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835发布日期:2018-12-07 22:1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喇叭,具体用于实现汽车的喇叭警示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汽车喇叭线圈均采用漆包圆铜线,随着现在的汽车市场的变化,整车厂对零部件的采购成本要求很苛刻,同时也需要让喇叭的功率达到能够可靠的起到提醒警示作用,这样一来由于铜材的造价高使得出现了非常矛盾的状况;单纯的增加喇叭功率很容易造成喇叭烧毁,造成配件易损坏的现象,对整车厂的品牌造成影响;

汽车喇叭需要消耗能源,该能源最终是通过燃料的消耗来供能的,与此同时,汽车在户外环境中具备非常充足的太阳能,目前的没有对这部分能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就造成了能源浪费,如果将汽车喇叭进行太阳能供电则能够大大降低能源;如果能够根据汽车的实际工况设计高效的太阳能供电组件则能够以更小的占用体积来实现最大化的能源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其通过太阳能供电,更加节能,其造价低,能够大规模推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包含导线、喇叭按钮、喇叭和继电器;通过导线将喇叭按钮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线圈骨架套装在继电器铁芯上,继电器铁芯和电源连接,继电器常开静触点连接喇叭;所述线圈骨架上绕制的继电器线圈为铝漆包线,线圈骨架上开有线槽,铝漆包线嵌进线槽内,铝漆包线外套玻璃纤维套管;

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源组件为电池板太阳能组件或者为聚光太阳能组件;

所述电池板太阳能组件包含太阳能电池、电能转换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继电器铁芯和太阳能电池连接,继电器常开静触点连接喇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通过电能转换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包含菲涅尔透镜玻璃板、金属框架、下玻璃底板,以及聚光发电芯片组件;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玻璃板为方形玻璃板结构,四周开有固定限位槽,菲涅尔透镜玻璃板上镀有可见光增透膜,中间为光伏玻璃板,底部为菲涅尔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的金属框架为铝合金框架,框架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承重板、固定螺钉构成,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扣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卡边,然后使用固定螺钉进行固定,构成一个方形金属框架;

所述的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粘贴在下玻璃底板上,带有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的下玻璃底板粘贴密封在金属框架内的承重板上,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玻璃板粘贴密封在金属框架上部,菲涅尔透镜的固定限位槽涂覆密封胶之后放置在金属框架边沿,金属框架的边沿沉入固定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板太阳能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光伏电池、集光板、反射板以及反射片,其中:所述集光板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板间隔设置于集光板下方且反光面朝向集光板;所述光伏电池垂直设置在集光板和反射板的侧部且正面朝向集光板和反射板;所述反射片装设在反射板的上表面且该反射片的反光面与反射板的夹角大于120°且小于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伏电池内封装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均布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细栅,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还设置有若干根主栅,主栅与细栅垂直相交连通,主栅将各根细栅上的电流收集到一起,并通过焊接在主栅上的焊带输送出去,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主栅,每根主栅的两端边缘均与太阳能电池片的两端边缘相距3.5 ~ 4.5mm 的距离,四根焊带分别覆盖熔接于各自的主栅上,焊带的上边缘与主栅的上边缘平齐,焊带的下边缘从主栅的下边缘伸出,伸出部分的焊带长度为主栅长度的1.04 ~ 1.07 倍;所述的各根主栅及焊带的宽度均为1.1±0.1mm ;所述的各根细栅的宽度均为0.06±0.01mm,相邻细栅之间的间距为6±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具有两平行的背面电极,每一所述背面电极由多个共直线的分段电极组成,各所述分段电极长度相同,各所述分段电极之间的间隔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铝漆包线外套两个φ3mm的玻璃纤维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和电池板太阳能组件设置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还包含与聚光太阳能组件和电池板太阳能组件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继电器铁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都使用5个固定螺钉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单边使用上下各2个固定螺钉,中间一个固定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边具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底部具有承重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装继电器,可以安装功率较大的电喇叭,可延长喇叭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上用铝漆包线代替漆包圆铜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考虑到铝漆包线容易折断,在设计所述线圈骨架时,将铝漆包线前进线槽内,用刀片将砂线区域砂干净,这样不需要将铝漆包线往返折弯,保证铝漆包线不会折断;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铝漆包线外套玻璃纤维套管起到绝缘和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源组件中,电池板太阳能组件和聚光太阳能组件中,电池板太阳能组件的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聚光太阳能组件中,效率高,能够高效聚光发电,因此在有限空间内提升了能源利用率,保证了太阳能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源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源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聚光发电芯片组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金属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金属框架螺钉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菲涅尔透镜玻璃板结构以及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的金属框架的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线,2-继电器铁芯,3-喇叭按钮,4-触点臂,5-继电器线圈,6-喇叭,8-继电器常开静触点,9-线圈骨架,10-太阳能电源组件;20-继电器线圈,21-套管,29-线槽;

