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刮器臂的臂末梢与脊椎件间具布置结构的雨刮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582发布日期:2019-07-27 10:0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在雨刮器臂的臂末梢与脊椎件间具布置结构的雨刮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案主张2018年1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korean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06648号的权益,所述申请的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机动车的雨刮器设备的结构,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雨刮器臂的臂末梢与脊椎件之间的布置结构的雨刮器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雨刮器设备安装于机动车中以有效地移除机动车的前玻璃或后玻璃上的异物,使得驾驶员可具有明晰的前视或后视。雨刮器设备作为机动车的主要安全装置中的一种为极重要的。在雨刮器设备中,轮叶可分离地耦合到通过安装于车辆车架上的电动机进行重复枢转运动的雨刮器臂的自由端部分,且轮叶移除附着于玻璃表面上的异物。

由于雨刮器设备的轮叶为消耗性的,轮叶需要在使用一定时间量之后进行替换。为容易地替换消耗性的轮叶,雨刮器臂和轮叶通过耦合到轮叶的连接件可分离地耦合。一般来说,连接件牢固地固定在脊椎件上,所述脊椎件是用于弹性支撑雨刮器条带的板形杆状类型部件。此外,连接件通过可旋转地耦合到连接件的间隔件耦合到雨刮器臂。韩国专利第0692369号公开上述雨刮器设备的一实例。

然而,一般来说,在操作雨刮器设备时,由于机动车的雨刮器条带与玻璃表面之间的摩擦,扭矩产生。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雨刮器设备中,脊椎件位于比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端部分更低的位置处。在上文布置结构中,由于作用于雨刮器条带的摩擦力,扭矩可作用于雨刮器设备与雨刮器臂之间的连接部分。具体来说,随着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端部分与脊椎件之间的距离增加,力矩量增加。因此,振动产生于雨刮器设备与雨刮器臂之间。因此,雨刮器设备的操作效能可劣化且噪音可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含雨刮器设备,其中产生于雨刮器设备与雨刮器臂之间的扭矩可通过改进形成雨刮器设备的脊椎件和形成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布置结构而减小,且因此可防止雨刮器设备的振动。

本申请的额外方面将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得到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对所提出的实施例的实践而获悉。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雨刮器臂的臂末梢与脊椎件之间具有结构的雨刮器设备包含:脊椎件,具有杆状形状以向雨刮器条带提供弹性弹力;连接件,固定到脊椎件;以及雨刮器臂,可分离地耦合到连接件,其中脊椎件安置于形成于雨刮器臂的自由端部分上的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部末端上方,间隔件耦合到连接件且在一定范围内可旋转,且间隔件可分离地耦合到雨刮器臂,且在间隔件相对于连接件在某一角度范围中旋转时,将间隔件的旋转角度范围由设置于间隔件中的旋转范围检测突起通过设置于连接件中的止挡件阻止来确定。

脊椎件与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部末端之间的竖直距离可为约2毫米到约5毫米。

当间隔件可分离地耦合到雨刮器臂时,所述间隔件可包含充当钥匙的分离开关。分离开关可包括从间隔件的两个前下部部分朝向后侧延伸的一对臂部分和连接所述臂部分的手柄部分。所述臂部分可包含防止雨刮器臂脱离的防脱离凹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以下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加容易了解,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雨刮器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雨刮器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获取的截面视图。

图4是沿图3的线iv-iv获取的截面视图。

图5示出图1的雨刮器设备中的雨刮器臂的末梢和间隔件的耦合结构。

图6是沿着图3的线vi-vi获取的截面视图。

图7示出图2的间隔件耦合到连接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现在将详细参考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所述实施例的实例。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雨刮器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雨刮器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获取的截面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线iv-iv获取的截面视图。图5示出图1的雨刮器设备中的雨刮器臂的末梢和间隔件的耦合结构。图6是沿着图3的线vi-vi获取的截面视图。图7示出图2的间隔件耦合到连接件的状态。

参看图1到图7,根据一实施例的在雨刮器臂的末梢与脊椎件之间具有改进结构的雨刮器设备10(下文称作“雨刮器设备”)可包含脊椎件20、连接件30、支架构件40、间隔件50和雨刮器臂90。

脊椎件20可由展现优良的弯曲弹性弹力的金属材料形成。脊椎件20可例如由碳钢或不锈钢制成。脊椎件20由面板形的杆状类型形成。脊椎件20向直接地接触机动车的玻璃的雨刮器条带100提供弹性弹力,以使得雨刮器条带100可以很好地接触机动车的玻璃的弯曲表面。

