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用途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928发布日期:2019-01-15 22:3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多用途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城市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多用途电桩。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管理是智慧城市管理的一部分,由于城市车辆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停车场能够提供的车位比较有限,很多车辆需要在路边临时停放或过夜停放,如何对停车场及路边车辆的停放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准确、有效的路边临时停车自动化缴费管理,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秩序、提高管理水平、方便车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咪表停车收费系统是通过投币或刷咪表卡对停放车辆进行按停车时段收费,因此车主常常会遇到无硬币、咪表卡冲值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运行中车主不自觉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效率低、效果差,造成咪表形同虚设、无人自觉缴费使用;而且,电动汽车的使用也在慢慢增加,很多电动汽车停放时需要进行充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互联化、精准化管理的智慧城市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要求,需要对传统的咪表停车收费装置和系统进行新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的咪表停车收费装置存在的一些使用及管理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识别车辆,自动检测停车位置是否正确,自动收取停车费用,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功能的智能多用途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多用途电桩,包括底部安装座、上部设备箱,设于路边停车位,作为智慧城市管理的前端设备,所述的上部设备箱设有2组摄像头与补光灯,还设有信息发布屏、喇叭、读卡器、麦克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一键呼叫按键,所述上部设备箱为矩形体,所述上部设备箱前侧面设有向前凸出的四棱锥形台,所述的信息发布屏、喇叭、读卡器、麦克风、一键呼叫按键设于四棱锥形台顶面,所述的2组摄像头与补光灯分别设于四棱锥形台的两个侧面,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头设于上部设备箱侧面或后侧面,所述的上部设备箱内设有信号采集板、主控板、充电盒,所述的摄像头、信息发布屏与信号采集板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板、补光灯、喇叭、读卡器、麦克风、一键呼叫按键分别连接主控板,所述的主控板上还设有雷达探测头、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头与充电盒连接,所述的充电盒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主控板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后台服务器连接。后台服务器设有停车计时收费系统,本方案智能多用途电桩安装有雷达探测头,当雷达探测头探测到车辆靠近时自动唤醒摄像头进行车辆识别,如果无物体经过,摄像头不工作,进入休眠状态,补光灯在光线不足时给摄像头补充照明;当车辆进入停车位,而后台服务器根据摄像头提供的图像无法识别出车牌号码,或者发现车辆停车位置异常(跨位停车、半侧位停车、反复入围停车、斜位停车、逆向停车等异常停车)时,将发出报警信息,一是发送到信息发布屏、喇叭上提醒驾驶员,二是发送给巡检员进行人工处理;提供多种停车费用付款方式,比如在信息发布屏显示付款二维码扫码支付,通过下载停车收费APP进行支付,在读卡器上刷卡支付,或者通过一键呼叫按键、麦克风寻求人工帮助等等;对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可在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充电盒获取充电电源,并和停车费用一起,由后台服务器统一计时收费;2组摄像头与补光灯分别设于四棱锥形台的两个侧面,即一组摄像头与补光灯设于左侧面,另一组摄像头与补光灯设于右侧面,可实现一个智能多用途电桩监管两个车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智能多用途电桩设于两个停车位之间。本方案2组摄像头与补光灯的位置,确定了智能多用途电桩设立于两个停车位之间,且位于停车位侧边,以便摄像头能够拍摄到两个停车位上车辆的车牌;在马路上设置多个智能多用途电桩时,智能多用途电桩可设于马路侧边,不影响车辆进出停车位,也不妨碍车辆通过,智能多用途电桩之间间隔两个车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设备箱包括控制箱、充电箱,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充电盒设于充电箱。本方案的控制箱用于放置弱电装置,包括摄像头与补光灯、信息发布屏、喇叭、读卡器、麦克风、一键呼叫按键、信号采集板、主控板等,而充电箱放置强电装置,保证安全及互不干扰影响;控制箱电源和充电箱电源均从外部接入,提供给各用电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设备箱顶部设有5G通信接口。本方案上部设备箱顶部保留了10cm直径的孔作为预留口,不用时用盖子盖上,未来5G小基站部署时,揭开盖子可根据需要叠加延长杆以安装5G小基站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的摄像头与补光灯、雷达探测头、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车牌识别与车辆位置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信息发布屏、喇叭、读卡器、麦克风、一键呼叫按键、信号采集板、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停车互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设备箱内设有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的倾斜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及内置散热模块、水位监测器,所述的主控板设有故障自检模块,所述的倾斜感应器、温度传感器、水位监测器、故障自检模块、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报警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控板设有GPS或北斗定位芯片。GPS或北斗定位芯片可实时显示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状态,可提供到APP上,供驾驶员搜索、预订停车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合理;(2)自动识别车辆,自动检测停车位置是否正确,自动收取停车费用;(3)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装5G延长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部安装座 2、上部设备箱 3、摄像头 4、补光灯

