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901发布日期:2019-04-16 22: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上。汽车行驶速度非常快,打开天窗会造成气流直接吹向乘客,而且会导致车内产生噪音,影响乘车的舒适性。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用于引导车顶气流的流向,避免气流直接吹向车内乘客,同时降低气流引起的噪音,提高乘车的舒适性。传统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挡风网不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挡风网不方便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

一种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包括:

偏导杆,用于与所述汽车天窗的导轨连接;

与所述偏导杆卡接的上边条;

设置在所述上边条的远离所述偏导杆的一侧的下边条,所述下边条包括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以与所述汽车的前框架卡接,其中,所述上边条能够做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边条的运动;以及

分别与所述上边条和下边条连接的网布。

上述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偏导杆与汽车天窗的导轨连接。网布分别与上边条和下边条连接。将上边条与偏导杆卡接,将下边条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汽车的前框架卡接,则网布可以安装在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上。通过卡接的方式,可避免使用铁质压板和螺丝等连接件安装上边条和下边条,从而便于安装网布。并且卡接的方式便于拆卸,需要清洗网布时,容易将上边条与偏导杆拆卸,容易将第一卡接结构与汽车的前框架拆卸,从而便于将网布拆卸下来,便于清洗网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导杆包括与所述上边条卡接的第一本体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两端的两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汽车天窗的导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还包括:

固定块,用于与所述汽车天窗的导轨固定连接;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还包括:

支架固定座,用于与所述汽车天窗的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座开设有滑槽;以及

滑动连接件,与所述弯折部的连接所述汽车天窗的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连接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上边条做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边条的运动时,所述滑动连接件带动所述弯折部沿滑槽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下边条的第一凹槽,所述上边条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所述上边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条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沿所述上边条插入所述第一凹槽的插入方向,所述第一凹槽从窄逐渐变宽后再从宽逐渐变窄,所述上边条从窄逐渐变宽后再从宽逐渐变窄;

所述上边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时,所述上边条的所述从宽逐渐变窄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从宽逐渐变窄的部分相适配,所述上边条的所述从窄逐渐变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从窄逐渐变宽的部分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边条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用以勾住所述汽车的前框架的第一勾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勾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开口背向所述上边条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用于抵接所述汽车的前框架。

一种用于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天窗挡风机构连接的汽车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用以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部及与所述第一部相对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用以夹住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部包括用以勾住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第二勾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分别于汽车天窗的导轨和汽车的前框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图1中的弯折部、滑动连接件以及支架固定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偏导杆、上边条、下边条以及前框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当一个部被认为是“连接”到另一个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该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用于安装在汽车的车顶上,以引导汽车天窗处的气流流向。该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包括偏导杆110、上边条120、下边条130、网布140。偏导杆110用于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上边条120与偏导杆110卡接。下边条130设置在上边条120的远离偏导杆110的一侧。下边条130包括第一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用以与汽车的前框架300卡接。上边条120能够做靠近或远离下边条130的运动。网布140分别与上边条120和下边条130连接。

具体地,卡接可以是卡槽连接、卡扣连接、卡箍连接等方式。上边条120与偏导杆110可以通过任意一种卡接方式连接。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可以通过任意一种卡接方式连接。

上述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偏导杆110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网布140分别与上边条120和下边条130连接。将上边条120与偏导杆110卡接,将下边条130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汽车的前框架300卡接,则网布140可以安装在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上。通过卡接的方式,可避免使用铁质压板和螺丝等连接件安装上边条120和下边条130,从而便于安装网布140。并且卡接的方式便于拆卸,需要清洗网布140时,容易将上边条120与偏导杆110拆卸,容易将第一卡接结构与汽车的前框架300拆卸,从而便于将网布140拆卸下来,便于清洗网布140。

