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管结构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268发布日期:2018-12-21 19:0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气管结构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制动助力系统领域,应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汽车、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制动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踏板力放大,作用在主缸活塞上,使其向前运动,进而在主缸压力腔产生液压,再通过主缸出油口向整车的制动系统输送液压,从而实现汽车的刹车功能。

现有的双膜片真空助力器中,它们的缺点是:采用外周通气双膜片助力器,前后壳体结构复杂,膜片的精度要求高,装配工艺性不好。采用阀体内通气双膜片助力器,阀体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不符合轻量化的要求。不能应用于贯穿式双膜片助力器,零件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了一种通气管结构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结构简单而通用,解决现有双膜片真空助力器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工艺性不好,故障率高,贯穿、非贯穿双膜片助力器零件不通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壳以及分别位于中间壳两侧的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在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的一侧设有通气管结构,通气管结构连通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外的两个大气腔;所述的通气管结构与中间壳通过中间壳密封圈密封连接,通气管结构和中间壳密封圈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的通气管结构为两端开口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上开有的通孔端面,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膜片外的第一大气腔和第二膜片外的第二大气腔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大气腔和第二大气腔连通。

所述通气管结构两端分别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的通孔之间过盈密封。

所述的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采用柔性膜片。

所述的通气管结构采用塑料或者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结构根据双膜片助力器的第一大气腔与第二大气腔必须相通原理,在满足助力器轻松装配的前提下,实现第一大气腔与第二大气腔连通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结构,实现降低膜片、阀体的复杂程度和提高前后壳体的工艺性,降低总成装配工艺难度,降低总成故障率。

在满足助力器第一大气腔与第二大气腔连通要求前提下,解决现有通气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简化阀体结构,降低故障率,实现轻量化,提高了零件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力器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力器的轴向视图。

图中:第一膜片1、第二膜片2、通气管结构3、第一大气腔4、第二大气腔5、中间壳6、中间壳密封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壳6以及分别位于中间壳6两侧的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在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之间的一侧设有通气管结构3,通气管结构3连通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外的两个大气腔,通气管结构3能够降低膜片、阀体的复杂性和提高前后壳体的工艺性,降低装配的工艺难度。

如图2示,通气管结构3与中间壳6通过中间壳密封圈7密封连接,通气管结构3和中间壳密封圈7之间过盈配合。通气管结构3根据双膜片助力器的第一大气腔4与第二大气腔5必须相通原理,在满足助力器轻松装配的前提下,实现第一大气腔4与第二大气腔5连通要求。

如图1所示,通气管结构3为两端开口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上开有的通孔端面,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的通孔之间过盈密封,通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一膜片1外的第一大气腔4和第二膜片2外的第二大气腔5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大气腔4和第二大气腔5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与使用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套装在双膜片助力器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与阀体装配完成后,可轻松插入完成装配。

装配完成后,通气管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过盈,通气管与中间壳密封圈过盈,可轻松实现总成的密封要求,同时满足膜片在助力器内前后运动的要求,解决了现有双膜片助力器通气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实现双膜片助力器快速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