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690发布日期:2019-01-29 18: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侧面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车辆斜向碰撞的情况下防止乘客的胸部受到缓冲室的膨胀压力而受伤的侧面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具有安装以保护乘客的气囊。根据需要保护的乘客的部分,气囊设置在各个位置处。例如,侧面气囊设置在座椅外部。

在车辆斜向碰撞的情况下,气体被注射到侧面气囊中。侧面气囊通过气体膨胀,并且缓冲并保护乘客的外部。

根据每个国家的碰撞测试法规,可改变作为测试目标的假人模型。当假人模型改变以使得假人模型的每个手臂进一步降低时,假人模型的手臂几乎平行于假人模型的身体定位。当手臂平行于身体定位时,车辆的侧面和手臂之间的空间变窄。在这种情况下,当侧面气囊膨胀时,手臂卡在侧面气囊与车身之间。因此,侧面气囊的膨胀压力使手臂按压假人模型的胸部。因此,侧面气囊的膨胀压力可伤害乘客的胸部。

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其可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侧面气囊装置,该侧面装置能够在车辆斜向碰撞的情况下防止乘客的胸部受到缓冲室的膨胀压力而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包括:外侧片材,设置在车辆的一侧;内侧片材,堆叠在外侧片材的内表面上并与外侧片材形成缓冲室;推动室,通过折叠内侧片材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推动室通过气体注射而膨胀以向内部突出并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以及缝合部分,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周边通过缝合部分进行缝合,其中推动室被折叠。

内侧片材的长度可大于外侧片材的长度,并且在内侧片材和外侧片材的周边放置在一起之后,通过折叠内侧片材的备用区域可形成推动室。

通过将备用区域从备用区域的横向中心部分向横向方向上的两侧折叠成两层而形成推动室。

通过在推动室的横向方向上以Z字形方式折叠备用区域形成所述推动室。

基于内侧片材的纵向中心部分,推动室可偏心地定位在一个侧面处。

推动室可朝向前部向下倾斜,以便从后部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

折叠的推动室的两侧通过缝合部分缝合在一起。

因此,由于能够将缓冲室在厚度方向上扩展的空间充分地固定在乘客的身体外部,所以能够减小施加于乘客的胸部的缓冲室的膨胀压力。

应该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在座椅的一个侧面处膨胀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完全展开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推动室折叠在内侧片材中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彼此重叠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周边缝合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推动室折叠的内侧片材上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完全膨胀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缓冲室和推动室最初膨胀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缓冲室和推动室膨胀以向上推动手臂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推动室折叠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推动室折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能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透彻,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其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可提供本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将完整,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被限定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整个说明书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应该理解的是,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明确地清楚定义,否则通常使用的词典定义的术语不应该被理想地或过度地正式定义。应该理解,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可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两个或更多个项目X、Y和Z的任何组合(例如,XYZ、XYY、YZ、ZZ)。除非特别描述为相反,否则本文中所描述的术语“包括”、“配置”、“具有”等将被理解为暗示包含所述部件,并且因此应该被解释为包括其他部件,而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在座椅的一个侧面处膨胀的正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完全展开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推动室折叠在内侧片材中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彼此重叠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周边缝合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推动室折叠在内侧片材上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完全膨胀的剖视图。

参考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100可包括外侧片材120、内侧片材130、推动室135和缝合部分140。

侧面气囊装置100可安装在乘客坐在其上的座椅10的外部(外侧)。侧面气囊装置100可包括缓冲室110,缓冲室膨胀以覆盖就座在座椅10上的乘客的身体21。

外侧片材120可设置在门(未示出)处。外侧片材120整体上可形成为椭圆形。外侧片材120可由合成纤维形成。

内侧片材130可堆叠在外侧片材120的内表面上,并且可与外侧片材120一起形成缓冲室110。缓冲室110可具有形成在其后部处的气体注射部分113。当注射气体时,内侧片材130和外侧片材120可形成椭圆形缓冲室110。外侧片材120可由合成纤维形成。

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的一部分可形成推动室135。当注射气体时,推动室135可膨胀以向车辆的内部突出,同时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23。推动室135的折叠部分的一个侧面135b可基于中心部分135a设置在前部处,并且推动室135的折叠部分的另一个侧面135c可基于中心部分135a设置在后部处。

由于推动室135膨胀以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23,因此可在乘客的一个侧面处设置与手臂23的厚度相对应的空间。因此,由于缓冲室110可在厚度方向上膨胀的空间充分地固定在乘客的身体21的外部,所以能够相对地减小施加到乘客的身体(胸部)21的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此外,可防止乘客的胸部受到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的伤害。

由于在乘客的一个侧面处提供了与手臂23的厚度对应的空间,所以缓冲室110可形成为更大的厚度。

由于手臂23被推动室135向上推动,缓冲室110将展开的空间可充分地固定在乘客的一个侧面处。因此,缓冲室110几乎不会妨碍手臂23,而是在稳定地放置在乘客的一个侧面处的同时展开。