108-太阳能电池,109-电能转换器,110-太阳能电池板,111-光伏电池,112-集光板,113-反射板,114-导光板,115-反射片,116-基板;

100-菲涅尔透镜玻璃板,200-下玻璃底板,300-金属框架,400-聚光发电芯片组件,101-增透膜,102-光伏玻璃板,103-菲涅尔透镜,104-固定限位槽,301-第一面板,302-第二面板,303-第一侧板,304-第二侧板,305-承重板,306-固定螺钉,307-第一卡边,308-第二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10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喇叭装置,包含导线1、喇叭按钮3、喇叭6和继电器,通过导线将喇叭按钮与继电器线圈5连接,继电器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9上,线圈骨架套装在继电器铁芯2上,继电器铁芯2和电源连接,继电器常开静触点8连接喇叭;所述线圈骨架上绕制的继电器线圈为铝漆包线,线圈骨架上开有线槽29,铝漆包线嵌进线槽内,铝漆包线外套玻璃纤维套管;

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组件10;所述太阳能电源组件为电池板太阳能组件或者为聚光太阳能组件;

所述电池板太阳能组件包含太阳能电池108、电能转换器109和太阳能电池板110;所述继电器铁芯2和太阳能电池108连接,继电器常开静触点8连接喇叭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通过电能转换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电能转换器可以为逆变器或者调压器,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能组件本身做了改进,关于太阳能提供电能时的电压电流规格调节以及电路连接可以采用现有太阳能组件的常见结构。

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包含菲涅尔透镜玻璃板100、金属框架300、下玻璃底板200,以及聚光发电芯片组件400;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玻璃板为方形玻璃板结构,四周开有固定限位槽104,菲涅尔透镜玻璃板上镀有可见光增透膜101,中间为光伏玻璃板102,底部为菲涅尔透镜103。菲涅尔透镜的尺寸应当小于10CM×10CM,这样能够便于安装,不影响驾驶员实现。

优选的,如图4~9所示: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的金属框架为铝合金框架,框架由第一面板301、第二面板302、第一侧板303、第二侧板304、承重板305、固定螺钉306构成,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扣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卡边,然后使用固定螺钉进行固定,构成一个方形金属框架;

