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自行车减震车轮及减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1771发布日期:2019-12-13 17:5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自行车减震车轮及减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舒适性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自行车减震车轮及减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自行车,驱动方式大多采用链条来进行驱动,有的还采用轴传动,自行车有噪音小、零污染、轻便,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维修简单等优点,很受人们的追捧,尤其是这几年,低碳生活的提出,骑自行车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锻炼身体,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一些小黄、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的出现,更是激发了人们骑车的热情。没有自行车的也可以免费骑车,而且大街上不难找到共享单车的影子。但是传统自行车轮的辐条不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当自行车颠簸时,人也跟着一起震动,使人感觉到不舒适。

传统自行车没有减震结构,基本靠车胎来缓冲振动,车胎的缓冲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比较跌波的路面,不能满足使用,舒适性较差。一些高档自行车,设计着减震结构,舒适性大大提高,但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行车的舒适性,能让更多的人更愿意来骑自行车,能让更多的人觉得骑自行车是一种享受,故设计一种新型简单结构是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减震车轮及减震自行车,以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行车骑行的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减震车轮,包括轮轴、轮辐、轮辋和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辐为减震器;

所述的减震器沿车轮偏心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偏心的偏心距为0~20mm,不包含0mm的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的轮轴上均匀布置三个连接孔,所述的轮辋上均匀布设三个轮辋连接件,所述减震器有三个;

三个减震器分别连接连接孔和轮辋连接件,所述减震器相对于车轮半径的偏心距为20mm。

可选的,所述的减震器包括缓冲轴和缓冲腔,所述的缓冲轴与缓冲腔通过设置在缓冲腔外周和缓冲腔内的弹簧构件实现轴向的缓冲减震。

可选的,所述的缓冲轴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轴和第二缓冲轴,第一缓冲轴的直径大于第二缓冲轴的直径;

所述的弹簧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腔外,第二弹簧设置在缓冲腔内;

所述的缓冲腔为端部收口的腔体,第二缓冲轴由缓冲腔的收口端伸入缓冲腔内并与第二弹簧连接;第一缓冲轴与第一弹簧轴向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缓冲轴与所述的第二弹簧沿轴向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缓冲腔内壁上贴设缓冲垫,第二弹簧还与调节件连接。

一种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包括缓冲轴和缓冲腔,所述的缓冲轴与缓冲腔通过设置在缓冲腔外周和缓冲腔内的弹簧构件实现轴向的缓冲减震。

可选的,所述的缓冲轴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轴和第二缓冲轴,第一缓冲轴的直径大于第二缓冲轴的直径;

所述的弹簧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腔外,第二弹簧设置在缓冲腔内;

所述的缓冲腔为端部收口的腔体,第二缓冲轴由缓冲腔的收口端伸入缓冲腔内并与第二弹簧连接;第一缓冲轴与第一弹簧轴向连接。

一种减震自行车,包括车轮,所述的车轮为本公开所述的自行车减震车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带有减震装置的车轮,当在骑行过程中遇到了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能够极大地减少颠簸程度,提高其舒适性,使骑行者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不容易感到很难受。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减震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1-轮轴、2-轮辐、3-轮辋连接件、4-轮辋、5-轮胎;

21-第一连接件、22-第一缓冲轴、23-第二缓冲轴、24-第一弹簧、25-缓冲腔、251-缓冲垫、26-第二弹簧、27-调节件、28-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结合图1和2,本实施例的自行车减震车轮,包括轮轴1、轮辐2、轮辋4和轮胎5,轮辐2为减震器;减震器沿车轮偏心方向设置。当人用力蹬脚蹬时,通过车链带动后面的轮轴1转动,减震器带动车轮转动,后轮开始转动,然后前轮也跟着转动。当在骑行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的时候,或者是由其他比如石子等琐碎东西时,传统的自行车这时会让人感觉有些颠簸,让骑行者身体很不舒服,并且容易伤害身体,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车轮克服了以上问题,能够极大地提高骑行者骑行的舒适性。当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轮胎5先与路面接触,这时通过车轮里的减震器的共同作用下,使骑行者感觉到震动比较小,提高骑行舒适度。减震器相对于车轮半径的偏心距为0~20mm,不包含0mm的端点值;当自行车在工作状态时,车轮的三个减震器会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力,设置其最大偏心距为20mm,以达到理论承载能力。