具体地,请参考图3,结合图1和图2,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安装在汽车上时,偏导杆110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网布140可以通过缝制的方式分别与上边条120和下边条130连接。由于网布140分别连接上边条120与下边条130,上边条120做靠近下边条130的运动时,则网布140收缩,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停止工作。上边条120做远离下边条130的运动时,则网布140伸展开,从而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可以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图3,偏导杆110包括与上边条120卡接的第一本体111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本体111两端的两个弯折部112,弯折部11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11固定连接,弯折部112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弯折部112与第一本体111形成夹角。结合图3,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安装在汽车上时,弯折部112的另一端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需要关闭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时,以弯折部112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的一端为支点,向下压弯折部112,则弯折部112带动第一本体111下压,第一本体111带动上边条120向下做靠近下边条130的运动,从而网布140收缩折叠,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停止工作。需要打开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时,以弯折部112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连接的一端为支点,向上抬起弯折部112,则弯折部112带动第一本体111上抬,从而上边条120向上做远离下边条130的运动,网布140伸展开,进而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可以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块150以及弹簧160。再结合图1~图3,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安装在汽车上时,固定块150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固定连接。弹簧160的一端与弯折部112固定连接,弹簧160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50固定连接。

具体地,弹簧160可以是扭簧、压簧等。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60是扭簧。由于固定块150在汽车天窗的导轨200上固定不动,弹簧160分别连接固定块150和弯折部112,从而弹簧160伸展开时,弹簧160的弹力能够使得弯折部112抬起,则上边条120远离下边条130,网布140处于伸展开的状态。当汽车的天窗关闭时,汽车天窗的机械组运动到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处时,汽车天窗的机械组下压弯折部112,使得弯折部112克服弹簧160的弹力而下压,则上边条120靠近下边条130,网布140收缩,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关闭。打开汽车天窗时,汽车天窗的机械组做远离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的运动,则弹簧160被释放而向上伸展,使得弯折部112抬起,网布140展开。其中,汽车天窗的机械组是与汽车天窗连接的,用以带动天窗开启或关闭的。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4和图5,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还包括支架固定座170和滑动连接件180。支架固定座170用于与汽车天窗的导轨200固定连接。支架固定座170开设有滑槽171。滑动连接件180与弯折部112固定连接,且与滑槽171滑动连接。上边条120做靠近或远离下边条130的运动时,滑动连接件180能够带动弯折部112沿滑槽171滑动。

具体地,如图4所示,弹簧160将弯折部112撑起,此时,网布140处于展开状态。滑槽171的延水平方向延伸。挡风结构100安装在汽车上时,滑槽171的延伸方向与汽车天窗的导轨平行。汽车天窗的机械组沿汽车天窗的导轨200运动到弯折部112处时,汽车天窗的机械组会下压弯折部112,从而下压弹簧160,此时,上边条120做靠近下边条130的运动。由于弹簧160的长度不变且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50上,弹簧160下压时会带动弯折部112产生向前的位移,此时,滑动连接件180则带动弯折部112沿滑槽171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同理,由于弹簧160的长度不变且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50上,上边条120做远离下边条130的运动时,弹簧160向上抬起,则带动弯折部112产生向后的位移,此时,滑动连接件180则带动弯折部112沿滑槽171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因此,通过设置滑槽171和滑动连接件180,使得弯折部112的后端能够沿滑槽17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弹簧160带动弯折部112抬起或下压时,弯折部112在水平方向上有移动的空间,从而弯折部112能够充分下压或抬起。

具体地,请结合图4和图5,滑动连接件180包括圆柱部分181和椭圆柱部分182。圆柱部分181的一端与弯折部1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椭圆柱部分182固定连接。圆柱部分181位于滑槽171中且能够在滑槽171中滑动。支座固定架170被夹在弯折部112和椭圆柱部分182之间,从而支座固定架170能够阻挡椭圆柱部分182穿过滑槽171,进而防止圆柱部分181脱离滑槽171,使得支座固定架170能够与滑槽171滑动连接。

请结合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下边条130的第一凹槽101,上边条120插入到第一凹槽101中并且上边条1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抵接。