手臂23可基于肘部分成上臂和下臂。在以下的描述中,手臂23可表示上臂。

在推动室135折叠的情况下,外侧片材120和内侧片材130的周边可通过缝合部分140进行缝合。此时,折叠的推动室135的两个侧面可通过缝合部分140进行缝合。因此,由于侧面气囊装置100是借助通过一次缝合工序缝合推动室135、外侧片材120和内侧片材130而制造的,所以可缩短侧面气囊装置100的制造时间。缝合部分140可防止折叠的推动室135的位置改变。

内侧片材130可具有比外侧片材120更大的长度,并且在内侧片材130和外侧片材120的周边放置在一起之后,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的备用区域133可形成推动室135。此时,考虑推动室135的突出长度可决定内侧片材130的长度。由于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形成推动室135,所以可不在内侧片材130上缝合单独的推动室。

通过将备用区域从横向中心部分朝向其两侧折叠成两层可形成推动室。由于推动室135从横向中心部分135a朝向两侧折叠成两层,并且推动室135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侧通过缝合部分140进行缝合,所以推动室135可从缓冲室110凸出地膨胀到内部,以便按压手臂23的后部。

推动室135可基于内侧片材130的纵向中心部分偏心地定位到一个侧面(上侧)。推动室135的位置可根据推动室135的尺寸和安装高度适当地改变。

推动室135可朝向前部以预定的角度θ向下倾斜,以便从后部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23。由于推动室135朝向前部向下倾斜,所以随着推动室135的膨胀,与手臂23的后部的接触面积可能增加。因此,在推动室135的支撑力提高的同时,可防止手臂23与推动室135分离。此外,由于推动室135倾斜以在倾斜状态下支撑手臂23,所以在被缓冲室110按压的同时,手臂23可平稳地转向车辆的内部。因此,在车身的侧壁和乘客的身体21之间可充分确保缓冲室110在其中膨胀和展开的空间。

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的操作。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缓冲室和推动室最初膨胀的侧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缓冲室和推动室膨胀以向上推动手臂的侧视图。

参考图8和图9,在车辆斜向碰撞的情况下,由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可被引入由外侧片材120和内侧片材130形成的缓冲室110中。当缓冲室110膨胀时,折叠的推动室135可展开和膨胀。

缓冲室110可在从座椅10的侧表面向前展开的同时覆盖乘客的身体21的外部(外侧)。推动室135可在从缓冲室110向内部(内侧)膨胀的同时突出。此时,缓冲室110和推动室135可在基本上彼此垂直的方向上展开。

由于缓冲室110向前膨胀并展开并且推动室135展开以向内部突出,所以推动室135可从后部向上推动手臂23。由于通过推动室135的膨胀压力使手臂23向上转向,因此在车身和身体21的侧面处可充分确保缓冲室110在其中膨胀的空间。

当缓冲室110完全膨胀时,缓冲室110可将身体21和手臂23朝向车辆的内部按压。此时,由于推动室135向上推动手臂23并支撑手臂23,因此当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施加到手臂23时,手臂23可朝向内部转向。此时,由于在身体21的一个侧面处设置与手臂23的厚度对应的空间,因此施加到身体21的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可相对降低。因此,可防止乘客的胸部受到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的伤害。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除了推动室的折叠结构之外,由于第二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所以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0是示出推动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折叠的透视图,并且图11是示出推动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气囊装置中折叠的剖视图。

参考图10和图11,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的一部分可形成侧面气囊装置的推动室135。当注射气体时,推动室135可膨胀以向车辆的内部突出,同时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23。

内侧片材130可具有比外侧片材120更大的长度,并且在内侧片材130和外侧片材120的周边放置在一起之后,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的备用区域133可形成推动室135。由于通过折叠内侧片材130形成推动室135,所以可不在内侧片材130上缝合单独的推动室。

通过沿着推动室135的横向方向以Z字形方式折叠备用区域133(参考图2)可形成推动室135。在备用区域133被折叠之后,推动室135可朝向一个侧面折叠一次,然后朝向另一个侧面折叠一次。推动室135在其一个侧面的折叠部分可对应于推动室135的横向中心部分135f,并且推动室135的端部135g可定位在其另一个侧面处。推动室135可折叠两次或更多次。

由于推动室135在推动室135的横向方向上以Z字形方式折叠,并且推动室135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两个侧面通过缝合部分140进行缝合,所以推动室135可从缓冲室110凸出地膨胀到内部,以便按压手臂23的后部。

由于推动室135膨胀以向上推动乘客的手臂23,因此可在乘客的一个侧面处设置与手臂23的厚度相对应的空间。因此,由于缓冲室110可在厚度方向上膨胀的空间充分地固定在乘客的身体21的外部,所以能够减小施加到乘客的胸部的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此外,可防止乘客的胸部受到缓冲室110的膨胀压力的伤害。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7-0083141的权益,该专利如本文所阐述的以引证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虽然上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上述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由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同时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另外,这些修改也应被理解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