脊椎件20可包含突起容纳凹槽22。突起容纳凹槽22是形成以从脊椎件20的侧表面凹陷的凹部。突起容纳凹槽22耦合到稍后将描述的防移动突起34。

连接件30安置于脊椎件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上部中心部分处。连接件30经安置以接触脊椎件20的上部表面。连接件30可包含穿隧型耦合部分32。穿隧型耦合部分32形成于连接件30的下部部分上。穿隧型耦合部分32环绕脊椎件20的两个侧表面和下部表面的边缘部分。穿隧型耦合部分32是下部侧面打开的结构。连接件30的穿隧型耦合部分32可设置有防移动突起34。防移动突起34是从穿隧型耦合部分32的侧壁朝向脊椎件20突出的突起。防移动突起34的横截面表面可具有矩形形状。

支架构件40是将连接件30固定到脊椎件20的构件。支架构件40沿着脊椎件20的下部表面可滑动地耦合到脊椎件20。由于支架构件40强制性地插入于穿隧型耦合部分32中,脊椎件20和连接件30彼此固定。

间隔件50耦合到连接件30且在某一角度范围中可旋转。在使得间隔件50能够相对于连接件30在某些角度范围中旋转的配置中,例如如图6中所示出,将角度范围由设置于间隔件50中的旋转范围检测突起53通过设置于连接件30中的止挡件38阻止来确定。

间隔件50可分离地耦合到雨刮器臂90。连接件30和间隔件50是使得能够耦合雨刮器设备10和雨刮器臂90的介质。间隔件50围绕旋转轴52可旋转地耦合到连接件30。

此外,间隔件50可包含如图7中所示出的分离开关56。

当雨刮器臂90可分离地耦合到间隔件50时,分离开关56充当钥匙。分离开关56可包含从间隔件50的两个前下部部分朝向后侧延伸的一对臂部分57和与臂部分57彼此连接的手柄部分58。臂部分57可包含用于防止雨刮器臂90脱离的防脱离凹部59。防脱离凹部59通过施加到手柄部分58的外力锁定雨刮器臂90或从所述雨刮器臂90解除。

扰流器80相对于连接件30耦合到脊椎件20的两侧,扰流器80支撑雨刮器条带100且将按压雨刮器条带100的空气流引导朝向机动车的玻璃。覆盖构件110可耦合到脊椎件20的两个端部,覆盖构件110防止扰流器80和雨刮器条带100脱离。

雨刮器臂90可分离地耦合到间隔件50。雨刮器臂90的自由端部分经定义被称作臂末梢92。臂末梢92可滑动地耦合到间隔件50或与间隔件50分离。臂末梢92沿着设置于间隔件50中的臂部分57的下端表面可滑动地耦合到间隔件50或与间隔件50分离。耦合到设置于间隔件50中的防脱离凹部59的防脱离突起94设置于臂末梢92中。由于与雨刮器臂90一体的雨刮器轮叶在臂末梢92耦合到间隔件50时向左和向右反复地枢转,所以可去除机动车的玻璃表面上的异物。

如图3中所示,耦合到间隔件50的臂末梢92的下部末端被配置成安置在脊椎件20下方。换句话说,脊椎件20的位置在形成于雨刮器臂90的自由端部分上的臂末梢92的下部末端上方。详细地说,脊椎件20与臂末梢92的下部末端之间的竖直距离h可为约2毫米到约5毫米。当脊椎件20与臂末梢92的下部末端之间的竖直距离h少于约2毫米时,由脊椎件20支撑的雨刮器条带100的上部部分过度暴露于外侧,由此劣化外部品质且增加距臂末梢92的旋转轴52的距离。因此,问题在于可增加雨刮器轮叶与雨刮器臂90之间的扭矩。当脊椎件20与臂末梢92的下部末端之间的竖直距离h超过约5毫米时,由脊椎件20支撑的雨刮器条带100的上部部分过度容纳臂末梢92内部,且因此臂末梢92干扰机动车的玻璃表面,由此损害雨刮器设备10或劣化擦拭效能。

因此,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雨刮器设备中,由于脊椎件安置于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端部分上方,即使当摩擦力产生于机动车的雨刮器条带与玻璃表面之间时,雨刮器设备与雨刮器臂之间的扭矩减小,且因此可在操作雨刮器设备期间防止振动。详细地说,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当脊椎件安置于雨刮器臂的臂末梢的下部末端上方约2毫米到约5毫米时,可大大增加雨刮器设备的防振动效果。此外,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雨刮器设备中,由于雨刮器轮叶与雨刮器臂之间的扭矩减小,可高效地防止由轮叶两端之间的速度差引起的振动。因此,在操作雨刮器期间,可减小后端尾部处的振动,且因此可改进擦拭效能。

应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认为仅具有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性目的。每一个实施例内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是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方面。

虽然已参考附图描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