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记忆模块以及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2068发布日期:2019-03-08 23:2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记忆模块以及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记忆模块以及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五人座轿车已经不能满足人口较多的家庭的使用需求,因此,近几年七人座suv,mpv的市场占有量逐年递增,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针对每一排乘客的进出空间,尤其是第三排乘客如何能够便捷舒适地从第二排座椅位置上车进入到第三排乘坐,就是易进入(easy-entry,eze)模块想要解决的问题。

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通常包括下滑轨和上滑轨,其中,下滑轨相对于汽车的地板或框架固定,而上滑轨相对于座椅(例如第二排座椅)固定,上滑轨被连接到下滑轨,以便允许上滑轨相对于下滑轨的前后运动,当上滑轨上的座椅被前移时,后排乘客具有更为宽敞的进出空间。当然,该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该下滑轨和上滑轨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滑轨锁止机构,以在后排乘客进出之后锁定上滑轨即座椅的位置。

已知该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还可引入记忆模块,以允许座椅从选择点(例如第二排乘客的乘坐舒适位置)开始向前移动,然后允许座椅向后运动至不超出选择点的位置。这种记忆模块常被设置于滑轨(即下滑轨和上滑轨)的外部,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使其布置不便,而且成本高昂,甚至需要在座椅骨架上设计相应的固定结构。与外置的记忆模块相比,设置于滑轨的内部的记忆模块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cn102126449和cn102198808b,其公开的记忆模块不需要占据滑轨外的空间。但是,这些已知的记忆模块本身零件众多且机构复杂,例如包括棘轮等复杂零件,在滑轨内占据的空间较大,这就容易和滑轨锁止机构干涉,而且难以应用于不同轨型的滑轨上。而且,这些已知的记忆模块的很多零件需要在滑轨配对前装配,导致装配成本较大。另外,这些已知的记忆模块需要在滑轨上开设较多的槽孔,这就减弱了滑轨的整体刚性,使其应用受到巨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内置模块的结构复杂且占据空间较大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记忆模块以及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记忆模块,包括:上模块,其包括固定块、压舌和复位簧,其中,压舌通过复位簧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块上,复位簧为压舌的旋转提供第一驱动力,其中,固定块具有下伸的上挡点,压舌的前端面形成上档面;与上模块配合的下模块,其包括导轨、滑块、转块和扭簧,其中,转块通过扭簧可旋转地安装在滑块上,扭簧为转块的旋转提供第二驱动力,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上,其中,导轨具有锁止孔,转块具有锁止块,滑块的前端具有上伸的第一下挡点,转块的后端具有用于配合上挡点的上伸的第二下挡点;当转块在第二驱动力的作用下前翘时,锁止块插入锁止孔内,上档面与第一下挡点分离开;当压舌在第一驱动力的作用下下压转块以克服第二驱动力而迫使转块后翘时,锁止块离开锁止孔,上档面与第一下挡点接触配合。

固定块包括顶板部和底板部,底板部从顶板部的下表面开始朝下弧形延伸然后再平行于顶板部延伸以分别形成固定弧形段和平直段;压舌的后端朝上弧形延伸以形成压舌弧形段;复位簧包括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第二簧片从第一簧片的后端开始朝上弧形延伸然后再朝前倾斜向上继续延伸以形成簧片弧形段和倾斜段;簧片弧形段容置于压舌弧形段内配合,压舌弧形段容置于固定弧形段内配合;倾斜段与顶板部配合;第一簧片朝向平直段向压舌提供第一驱动力。

固定块还包括连接筋,该连接筋分别垂直于顶板部和底板部延伸并设置于顶板部和底板部之间;压舌包括通过舌片槽口间隔开的侧部段;复位簧包括通过簧片槽口间隔开的侧部段;该连接筋插入舌片槽口和簧片槽口内配合。

倾斜段具有凸起,顶板部具有凹陷,凸起伸入凹陷内配合。

压舌包括第一舌板部、倾斜部和第二舌板部,其中,倾斜部设置于平行的第一舌板部和第二舌板部之间并将第一舌板部连接于第二舌板部。

上模块还包括安装在压舌上的拉片,该拉片具有弯曲部段,倾斜部具有通孔,该弯曲部段插入通孔中配合。

导轨包括底壁和垂直于底壁延伸的两侧壁;滑块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纵梁和垂直于纵梁延伸并连接纵梁的两横梁,纵梁的底表面和外侧表面上均具有凸起半球结构,该凸起半球结构与导轨的底壁和侧壁可滑动配合。

该下模块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滑块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扭簧包括第一扭臂、第二扭臂和连接臂,其中,连接臂设置在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之间并连接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连接臂压在转块的上表面上,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的远离连接臂的自由端压在滑块的上表面上以向转块提供第二驱动力。

本发明所述的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记忆模块。

该座椅安装结构还结构下滑轨、上滑轨和易进入模块,其中,上模块连接于上滑轨的内部,下模块连接于下滑轨的内部,上滑轨被连接到下滑轨以便允许上滑轨相对于下滑轨的前后运动,易进入模块分别与上模块和上滑轨连接。

