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621发布日期:2019-08-20 23:5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已经普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人们对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汽车经常行驶在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行驶过程中车辆会产生颠簸,如果驾驶员或乘客坐在没有减振性能的座椅上,来自路面的振动会传递到座椅上,长时间驾车或乘车是十分疲劳的。为了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对驾驶员或乘客的影响,通常是在座椅上增加一层或多层泡沫橡胶软垫,起到吸振缓冲功效,但是如果长途行车,驾驶员或乘客依然会感到疲劳,长此以往对驾驶员或乘客身体的脊椎健康非常不利;因此,人们设计了具有减振功能的座椅,以改善驾驶员或乘客的乘坐环境,提高驾驶员驾车或乘客坐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现有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座椅是在座椅底部设置多个竖直放置的减振弹簧,但是该类型的减振座椅只能起到缓冲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减振效果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实现了汽车座椅的多级多方向的缓冲吸振,减振效果丰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包括底座框架、限位盘、振动轴、竖直弹簧和水平减振组件,所述底座框架下方设有连接杆,所述四个连接杆端部设有导向盘,且连接杆端部与导向盘焊接,所述导向盘中心设有导向孔,所述底座框架上方的四个拐角处设有铰接座一,所述限位盘与导向盘紧固连接,所述振动轴上部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四个面上分别设有铰接座二,所述振动轴顶端设有坐垫托盘,所述竖直弹簧套设在振动轴下端,且竖直弹簧上端与矩形块下端面接触,竖直弹簧下端与限位盘端面接触,所述水平减振组件由外筒体、振动杆和水平弹簧组成,所述外筒体尾端设有铰接杆一,且铰接杆一与铰接座一铰接,所述振动杆从外筒体穿过,且位于外筒体内部的振动杆端部设有圆盘,所述振动杆端部与铰接座二铰接,所述水平弹簧套设在振动杆上,且一端与圆盘端面接触,另外一端与外筒体端部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上设有半球环槽,且竖直弹簧下端卡钳在半球环槽中。

优选的,所述水平减振组件对称设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十字型设有四个。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座椅减振机构,当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颠簸后,振动传递到汽车座椅上后,人们的坐垫坐落在坐垫托盘上,因此在人员重力作用下,振动轴在竖直方向上在导向孔的约束下向下运动,因为所述振动轴上部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四个面上分别设有铰接座二,所述竖直弹簧套设在振动轴下端,且竖直弹簧上端与矩形块下端面接触,竖直弹簧下端与限位盘端面接触,所以竖直弹簧被进一步压缩,然后再回复形变,起到一级减振效果;与此同时,振动轴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运动时,铰接座二也向下运动,因为所述水平减振组件由外筒体、振动杆和水平弹簧组成,所述外筒体尾端设有铰接杆一,且铰接杆一与铰接座一铰接,所述振动杆从外筒体穿过,且位于外筒体内部的振动杆端部设有圆盘,所述振动杆端部与铰接座二铰接,所述水平弹簧套设在振动杆上,且一端与圆盘端面接触,另外一端与外筒体端部内壁接触,所以振动杆与铰接座二接触处向下运动,使得振动杆带着圆盘往外筒体外部运动,实现对水平弹簧的压缩,然后再回复形变,同步使得外筒体端部的铰接杆一与铰接座一在铰接处并在一定角度上转动,起到二级减振效果,实现了汽车座椅的多级缓冲吸振,减振效果丰富。

另外所述水平减振组件对称设有四个,且在底座框架内部呈现对角线分布,能够起到多方位的减振效果;所述限位盘上设有半球环槽,且竖直弹簧下端卡钳在半球环槽中,保证了振动轴上下振动时竖直弹簧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弹簧浮动产生的噪声;所述连接杆呈十字型设有四个,保证了导向盘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汽车座椅减振机构俯视图;

图2是底座框架俯视图;

图3是限位盘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位置剖视图;

