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905发布日期:2019-04-16 22:4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天窗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的驱动方式都依靠驱动电机的齿轮与拉线(或齿条)齿合传动,驱动电机齿轮转动带动了与它齿合的拉线,拉线的运动带动了与它关联的其它天窗系统零件运动,实现了天窗的打开、关闭、及翘起。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天窗的驱动电机都直接安装在天窗本体的前部或后部,与天窗系统集成。电机前置(或后置),拉线结构也需要一起前置(或后置),由于布置电机及拉线需要占用空间,会导致天窗整体采光面积的减小,及车内Z向空间的减少,影像天窗的商品性。

目前市场上天窗驱动电机一般直接安装在天窗本体总成上,拉线通过护套控制走向与驱动电机配合。由于拉线走向需要满足R≥80mm以上要求,所以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采光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其主要解决传统天窗当中的驱动电机占用头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和天窗,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套装在齿条护管内,所述齿条与所述天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下板内护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内护板包括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前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板内护板上设置有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所述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齿条护管卡接在所述卡槽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上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下板内护板包括汽车后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后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前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驱动电机不再与天窗集成,直接安装在汽车前方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上;齿条护管从天窗引出后通过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的卡槽走线,引导齿条与驱动电机配合;天窗位置布置的齿条和齿条护管以及驱动电机空间的改进,增大了整体天窗的开口,增加天窗的采光面积,增加内部头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车身架构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车身架构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驱动电机(1),天窗(2),齿条护管(3),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4),汽车前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5),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6),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该驱动电机与天窗本体分离式安装结构其包括驱动电机1以及通过齿条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天窗2,驱动电机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齿轮,驱动电机齿轮啮合有齿条,齿条套装在齿条护管3内,齿条的一端与天窗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下板内护板上。

下板内护板包括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4以及汽车前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5,即汽车左侧以及右侧A柱的下板内护板。

下板内护板上设置有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6,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上设置有卡槽7,齿条护管卡接在卡槽上,驱动电机通过设置在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上与齿条啮合。

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前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

其中天窗包括天窗框架以及设置在天窗框架内的相对移动的玻璃面板。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板内护板包括汽车后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后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即汽车左侧以及右侧C柱的下板内护板,汽车后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以及汽车后方右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安装需要经过副线分装和总线装配两道工序,其分别如下:

其中天窗的安装为:天窗本体与齿条以及齿条护管一体结构,将齿条护管扣入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的卡槽内;将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上具有的齿轮槽内,通过卡槽先进行预安装;之后,其中的天窗框架通过胶装方式直接固定在车身顶面侧围以及前后横梁上;齿条以及齿条护管扣入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上;驱动电机及连接柱内板拉线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前方左侧连接柱下板内护板即左侧A柱下板内护板上;其中右侧安装式相同。

最后,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修改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