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0843发布日期:2019-07-06 11:2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儿童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坐卧角度可调节的儿童约束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CRS(Child Restraint 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为保证儿童的乘车安全,通常在汽车座位上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以对儿童乘车时的约束,如提供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使用的婴儿提篮,和供年龄稍大的儿童使用的儿童汽车座。现有技术中,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安装在汽车座位上的底座、用于提供婴幼儿坐立的座椅,当座椅安装于底座上后,座椅的角度往往是不能调节的,婴幼儿坐立在座椅内其坐立或倚靠的角度往往也无法调节,无法根据需要来调整坐姿或躺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坐卧角度可方便调节的儿童约束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坐垫板与靠背板,所述坐垫板与所述靠背板相接形成人体支撑板,所述座位机构还包括支撑在所述坐垫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其另一端部与所述坐垫板的后部枢轴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地设有锁定销,所述坐垫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锁定销能够相对滑动地插设在所述导向槽中,且所述坐垫板能够绕所述锁定销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儿童约束系统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坐垫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坐垫板上的档位卡,所述档位卡上具有多个档位凸起,当所述锁定销与不同的所述档位凸起相配合抵靠时,所述坐垫板处于不同的工作档位。

优选地,所述档位卡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档位凸起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于所述档位卡上,当所述坐垫板处于不同的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锁定销抵靠在不同的所述档位凸起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卡的前部通过转动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坐垫板上,所述档位卡的后部与所述坐垫板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所述档位卡的后部向下远离所述坐垫板运动的弹性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档位凸起具有自前朝后逐渐下倾延伸的导向面,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销相配合抵靠的限位面,所述坐垫板相对所述底座向前运动时,所述锁定销沿所述导向槽相对滑动,并沿所述导向面到达所述限位面并与所述限位面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坐垫板还具有初始档位,当所述坐垫板处于所述初始档位时,所述锁定销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前侧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板相对所述底座向前运动时,所述坐垫板由所述初始档位切换至最前的所述工作档位,或者由前一个所述工作档位切换至后一个所述工作档位,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坐垫板由最后方的所述工作档位回复至所述初始档位的复位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滑动地设于所述坐垫板上的滑块、固定地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导销,所述滑块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档位卡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自前向后逐渐下倾延伸的斜面,所述导销插设在所述滑槽中,当所述坐垫板处于最后方的所述工作档位时,所述滑块抵靠在所述锁定销的后方;当所述坐垫板继续相对所述底座向前运动时,所述导销沿所述斜面运动并驱使所述档位卡朝向所述坐垫板转动。

优选地,所述档位卡上设有两个所述的档位凸起,相应地,所述坐垫板具有可切换的两个所述工作档位。

优选地,所述靠背板的上部枢轴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靠背板的下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坐垫板的后部,所述靠背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所述坐垫板角度发生变化时驱使所述靠背板相应转动的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设于所述靠背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用于驱使所述靠背板朝向所述底座向下转动的拉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通过设置档位卡与底座上的锁定销配合,使得坐垫板能够被限制在不同的倾斜角度位置下,使得座位机构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来提供儿童以坐立或躺卧支撑,其结构简单,调节操作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坐垫板处于初始档位;

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坐垫板处于工作档位一;

附图4为附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坐垫板处于工作档位二;

附图6为附图5中C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档位卡被抬起;

附图8为附图7中D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E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中坐垫板的立体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约束系统中档位卡的主视图;

其中:100、底座;200、座位机构;

1、坐垫板;101、导向槽;2、靠背;3、支撑件;31、弧形导槽;4、锁定销;5、档位卡;51、档位凸起;52、导向面;53、限位面;54、滑槽;55、斜面;6、滑块;61、腰型槽;7、转动轴;8、导销;9、弹性件(弹簧);10、驱动件(拉簧);11、第一轴;12、第二轴;13、第三轴;14、上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附图12所示的儿童约束系统,包括底座100和设于底座100上的座位机构200,座位机构20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垫板1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靠背板2,坐垫板1与靠背板2相接形成人体支撑板而供儿童坐立倚靠或躺卧。

座位机构200还包括支撑在坐垫板1与底座100之间的支撑件3,该支撑件3的一端通过第一轴11与坐垫板1的后部枢轴连接,支撑件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12枢轴连接在底座100上。支撑件3上还开设有弧形导槽31,该弧形导槽31以第一轴11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坐垫板1上还固设有第三轴13,第三轴13滑动地穿设在弧形导槽31中,以提供坐垫板1与支撑件3之间相对转动时的导向,提供坐垫板3以稳定的支撑。

底座100上固定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锁定销4,坐垫板1的底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01,锁定销4能够相对滑动地插设在导向槽101中,且坐垫板1能够绕锁定销4相对转动地设于底座100上。靠背板2的上部通过上转轴14枢轴连接在底座100上,靠背板2的下部既能够相对转动又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坐垫板1的后部。

这样,当有外力驱使坐垫板1沿前后方向运动时,导向槽101相对锁定销4滑动,且坐垫板1在支撑件3及底座100的连接作用下而绕锁定销4转动,使得坐垫板1的前后位置及倾斜角度均发生变化;坐垫板1的运动带动靠背板2相对坐垫板1转动并相对滑移,使得坐垫板1与靠背板2以不同的姿态提供儿童以支撑,使得座位机构200提供儿童不同的坐立或躺卧角度。

