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522发布日期:2019-04-13 01:1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属于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335780.4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的桩体及设于所述桩体的第一充电枪,所述底座包括自所述底座的一侧内陷形成的边凹槽,所述桩体包括自所述桩体朝向所述底座凸起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边凹槽,且通过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枪设于所述桩体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包括支撑所述底座的移动装置、设于所述桩体的摄像头及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情况控制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转轴运动的操作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障碍物影响充电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充电桩大多采用电子器件运作,面板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遭受太阳光直射与雨水冲刷的影响而降低灵敏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充电桩大多采用电子器件运作,面板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遭受太阳光直射与雨水冲刷的影响而降低灵敏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充电桩体、电路室、充电枪一、摄像探头、防护器、控制板、充电枪二、储电盒、安装底座,所述充电桩体为立式结构,外壳采用组合安装方式嵌合一体,左右板设有对应通孔,所述充电桩体下端垂直贴合在安装底座表面上,所述安装底座与储电盒隔板相连,所述充电枪一位于充电桩体右侧位置,所述充电桩体前板上设有内嵌式控制板,所述充电桩体顶端位置设有摄像探头,所述摄像探头外壳与防护器在装配相连;所述防护器由插杆、短支架、底板、长支架、缓冲框架、光伏板、铰接架组成,所述插杆横向穿过短支架侧边通孔,所述短支架与长支架顶端嵌合设在缓冲框架内,所述缓冲框架表面与光伏板形状相对应,所述光伏板内壁两侧设有活动连接的铰接架,所述铰接架活动时摩擦摄像探头外端表面,所述摄像探头下侧贴合固定在底板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电盒接线左端与充电枪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室输出线与储电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二与充电枪一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探头接线连入控制板电源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与电路室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短支架的安装高度是长支架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板朝前侧设置时则插杆拔出置于短支架前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改进装置结构后将防护器置于表面顶端位置,下部通过底板作为安装板使用,前侧设有短支架,后侧设有长支架,组合构成倾斜安装的缓冲框架,缓冲框架靠前侧位置与铰接架活动连接,铰接架具有转动性,能够实现光伏板的翻转功能,光伏板朝前侧安装时通过插杆抵住其两侧内壁,结合短支架有效提高稳固性,光伏板作为光能源采集装置的同时也作为挡板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辐射与雨水对装置表面的影响,有效提高防护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充电桩体-1、电路室-2、充电枪一-3、摄像探头-4、防护器-5、插杆-501、短支架-502、底板-503、长支架-504、缓冲框架-505、光伏板-506、铰接架-507、控制板-6、充电枪二-7、储电盒-8、安装底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充电桩体1、电路室2、充电枪一3、摄像探头4、防护器5、控制板6、充电枪二7、储电盒8、安装底座9,所述充电桩体1为立式结构,外壳采用组合安装方式嵌合一体,左右板设有对应通孔,所述充电桩体1下端垂直贴合在安装底座9表面上,所述安装底座9与储电盒8隔板相连,所述充电枪一3位于充电桩体1右侧位置,所述充电桩体1前板上设有内嵌式控制板6,所述充电桩体1顶端位置设有摄像探头4,所述摄像探头4外壳与防护器5在装配相连;所述防护器5由插杆501、短支架502、底板503、长支架504、缓冲框架505、光伏板506、铰接架507组成,所述插杆501 横向穿过短支架502侧边通孔,所述短支架502与长支架504顶端嵌合设在缓冲框架505内,所述缓冲框架505表面与光伏板506形状相对应,所述光伏板506内壁两侧设有活动连接的铰接架507,所述铰接架507活动时摩擦摄像探头4外端表面,所述摄像探头4下侧贴合固定在底板503表面上,所述储电盒8接线左端与充电枪二7相连接,所述电路室2输出线与储电盒8 相连接,所述充电枪二7与充电枪一3的结构相同,所述摄像探头4接线连入控制板6电源端上,所述控制板6与电路室2通电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缓冲框架505外壳采用静电喷塑粉末,高温塑化而成,防锈性能卓越,前侧接触面设有高弹性密封胶条,能够缓冲光伏板506对其表面的碰撞。

在进行使用时,改进装置结构后将防护器5置于表面顶端位置,下部通过底板503作为安装板使用,前侧设有短支架502,后侧设有长支架504,组合构成倾斜安装的缓冲框架505,缓冲框架505靠前侧位置与铰接架507 活动连接,铰接架507具有转动性,能够实现光伏板506的翻转功能,光伏板506朝前侧安装时通过插杆501抵住其两侧内壁,结合短支架502有效提高稳固性,光伏板506作为光能源采集装置的同时也作为挡板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辐射与雨水对装置表面的影响,有效提高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充电桩大多采用电子器件运作,面板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遭受太阳光直射与雨水冲刷的影响而降低灵敏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改进装置结构后将防护器5置于表面顶端位置,光伏板5作为光能源采集装置的同时也作为挡板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辐射与雨水对装置表面的影响,有效提高防护性,具体如下所述:

插杆501横向穿过短支架502侧边通孔,所述短支架502与长支架504 顶端嵌合设在缓冲框架505内,所述缓冲框架505表面与光伏板506形状相对应,所述光伏板506内壁两侧设有活动连接的铰接架507,所述铰接架507 活动时摩擦摄像探头4外端表面,所述摄像探头4下侧贴合固定在底板503 表面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