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742发布日期:2019-05-17 19:4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骨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提升其动力性能的同时,对乘车舒服度的要求也越来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一般包括座椅主体、通过调节器安装在座椅主体上的靠背和固定在车身上且位于座椅主体下方的底座骨架总成,其中靠背包括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以及套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周围的发泡件和布料,因此靠背骨架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靠背的舒适度,在现有技术中的座椅骨架均是通过焊接将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容易导致连接强度不强,而且由于骨架为圆管,导致焊接时,接触面积不大,最终影响连接轻度,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先进行卡接,然后将焊热倒入最终利用扩大接触面积来提高连接强度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方的侧边分别铰接有用于固定座椅骨架的调节座,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方之间连接有定位底管,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方均连接有一根空心的侧方管,在两个侧方管上方之间连接有空心的头枕安装管,在头枕安装管连接有两个头枕固定座,所述左侧板和右侧边的上部为“匚”字形结构,在左侧板和右侧边上部的横杆内侧分别设有凸起的滑块,在对应侧方管两侧设有与对应滑块配合的滑槽,在侧方管的上端部设有凸块,在头枕安装管下部的两侧设有分别与凸块配合的卡位槽,在凸块的两侧设有与两侧滑槽贯通的导流槽,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侧边与头枕安装管之间焊接有外端四弯折的第一钢丝管,在头枕安装管与定位底管之间焊接有两根以上的第二钢丝管,在第二钢丝管之间焊接有两侧分别贯穿侧方管的第三钢丝管。

为了提高头枕固定座的固定作用,所述头枕固定座通过一个固定板固定在头枕安装管上,且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为与头枕安装管上部配合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的中间为与头枕安装管下部配合的第二折弯部。

为了后期能够实现按摩作用,所述第二钢丝管和第三钢丝管的上表面间隔嵌有滚动钢珠。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本结构先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实现面接触,然后再进行焊接,这样提高接触面积,最终提高连接强度,同时两侧设置延伸件,进行固定提高连接强度及硬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头枕安装管与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钢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侧板1和右侧板2、调节座3、定位底管4、侧方管5、头枕安装管6、头枕固定座7、横杆8、滑块9、滑槽10、凸块11、卡位槽12、导流槽13、第一钢丝管14、第二钢丝管15、第三钢丝管16、固定板17、第一折弯部18、第二折弯部19、滚动钢珠20、焊锡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包括左侧板1和右侧板2,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下方的侧边分别铰接有用于固定座椅骨架的调节座3,在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下方之间连接有定位底管4,在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上方均连接有一根空心的侧方管5,在两个侧方管5上方之间连接有空心的头枕安装管6,在头枕安装管6连接有两个头枕固定座7,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边的上部为“匚”字形结构,在左侧板1和右侧边上部的横杆8内侧分别设有凸起的滑块9,在对应侧方管5两侧设有与对应滑块9配合的滑槽10,在侧方管5的上端部设有凸块11,在头枕安装管6下部的两侧设有分别与凸块11配合的卡位槽12,在凸块11的两侧设有与两侧滑槽10贯通的导流槽13,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侧边与头枕安装管6之间焊接有外端四弯折的第一钢丝管14,在头枕安装管6与定位底管4之间焊接有两根以上的第二钢丝管15,在第二钢丝管15之间焊接有两侧分别贯穿侧方管5的第三钢丝管16。

安装时,首先将两侧的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下方侧边分别铰接一个调节座3,然后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下方之间焊接一根定位底管4,然后在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方的横杆8内侧的滑块9上分别滑入一根侧方管5,让侧方管5的滑槽10与对应的滑块9配合,然后沿着导流槽13灌入焊锡液,由于导流槽13与滑槽10贯通,使得焊锡液流入到滑槽10内,由于焊锡液的接触面积从原先的点接触,变成了滑槽10与滑块9中之间的面接触,这样能够提高焊接的接触面积,最终提高焊接的牢固性,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提高接触面积,能够在侧方管5两侧设置多个与滑槽10贯通的焊锡孔21,然后在焊接时,利用焊锡孔21的设置,让焊锡液通过焊锡孔流入滑槽10内,以此方便焊接,同时为了防止焊接力不够,可以在滑槽10与滑块9配合的外侧的接缝处焊住,另外利用增加第一钢丝管14作为延伸件,以此提高产品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结构先通过滑槽10与滑块9的配合实现面接触,然后再进行焊接,这样提高接触面积,最终提高连接强度,同时两侧设置延伸件,进行固定提高连接强度及硬度。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为了提高头枕固定座7的固定作用,所述头枕固定座7通过一个固定板17固定在头枕安装管6上,且所述固定板17的上端为与头枕安装管6上部配合的第一折弯部18,所述固定板17的下端的中间为与头枕安装管6下部配合的第二折弯部19,利用上述结构设置,增加一个固定板17,然后在固定板17的上方设置一个能够扣合在头枕安装管6上部的第一折弯部18,然后在固定板17的下方设置一个能够扣合在头枕安装管6下部的第二折弯部19,然后利用螺栓进行固定,最终将固定板17牢牢地固定在头枕安装管6上,并将头枕固定座7固定在固定板17上进行固定。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强度的靠背骨架,为了后期能够实现按摩作用,所述第二钢丝管15和第三钢丝管16的上表面间隔嵌有滚动钢珠20,利用滚动钢珠20的设计,然后在靠背骨架外设置海绵或其他材料,当用户靠着在靠背骨架时,利用滚动钢珠20实现对背部的按摩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