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303发布日期:2019-03-27 10:5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拥有三排座椅的大空间乘用车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青睐,而第三排的乘客在上下车时需要将第二排的座椅解锁以增大进出空间,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在需要通过放平座椅靠背增加后备箱空间时,要绕到车门处去调节座椅靠背,无法实现在后备箱处快速放平座椅靠背,使用很不方便。

公布号为CN10449447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该调解机构能同时解锁座椅靠背和滑轨,并使座椅向前滑动,便于后排乘客的进出。公布号为CN2058365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解锁机构,该解锁机构能在后备箱位置直接解锁后排座椅并放倒,便于后备箱的使用。公布号为CN2058539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快进快出多位置解锁装置及汽车座椅,通过多个位置的解锁机构解锁座椅,便于后排乘客的进出。公布号为CN10637920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一键解锁式汽车座椅,能将座椅解锁后向前滑动,便于后排乘客的进出。

上述专利和专利申请只包含了一键解锁或后备箱放平靠背的功能,无法实现将两种功能集成在同一把座椅上,且在一键解锁时座椅向前滑动的范围有限,导致留给后排乘客进出的空间有限。此外,上述专利和专利申请的结构较复杂,不易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能将座椅、靠背、滑轨同步解锁,并使座椅在向前滑动时上翘,增加了后排乘客的进出空间,同时将一键解锁与后备箱放平靠背的功能集成在同一把座椅上,更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包括通过滑轨安装在车厢内的坐垫及安装在坐垫上的靠背;还包括靠背放平集成手柄、车身拉丝、安装在靠背上的靠背解锁手柄、靠背解锁拉丝、安装在靠背上的双联动调角器、卷簧、安装在靠背上的联动机构、坐垫解锁拉丝、滑轨解锁拉丝、靠背放平拉丝、滑轨同步杆、地钩锁、调角器同步杆及气弹簧;

所述的靠背解锁手柄通过靠背解锁拉丝与双联动调角器连接,双联动调角器包括左侧调角器和右侧调角器,卷簧包括左侧卷簧和右侧卷簧,左侧调角器和右侧调角器分别通过左侧卷簧和右侧卷簧安装在调角器同步杆上并同步解锁,使靠背通过双联动调角器经卷簧解锁并前倾;坐垫解锁拉丝及滑轨解锁拉丝的一端分别与联动机构连接,坐垫的坐框通过气弹簧安装,并通过地钩锁锁定,地钩锁与坐垫解锁拉丝的另一端连接,地钩锁通过坐垫解锁拉丝解锁,使坐框通过气弹簧上翘;滑轨解锁拉丝的另一端通过滑轨同步杆与滑轨连接,滑轨通过滑轨解锁拉丝解锁,使坐垫向前滑动;靠背放平集成手柄通过车身拉丝经靠背放平拉丝与联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靠背边板、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连接在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一限位销连接板、第二限位销连接板、第四旋转轴、限位销及连接板;靠背边板安装在靠背上,连接板通过第二旋转轴与靠背边板连接;限位销设置在第一限位销连接板上并与靠背边板的下端凸出结构连接,第三旋转轴安装在第一限位销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的预留槽连接,限位销通过下端凸出结构向后运动并带动第三旋转轴沿预留槽向后运动;第四旋转轴设置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上,第三旋转轴与第二限位销连接板连接并带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沿第四旋转轴转动;坐垫解锁拉丝及滑轨解锁拉丝分别安装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的坐垫和滑轨解锁拉丝固定点处。

所述的第二旋转轴上连接有第一旋转轴,左侧调角器和左侧卷簧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在靠背边板与连接板之间,第一旋转轴与连接板的槽体连接,靠背放平拉丝连接在连接板的靠背放平拉丝连接点处,使连接板绕第二旋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使左侧调角器解锁。

所述的靠背放平集成手柄包括四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及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四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及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分别安装在车身连接板上并与车身拉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键将座椅靠背、坐垫和滑轨同时解锁并使坐垫上翘的功能,增加了座椅向前滑动的距离,方便第三排乘员进出并提高进出效率,节省时间;通过后备箱解锁集成手柄拉动座椅靠背放平拉丝将座椅靠背放平,避免了绕到车门座椅处放平座椅靠背的不便,实现了后备箱快速放平座椅靠背的目的,增加了后备箱储物空间的功能,同时在车门处也能通过座椅角调手柄实现快速放平座椅靠背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调节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能将座椅、靠背、滑轨同步解锁,并使座椅在向前滑动时上翘,增加了后排乘客的进出空间,同时将一键解锁与后备箱放平靠背的功能集成在同一把座椅上,更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中气弹簧与坐框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中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中联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中靠背放平集成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2坐垫,3滑轨,4靠背放平集成手柄,4a四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5车身拉丝,6靠背解锁手柄,8靠背解锁拉丝,9双联动调角器,9a左侧调角器,9b右侧调角器,10卷簧,10a左侧卷簧,10b右侧卷簧,11联动机构,11a靠背边板,11b第一旋转轴,11c第二旋转轴,11e第三旋转轴,第一限位销连接板11f,11g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h第四旋转轴,11k限位销,11m连接板,12坐垫解锁拉丝,13滑轨解锁拉丝,14靠背放平拉丝,15滑轨同步杆,16地钩锁,17调角器同步杆,19气弹簧,20坐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集成快速进出和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座椅,包括通过滑轨3安装在车厢内的坐垫2及安装在坐垫2上的靠背1;还包括靠背放平集成手柄4、车身拉丝5、安装在靠背1上的靠背解锁手柄6、靠背解锁拉丝8、安装在靠背1上的双联动调角器9、卷簧10、安装在靠背1上的联动机构11、坐垫解锁拉丝12、滑轨解锁拉丝13、靠背放平拉丝14、滑轨同步杆15、地钩锁16、调角器同步杆17及气弹簧19。