下模块的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抽芯铆钉和第二抽芯铆钉连接在下滑轨上。

根据本发明的记忆模块和座椅安装结构,通过可旋转的压舌和转块的配合来实现滑块在导轨上的锁止和解锁,结构简单,不涉及棘轮等复杂零件,零件数量少,降低模块成本,在滑轨内部占据的空间较小,避免和滑轨锁止机构干涉,增加了模块使用的广泛性。特别地,通过在导轨上设计锁止孔,避免了在滑轨上开设过多的槽口,从而避免了对滑轨的刚性的减弱,实际上,通过在滑轨内设计导轨,反而可以增强滑轨的刚性,而且通过导轨和滑轨的紧固件的设置,还可以实现滑块前后行程的限位。另外,本发明的座椅安装结构通过易进入模块来驱动记忆模块,以实现易进入模块和记忆模块的协同运动。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座椅安装结构,记忆模块的上下模块可以在上下滑轨配对后单独装配在上下滑轨上,不涉及滑轨配对前的大量装配工作,降低装配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记忆模块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上模块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下模块的局部剖面图;

图4示出了图1的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

图5是包括图1的记忆模块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下模块和下滑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记忆模块包括彼此配合的上模块1和下模块2。在耦合状态下,上模块1与下模块2联动,在离合状态下,上模块1相对于静止的下模块2独立运动。

上模块1包括固定块11、压舌12、复位簧13和拉片14,其中,压舌12通过复位簧13安装在固定块11上,拉片14安装在压舌12上。

具体地,固定块11为夹板结构,其包括顶板部111、底板部112和连接筋113,底板部112从顶板部111的下表面开始朝下弧形延伸然后再平行于顶板部111延伸以分别形成固定弧形段1121和平直段1122(参见图2),连接筋113分别垂直于顶板部111和底板部112延伸并设置于顶板部111和底板部112之间,另外,该平直段112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伸的上挡点1a(其作用将在描述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时进行说明)。

压舌12为片状结构,其包括第一舌板部121、倾斜部122和第二舌板部123,其中,倾斜部122设置于平行的第一舌板部121和第二舌板部123之间并将第一舌板部121连接至第二舌板部123(参见图2)。第一舌板部121的远离第二舌板部123的一端包括通过舌片槽口121a间隔开的第一侧部段121b和第二侧部段121c,该第一侧部段121b和第二侧部段121c的自由端分别朝上弧形延伸以形成压舌弧形段1211,另外,该第二舌板部123的前端面形成为上档面1b(参见图2,其作用将在描述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时进行说明)。在装配完成状态下,该舌片槽口121a与连接筋113配合,该压舌弧形段1211与固定弧形段1121配合(参见图2),以使得压舌12的侧向运动被限制且仅允许围绕圆弧中心的旋转运动。

复位簧13为夹片结构,其包括第一簧片131和第二簧片132,其中,第二簧片132从第一簧片131的一端开始朝上弧形延伸然后再倾斜向上继续延伸以形成簧片弧形段1321和倾斜段1322(参见图2)。与压舌12类似地,复位簧13的远离自由端的一端包括通过簧片槽口13a间隔开的侧部段。在装配完成状态下,该簧片槽口13a与连接筋113配合,该簧片弧形段1321与压舌弧形段1211配合(参见图2)。另外,如图2所示,倾斜段1322在临近自由端附近具有凸起1322a,相应地,顶板部111在临近自由端附近具有凹陷111a,通过该凸起1322a和凹陷111a的配合来实现复位簧13的一端的相对固定,由于复位簧13的第一簧片131和第二簧片132具有预紧力,因此,该第一簧片131始终对下方的第一舌板部121施加向下的预压力。

回到图1,压舌12的倾斜部122的中部具有通孔122a,拉片14通过弯曲部段141连接固定在该通孔122a中。

上模块1的装配过程简便快捷,包括:复位簧13的簧片弧形段1321从侧面插入压舌12的压舌弧形段1211中,然后将固定块11的连接筋113插入装配压舌12的舌片槽口121a和复位簧13的簧片槽口13a,直至复位簧13的凸起1322a嵌入固定块11的凹陷111a中,然后将拉片14的弯曲部段141从上方卡入压舌12的通孔122a中即可。

下模块2包括导轨21、滑块22、转块23、扭簧24和转轴25,其中,转块23通过扭簧24和转轴25安装在滑块22上,滑块22安装在导轨21上。

具体地,导轨21为u型结构,包括底壁211和垂直于底壁211延伸的两侧壁212,该底壁211上具有若干锁止孔211a。

滑块22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纵梁221和垂直于纵梁221并连接纵梁的两横梁222,其中,前横梁222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上伸的第一下挡点2a(其作用将在描述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时进行说明),纵梁221的底表面和外侧表面上均具有凸起半球结构。在装配完成状态下,该凸起半球结构可以保证滑块22在导轨21内自由滑动。

