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585发布日期:2019-03-22 20:2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无线充电由于其出众的用户体验正在市场上快速地铺开。但是,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是磁感应式充电器。磁感应式充电器需要充电器和被充设备接触或位置对准。并没有充分地体现无线充电的优点。而更先进的磁共振充电器不需要接触或对准,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

微鹅科技自主研发的wi-po磁共振无线充电,参考国际无线充电联盟a4wp(现已与另一无线充电标准组织pma合并为airfuel)的rezence标准,利用高频恒定幅值交变磁场发生装置,产生6.78mhz的谐振磁场,实现更远的发射距离,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三十多项。现有的wi-po磁共振无线充电,可充电面积已经扩大到了2.8米。

现有的电动车的充电一般采用充电桩进行接触式充电,充电时需要手动插接充电桩,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电动车的充电一般采用充电桩进行接触式充电,充电时需要手动插接充电桩,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受电装置和充电桩,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送电线圈安装盒,所述送电线圈安装盒的内部开设有线圈安装腔,所述线圈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送电线圈,所述送电线圈的底部设置有送电线圈固定座,所述送电线圈固定座通过螺丝与送电线圈安装盒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送电线圈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连接两个正极的导线上连接有电容器,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受电线圈,所述受电线圈的底部安装有受电线圈安装座,所述受电线圈安装座通过螺丝与无线受电装置相连接,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的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受电线圈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无线受电装置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安装有bms电池管理系统和主控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的表面上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表面上开设有圆周分布的螺钉孔,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底部表面边缘位置固定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电线圈安装盒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层,所述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使用之前先将无线受电装置安装到汽车的底部,之后将控制装置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将无线充电装置嵌入地面并使用螺钉将无线充电装置与地面相连接,之后将充电桩上的电源插头插入到无线充电装置顶部的电源插座内部,当汽车行驶到无线充电装置所在的区域时,人工操控主控单元发出指令,充电桩内部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指令信号,充电桩内部的单片机发出指令,充电桩开始工作向无线充电装置提供电力,通过无线充电装置与无线受电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对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在充电时无需物理接触,无需手动插枪操作,进入充电区域就可以进行充电,安全性能更高,送电线圈安装盒4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层,使得无线充电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更高,雨水不易进入无线充电装置的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无线受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的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线充电装置;2、线圈安装腔;3、橡胶密封层;4、送电线圈安装盒;5、送电线圈固定座;6、电容器;7、橡胶圈;8、螺钉孔;9、电源插座;10、送电线圈;11、受电线圈安装座;12、受电线圈;13、无线受电装置;14、主控单元;15、bms电池管理系统;16、控制装置;17、整流器;18、充电桩;19、充电枪;20、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1、无线受电装置13和充电桩18,无线充电装置1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送电线圈安装盒4,送电线圈安装盒4的内部开设有线圈安装腔2,线圈安装腔2的内部设置有送电线圈10,送电线圈10的底部设置有送电线圈固定座5,送电线圈固定座5通过螺丝与送电线圈安装盒4相连接,无线充电装置1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座9,电源插座9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送电线圈10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连接两个正极的导线上连接有电容器6(型号为cbb65并由市场购买),无线受电装置13的内部设置有受电线圈12,受电线圈12的底部安装有受电线圈安装座11,受电线圈安装座11通过螺丝与无线受电装置13相连接,无线受电装置13的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整流器17(型号为ttw-15-5并由市场购买),整流器17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受电线圈12的正负极相连接,无线受电装置13的顶部表面上安装有控制装置16,控制装置16的内部安装有bms电池管理系统15(型号为bms-01并由市场购买)和主控单元14,充电桩18的表面上设置有充电枪19,充电桩18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插头20,且电源插头20与电源插座9相配合,本发明在充电时无需物理接触,无需手动插枪操作,进入充电区域就可以进行充电,安全性能更高。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无线充电装置1的顶部表面上开设有圆周分布的螺钉孔8,无线充电装置1的底部表面边缘位置固定有橡胶圈7。

参照图3所示,整流器17与控制装置16电性连接,控制装置16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

参照图1所示,送电线圈安装盒4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层3,送电线圈10与受电线圈12相配合,通过橡胶密封层3使得无线充电装置1整体的密封性能更高,雨水不易进入无线充电装置1的内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在使用之前先将无线受电装置13安装到汽车的底部,之后将控制装置16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无线充电装置1在使用时,将无线充电装置1嵌入地面并使用螺钉将无线充电装置1与地面相连接,之后将充电桩18上的电源插头20插入到无线充电装置1顶部的电源插座9内部,当汽车行驶到无线充电装置1所在的区域时,人工操控主控单元14(型号为csc-861并由市场购买)发出指令,充电桩18内部的信号接收器(型号为pce-7265ac并由市场购买)接收到指令信号,充电桩18内部的单片机(型号为stc89并由市场购买)发出指令,充电桩18开始工作向无线充电装置1提供电力,通过无线充电装置1与无线受电装置13的相互配合进而对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在充电时无需物理接触,无需手动插枪操作,进入充电区域就可以进行充电,安全性能更高,送电线圈安装盒4的内部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层3,使得无线充电装置1整体的密封性能更高,雨水不易进入无线充电装置1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