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6618发布日期:2019-05-24 21: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于2012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有关苯、二甲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依次督促汽车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减少车辆空气污染。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车车内的空气质量最差。国外的一项研究测试更是表明: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的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在这期间内,可导致车内乘员身体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车祸。

一项调查显示,许多消费者对国内新车空气质量超标的担忧一直存在。多达52%的人认为90%以上的车型都存在空气污染,并可能损害健康。因汽车空气污染,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许多人甚至在身体出现病痛之后,并不知道罪魁祸首来自汽车空气污染。

据了解,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装饰材料,它们散发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人的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

其实,不仅新车存在内饰材料产生的空气污染,在汽车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出现更多空气问题,如灰尘、螨虫、毛发、花粉、烟尘、二手烟、细菌、食物残渣霉变产生的有害物质等等。此外,驾驶员以及乘客长期处于车辆中,车辆内部的空气对车内人员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内人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发动机工作产生的一部分氮氧化物聚集在汽车内,造成车内空气质量较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4-1997》中规定: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卫生标准值≤975pmm;而根据最新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卫生标准值≤0.1%。据研究表明,车内二氧化碳的卫生浓度值是400ppm。以车内4人为例,当车辆关窗行驶5分钟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会直线上升至1000ppm,一小时后车内二氧化碳会达到2500ppm(车内开暖气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速度更快)。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时,驾驶员很容易感到困倦,超过2500ppm时,驾驶员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感和憋闷感,同时会感到头晕、全身乏力,影响驾车安全。人若长时间处于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碳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的损伤。

授权号为cn2068846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流车载空气净化系统及自净化汽车的技术方案,包括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可及时将车内pm2.5、甲醛、苯、tvoc、二氧化碳等污浊空气和异味全部排出车外,同时将车外空气通过进风路路径经过净化、换热后送入车内,实现了车内污浊空气与车外新鲜空气的持续置换,从而有效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

但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车内空气在初始状态或净化达标状态时,装置不能根据车内实际情况而进行开启或者关闭的操作,持续开启装置能源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能对车内空气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同时可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为车内乘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包括第一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进风机、第一进风管、第一排风管、气体检测装置和气体吸附装置,所述第一进风管与第一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与第一排风管相通,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一排风管间连通有气体检测装置和气体吸附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外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蜂鸣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检测装置能对车内空气进行实时分析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当检测数据高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触发蜂鸣器开启,使车内人员及时得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并及时开启净化装置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不仅保证了车内空气的质量且不会造成多余的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的排气管、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间且与其相通的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内设置有气体气体吸附材料,所述气体吸附材料可选择活性炭、活性硅、活性氧化铝等常规空气净化吸附剂。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进风管相连接,所述排气管与第一排风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进风口处及气体检测装置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

单向阀的设定,防止经气体吸附装置净化后的气体进入气体检测装置,影响检测效果。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末端还设置有排风机。

排风机的设置是为气体吸附装置提供驱动力,使气体能通过吸附件进行有效净化。

优选地,车用检测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净化装置,所述第二净化装置包括第二进风机、第二进风管、第二排风管、换热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进风管与第二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与第二排风管相通,所述第二进风管和第二排风管间连通有换热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外空气由第二进风机吸入,经过换热、净化后送入车内,加强了车内空气净化程度,换热装置可以实现进气与排气的换热,夏季时,车内的冷空气可对车外的较热空气进行降温,冬季是,车内的热空气可对车外的较冷空气进行升温,节约能源;气体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连通处可以安装单向阀,防止排出的气体倒流进换热装置内。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腔及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的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内设置有气体过滤芯,气体过滤芯为常规选择的油浴式空气滤芯、纸质干式空气滤芯、聚氨酯滤芯等。

进一步地,设置有启动器与所述排风机和第二进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排风机与第二进风机的工作状态。

启动器可控制排风机与第二进风机各自的开启状态,使得第一净化装置的净化功能与第二净化装置的净化功能相互独立又可叠加加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工作与否,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内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进风口处还可设置可调节风量的进风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净化装置中气体检测装置能对车内空气进行实时分析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当检测数据高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触发蜂鸣器开启,使车内人员及时得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并及时开启净化装置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

2.第二净化装置将车外新鲜空气进行换热、净化后送入车内,加强了净化效果,保证车内空气的充足。

3.启动器可控制排风机和第二进风机独立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的净化功能的开关,降低多余耗能,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第一进风机101、第一进风管102、第一排风管103、气体检测装置2、检测探头21、气体吸附装置3、进气管31、排气管32、吸附件33、单向阀34、控制器4、蜂鸣器5、排风机6、第二进风机701、第二进风管702、第二排风管703、换热装置8、换热腔81、换热器82、气体过滤装置9、启动器10、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包括:

第一净化装置:第一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进风机101、第一进风管102、第一排风管103、气体检测装置2和气体吸附装置3;第一进风管与第一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第一进风管与第一排风管相通,第一进风管和第一排风管间连通有气体检测装置和气体吸附装置,气体检测装置内设置有检测探头21,检测探头外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与蜂鸣器5电连接;气体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管31、与进气管相连的排气管32、设置在进气管与排气管间且与其相通的吸附件33,进气管与第一进风管相连接,排气管与第一排风管相连接,吸附件内设置有气体吸附材料,气体吸附材料可选择活性炭空气净化吸附剂,进气管进风口处及气体检测装置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34,排气管末端还设置有排风机6。上述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为市场上车用空气检测仪的常规设置,故不再赘述。

第二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包括第二进风机701、第二进风管702、第二排风管703、换热装置8和气体过滤装置9,第二进风管与第二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第二进风管与第二排风管相通,第二进风管和第二排风管间连通有换热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气体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相连通且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腔81及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的换热器82,换热器可通过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状态;气体过滤装置内设置有气体过滤芯,气体过滤芯为常规选择的油浴式空气滤芯。

设置有启动器10与所述排风机和第二进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排风机与第二进风机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控制气体吸附装置与第二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并列连接安装在车内进行气体检测净化工作,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可单独工作。

实施例2

参见图2,一种车用检测净化系统,包括:

第一净化装置:第一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进风机101、第一进风管102、第一排风管103、气体检测装置2和气体吸附装置3;第一进风管与第一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第一进风管与第一排风管相通,第一进风管和第一排风管间连通有气体检测装置和气体吸附装置,气体检测装置内设置有检测探头21,检测探头外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与蜂鸣器5电连接;气体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管31、与进气管相连的排气管32、设置在进气管与排气管间且与其相通的吸附件33,进气管与第一进风管相连接,排气管与第一排风管相连接,吸附件内设置有气体吸附材料,气体吸附材料可选择活性硅空气净化吸附剂,进气管进风口处及气体检测装置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34,排气管末端还设置有排风机6。上述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为市场上车用空气检测仪的常规设置,故不再赘述。

第二净化装置:第二净化装置包括第二进风机701、第二进风管702、第二排风管703、换热装置8和气体过滤装置9,第二进风管与第二进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第二进风管与第二排风管相通,第二进风管和第二排风管间连通有换热装置和气体过滤装置,气体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相连通且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腔81及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的换热器82,换热器可通过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状态;气体过滤装置内设置有气体过滤芯,气体过滤芯为常规选择的纸质干式空气滤芯。

设置有启动器10与所述排风机和第二进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排风机与第二进风机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控制气体吸附装置与第二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

设置有支架11用于支撑和分隔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启动器10安装在支架11上,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可单独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