转块23为板状结构,其后端设置有上伸的第二下挡点2b(其作用将在描述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时进行说明),另外,该转块23在临近第二下挡点2b附近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下伸的锁止块231,用于与导轨21的锁止孔211a配合,如图3所示。

回到图1,扭簧24包括第一扭臂241、第二扭臂242和连接臂243,其中,连接臂243设置在第一扭臂241和第二扭臂242之间并连接第一扭臂241和第二扭臂242。在装配完成状态下,转轴25固定连接于滑块22上,套设在转轴25上的转块23和扭簧24容置于滑块22内并可围绕着转轴25转动,扭簧24的连接臂243压在转块23的上表面上,第一扭臂241和第二扭臂242的远离连接臂243的自由端压在纵梁221的上表面上,从而通过扭簧24始终对转块23的后端施加一个使锁止块231下压的作用力,即,使转块23前翘。在本实施例中,转轴25与纵梁221过盈配合,确保转轴25和滑块22无相对转动;转轴25与转块23间隙配合,确保转块23可以围绕着转轴25旋转。

结合图1,下模块2的装配过程的同样简便快捷,包括:转块23放入滑块22的框架结构内部,将扭簧24的连接臂243压在转块23上,将转轴穿过扭簧24的扭臂241,242、转块23和滑块22进行装配,然后从前端或后端滑入导轨21中即可。

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该记忆模块的工作机制。

在初始状态下,复位簧13的第一簧片131对压舌12的第一舌板部121施加向下的预压力,迫使压舌12围绕圆弧中心顺时针旋转,下压转块23的前端使其后翘,此时,压舌12的前端面形成的上档面1b抵靠滑块22的上伸的第一下挡点2a,当上模块1受力向前移动时,下模块2相应前移。另外,此时的固定块11的下伸的上挡点1a与转块23的后端的上伸的第二下挡点2b配合,当上模块1受力向后移动时,下模块2相应后移。此时,上模块1和下模块2联动。

外力f作用于拉片14,克服复位簧13的预压力而使得压舌12的前端离开转块23上翘,由于转块23的前端不再受到压舌12的下压,其在扭簧24(参见图1)的作用下前翘,转块23的后端的锁止块231插入导轨21的锁止孔211a中配合,从而将下模块2固定在选定位置,此位置即记忆位置。

由于上翘的压舌12摆脱第一下挡点2a的限制,上模块1的向前移动与下模块2完全独立。

虽然转块23在扭簧24的作用下前翘,但是其后端上伸的第二下挡点2b依然能够对固定块11的下伸的上挡点1a进行限制,由于下模块2被固定在该记忆位置,向后移动的上模块1受到第二下挡点2b的止挡而终止在该记忆位置。此后,释放外力f,在复位簧13的预压力作用下,上模块1和下模块2回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包括上模块1、下模块2、下滑轨3、上滑轨4和易进入模块5,其中,上模块1与上滑轨4连接,下模块2与下滑轨3连接,下滑轨3相对于汽车的地板或框架固定,上滑轨4相对于座椅固定,上滑轨4被连接到下滑轨3以便允许上滑轨4相对于下滑轨3的前后运动,易进入模块5分别与上模块1和上滑轨4连接。具体地,通过第一紧固件6将易进入模块5和上模块1分别固定在上滑轨4的两侧,即上模块1安装在上滑轨4的内部,而易进入模块5安装在上滑轨4的外部。例如,通过贯穿易进入模块5、上滑轨4和上模块1的固定块11的长螺栓进行安装固定。另外,易进入模块5与上模块1的拉片14连接以便于对拉片14施加外力f。图6是下模块2通过第二紧固件7安装在下滑轨3内部的示意图,该第二紧固件7包括第一抽芯铆钉71和第二抽芯铆钉72,其分别将下模块2的导轨2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下滑轨3上,而且,该第一,第二抽芯铆钉71,72形成为下模块2的滑块22的前后行程挡点。

该座椅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的同样简便快捷,包括:通过第一紧固件6将易进入模块5和上模块1固定在上滑轨4上,通过第二紧固件7将下模块2固定在下滑轨5上,然后上滑轨4和下滑轨3进行配对即可。

下面详细说明该带有易进入模块的座椅安装结构的工作机制。在初始状态下,上滑轨4可以在下滑轨3上自由滑动,此时上滑块1和下滑块2联动,通过对座椅施加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可以使得上滑轨4前后滑动,在第一,第二抽芯铆钉71,72(参见图6)限制的行程范围内,座椅可以被调节至乘坐舒适位置(记忆位置)并通过滑轨锁止机构(未示出)锁定上滑轨4。在有后排乘客进出需求的时候,启动易进入模块5,解锁滑轨锁止机构同时对拉片14施加外力f(参见图4),下模块2被固定在记忆位置,向前推动座椅,仅上模块1向前移动,可移动至第一抽芯铆钉71限制位置,以便于后排乘客的进出。在后排乘客完成进出后,向后推动座椅,上模块1受到固定的下模块2的限制而终止在记忆位置,此后,易进入模块5释放拉片14,回复到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