图5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振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振动轴主视图;

其中:

1、底座框架;2、限位盘;3、振动轴;4、竖直弹簧;5、水平减振组件;10、连接杆;11、导向盘;11-1、导向孔;12、铰接座一;20、半球环槽;30、矩形块;30-1、铰接座二;31、坐垫托盘;50、外筒体;50-1、铰接杆一;51、振动杆;51-1、圆盘;52、水平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座椅减振机构,实现了汽车座椅的多级多方向的缓冲吸振,减振效果丰富。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底座框架1、限位盘2、振动轴3、竖直弹簧4和水平减振组件5,如图1、图2所示,所述底座框架1下方设有如图5所示的连接杆10,所述四个连接杆10端部设有导向盘11,且连接杆10端部与导向盘11焊接,所述导向盘11中心设有导向孔11-1,所述底座框架1上方的四个拐角处设有铰接座一12,所述限位盘2与导向盘11紧固连接,如图6、图7所示,所述振动轴3上部设有矩形块30,所述矩形块30的四个面上分别设有铰接座二30-1,所述振动轴3顶端设有坐垫托盘31,所述竖直弹簧4套设在振动轴3下端,且竖直弹簧4上端与矩形块30下端面接触,竖直弹簧4下端与限位盘2端面接触,所述水平减振组件5由外筒体50、振动杆51和水平弹簧52组成,所述外筒体50尾端设有铰接杆一50-1,且铰接杆一50-1与铰接座一12铰接,所述振动杆51从外筒体50穿过,且位于外筒体50内部的振动杆51端部设有圆盘51-1,所述振动杆51端部与铰接座二30-1铰接,所述水平弹簧52套设在振动杆51上,且一端与圆盘51-1端面接触,另外一端与外筒体50端部内壁接触。

如图3、图4所示,所述限位盘2上设有半球环槽20,且竖直弹簧4下端卡钳在半球环槽20中。

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减振组件5对称设有四个。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10呈十字型设有四个。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实施例1:

该汽车座椅减振机构,当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颠簸后,振动传递到汽车座椅上后,人们的坐垫坐落在坐垫托盘31上,因此在人员重力作用下,振动轴3在竖直方向上在导向孔11-1的约束下向下运动,因为所述振动轴3上部设有矩形块30,所述矩形块30的四个面上分别设有铰接座二30-1,所述竖直弹簧4套设在振动轴3下端,且竖直弹簧4上端与矩形块30下端面接触,竖直弹簧4下端与限位盘2端面接触,所以竖直弹簧4被进一步压缩,然后再回复形变,起到一级减振效果;与此同时,振动轴3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运动时,铰接座二30-1也向下运动,因为所述水平减振组件5由外筒体50、振动杆51和水平弹簧52组成,所述外筒体50尾端设有铰接杆一50-1,且铰接杆一50-1与铰接座一12铰接,所述振动杆51从外筒体50穿过,且位于外筒体50内部的振动杆51端部设有圆盘51-1,所述振动杆51端部与铰接座二30-1铰接,所述水平弹簧52套设在振动杆51上,且一端与圆盘51-1端面接触,另外一端与外筒体50端部内壁接触,所以振动杆51与铰接座二30-1接触处向下运动,使得振动杆51带着圆盘51-1往外筒体50外部运动,实现对水平弹簧52的压缩,然后再回复形变,同步使得外筒体50端部的铰接杆一50-1与铰接座一12在铰接处并在一定角度上转动,起到二级减振效果,实现了汽车座椅的多级缓冲吸振,减振效果丰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另外所述水平减振组件5对称设有四个,且在底座框架1内部呈现对角线分布,能够起到多方位的减振效果;所述限位盘2上设有半球环槽20,且竖直弹簧4下端卡钳在半球环槽20中,保证了振动轴3上下振动时竖直弹簧4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弹簧浮动产生的噪声;所述连接杆10呈十字型设有四个,保证了导向盘11的结构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