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0768发布日期:2019-06-13 10:34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充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



背景技术:

现实中,更换、修补大型真空胎时,因为轮胎直径和宽度都比较大,所以胎口不能和轮辋严密结合,以致从充气嘴直接充进的气体会迅速从胎口的缝隙处露出,以致无法充起轮胎,高压爆充罐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专用工具。现有的爆充罐多为卧式,同时体积比较大,使用起来不是非常方便,同时对于是经常开车的司机来说,一个便携式小巧的,同时安全实用的爆充罐是必要的,因此以上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安全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腔连通罐体,所述连接块上一侧设有出气管接头,所述出气管接头上螺纹连接出气管,所述连接块上和出气管接头相反侧设有把手压板,所述把手压板为正六边形,所述把手压板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连接块,所述把手压板和连接块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把手压板上卡接设有枪式把手,所述枪式把手内扣环处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通过管路和出气管接头连接,所述枪式把手和把手压板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部连接压力表,所述进气管下部连接有充气管,所述把手压板上连接有扶手折板,所述扶手折板上部两端分别设有U型连接块,所述U型连接块内分别铰接U型扶手的两端,所述罐体上一侧设有卡接出气管的出气管卡件。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块和罐体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连接处设有生料带,方便更换损坏件同时密封效果好。

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管的端部设有支撑卡件,替轮胎充气时方便支撑。

作为改进,所述把手压板上靠近边缘处均匀设有六个螺纹孔,连接牢固密封效果好。

作为改进,所述枪式把手的手握端设有手指凹槽一,方便用手把持同时增大摩擦。

作为改进,所述压力表内设有硅油,硅油浸没表针,使用时起到防震的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泄压阀,充气或意外时,及时对罐体泄压,避免发生意外。

作为改进,所述U型连接块的开口朝向枪式把手一侧,方便手持时U型扶手向人体方向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U型扶手的中部设有带手指凹槽二的扶手软垫,方便用手把持同时不膈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对车胎进行充气,使用寿命长,密封性好,且操作方便,美观大方,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罐体,2、连接块,3、出气管接头,4、出气管,5、把手压板,6、密封圈,7、枪式把手,8、控制阀门,9、进气管,10、压力表,11、充气管,12、扶手折板,13、U型连接块,14、U型扶手,15、出气管卡件,16、支撑卡件,17、手指凹槽一,18、手指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新型立式爆充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设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内腔连通罐体1,所述连接块2上一侧设有出气管接头3,所述出气管接头3上螺纹连接出气管4,所述连接块2上和出气管接头3相反侧设有把手压板5,所述把手压板5为正六边形,所述把手压板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连接块2,所述把手压板5和连接块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气密效果好,所述把手压板5上卡接设有枪式把手7,所述枪式把手7内扣环处设有控制阀门8,操作方便,所述控制阀门8通过管路和出气管接头3连接,所述枪式把手7和把手压板5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密封效果好,所述罐体1上设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部连接压力表10,所述进气管9下部连接有充气管11,所述把手压板5上连接有扶手折板12,所述扶手折板12上部两端分别设有U型连接块13,所述U型连接块13内分别铰接U型扶手14的两端,所述罐体1上一侧设有卡接出气管4的出气管卡件15,方便出气管4旋拧下来后,放置在罐体1,不易弄丢弄坏。

所述连接块2和罐体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连接处设有生料带,所述出气管4的端部设有支撑卡件16,所述把手压板5上靠近边缘处均匀设有六个螺纹孔,所述枪式把手7的手握端设有手指凹槽一17,所述压力表10内设有硅油,所述进气管9上连接有泄压阀,所述U型连接块13的开口朝向枪式把手7一侧,所述U型扶手14的中部设有带手指凹槽二18的扶手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气体由充气管11进入罐体1内,手握枪式把手7,手指压动控制阀门8,气体经过增压后的罐体1,由连接块2到出气管4快速送入汽车轮胎中,实现快速充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