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控制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825发布日期:2018-12-07 22: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背光控制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车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仪表背光主题模式是仪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经典主题模式、动感主题模式等,车速表、转速表等显示车辆实时状态的功能项均需要在仪表背光主题状态下显示。仪表背光功能连接常电。即使车辆配备多种主题模式,但常规下需要用户手动选择设定。

而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交通堵塞情况愈发严重,长时间堵车使驾驶员的“路怒”烦躁等负面情绪产生的“打架”、“剐蹭”交通事故愈来愈多。高速道路上车辆也愈来愈多,由于驾驶员长时高速产生的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愈来愈多。此外车辆的行驶环境在地域会产生不同的行驶环境,每个地域的环境可能存在气温、晴天、阴天、雨天、大雾、空气湿度、PM2.5等差异,这些环境因素也极大的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情绪,特别是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最容易导致驾驶员情绪烦躁。

但目前的车辆的仪表的背光无论车辆状态模式和环境如何,始终只能以用户设定的特定亮度的背光主题模式进行显示,不可调节及自主切换,灵活性低,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和行车环境模式切换对应主题的背光控制系统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控制系统,所述背光控制系统包括参数获取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参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车辆状态参数及行车环境参数。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参数获取装置及仪表背光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参数及所述行车环境参数获取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并将仪表的背光主题自动切换至与所述车辆状态模式及所述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主题,并将所述仪表背光灯的背光亮度自动切换至与所述车辆状态模式及所述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亮度。其中,所述车辆状态模式包括高速模式、堵车模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行车环境模式包括夜晚模式、雨天模式、阴天模式、雾天模式、晴天模式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获取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与所述车速传感器相连的电子稳定控制器、油门传感器及与所述油门传感器相连的发动机控制器、档位开关及与所述档位开关相连的变速器控制器、雾灯开关、雨刮开关、制动开关、光照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车身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仪表控制器;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雾灯开关、雨刮开关、制动开关、光照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及仪表控制器相连,所述仪表控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电子稳定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及所述变速器控制器相连,从而根据在满足预设条件下侦测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的次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花费的时间、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以及满足实时车速大于第二速度阈值的条件下行驶的时长获取车辆状态模式,并根据光照强度、雨刮器的工作状态、雾灯的工作状态及雨量大小获取行车环境模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在行车的实时速度模式小于第一速度阈值通过预设里程。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获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相连的雾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相连的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相连的雨刮电机。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仪表控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背光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控制系统及车辆能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将仪表的背光主题切换成相应的主题,灵活性高,用户体验好。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图示的清楚起见,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显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点相关的结构特征,而对于其他的结构特征则进行了省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车辆状态模式,车辆状态模式包括高速模式或堵车模式中的至少一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堵车模式可以包括轻度堵车子模式、中度堵车子模式及重度堵车子模式。高速模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短时高速子模式、中长时高速子模式及长时高速子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车辆状态模式的步骤包括获取满足预设条件下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和/或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和/或花费的时间和/或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在行车的实时速度模式小于第一速度阈值通过预设里程。例如,预设条件可以为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时,通过100米的路程。

具体地,例如可以但不限于将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通过100米的路程时,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大于5次,接收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大于5次,并且花费的时间即通过100米的路程花费的时间大于2分钟时的车辆状态模式判定为堵车模式中的轻微堵车子模式。也可以但不限于将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通过100米的路程时,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大于10次,接收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大于10次,并且花费的时间即通过100米的路程花费的时间大于10分钟时的车辆状态模式判定为堵车模式中的中度堵车子模式。也可以但不限于将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通过100米的路程时,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大于5次,接收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大于5次,并且接收到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大于5分钟时的车辆状态模式判定为堵车模式中的中度堵车子模式。也可以但不限于将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通过100米的路程时,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大于15次,接收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大于15次,并且花费的时间即通过100米的路程花费的时间大于20分钟时的车辆状态模式判定为堵车模式中的重度堵车子模式。也可以但不限于将行车的实时速度小于30千米/小时通过100米的路程时,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次数大于10次,接收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大于10次,并且接收到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大于10分钟时的车辆状态模式判定为堵车模式中的重度堵车子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车辆状态模式的步骤还可以包括获取满足实时车速大于第二速度阈值的条件下,行驶的时长。

具体地,例如可以将实时车速大于80千米/小时的状态下,行驶时长超过4小时判定为长时高速子模式;可以将实时车速大于80千米/小时的状态下,行驶时长超过1.5小时且不超过4小时判定为中长时高速子模式;可以将实时车速大于80千米/小时的状态下,行驶时长超过20分钟且不超过1.5小时判定为短时高速子模式。

步骤S12:获取行车环境模式;

其中,行车环境模式包括行车环境模式包括夜晚模式、雨天模式、阴天模式、雾天模式、晴天模式中的至少一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2:获取行车环境模式可以包括:获取行车时的光照强度、雨刮器的工作状态、雾灯的工作状态及雨量大小,以根据光照强度、雨刮器的工作状态、雾灯的工作状态及雨量大小获取行车环境模式。

