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197发布日期:2018-12-14 21:4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设备——充电桩也越来越普遍。城市中的充电桩一般都是简单的设置在路边,没有有效的防护设施,较为脆弱。稍有不慎,很可能发生意外。

申请日2017年8月17日的申请号201721035346.0的专利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提供了一种具有碰撞缓冲装置的充电桩,旨在通过气囊与弹簧的配合保护充电桩。

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一、该具有防护装置的充电桩的防护装置是被动防护,效果受限;二、该防护装置起作用时,撞击体与充电桩已经发生了实际接触,接触过程中就可能造成撞击体和/或充电桩的损伤,容易产生经济上的纠纷;三、内部的防护装置稳定性及可靠性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撞充电桩。一种防撞充电桩,能够提供主动防护,并且具备双重防护,整体防护装置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撞充电桩,包括底座、充电桩、固定板、防护弹性体、防护背板、防护弹簧、盖罩、防护板、滚动体、限位器、红外测距装置、声光警告系统;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充电桩需要防护的一面上,当然可以布置在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甚至四个面上。

所述防护弹性体内侧与固定板固定,外侧与防护背板固定。固定方式为活动固定,方便拆装,便于更换。防护弹性体替换现有技术的气囊,使得防护装置稳定性更高。

所述防护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护背板与防护板相连接;所述防护弹簧至少放置两排,两列,可以是两排三列、三排两列等。

所述防护板为整体一块。整体式的设计可有效避免在非正面碰撞时,防护装置的不良形变甚至失稳,提高防护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盖罩将固定板、防护弹性体、防护弹簧覆盖。一方面可以减小不良气候的影响,避免内部的弹簧被雨水等侵蚀,另一方面还可防止内部被人为破坏。

所述防护板的下部设有球槽,所述滚动体放在所述球槽内,球槽与滚动体沿防护板宽度方向上成对对称设置,并至少有一对。成对设置的球槽与滚动体避免了现有技术的防护板在受到冲击与底座相对运动时容易倾覆的问题。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滚动体相配合的凹槽,便于防护板的顺滑运动。

所述红外测距装置布置在充电桩的前方;所述声光警告系统放置在充电桩上。声光警告系统与红外测距装置联动,当汽车与充电站等距离小于红外测距装置的设定值时,声光警告系统发出警告。考虑到左右舵观察角度等不同,声光警告系统在充电桩上左右两侧成对设置。声光警告系统变现有技术的被动防护为主动防护,能够有效防患于未然。

所述限位器放置于充电桩底座前方适当位置,在声光警告系统发出警告车辆仍然运动时,提供在碰撞前等防护。能够有效避免车辆与防护板的直接接触,减少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声光报警系统进行防护,距离过近时,提供第一层防护,即主动提醒。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加装限位器,声光报警后,驾驶人制动不及时时提供车辆与防护板的直接接触前等第二重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盖罩可以避免内部的弹簧被雨水等侵蚀,防止内部被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的防护板可避免非正面碰撞时,防护装置的不良形变甚至失稳,有效提高系统运作等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板;3.防护弹性体;4.底座;5.防护背板;6.防护弹簧;7.盖罩;8.防护板;9.滚动体;10.限位器;11.声光警告系统;12.红外测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防撞充电桩,包括底座4、充电桩1、固定板2、防护弹性体3、防护背板5、防护弹簧6、盖罩7、防护板8、滚动体9、限位器10、红外测距装置12、声光警告系统11.

固定板8固定在充电桩1需要防护的一面上。固定板8与防护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甚至四个面上。进一步的,防护板8为整体一块。

防护弹性体3内侧与固定板2固定,外侧与防护背板5固定。采用活动方式固定,方便拆装,便于更换。

防护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防护背板5与防护板8相连接。进一步等,出于稳定性的考虑,防护弹簧至少应当放置两排,并至少应当放置两列。

盖罩7将固定板8、防护弹性体3、防护弹簧6防护装置的主要部件覆盖。进一步等,盖罩7为防尘伸缩罩。

防护板8的下部设有球槽,滚动体9放在球槽内。进一步的,球槽与滚动体沿防护板宽度方向上成对对称设置,并至少有一对。更进一步的,底座4上设有与滚动体9相配合的凹槽,便于防护板的顺滑运动。

红外测距装置12布置在充电桩的前方,声光警告系统11放置在充电桩1上。声光警告系统11与红外测距装置12联动,当停放距离小于红外测距装置12的设定值时,声光警告系统11发出声光警告。进一步的,考虑到左右舵的问题,声光警告系统在充电桩上左右两侧成对设置。

限位器10放置于充电桩1底座4前方适当位置,提供多一层的防护。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