有空气吸附层,所述空气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利用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的热能(即废热),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不增加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负荷的情况下,为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提高工作用电,显著降低用户的经济支出,保证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中空气净化单元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单元100和空气净化单元200,其中:

温差发电单元100,用于实时检测汽车上的预设高温部位和预设低温部位之间的温差,然后输出工作用电给空气净化单元200;

空气净化单元200,与温差发电单元100通过导线连接,用于在通电后,实时吸入车内的空气,并在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回到车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00可以为温差发电器,所述温差发电器的热接头与所述汽车上的预设高温部位相接触,所述温差发电器的冷接头与所述汽车上的预设低温部位相接触,从而在温差驱使下机芯发电。

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差发电器内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分别连接所述热接头和冷接头。

具体实现上,所述汽车上的预设高温部位具体为所述汽车的发动机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充分利用汽车上作为主要发热源的发动机。

具体实现上,所述汽车上的预设低温部位可以为汽车防冻液箱的外表面,当然还可以是温度较低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差发电片可以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根据赛贝克效应原理,采用独特的薄膜技术加工制造而成。其中,塞贝克效应: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不同电导体或者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热电现象,例如,在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如果接触点处两种金属温度不同,则会在回路中形成热电流,相应的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动势,方向取决于温度梯度方向。塞贝克效应的实质在于两种金属接触时会产生接触电势差(电压),该电势差取决于两种金属中的电子溢出功不同及两种金属中电子浓度不同造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空气净化单元200包括中空的、横向放置的管腔1;

所述管腔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管腔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车内空间相连通,由出风口排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

所述管腔1中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2,所述风扇2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00的供电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管腔1内设置有至少一层空气过滤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扇2的数目不限于图2所示的一个,为了增强空气流动的效果,可以为用户设置的任意多个。

具体实现上,所述空气过滤层垂直分布在所述管腔1里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气过滤层可以为任意多层。

具体实现上,所述空气过滤层可以为采用各种材质制成的过滤层,只要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即可。例如,所述空气过滤层可以为活性炭过滤层或者冷触媒过滤层。

具体实现上,所述管腔1的内表面也可以覆盖有空气吸附层,所述空气吸附层优选为活性炭吸附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汽车的发动机是烧油的内燃机。燃油的热能一般最多利用40%,其余的60%热能将通过汽车的冷却及排烟系统排到大气中,因此,造成能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而在本实用新型开发之前,汽车内部的空气净化装置还需要再增加汽车自身电能的消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其可以通过将温差发电单元和汽车发热源发动机接触,将发动机废热转换成电能,然后取代风扇转动,将车厢内空气吸进空气净化器,实现对车内空气的净化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发动机本身产生的废热能量来给车厢内部进行空气净化,无需跟现有技术一样单独为空气净化装置提供电能,省去了这部分的电能支出,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持汽车发动机的温度不会太高,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汽车的废热的回收利用,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目的。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利用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的热能,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不增加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负荷的情况下,为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提高工作用电,显著降低用户的经济支出,保证汽车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