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911发布日期:2019-08-03 16:2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支承架,特别指的是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广泛应用于驾驶室内手机的无线充电和夹持。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手机重力支架突出了其可以单手放置和摘取手机的技术特点,为驾驶员的手机充电和夹持提供了方便。然而现有的车载手机重力支架在拿取手机时,需要支架的左右两臂释放手机后才能向上拿动手机,只有拿动手机后手机底部的托板才能向上运动,只有手机底部的托板向上运动,才能使左右两臂释放手机,那么在手机向上移动前,托板没有运动,左右两臂也就不会向外张开来释放手机,同理左右两臂不释放手机,手机就无法向上移动,因此托板也就不能向上运动,最终车载手机重力支架不能动作,手机无法取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自动感应式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壳,与面壳相扣合的背壳,所述面壳与背壳的扣合体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安装有红外触摸控制板,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安装有无线充电控制板,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可滑动地分别对接有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所述红外触摸控制板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其底部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源指示灯和工作指示灯;所述面壳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无线充电区,其下部设置有承托板收存室,所述收存室的中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开关孔,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孔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所述背壳的下部安装有承托板安装座,所述承托板安装座上可旋转地安装有承托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在电机左端轴头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变速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啮合的中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中心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中心齿轮上下两边且与中心齿轮相啮合的左齿条和右齿条,所述左齿条的左端安装有左夹持臂,所述右齿条的右端安装有右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与背壳之间连接有左弹簧,所述右夹持臂与背壳之间连接有右弹簧,所述左齿条、右齿条、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的上面安装有压盖,所述压盖与背壳5相固定,所述压盖与面壳之间安装有无线充感应线圈。

所述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分别向前沿伸,形成左右夹持片,所述左右夹持片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垫和右防滑垫。

所述承托板可以向外再向下旋转,从承托板收存室内伸出,作为手机的底部支承板。

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居于承托板收存室的中部,与外部直通无遮挡。

所述背壳的左侧下部安装有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与红外触摸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无线充感应线圈对应安装在无线充电区的底下,与无线充电控制板的充电回路电连接。

所述背壳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球腕装置,所述球腕装置可以与带球头的汽车出风口夹子以及汽车出风口持钩配合安装,所述背壳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分别给红外触摸控制板和无线充电控制板供电,所述红外触摸控制板的U3的第2管脚和第3管脚分别与无线充电控制板的主控芯片U1的第6管脚和第7管脚电连接;所述背壳的左侧下部安装有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与无线充电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无线充感应线圈对应安装在无线充电区的底下,与无线充电控制板的充电回路电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上安装有时间继电器J1,所述时间继电器J1控制着电机正反转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通过时间继电器J1的烧录点向主控芯片U1烧录时间控制程序,将电机正转与反转一个周期的时间控制为三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与多种带球头的车载挂接件连接,扩大了使用范围。2、自动感应夹取与释放手机,避免了运动死区,3、可以一边支承手机,一边给手机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安装有带球头的汽车出风口夹子的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安装有带球头的汽车出风口挂钩的本实用新型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壳1,与面壳1相扣合的背壳5,所述面壳1与背壳5的扣合体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安装有红外触摸控制板14,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安装有无线充电控制板4,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可滑动地分别对接有左夹持臂15和右夹持臂6;所述红外触摸控制板14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19,其底部安装有电源接口11;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源指示灯28和工作指示灯27;所述面壳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无线充电区17,其下部设置有承托板收存室16,所述收存室16的中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开关孔29,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孔29内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19,所述背壳5的下部安装有承托板安装座13,所述承托板安装座13上可旋转地安装有承托板1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9,安装在电机9左端轴头的蜗杆25,与所述蜗杆25啮合的变速齿轮30,与所述变速齿轮30啮合的中传动齿轮26,与所述传动齿轮26的中心齿轮32,分别安装在所述中心齿轮32上下两边且与中心齿轮32相啮合的左齿条23和右齿条24,所述左齿条23的左端安装有左夹持臂15,所述右齿条24的右端安装有右夹持臂6,所述左夹持臂15与背壳5之间连接有左弹簧10,所述右夹持臂6与背壳5之间连接有右弹簧7,所述左齿条23、右齿条24、左夹持臂15和右夹持臂6的上面安装有压盖3,所述压盖3与背壳5相固定,所述压盖3与面壳1之间安装有无线充感应线圈2。所述左夹持臂15和右夹持臂6分别向前沿伸,形成左右夹持片,所述左右夹持片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层20和右防滑层22。所述承托板12可以向下旋转,从承托板收存室16内伸出,作为手机的底部支承板。所述红外感应开关19居于承托板收存室16的中部,与外部直通无遮挡。所述左夹持臂15和右夹持臂6的内侧分别贴装有防滑垫20和防滑垫22。所述背壳5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球腕装置31,所述球腕装置31可以与带球头的汽车出风口夹子8以及汽车出风口持钩32配合安装,所述背壳5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接口11;所述电源接口11分别给红外触摸控制板14和无线充电控制板4供电;所述背壳5的左侧下部安装有触摸开关32,所述触摸开关32与红外触摸控制板14电连接。所述无线充感应线圈2对应安装在无线充电区17的底下,与无线充电控制板4的充电回路电连接。

使用时,将承托板12从承托板收存室16内旋出,当手机靠近面壳1时,红外感应开关19感应到手机背壳的热量时将感应信号传输给红外触摸控制板14,红外触摸控制板14接通电机正转电路,电机开始正转,经过变速齿轮组30的传动,使中心齿轮26顺时针方向转动,与中心齿轮26相啮合的左齿条23和右齿条24分别向左和向右直线运动,左夹持臂15被左齿条23向左推出,左弹簧10被拉伸,右夹持臂6被右齿条24向右推出,右弹簧7被拉伸,左右夹持臂张开,将手机底部托在承托板12上,手机背壳贴在面壳1的无线充电区17上,无线充感应线圈2的作用下,手机开始补电,当左右夹持臂张开三秒后电机9开始反转,经过变速齿轮组30的传动,使中心齿轮26逆时针方向转动,与中心齿轮26相啮合的左齿条23和右齿条24分别向右和向左直线运动,左夹持臂15所承受的推力被释放,左弹簧10快速收缩,带动左夹持臂15收回。右夹持臂6所承受的推力被释放,右弹簧7快速缩,带动右夹持臂6收回,手机被左右夹持臂抱紧。当有来电或需要取下手机时,触碰一下触摸开关32,主控芯片U1旨令电机9正转,左右夹持臂再次被张开,等取走手机后,左右夹持臂自动收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