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236发布日期:2019-10-15 19:5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车用相机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监控后方的来车情况,采集后方的路况信息,现有无人驾驶车的后视相机的设计大多和前视相机相同,采用了框架式的相机支架,而采用框架式的相机支架使得后视相机在车上变得突兀,不符合设计美学的同时增大了风阻,同时由于汽车在前进方向上的运行速度远高于倒车速度,使得后视相机的电子部件部分直接正对来流,电子部件容易进水损坏。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相机支架,可以适配所有无人驾驶车的车型,安装方便的同时兼具设计美学与优秀的气动特性,使得后视相机与汽车融为一体的同时保护后视相机不会被迎面而来的水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用以解决现有无人驾驶汽车后视相机支架不美观、风阻大及不能有效保护后视相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无人驾驶车用流线型多功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机支架包含迎风面、安装面和安装空腔,所述迎风面上表面为流线型,所述迎风面两侧面为倾斜平面,两侧面为对称设计的光滑平面,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的上表面平滑相接,下边缘与所述的安装面相接,所述迎风面正对气流的来流方向;

所述的安装面为一个平面,该平面上设有多个涂胶点,以此实现所述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连接,

所述的安装空腔为迎风面和安装面围成的一个开口空腔,开口方向朝向车辆的后端,用于安装所述相机,所述安装空腔内设有相机空腔、走线槽与固定螺丝;

所述安装空腔中,相机空腔为一种外大内小的阶梯状长方体结构,相机主体嵌于所述阶梯状长方体结构内部长方体空间,此空间具有安装定位标记、允许小范围调整相机安装角度的空余间隙和便于相机线束导出到所述走线槽的间隙,所述阶梯状长方体结构外部较大的底面设有固定螺丝孔,通过固定螺丝和所述固定螺丝孔组成了一种夹紧锁止机构,

可选的,所述的走线槽位于空腔的下端,位于相机空腔内的的线束通过走线槽引出本支架并引入车辆内部。

可选的,安装相机时通过螺丝与固定螺丝孔的配合夹紧相机,以此实现相机与相机支架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迎风面上表面的最低点朝向车辆的前方,紧贴于车辆顶棚表面,上表面最低点与所述安装面前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设计了安装面,通过粘接式的连接方式适配所有车型。

2、设计了安装空腔和流线型的迎风面,保护相机不被来流和迎面而来的水流顺坏的同时兼具美观。

3、安装空腔的设计使得走线方便,相机走线隐藏在相机支架内,减少风阻的同时兼具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安装相机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安装于汽车上的一个应用案例图示。

图中:1、相机支架;2、迎风面;3、安装面;4、安装空腔;5、相机;6、走线槽;7、固定螺丝孔;8、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将无人驾驶车的相机支架制作成鱼鳍外形,其中流线型无人驾驶车相机支架1包含迎风面2、安装面3和安装空腔4;相机5安装在相机支架1的安装空腔4内,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相机支架1内。

迎风面2上表面为流线型,两侧面为倾斜平面,迎风面2正对气流的来流方向。

安装面3为一平面,安装面3上有胶水,实现相机支架1与汽车8的连接。

安装空腔4用于固定相机5,安装空腔4包括相机空腔、走线槽6与固定螺丝孔7,通过螺丝与固定螺丝孔7的配合实现相机5与相机支架1的固定连接。

将无人驾驶车的后视相机支架制作成一种相较于传统后视相机支架更加美观的、低风阻的流线型支架。所述迎风面上表面为流线型,上表面的最低点朝向车辆的前方,紧贴于车辆顶棚表面,上表面最低点与所述安装面(3)前端相接,所述迎风面(2)两侧面为倾斜平面,两侧面为对称设计的光滑平面,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的上表面平滑相接,下边缘与所述的安装面(3)相接,所述迎风面(2)正对气流的来流方向。

所述流线型迎风面,该设计的一个作用是能够在外观上伪装成传统的鲨鱼鳍天线,在极小的程度影响车辆基本外观的条件下增加车辆的后视功能,该设计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保持所述相机稳定,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保证所述相机不会由于气流摩擦的原因频繁产生共振,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冰雹、沙尘暴,能够保护所述相机减弱受到外界小型硬物的击打。

所述安装空腔中,相机空腔为一种外大内小的阶梯状长方体结构,相机主体嵌于所述阶梯状长方体结构内部较小的长方体空间,此空间具有安装定位标记、允许小范围调整相机安装角度的空余间隙和便于相机线束导出到所述走线槽(6)的间隙,所述阶梯状长方体结构外部较大的底面设有所述固定螺丝孔(7),固定螺丝和固定螺丝孔组成了一种夹紧锁止机构,安装相机时通过螺丝与固定螺丝孔(7)的配合夹紧相机,以此实现相机(5)与相机支架(1)的固定连接。

所述的车辆顶部的安装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在车辆顶部,根据需要安装位置可以设在车辆尾部的便于安装的任意位置;

所述的走线槽位于空腔的下端,位于相机空腔内的的线束通过走线槽引出本支架并引入车辆内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