具体地,可以但不限于利用雨量传感器获取雨量大小和/或利用光照传感器获取光照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但不限于在雨量大小为零、雨刮开关未开启、光照强度大于例如60000勒克斯(Lx)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晴天模式,还可以但不限于在雾灯开关打开、光照强度大于例如1000Lx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雾天模式,还可以但不限于在雨量大小为零、雨刮开关未开启、雾灯未打开、且光照强度低于例如500Lx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阴天模式,还可以但不限于在雨量大小不为零、雨刮开关开启、且光照强度低于例如100Lx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雨天模式,还可以但不限于在雨量大小为零、雨刮开关未开启、且光照强度低于例如0.2Lx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夜晚模式。此外,在行车环境模式不属于上述几种模式的任意一种时,将行车环境模式判定为正常模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准确的获取雾灯、雨刮器的工作状态,除了检测雾灯开关及雨刮开关的方式对雾灯和雨刮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还可以直接对雾灯、雨刮器进行检测,以判断雾灯和雨刮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参数及数值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例如对行车环境模式进行判断的参数还可以包括温度等等。此外,行车环境模式也并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的几种,例如还可以包括白天模式、雪地模式、冬天模式等等。

步骤S13:将仪表的背光主题自动切换至与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主题,并将仪表背光灯的背光亮度自动切换至与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亮度。

具体地,背光的主题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舒缓主题、动感主题等,此外可以调整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调整背光的亮度。

具体地,如下表1所示,可以但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为例如五个等级,且以符合“A”表示占空比为100%,以符合“B”表示占空比为75%,以符合“C”表示占空比为50%,以符合“D”表示占空比为25%,以符合“E”表示占空比为13%,还可以但不限于将背光主题分为普通、温馨、清新、明媚、灿烂、炫彩六种,且依次分别以符合“U”、“V”、“W”、“X”、“Y”、“Z”进行表示时,其各自组合的背光的主题及背光的背光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分别对应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具体地,舒缓主题与动感主题的背光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及亮度。舒缓主题与动感主题的背光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显示图形等等。例如舒缓主题的背光的包括显示蓝色、绿色等有舒缓作用的颜色的灯光,动感主题包括显示红色、紫色等颜色绚丽的灯光。

其中,除了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可以调整仪表的背光外,还可以但不限于调整车载显示屏的背光和/或按钮的背光和/或整车背光灯的背光等等。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控制系统包括参数获取装置201、控制装置202。参数获取装置201用于获取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车辆状态模式包括高速模式、堵车模式中的至少一项,行车环境模式包括夜晚模式、雨天模式、阴天模式、雾天模式、晴天模式中的至少一项。控制装置202用于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将仪表的背光主题自动切换至与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主题,并将仪表背光灯的背光亮度自动切换至与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数获取装置201包括堵车侦测单元,堵车侦测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下侦测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的次数和/或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和/或花费的时间和/或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预设条件包括在行车的实时速度模式小于第一速度阈值通过预设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数获取装置201包括高速侦测单元,高速侦测单元用于获取满足实时车速大于第二速度阈值的条件下,行驶的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堵车模式可以包括轻度堵车子模式、中度堵车子模式及重度堵车子模式。高速模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短时高速子模式、中长时高速子模式及长时高速子模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仪表背光灯100的背光主题及仪表背光灯的背光亮度,背光控制系统的参数获取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301、与车速传感器301相连的电子稳定控制器302、油门传感器303及与油门传感器303相连的发动机控制器304、档位开关305及与档位开关305相连的变速器控制器306、雾灯开关307、雨刮开关308、制动开关309、光照传感器310、雨量传感器311、车身控制器312。背光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仪表控制器313。

其中,车身控制器312与雾灯开关307、雨刮开关308、制动开关309、光照传感器310、雨量传感器311及仪表控制器313相连,仪表控制器313与车身控制器312、电子稳定控制器302、发动机控制器304及变速器控制器306相连,从而根据在满足预设条件下侦测接收到的制动触发信号的次数、油门触发信号的次数、花费的时间、驻车制动状态下的怠速时间,以及满足实时车速大于第二速度阈值的条件下行驶的时长获取车辆状态模式,并根据光照强度、雨刮器的工作状态、雾灯307的工作状态及雨量大小获取行车环境模式,预设条件包括在行车的实时速度模式小于第一速度阈值通过预设里程。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控制系统的参数获取装置还包括与车身控制器312相连的第一继电器314、与第一继电器314相连的雾灯315、与车身控制器相连的第二继电器316、与第二继电器316相连的雨刮电机317。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仪表控制器313与车身控制器312通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相连。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控制系统除了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可以调整仪表背光灯100的背光外,还可以但不限于调整与仪表控制器313相连的整车背光灯200的背光等等。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仪表控制器313和仪表背光灯100可以但不限于集成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整车背光灯200还可以与车身控制器312相连。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车辆包括背光控制系统40,背光控制系统40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2或图3,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控制装置及车辆能根据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将背光切换成相应的主题,并将仪表背光灯的背光亮度自动切换至与车辆状态模式及行车环境模式对应的亮度,灵活性高,用户体验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控制系统及使用其的车辆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