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排线夹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010发布日期:2019-08-21 00:00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固定排线夹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排线夹,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上,许多部件之间需要通过线缆进行连接,例如高压配电盒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正负极之间的电缆。电缆需要固定,通常利用排线夹来实现。

公告号为CN2070892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三相线固定支架及其有其的车辆,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槽和第二线束槽,第一线束槽和第二线束槽相互对接后,限定出用于穿设电机三相线的容纳槽。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支架由于悬空,会导致三相线屏蔽层损坏,进而导致整车辐射发射超标;还会导致该固定支架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排线夹及汽车,该固定排线夹的结构稳定,能防止线缆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排线夹,其包括;

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包括上本体、卡接凸起和第一半圆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第一半圆槽均形成在所述上本体上;

下部支架,所述下部支架包括下本体、卡接凹槽和第二半圆槽;所述下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本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卡接凹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均形成在所述下本体上;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一半圆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能相互配合形成圆形的容纳槽;

固定支板,设置在所述上本体或所述下本体上,所述固定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板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本体或所述下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支板呈八字形设置,且沿着所述上本体或所述下本体向外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板与所述上本体或所述下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卡接凸起包括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凹槽包括第一卡接凹槽和第二卡接凹槽;

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相配合;

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相配合;

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位于所述上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位于所述下本体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圆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的数量均是两个;

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半圆槽之间的上本体上;

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半圆槽之间的下本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本体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朝向所述下本体的外部倾斜。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本体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所述固定排线夹通过所述固定支板上的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通过设置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形成供高压线缆通过的容纳槽,利用上本体和下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打开容纳槽,利用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形成该容纳槽,并通过固定支板将整个固定排线夹固定在车身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悬空造成的线缆磨损以及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部支架;

11-第一卡接凸起;

12-第二卡接凸起;

13-第一半圆槽;

14-上本体;

2-下部支架;

21-第一卡接凹槽;

22-第二卡接凹槽;

23-第二半圆槽;

24-下本体;

3-固定支板;

31-固定孔;

4-加强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排线夹,包括上部支架1、下部支架2和固定支板3。

其中,上部支架1包括上本体14、卡接凸起和第一半圆槽13;卡接凸起和第一半圆槽13均形成在上本体14上。

下部支架2包括下本体24、卡接凹槽和第二半圆槽23;下本体24的第一端与上本体1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卡接凹槽和第二半圆槽23均形成在下本体24上;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相配合;第一半圆槽13和第二半圆槽23能相互配合形成圆形的容纳槽。

固定支板3设置在上本体14或下本体24上,本实施例设置在下本体24上,固定支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孔31,通过紧固件穿过该固定孔31与车身相连。

针对高压配电盒到电机控制器的高压正负极线缆,将线缆取出时,可以转动上部支架1,使其与下部支架2相互打开,形成图2所示的状态。需要固定时,将上部支架1与下部支架2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实现固定,并通过固定支板3与车身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通过设置上部支架1和下部支架2,形成供高压线缆通过的容纳槽,利用上本体14和下本体24之间的转动连接打开容纳槽,利用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形成该容纳槽,并通过固定支板3将整个固定排线夹固定在车身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悬空造成的线缆磨损以及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

固定支板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为了实现稳定连接并且防止过定位,本实施例设置固定支板3的数量是两个,分别位于上本体14或下本体24的两端。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支板3位于下本体24的两端。

优选的是,两个固定支板3呈八字形设置,且沿着上本体14或下本体24向外侧延伸。这样的布置能够在上部支架1打开如图2所示的状态时,避免固定支板3对上部支架1产生干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支板3可以与上本体14或下本体24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包括第一卡接凸起11和第二卡接凸起12,卡接凹槽包括第一卡接凹槽21和第二卡接凹槽22。

第一卡接凸起11与第一卡接凹槽21相配合,第二卡接凸起12与第二卡接凹槽22相配合,第一卡接凸起11位于上本体14的第二端,第一卡接凹槽21位于下本体24的第二端。

上本体14与下本体24在第一端转动配合,当需要扣合形成容纳槽时,将位于第二端的第一卡接凸起11卡入第一卡接凹槽21,实现上部支架1与下部支架2的固定。

另外,第一半圆槽13和第二半圆槽23的数量也可以均是两个,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第二卡接凸起12位于两个第一半圆槽13之间的上本体14上,第二卡接凹槽22位于两个第二半圆槽23之间的下本体24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排线夹还包括加强板4,固定设置在下本体24的第二端,且位于第二卡接凹槽22的外侧。加强板4的设置弥补了第二卡接凹槽22外侧的下本体24的壁面太薄,容易断裂的缺陷,提高了下本体24的强度,避免反复卡接后造成的断裂。

为了避免干涉,可以设置该加强板4朝向下本体24的外部倾斜。加强板4可以与下本体24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图中未示出),包括车身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排线夹,固定排线夹通过固定支板3上的固定孔31与车身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