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车的桶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900发布日期:2019-02-01 20:3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赛车的桶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车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赛车的桶椅。



背景技术:

桶椅因拥有宽大的侧面椅壁,形如桶形结构而得名,桶形座椅常常用在赛车和高性能跑车上,因此也称为赛车桶椅,赛车桶椅的椅背及椅垫这两个部分通过强化,使人体两侧的腰部、肩部以及背部能够有良好的侧向支撑性和包裹性,座椅本身的刚性也经过加强,因此能够对转弯时侧向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给与有效的抗衡,能够更准确的感受到轮胎与路面的抓地性,使驾驶人员能够对车辆进行精确的操控。

目前的赛车桶椅通常采用底座四点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桶椅底部的滑条,在通过滑条和固定于汽车底座的滑轨滑动连接。这种四点螺栓固定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赛车在转弯时的侧向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全部集中于桶椅的螺栓连接点,对螺栓固定点造成极大的负担,长期使用会造成螺栓固定点松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急需对这种固定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赛车的桶椅,该赛车桶椅具有更大的与车身底座固定面积,帮助螺栓固定点分散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保护螺栓点,更稳定固定于车身底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赛车的桶椅,包括椅座、椅背和两侧的椅壁,所述椅座螺栓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轨,连接轨上设置有凸块,椅座设置有能卡接凸块的卡接槽,所述椅背的背离椅座的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根第一固定杆,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根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竖直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轨与椅座在螺栓固定的基础上添加了卡接结构,扩大了侧向受力面积,帮助螺栓固定点分散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在椅背远离椅座的一面连接加强筋,加强筋固定在车身底座,有助于帮助椅背分散离心力,通过转动与滑动连接的结构能保证赛车桶椅前后调整后仍然保持与加强筋处于抵接状态,持续为椅背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相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加强筋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之间连接有弹性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缓冲垫用于防止后排乘客在赛车急停时身体由于惯性前倾,撞击到椅背造成受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卡接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了固定杆与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固定杆卡接在加强筋内能避免固定杆脱离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面等距离分布有若干个弧形槽,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抵接在弧形槽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底面设置若干个弧形槽,可以防止固定杆卡接在凹槽内发生不必要的滑动,与加强筋保持抵接与固定的状态,同时使赛车座椅前后调整之后固定杆能够一直固定在弧形槽内,保持与加强筋挤压,为桶椅提供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座设置有延伸至椅座远离椅背一端的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槽能提供契合驾驶人员双腿的空间,并且避免了平面状的座椅长期压迫驾驶人员双腿,导致双腿血液流通不畅,造成双腿麻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根连接轨相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侧向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均匀分布于两根连接轨上,避免两侧的连接轨受力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背、椅座和椅壁均由玻璃纤维毡及环氧树脂组成,椅背、椅垫和椅壁表面均涂布有树脂胶衣,椅背、椅垫和椅壁的边缘均设置有又克维拉纤维构成的纤维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毡和环氧树脂能够提升椅背、椅垫和两侧的椅壁的本体强度,表面涂布的树脂胶衣能够使表面光滑,并给桶椅添加耐腐蚀和耐候的特性,克维拉纤维带能够避免桶椅边缘碰撞后产生毛刺刺伤驾驶人员,并且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设置加强筋并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抵接椅背,能有效支撑椅背,协助分散椅背所受的由于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当赛车桶椅向前滑动时,椅背带动固定杆向前滑动,固定杆脱离抵接的一个弧形槽在凹槽内滑动,当赛车桶椅固定后,固定杆能够抵接在另一个弧形槽的表面,能起到持续支撑效果的作用,反之亦然。

2.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在椅座表面设置斜槽以及在加强筋之间设置弹性缓冲垫,能使赛车桶椅更符合人工学结构要求,并为后排乘客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凸显连接轨和椅座连接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凸显加强筋和椅背连接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凸显加强筋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椅座;2、椅背;3、斜槽;4、连接轨;5、凸块;6、卡接槽;7、支撑杆;8、固定块;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1、加强筋;12、凹槽;13、弧形槽;14、轨道;15、凸轮;16、固定架;17、垫板;18、弹性缓冲垫;19、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赛车的桶椅,包括有长方体状的椅座1,椅座1的一条宽边一体连接有椅背2,椅座1和椅背2的两侧均一体连接有椅壁19,椅座1的表面的中间设置有两个延伸至椅座1的另一条宽边的斜槽3,两个斜槽3的斜面设置为圆弧状。圆弧状的斜槽3能提供契合驾驶人员双腿的空间,并且避免了平面状的座椅长期压迫驾驶人员双腿,导致双腿血液流通不畅,造成双腿麻木。

