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245发布日期:2019-07-19 22: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传感器的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繁重体力劳动都将由机器人来完成。机场牵引车在机场转运货物及搬运行李箱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以往牵引车一般由人来驾驶。人工驾驶牵引车在高强度满负荷工作条件下容易疲劳,人工驾驶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磕碰事故。

自动无人驾驶牵引车在布置有激光导航雷达和超声波探测雷达,能实现自主导航运行,很好规避上述缺陷。

自动无人驾驶牵引车利用激光传感器进行水平测距,激光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机座上,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摆动,影响激光传感器的测试效果,而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或其他原因容易对激光传感器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对激光传感器的固定方式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安装或拆卸方便、成本低、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顶部盖板、激光传感器、前罩壳、后罩壳;

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前端呈弧面结构,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后端呈平面结构;

所述顶部盖板上设有用来固定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激光传感器的下端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的根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前端设有激光接收器;

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前端设有前罩壳;所述前罩壳的形状与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前端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后端设有后罩壳,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后罩壳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组合螺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激光传感器的后端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组合螺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板为“L”型支撑板

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纵向长度的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后罩壳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矩形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相对两个长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矩形凹槽,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矩形凹槽的槽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罩壳的下端面与后端面均为敞口式,所述前罩壳的前端设有呈“]”字型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激光接收器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前罩壳之间通过自攻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前罩壳与后罩壳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激光传感器的保护,通过凹槽以及支撑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激光传感器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而且安装后表面看不到太多螺钉,外观美观高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前罩壳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中的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螺纹孔;2、顶部盖板;3、凹槽;4、前罩壳;5、后罩壳;6、激光传感器;7、支撑架;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三支撑板;11、矩形凹槽;12、第一螺钉;13、第二螺钉;14、自攻螺钉;15、组合螺钉;16、激光接收器;1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顶部盖板2、激光传感器6、前罩壳4、后罩壳5,其中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呈弧面结构,激光传感器6的后端呈平面结构,前罩壳4的形状与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的形状是相互匹配的,激光传感器6能够套设在前罩壳4内并通过自攻螺钉14与前罩壳4固定,实现对激光传感器6的保护,能够防止激光传感器6与外界碰撞而损坏,将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设置成弧面结构,方便将前罩壳4套在激光传感器6上,而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设有激光接收器16。

在顶部盖板2上设有用来固定激光传感器6的凹槽3,此凹槽3为一浅凹槽,凹槽3的形状及大小与激光传感器6的下端面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当然,凹槽3的尺寸大小也可以略大于激光传感器6的下端面的尺寸大小,为的就是可以将激光传感器6安置在凹槽3内,能够防止激光传感器6发生左右摆动,在凹槽3的根部设有3个第一螺纹孔1,其中,这里的凹槽3的根部是指按图1方向所示的凹槽3的右端。

激光传感器6的后端与后罩壳5连接,在激光传感器6于后罩壳5之间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通过组合螺钉15与第一螺纹孔1连接,其中,组合螺钉15的尺寸与第一螺纹孔1的尺寸相匹配,这里的支撑架7是固定设置在激光传感器6的后端的,并且支撑架7通过组合螺钉15固定在第一螺纹孔1的上端,从而实现将激光传感器6固定在顶部盖板2上的凹槽3内。

本实施例在进行安装时,首先激光传感器6置入凹槽3内,再将支撑架7与激光传感器6的后端固定连接后,并通过组合螺钉15将支撑架7固定在第一螺纹孔1的上端,从而实现对激光传感器6的固定,然后将前罩壳4套在激光传感器6上并通过自攻螺钉14固定,实现对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及激光传感器6的上端的密封保护,最后,将后罩壳5与支撑架7固定连接,实现对激光传感器6后端的密封保护,从而实现安装过程,当需要对本实施例拆卸时,只需按照上述安装过程进行逆操作即可。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8是竖直设置的,且第一支撑板8通过第一螺钉12与激光传感器6的后端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板8为矩形支撑板,而且第一支撑板8相对两个长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矩形凹槽11,这里的第一支撑板8的相对两个长边,指的是第一支撑板8的纵向长度的两个边,而第二支撑板9设置在第一支撑板8的下端,且与第一支撑板8垂直,并通过组合螺钉15固定在第一螺纹孔1的上端,这里的组合螺钉15与第一螺纹孔1的孔径大小相匹配,其中第二支撑板9与第一支撑板8的下端设有一定的距离a,此距离a是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凹槽3的槽深来设置的,这样可以将第二支撑板9精确固定在第一螺纹孔1的上端。

而第三支撑板10为“L”型支撑板,第三支撑板10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8上的矩形凹槽11的槽底部,第三支撑板10靠近后罩壳5的一端的底部通过第二螺钉13与后罩壳5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支撑板10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三支撑板10的底部的延伸方向不相交,这里的第三支撑板10的底部是指按照图1方向所示的第三支撑板10的右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矩形凹槽11可以减少支撑架7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而设置的第三支撑板10可以增大与后罩壳5的接触面积,实现对后罩壳5的固定,稳定性强,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板9与第三支撑板10均是垂直第一支撑板8设置的,而且均是位于第一支撑板8的同一个侧面上,且第三支撑板10位于第二支撑板9的上侧,其中,当后罩壳5固定在第三支撑板10的底部时,后罩壳5位于第二支撑板9的上端。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前罩壳4的下端面与后端面均为敞口式,且前罩壳4的前端设有呈“]”字型的开口17,通过这样的设置,前罩壳4能够从激光传感器6的前端至后端方向套设在激光传感器6上,也能够从激光传感器6的上端至下端方向套设在激光传感器6上,使用方便、快捷,其中开口17的大小与激光传感器6前端的激光接收器16的大小相匹配,能够实现激光传感器6收光发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