比如,本实施例的方案中,轮轴1上还设置花鼓,花鼓上均匀布置三个连接孔,轮辋4上均匀布设三个轮辋连接件3,减震器有三个;当人用力蹬脚蹬时,通过车链带动后面的轮轴1转动,进而带动花鼓转动,花鼓通过销带动减震器转动,减震器带动车轮转动,后轮开始转动,然后前轮也跟着转动。三个减震器分别连接连接孔和轮辋连接件,减震器相对于车轮半径的偏心距为20mm,具体设置三个减震器考虑的因素为通常情况下通过一个轮上三个减震器的相互作用,可以保障自行车骑行时的正常工作状态。四个及四个以上也可以的,只不过是加工轮轴和轮辋的难度大幅度提升,给制造带来不便。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减震车轮上安装的减震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减震器,比如小龟王减震器等普通减震器。只要能满足车轮转动、达到一定的减震效果即可。

最好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减震车轮上使用的减震器还可以是图2中所示结构的减震器,减震器包括缓冲轴和缓冲腔25,缓冲轴与缓冲腔25通过设置在缓冲腔25外周和缓冲腔25内的弹簧构件实现轴向的缓冲减震。本方案中的减震器主要是由弹簧构件与缓冲轴的共同作用下使其缓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弹簧构件都是强度和阻尼系数都比较大的类型。缓冲腔25的外周和内部都有轴向上的缓冲力,两者相互配合,更利于对转动中的车轮给予缓冲力。

缓冲轴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轴22和第二缓冲轴23,第一缓冲轴22的直径大于第二缓冲轴23的直径;弹簧构件包括第一弹簧24和第二弹簧26,第一弹簧24套设在缓冲腔25外,第二弹簧26设置在缓冲腔25内;缓冲腔25为端部收口的腔体,第二缓冲轴23由缓冲腔25的收口端伸入缓冲腔25内并与第二弹簧26连接;第一缓冲轴22与第一弹簧24轴向连接。优选的,第二缓冲轴23与第二弹簧26沿轴向连接。第一缓冲轴22的端部是第一连接件21(比如轴孔),此处可以和花鼓上的连接孔通过轴或销连接在一起,第二缓冲轴23为头部稍大,其他为规则圆柱形的构件,第二缓冲轴23的头部稍大端伸入缓冲腔25,缓冲腔25内的形状可以配合第二缓冲轴23的稍大的头的形状来设置,收口的缓冲腔25,一方面防止第二缓冲轴23由于较大的力量抽离缓冲腔25,另一方面防止第二缓冲轴23带动第二弹簧26的移动距离太大,超过第二弹簧26的弹性极限,导致第二弹簧26的损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构件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轴向和部分径向的缓冲运动,同时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使整体减震器构件使用寿命增加,相互保护。然后在第二连接件26(比如一个带有轴孔的轴)上设置轴孔连接到轮辋4上。

在缓冲腔25内壁上贴设缓冲垫251,第二弹簧26还与调节件27连接。通过缓冲垫251形式的弹性垫片的作用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外力,起到缓冲作用。自行车骑行年限过久时,弹簧难免会受到影响,这时就可以考虑调节件27的作用,主要对第二弹簧26的压缩距离进行调整,比如调节件27为调节螺母,使第二弹簧26具有一定的张紧程度。另外,设置调节件27的位置在第二连接件28上,第二连接件28上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将减震器安装在轮辋4上的轮辋连接件3上,轮辋连接件3实质上就是一个带有连接孔的延伸板体,主要的作用就是连接减震器的一端,具体可通过螺母或销轴的方式连接,同时,调节件27还可以隐藏在第二连接件28内,比如在第二连接件28的未设置连接孔的端部设置一个贯通孔,在孔内沿轴向设置调节件27,调节件27与第二弹簧26顶紧。

一种减震自行车,包括车轮,车轮为本实施例中自行车减震车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