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849发布日期:2019-05-15 22:4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是必然的,抢占先机也是企业的制胜之道,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必将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电动汽车充电站能较好的解决快速充电问题,节能减排,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件,其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然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般的充电桩都是固定在外部,在汽车驶入充电过程中,很容易对充电桩发生碰撞的现象,导致充电桩发生损坏现象,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焊接有防潮板,且防潮板的底部两侧对称焊接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下表面弹性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四周对称焊接有卡接块,且卡接块的内表壁通过销轴与支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防撞辊轴,且防撞辊轴的外表面螺栓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表壁两侧对称设置有承压板,且承压板的内表壁弹性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刷卡器、控制面板和接线柱,且接线柱的外侧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壳体的内表壁顶端螺栓固定有冷却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内表壁顶端螺栓固定有第一风机,另一侧内表壁底端螺栓固定有第二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外表壁四周且位于支杆的上方焊接有固定耳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耳架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支杆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固定耳架的下方通过紧固螺栓贯穿卡槽与支杆的顶部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俯视截面呈圆形结构,且底座的内部为镂空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定时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板的内部且位于对应位置处的压缩弹簧之间弹性连接有气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囊共设置有多个,且相邻气囊之间通过气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呈倒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充电桩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设置的销轴,使得支杆能够在销轴的转动作用下进行水平或者竖直的固定,避免了防撞辊轴焊接式的安装方式带来的不便,从而方便了人员对充电桩进行维修和调节处理,其次,当防撞辊轴受到外力碰撞冲击时,冲击力首先会作用在缓冲板上,此时受冲击部位内侧的压缩弹簧被压缩变形,然后对气囊产生挤压,使得气囊被压缩变形,从而对防撞辊轴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降低防撞辊轴受到的磨损现象,进而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两个不同位置的风机,实现了壳体内部空气循环流动的效果,从而对壳体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的散热处理,增强了充电桩的连续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的整体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辊轴连接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固定耳架、2-防撞辊轴、3-壳体、4-卡接块、5-空气弹簧、6-底座、7-防潮板、8-刷卡器、9-控制面板、10-充电枪、11-接线柱、12-紧固螺栓、13-缓冲板、14-销轴、15-支杆、16-承压板、17-气囊、18-压缩弹簧、19-气管、20-第一风机、21-冷却管、22-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型充电桩,包括壳体3,壳体3的底部焊接有防潮板7,且防潮板7的底部两侧对称焊接有空气弹簧5,空气弹簧5的下表面弹性连接有底座6,底座6的上表面四周对称焊接有卡接块4,且卡接块4的内表壁通过销轴14与支杆15活动连接,壳体3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刷卡器8、控制面板9和接线柱11,且接线柱11的外侧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枪10,壳体3的内表壁顶端螺栓固定有冷却管21,壳体3的一侧内表壁顶端螺栓固定有第一风机20,另一侧内表壁底端螺栓固定有第二风机22,冷却管21的横截面呈倒U形结构,底座6的俯视截面呈圆形结构,且底座6的内部为镂空结构,控制面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电源开关和定时旋钮。

实施例二,参照图1-2,壳体3的外表壁四周且位于支杆15的上方焊接有固定耳架1,固定耳架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支杆15相对应的卡槽,固定耳架1的下方通过紧固螺栓12贯穿卡槽与支杆15的顶部螺纹连接,支杆15的底部通过销轴14与卡接块4转动连接,使得支杆15能够进行水平或者竖直角度的转动作用,当支杆15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支杆15的顶部会嵌入固定耳架1内的卡槽中,并且通过内嵌式的紧固螺栓12对支杆15和固定耳架1进行螺栓固定,确保防撞辊轴2的安装稳定性。

实施例三,参照图1和图3,支杆1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防撞辊轴2,且防撞辊轴2的外表面螺栓固定有缓冲板13,缓冲板13的内表壁两侧对称设置有承压板16,且承压板16的内表壁弹性连接有压缩弹簧18,缓冲板13的内部且位于对应位置处的压缩弹簧18之间弹性连接有气囊17,气囊17共设置有多个,且相邻气囊17之间通过气管19连接,当外力冲击防撞辊轴2时,受冲击部位的缓冲板13会向内凹陷,此时与凹陷处连接的压缩弹簧18被挤压变形,与此同时,压缩弹簧18将压力传导在气囊17内,使得气囊17内的体积变小,而受压位置的气囊17内的气体通过气管19进入到相邻位置的气囊17内,从而实现了相邻气囊17内气压的动态平衡作用,进而对防撞辊轴2起到安全防撞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冲击力过大时,防撞辊轴2也会以支杆15为基轴进行自转,从而改变冲击力的作用方向,增强防撞能力。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底座6将充电桩安装在工作地点,空气弹簧5能够对壳体3起到上下侧的空气减震作用,在销轴14的转动作用下,将支杆15的底部以销轴14为基点旋转呈竖直状态,此时支杆15的顶部卡接在固定耳架1的下表面,通过紧固螺栓12将支杆15进行固定,使用人员通过刷卡器8输入磁卡信息,然后在控制面板9上对充电桩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通过充电枪10对汽车进行充电处理,在充电桩长时间运行后,壳体3内部会产生热量,冷却管21能够对壳体3内的热量起到部分吸附作用,启动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22,实现壳体3内部空气循环流动的作用,起到降温效果,而当外防撞辊轴2受到外力冲击时,受冲击力处的缓冲板13会向内凹槽,使得对应处的压缩弹簧18被压缩变形,此时气囊17内的气体通过气管19进行动态平衡流动,从而对防撞辊轴2起到高效的缓冲减震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