参见各附图所示,该儿童约束系统还包括用于调整坐垫板1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坐垫板1上的档位卡5,该档位卡5具有多个档位凸起51,当锁定销4与不同的档位凸起51配合抵靠时,坐垫板1处于不同的工作档位。档位卡5沿前后方向延伸,档位卡5的前部通过转动轴7枢轴连接在坐垫板1上,档位卡5的后部与坐垫板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9,该弹性件9此处采用的为弹簧,用于提供档位卡5的后部向下远离坐垫板1运动的弹性力。多个档位凸起51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于档位卡5上,当坐垫板1处于不同的工作档位时,锁定销4抵靠在不同的档位凸起51的后侧。

参见图1、图2所示,坐垫板1还具有初始档位,当坐垫板1处于初始档位时,锁定销4抵靠在导向槽101的前侧槽壁上。坐垫板1相对底座100向前运动时,坐垫板1由初始档位切换至档位卡5上最前的工作档位,或者由档位卡5上的前一个工作档位切换至后一个工作档位。

本实施例中,档位卡5上设有两个档位凸起51,使得坐垫板1相应地具有可调整切换的两个工作档位,分别为锁定销4与档位卡5上前侧档位凸起51配合时的工作档位一(如图3、图4所示)、锁定销4与档位卡5上后侧档位凸起51配合时的工作档位二(如图5、图6所示)。

参见图1至8,以及图12所示,每个档位凸起51均具有自前向后逐渐下倾延伸的导向面52,以及用于与锁定销4配合抵靠的限位面53,当有外力向前拉动坐垫板4,使得坐垫板4相对底座100向前运动时,锁定销4沿导向槽101相对滑动,并顺着导向面52推动档位卡5克服弹簧9的作用力而朝向坐垫板1转动,直至锁定销4越过档位凸起51后,在弹簧9的作用力下,档位卡5相对坐垫板1向外转动,若此时松开对坐垫板1前拉的作用力,锁定销4即抵靠在该档位凸起51的限位面53上,将坐垫板1限制在对应的工作档位下;若继续向前拉动坐垫板4,则锁定销4则继续与下一个档位凸起51按照如上方式配合。

参见各附图所示,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坐垫板1由最后方的工作档位回复至初始档位的复位组件。参见图7至图10及图12所示,该复位组件包括滑动地设于坐垫板1上的滑块6、固定地设于滑块6上的导销8,滑块6滑动的方向与坐垫板1上导向槽10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此处,滑块6上开设有腰型槽61,转动轴7可相对滑动地穿设在腰型槽61中。档位卡5上开设有滑槽54,该滑槽54具有自前向后逐渐下倾延伸的斜面55,导销8插设在滑槽54中。

当坐垫板1由如图1、2所示的初始档位转换至如图3、4所示的工作档位一,或者由工作档位一转换至如图5、6所示的工作档位二的过程中,坐垫板1被向前拉动时,滑块6随着坐垫板1同步运动,档位卡5绕转动轴7摆动时,滑槽54提供导销8让位。而当坐垫板1处于最后方的工作档位时,即处于如图5、6所示的工作档位二时,滑块6抵靠在锁定销4的后方,此时,继续向前拉动坐垫板1,坐垫板1继续向前运动,但锁定销4则阻止滑块6继续向前运动,如此,导销8便沿着滑槽54的斜面55运动,使得档位卡5克服弹簧9的作用力而向上朝向坐垫板1摆动,从而使得档位凸起51向上抬起,不再对锁定销4相对坐垫板1沿导向槽101向前运动进行阻挡,如图7、图8所示。此时,驱使坐垫板1向后运动,则能够使得锁定销4重新抵靠至导向槽101的前侧槽壁;滑块6随着坐垫板1向后运动,同时导销8与斜面55配合运动,使得档位卡5在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

参见各附图所示,靠背板2与底座100之间还设有用于在坐垫板1角度发生变化时驱使靠背板2相应转动的驱动件10,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10采用的为用于驱使靠背板2朝向底座100向下转动的拉簧10。在前拉调整坐垫板1的倾斜角度的过程中,当释放对坐垫板1的牵拉时,拉簧10拉动靠背板2绕上转轴14向下朝向底座100运动,相应地对坐垫板1向后牵拉,使得档位卡5上的档位凸起51向后抵靠在锁定销4上,或使得坐垫板1上的导向槽101的前侧槽壁抵靠在锁定销4上,辅助完成坐垫板1倾斜角度的调整操作。

综上,本实施例的儿童约束系统中,坐垫板1除具有初始档位外,还具有可调整切换的两个工作档位。在调整坐垫板1的档位时,操作者只需要向前拉动坐垫板1,使得锁定销4与档位卡5上不同的档位凸起51配合,从而可方便地切换至工作档位一或工作档位二;当由工作档位二切换至初始档位时,也仅需向前拉动坐垫板1即可实现,操作非常的方便。这样使得座位机构200的坐立与倚靠角度获得了调节,也使得儿童约束系统内部的空间得到了调整,能够为儿童提供不同角度状态的支撑体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