所述的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粘贴在下玻璃底板200上,带有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的下玻璃底板200粘贴密封在金属框架内的承重板305上,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玻璃板粘贴密封在金属框架上部,菲涅尔透镜的固定限位槽涂覆密封胶之后放置在金属框架边沿,金属框架的边沿沉入固定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太阳能组件聚光发电组件上面以及底部都为光伏玻璃,中间为铝合金框架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适用环境的特性,当环境的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由于采用的玻璃的材质,具有变形小,变形延展法相一致的特性,因此避免了菲涅尔透镜聚光点发生较大位移,使发电量下降,并且框架采用铝合金框架这种框架再自然环境当中温差当中变形小,并且质量轻运输安装生产方便,由于采用玻璃以及铝合金作为箱体和框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和安装成本。菲涅尔透镜玻璃板和下玻璃底板的主要材质都是光伏玻璃因此具有受热受冷一致的延展性,菲涅尔透镜玻璃板四周开有固定限位槽,在槽内涂覆上密封胶之后可以直接将菲涅尔透镜玻璃板放置到金属框架边沿上,套住金属框架,安装极其的便利方便,而且这种结构还具有很好的防水密封性,带有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的下玻璃底板和金属框架承重板上涂覆密封胶之后,可以直接将带有聚光发电芯片组件的下玻璃底板放置在金属框架底部的承重板上,这种结构安装方便,并且牢固可靠,防水密封性良好。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板太阳能组件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光伏电池111、集光板112、反射板113以及反射片115,其中:所述集光板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板间隔设置于集光板下方且反光面朝向集光板;所述光伏电池垂直设置在集光板和反射板的侧部且正面朝向集光板和反射板;所述反射片装设在反射板的上表面且该反射片的反光面与反射板的夹角大于120°且小于150°。

优选的,所述光伏电池内封装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均布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细栅,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还设置有若干根主栅,主栅与细栅垂直相交连通,主栅将各根细栅上的电流收集到一起,并通过焊接在主栅上的焊带输送出去,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四根主栅,每根主栅的两端边缘均与太阳能电池片的两端边缘相距3.5 ~ 4.5mm 的距离,四根焊带分别覆盖熔接于各自的主栅上,焊带的上边缘与主栅的上边缘平齐,焊带的下边缘从主栅的下边缘伸出,伸出部分的焊带长度为主栅长度的1.04 ~ 1.07 倍;所述的各根主栅及焊带的宽度均为1.1±0.1mm ;所述的各根细栅的宽度均为0.06±0.01mm,相邻细栅之间的间距为6±1mm。

上述实施例整体上通过将集光板和反射板将太阳辐射以折射和反射方式集中投射到垂向设置的光伏电池,在收集相同面积太阳辐射时可大大降低光伏电池的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板折射太阳辐射实现热量散发,从而避免温度升高而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效率提升后,本实用新型即可采用较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如此一来,使得对车内空间占用面积大大减小,更加实用,有利于大规模普及。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具有两平行的背面电极,每一所述背面电极由多个共直线的分段电极组成,各所述分段电极长度相同,各所述分段电极之间的间隔长度相同。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铝漆包线外套两个φ3mm的玻璃纤维套管。

优选的,所述聚光太阳能组件和电池板太阳能组件设置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还包含与聚光太阳能组件和电池板太阳能组件连接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继电器铁芯连接。前风挡位置的光线充足,能够提供充足电能。设置蓄电池,能够防止没有太阳光线可利用的状况出现,保证了汽车电喇叭的可靠工作。汽车前挡风玻璃位置安装可以采用强力胶来粘接固定,或者设置托盘来限位固定,由于目前中控台上固定汽车配件的方式比较多,本实用新型不再举例,只要是能够固定且不影响安全驾驶的方式都可以采用。

优选的,如图4~9所示:所述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侧都使用5个固定螺钉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单边使用上下各2个固定螺钉,中间一个固定螺钉进行固定;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边具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底部具有承重板。第一侧板303和第二侧板304都具有两个卡边,这种卡边可以用来固定和安装第一面板301和第二面板302,卡边从上到下分布有5个螺钉孔,用来固定第一面板301和第二面板302,底部具有承重板305,这种承重板305用来固定和安放下玻璃底板200,同时这种承重板305结构在第一面板301和第二面板302的底部也具有,当第一面板301、第二面板302、第一侧板303和第二侧板304安装组成金属框架300,底部就会合成一个方形支撑板框,用来安放下玻璃底板200,这种结构用以安放200下玻璃底板具有牢固可靠,生产安装方便的优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