具体地,上边条120插入到第一凹槽101中时,上边条120与第一凹槽101可以是过盈配合的,从而上边条1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抵接,则上边条120卡紧在该凹槽中。

上边条120所采用的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例如橡胶。上边条120在自然状态时的尺寸大于第一凹槽101的尺寸,从而上边条120插入第一凹槽101时,上边条120被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上边条进入第一凹槽101后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相抵接,以致卡紧在第一凹槽101中。

通过使上边条1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抵接,便于将上边条120与偏导杆110卡接,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网布140。

请结合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上边条120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沿上边条120插入第一凹槽101的插入方向,第一凹槽101从窄逐渐变宽后再从宽逐渐变窄,上边条120从窄逐渐变宽后再从宽逐渐变窄。上边条120插入到第一凹槽101中与第一凹槽101相配合时,上边条120的从宽逐渐变窄的部分与第一凹槽101的从宽逐渐变窄的部分相适配,上边条120的从窄逐渐变宽的部分与第一凹槽101的从窄逐渐变宽的部分相适配。

具体地,上边条120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上边条120进入第一凹槽101后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相抵接,以致卡紧在第一凹槽101中。如图7所示,上边条120的从窄变宽的部分位于第一凹槽101的从窄变宽的部分中,并且与第一凹槽101的侧壁抵接。由于第一凹槽101从开口处向内逐渐变宽,即第一凹槽101的开口处较窄,上边条120的从窄变宽的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一凹槽101开口处的尺寸,从而上边条120不容易脱离第一凹槽101,有利于上边条120与第一本体111相卡紧。

如7图所示,沿上边条120插入第一凹槽101的插入方向,上边条120从窄逐渐变宽后再从宽逐渐变窄,从而上边条120插入第一凹槽101时,上边条120最先进入第一凹槽101的一端比较窄,使得上边条120的比较容易插入第一凹槽101。上边条120的一端进入第一凹槽101后,再继续用力插入上边条120,上边条120即可与第一凹槽101装配好。上边条120的从宽变窄的这部分与第一凹槽101的从宽变窄的部分相适配,从而上边条120不易上下窜动,有利于上边条120与第一凹槽101相卡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用以勾住汽车的前框架300的第一勾部131。具体地,下边条130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如图8所示,第一勾部131为倒勾状,朝靠近上边条120的方向勾住汽车的前框架300。通过第一勾部131勾住汽车的前框架,便于装配下边条130,进而便于安装网布140。将第一勾部131松开,使第一勾部131与汽车的前框架300拆卸掉,即可将网布140拆卸下来,便于清洗网布140。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第一卡接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勾部131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132,第二本体132上开设有开口背向上边条120的第二凹槽102,第二凹槽102的底壁抵接汽车的前框架300。从而汽车的前框架300能够限制第二本体132向远离上边条120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稳定的安装在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的前框架300。该汽车的前框架300用于与汽车天窗的挡风机构100连接。该汽车的前框架300包括第二卡接结构,第二卡接结构用以与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从而便于将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装配,便于将下边条130拆卸,进而便于装配和拆卸网布140。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部310及与第一部310相对的第二部320,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用以夹住第一卡接结构。第二部320包括用以勾住第一卡接结构的第二勾部321。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卡接结构插入到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之间,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夹紧第一卡接结构,方便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连接。同时,第二勾部321向下勾住第一卡接结构,防止第一卡接结构向上窜动,有利于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下边条130所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如图8所示,第一卡接结构插入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之间时,第一勾部131进入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之间,第一勾部131产生弹性变形,则第一勾部131与第一部310相抵接,第一勾部131向上勾住第二勾部321,第二勾部321向下勾住第一勾部131,从而使得第一勾部131紧紧地夹在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之间,并且牢靠地与第二勾部321互相上下勾住,便于将下边条130与汽车的前框架300连接牢靠。当需要拆卸网布140时,将第一勾部131挤压变形,使其拽出第一部310和第二部320之间,即可拆卸网布14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