5、信息发布屏 6、喇叭 7、读卡器 8、麦克风

9、电动汽车充电插头 10、一键呼叫按键 11、四棱锥形台

12、5G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多用途电桩,包括底部安装座1、上部设备箱2,设于路边停车位,作为智慧城市管理的前端设备,上部设备箱2设有两组摄像头3与补光灯4,还设有信息发布屏5、喇叭6、读卡器7、麦克风8、电动汽车充电插头9、一键呼叫按键10,上部设备箱2为矩形体,上部设备箱2前侧面设有向前凸出的四棱锥形台11,信息发布屏5、喇叭6、读卡器7、麦克风8、一键呼叫按键10设于四棱锥形台11顶面,两组摄像头3与补光灯4分别设于四棱锥形台11的两个侧面,电动汽车充电插头9设于上部设备箱2侧面或后侧面,上部设备箱2内设有信号采集板、主控板、充电盒,摄像头3、信息发布屏5与信号采集板连接,信号采集板、补光灯4、喇叭6、读卡器7、麦克风8、一键呼叫按键10分别连接主控板,主控板上还设有雷达探测头、无线通讯模块,电动汽车充电插头9与充电盒连接,充电盒连接外部电源,主控板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后台服务器连接;

智能多用途电桩设于两个停车位之间;

上部设备箱2包括控制箱、充电箱,电动汽车充电插头9、充电盒设于充电箱;

上部设备箱2顶部设有5G通信接口;

摄像头3与补光灯4、雷达探测头、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车牌识别与车辆位置检测装置;

信息发布屏5、喇叭6、读卡器7、麦克风8、一键呼叫按键10、信号采集板、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停车互动装置;

上部设备箱2内设有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的倾斜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及内置散热模块、水位监测器,主控板设有故障自检模块,倾斜感应器、温度传感器、水位监测器、故障自检模块、主控板、无线通讯模块组成报警模块;

主控板设有北斗定位芯片。

此外,如图2所示,上部设备箱2顶部还可加装5G延长杆12。

具体实施过程是,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多个智能多用途电桩时,智能多用途电桩设于马路侧边、两个停车位之间,智能多用途电桩之间间隔两个车位设立;

当雷达探测头探测到车辆靠近时自动唤醒摄像头3进行车辆识别,如果无物体经过,摄像头3不工作,进入休眠状态,补光灯4在光线不足时给摄像头3补充照明;当车辆进入停车位,而后台服务器根据摄像头提供的图像无法识别出车牌号码,或者发现车辆停车位置异常(跨位停车、半侧位停车、反复入围停车、斜位停车、逆向停车等异常停车)时,将发出报警信息,一是发送到信息发布屏5、喇叭6上提醒驾驶员,二是发送给巡检员进行人工处理;提供多种停车费用付款方式,比如在信息发布屏5显示付款二维码扫码支付;对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可在电动汽车充电插头9、充电盒获取充电电源,并和停车费用一起,由后台服务器统一计时收费;两组摄像头与补光灯分别监管一个车位;

主控板设有故障自检模块自动定时自检,当设备任意一电子部件出现故障时,设备自动向管理平台发送异常报警信号,请求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当倾斜感应器感应到设备出现15°以上倾斜角(比如被车辆撞到),影响正常使用时,向就近巡检员和管理平台发送报警信号,要求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查明原因和责任方,并进行必要维修;

当温度传感器模块检测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时,启动散热模块,降低设备内部温度;

在较低洼的地段,当水位监测器检测到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向管理平台发送报警信号,并切断电源。

此外,还可加装5G延长杆12,加装后可采用5G通信方式,实现无缝对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