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401发布日期:2019-09-20 21: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采用B面机械开关式安全带提醒装置(SBR),包括乘员探测组件、控制器、无线接收器和电池等组件,当座椅上没有乘员时,整个系统处于断电状态,当座椅上有乘员时,系统通电,SBR内的控制器会检测安全带锁舌是否插上,若没插上,则会通过无线通讯方式通知车辆,对乘客进行提醒,使得整个SBR系统一直以低功耗通电直至乘员乘坐时正常通电并进行检测。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中,座椅变化形式越来越复杂,各厂商生产的SBR的乘员探测组件只能与特定的汽车座椅相配合,无法通用安装,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解决了SBR中的乘员探测组件与汽车座椅不能通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乘员探测组件安装于底座底部,固定机构包括:

固设于该乘员探测组件的第一固定件;

对应第一固定件设置于座椅底面的连接块,且该连接块预嵌于座椅待安装乘员探测组件区域的外侧;以及

固设于该连接块且对应第一固定件设置的第二固定件,通过该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卡接连接从而固定乘员探测组件于座椅底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卡接连接来将乘员探测组件安装于座椅的底部,使得乘员探测组件能够探测到是否有乘员坐在汽车座椅上,对不同厂商生产的乘员探测组件与多种型号的座椅相匹配,解决了SBR中的乘员探测组件与汽车座椅不能通用的问题,利于市场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为U形钩,该U形钩安装于乘员探测组件与连接块对应的侧边上,第二固定件为与该U形钩相匹配的卡箍,该卡箍的开口对应U形钩设置,使得该U形钩可从开口卡入卡箍内,从而固定乘员探测组件与座椅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U形钩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翼杆以及连接于该两根翼杆对应端部的封闭杆,通过该封闭杆对应卡设于卡箍中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封闭杆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包括与乘员探测组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该固定板上对应连接块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且该第一固定件与乘员探测组件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固定件为卡扣,该第二固定件为与该卡扣相匹配的卡孔,通过卡扣卡设于卡孔中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连接块由塑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一第一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一第二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一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二第一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二第二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二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卡接连接来将乘员探测组件安装于座椅的底部,使得乘员探测组件能够探测到是否有乘员坐在座椅上,对不同厂商生产的乘员探测组件与多种型号的座椅相匹配,解决了SBR安装过程中乘员探测组件与汽车座椅不能通用分问题,利于市场的发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乘员探测组件的固定机构,乘员探测组件12安装于座椅21底部,该固定机构包括:

固设于乘员探测组件12的第一固定件;

对应第一固定件设置于座椅21底面的连接块11,且该连接块11预嵌于座椅21待安装乘员探测组件12区域的外侧;以及

固设于连接块11且对应该第一固定件设置的第二固定件,通过该第二固定件与该第一固定件的卡接连接从而固定乘员探测组件12于座椅21底部。

较佳地,该连接块11可由塑料制成。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该第一固定件为U形钩121,该U形钩121安装于乘员探测组件12与连接块11对应的侧边上,第二固定件为与U形钩121相匹配的卡箍111,该卡箍111的开口1111对应U形钩121设置,使得U形钩121可从开口1111卡入卡箍111内,从而固定乘员探测组件12于座椅21的底部。

较佳地,该U形钩121对应连接于靠近乘员探测组件12的底面,使得乘员探测组件12的顶面能够贴于底座21的底面。

具体的,结合图2所示,该U形钩1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翼杆以及连接于两根翼杆对应端部的封闭杆,通过封闭杆对应设于卡箍111中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较佳地,该封闭杆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便于从开口1111卡入卡箍111中。

又佳地,该U形钩121可由钢丝弯折而成。

结合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与乘员探测组件1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3上,该固定板13上对应连接块1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且该第一固定件与乘员探测组件12位于固定板13的同一侧以使得乘员探测组件12位于固定板13与座椅21底面之间,从而保证乘员坐上座椅21,座椅21变形而压住乘员探测组件12,进而使得SBR电路导通。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为卡扣122,该第二固定件为与卡扣122相匹配的卡孔112,通过卡扣122卡设于卡孔112中以使得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座椅21的底面预嵌有连接块11,该连接块11位于待安装乘员探测组件区域的外侧,该乘员探测组件在连接块11上安装卡箍111,在该乘员探测组件12对应连接块11的两侧安装与卡箍111相匹配的U形钩121;

将U形钩121卡入对应的卡箍111中,并使得乘员探测组件12与座椅21底面贴合;

当乘员坐上座椅21后,座椅21变形并压住乘员探测组件12,进而使得SBR电路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座椅21的底面预嵌连接块11,该连接块11位于待安装乘员探测组件区域的外侧,在连接块11上开设有若干卡孔112;

在一固定板13上安装乘员探测组件12,并在乘员探测组件12的同一侧的固定板13上安装卡扣122,且卡扣122安装于固定板13上与连接块11上卡孔112对应的位置;

将卡扣122对应卡入卡孔112中,并使得乘员探测组件12与座椅21底面贴合;

当乘员坐上座椅21后,座椅21变形并压住乘员探测组件12,进而使得SBR电路导通。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