所述的靠背解锁手柄6通过靠背解锁拉丝8与双联动调角器9连接,双联动调角器9包括左侧调角器9a和右侧调角器9b,卷簧10包括左侧卷簧10a和右侧卷簧10b,左侧调角器9a和右侧调角器9b分别通过左侧卷簧10a和右侧卷簧10b安装在调角器同步杆17上并同步解锁,使靠背1通过双联动调角器9经卷簧10解锁并前倾;坐垫解锁拉丝12及滑轨解锁拉丝13的一端分别与联动机构11连接,坐垫2的坐框20通过气弹簧19安装,并通过地钩锁16锁定,地钩锁16与坐垫解锁拉丝12的另一端连接,地钩锁16通过坐垫解锁拉丝12解锁,使坐框20通过气弹簧19上翘;滑轨解锁拉丝13的另一端通过滑轨同步杆15与滑轨3连接,滑轨3通过滑轨解锁拉丝13解锁,使坐垫2向前滑动;靠背放平集成手柄4通过车身拉丝5经靠背放平拉丝14与联动机构11连接。

请参见附图5及附图6,所述的联动机构11包括靠背边板11a、第二旋转轴11c、第三旋转轴11e、连接在第二旋转轴11c上的第一限位销连接板11f、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第四旋转轴11h、限位销11k及连接板11m;靠背边板11a安装在靠背1上,连接板11m通过第二旋转轴11c与靠背边板11a连接,限位销11k设置在第一限位销连接板11f上并与靠背边板11a的下端凸出结构连接,第三旋转轴11e安装在第一限位销连接板11f上并与连接板11m的预留槽连接,限位销11k通过下端凸出结构向后运动并带动第三旋转轴11e沿预留槽向后运动;第四旋转轴11h设置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上,第三旋转轴11e与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连接并带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沿第四旋转轴11h转动;坐垫解锁拉丝12及滑轨解锁拉丝13分别安装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的坐垫和滑轨解锁拉丝固定点11i处。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进出功能的实现原理如下:

拉动靠背解锁手柄6,通过靠背解锁拉丝8使右侧调角器9b解锁,在调角器同步杆17的作用下双联动调角器9解锁,使靠背1在左侧卷簧10a和右侧卷簧10b的作用下向前倾,靠背边板11a随靠背一起前倾,当靠背前倾到一定角度时,靠背边板11a下端凸出结构与限位销11k作用,使限位销11k向后运动,限位销11k带动第三旋转轴11e在连接板11m的预留槽中向后运动,第二限位销连接板11g在第三旋转轴11e的带动下沿第四旋转轴11h转动,坐垫和滑轨解锁拉丝固定点11i在限位销连接板11g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拉动坐垫解锁拉丝12和滑轨解锁拉丝13使坐垫的地钩锁16和滑轨3解锁,同时反作用于靠背边板11a下端凸出结构的力使联动机构11拉动坐垫解锁拉丝12及滑轨解锁拉丝13,坐垫解锁拉丝12解锁地钩锁16,正常状态下气弹簧19是受压缩的,地钩锁16将坐垫2锁住,使坐垫2不上翘;地钩锁16解锁后,受压缩的气弹簧19释放,将坐垫2翘起;滑轨3在滑轨解锁拉丝13的作用下解锁,实现坐垫2向前滑动,增加第三排乘员的进出空间。

所述的第二旋转轴11c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1b,左侧调角器9a和左侧卷簧10a通过第二旋转轴11c连接在靠背边板11a与连接板11m之间,第一旋转轴11b与连接板11m的槽体连接,靠背放平拉丝14连接在连接板11m的靠背放平拉丝连接点11d处,使连接板11m绕第二旋转轴11c转动并带动第一旋转轴11b转动,使左侧调角器9a解锁。

请参见附图7,所述的靠背放平集成手柄4包括四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a及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四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a及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分别安装在车身连接板18上并与车身拉丝5连接。

以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箱放平靠背功能的实现原理如下:

拉动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六分座椅靠背放平手柄4b连接车身拉丝5一端,车身拉丝5另一端连接靠背放平拉丝14,靠背放平拉丝14连接联动结构11,靠背放平拉丝连接点11d固定在连接板11m上,使连接板绕第二旋转轴11c旋转,第一旋转轴11b随着连接板11m旋转,左侧调角器9a在联动机构11的作用下解锁,第一旋转轴11b转动带动第二旋转轴11c旋转,左侧调角器9a固定在第二旋转轴11c上,第二旋转轴11c旋转使左侧调角器9a解锁,在调角器同步杆17的作用下使靠背解锁,靠背1在卷簧10的作用下向前倾,同时连接板11m向下压限位销11k,使限位销11k失去限位作用,靠背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旋转直至放平,最大程度增加后备箱的储物空间。

另外,也可以通过角调手柄7实现靠背1的放平,由于此功能比较常见就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