如图1和图2所示,椅壁19的底部与椅座1的连接部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根与椅座1的长边平行的长方体状的连接轨4,连接轨4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抵接,连接轨4的上表面一体连接有长方体状的凸块5,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凸块5的长方体状的卡接槽6,当连接轨4和椅壁19螺栓固定时,凸块5卡接于卡接槽6内。凸块5与卡接槽6卡接能帮助螺栓固定点分散车辆转弯时的侧向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避免螺栓结构受力集中导致松动。两根连接轨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与连接轨4垂直的长方体状的支撑杆7,若干根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轨4固定连接。若干根支撑杆7起到连接并固定两根连接轨4的效果,使侧向加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均匀分布于两根连接轨4上,避免两侧的连接轨4受力不均匀。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椅背2的远离椅座1的一面两侧沿椅背2中心线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凹状的固定块8,固定块8呈垂直分布于椅背2的远离椅座1一面的两侧。垂直分布于椅背2的一侧的若干固定块8铰接有两端为圆弧状,中间为长方体状的第一固定杆9,垂直分布于椅背2的另一侧的若干固定块8铰接有两端为圆弧状,中间为长方体状的第二固定杆10。每根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的另一端的两侧侧壁均一体生成有圆柱状的凸轮15。呈垂直分布于椅背2两侧的若干根第一固定杆10与若干根第二固定杆9均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根垂直于椅座1的长方体状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与车身底面固定连接。每根加强筋11朝向椅背2的一侧均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凹槽12,凹槽12的底面等距离分布有若干个朝向加强筋的顶端凹陷的弧状的弧形槽13,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的另一端抵接于弧形槽13的内表面,凹槽12的两侧侧壁设置有向远离凹槽12的侧壁方向凹陷的轨道14,轨道14的长度方向与凹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长度相等,轨道14的底面和凹槽12的底面及若干个弧形槽13的底面形状一致,轨道14的宽度小于凹槽12的宽度,凸轮15能容纳在轨道14内并沿轨道14的长度方向滑动。加强筋11固定于车身底面,并通过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抵接椅背2,能有效支撑椅背2,协助分散椅背2所受的由于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当赛车桶椅向前滑动时,椅背2带动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向前滑动,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脱离抵接的一个弧形槽13并带动一体连接的凸轮15沿着轨道14滑动,当赛车桶椅固定后,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能够抵接在另一个弧形槽13的内表面,能起到持续支撑效果的作用,反之亦然。两根加强筋1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X形的固定架16,固定架16起到连接并固定两根加强筋11的作用,使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两根加强筋11上。两根加强筋11上端共同连接有长方体状的垫板17,垫板17与两根加强筋11垂直,垫板17背离椅背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缓冲垫18,弹性缓冲垫18用于防止后排乘客在赛车急停时身体由于惯性前倾,撞击到椅背2造成受伤。

椅背2、椅座1和两侧的椅壁19均由玻璃纤维毡及环氧树脂组成,椅背2、椅座1和两侧的椅壁19表面均涂布有树脂胶衣,椅背2、椅垫和两侧的椅壁19的边缘均设置有由克维拉纤维构成的纤维带。环氧树脂由湖北新四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玻璃纤维毡由泰安聚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树脂胶衣由广东固德树脂有限公司提供,克维拉纤维由东莞市生茂特种织造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玻璃纤维毡和环氧树脂能够提升椅背2、椅垫和两侧的椅壁19的本体强度,表面涂布的树脂胶衣能够使表面光滑,并给桶椅添加耐腐蚀和耐候的特性,克维拉纤维带能够避免桶椅边缘碰撞后产生毛刺刺伤驾驶人员,并且能起到防火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