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8570发布日期:2019-06-22 01:3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属于水路两栖自卸车领域。



背景技术:

水路两栖自卸车多用于搬运泥土围湖造田的施工环境下,其中芦苇荡等浅水湖畔为合适的施工地点,这样可以使自卸车浸泡度不深且卸料便捷承压浮力充足,完善整体土地扩展的效果,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水路两栖自卸车在芦苇荡围湖造田时,履带运动会铰入芦苇端头的软花叶,造成活动间隙的阻塞且增大摩擦力,让履带进入水面后不仅要承受水流阻力,还有芦苇花叶对车体移动的干扰,让移动轮与履带槽缝形成塞满芦苇的摩擦面加厚情况,且芦苇端头细软,在岸上清除铰入的芦苇会混杂泥沙形成风干凝固的卡壳效果,不易挖凿清除杂质,滞缓围湖造田的工程进度,也降低自卸车履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以解决水路两栖自卸车在芦苇荡围湖造田时,履带运动会铰入芦苇端头的软花叶,造成活动间隙的阻塞且增大摩擦力,让履带进入水面后不仅要承受水流阻力,还有芦苇花叶对车体移动的干扰,让移动轮与履带槽缝形成塞满芦苇的摩擦面加厚情况,且芦苇端头细软,在岸上清除铰入的芦苇会混杂泥沙形成风干凝固的卡壳效果,不易挖凿清除杂质,滞缓围湖造田的工程进度,也降低自卸车履带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结构包括:辊刷盘方箱、气囊车底板、拉杆操作台、驾驶座、柱塞液压缸、自卸翻斗槽、轮毂履带,所述辊刷盘方箱箱壳的顶面焊接在气囊车底板中心的底面下,所述拉杆操作台的底部与驾驶座的底部分别安设在气囊车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所述气囊车底板的后侧通过柱塞液压缸与自卸翻斗槽的中部机械连接,所述轮毂履带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气囊车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杆操作台通过电磁阀与柱塞液压缸机械连接,所述轮毂履带与辊刷盘方箱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辊刷盘方箱设有陀螺轴架筒、隔振棉块、横杆套筒架、方箱体、辊刷转盘、工字底盘槽,所述隔振棉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横杆套筒架的左右上角,所述陀螺轴架筒插嵌在横杆套筒架轴心的正上方,所述陀螺轴架筒、隔振棉块、横杆套筒架均安装于方箱体的内部,所述辊刷转盘与工字底盘槽活动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工字底盘槽嵌套于方箱体的底部下,所述陀螺轴架筒的底端与辊刷转盘机械连接,所述陀螺轴架筒通过皮带与气囊车底板的齿轮杆机械连接,所述方箱体焊接在气囊车底板的底部。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车底板由气缸、火花塞、气囊垫、车底板槽、排气螺旋桨、锥齿轮杆、电机组成,所述气缸与火花塞机械连接,所述火花塞安装于气缸的内部,所述排气螺旋桨插嵌在气囊垫中段的底部和气缸的右上角并且相互贯通,所述锥齿轮杆的顶端与电机转轴的左端相啮合,所述电机与气囊垫均安装于车底板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陀螺轴架筒由轴柱、漏斗夹筒、碳刷架、陀螺筒壳组成,所述轴柱插嵌在漏斗夹筒的内部,所述漏斗夹筒的外表面通过碳刷架与陀螺筒壳的内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轴柱、漏斗夹筒、陀螺筒壳轴心共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刷转盘由夹衬碟盘、薄盘、底框盘、轮杆滑架、弧扣刷板组成,所述夹衬碟盘与薄盘均嵌套于底框盘的内部,所述底框盘通过轮杆滑架与弧扣刷板机械连接,所述夹衬碟盘的凹槽与薄盘的侧边扣合在一起,所述夹衬碟盘、薄盘、底框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扣刷板由弧槽板块、v型压板、活性炭推板组成,所述v型压板紧贴于弧槽板块弧槽的内部,所述活性炭推板嵌套于弧槽板块的前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压板由弧缝短刷板、v型扭簧板组成,所述弧缝短刷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v型扭簧板的左右上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衬碟盘为右侧带凹槽通孔的碟盘结构,通孔方便转轴插嵌联动,凹槽对水平盘体有夹贴效果,形成旋转时的偏转顶推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槽板块为前端左右两侧各带弧槽的方块结构,边侧双弧槽方便嵌合芦苇短端头的椭圆形花叶,达到针对芦苇达到压推刷除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扭簧板为内设上弧弯簧管的v型压板结构,弧弯簧管反向对顶形成抗压力,配合v型压板的左右弧槽压扣芦苇端头,形成抗压冲击力震散堵塞履带的芦苇杂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陀螺筒壳为上宽下窄的套筒束紧结构,上宽筒方便顶住转轴运动,下束筒防止打滑空转实现联动压贴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当驾驶人员坐在驾驶座上控制拉杆操作台时,自卸车开始工作,预先在陆地上装载土壤放入自卸翻斗槽,然后气囊车底板的电机啮合锥齿轮杆牵引辊刷盘方箱与轮毂履带位移进入芦苇荡湖畔,使气缸内的火花塞往复碰撞内热空气通过排气螺旋桨进入气囊垫,使车底板槽内气压增大,在湖水面有一定负压差会形成漂浮位移效果,达到自卸车的水陆两栖作用,然后通过柱塞液压缸顶升自卸翻斗槽使土壤倾覆到芦苇荡的湖畔中,达到围湖造田的操作效果,这时压弯的芦苇端头会嵌入轮毂履带中,通过陀螺轴架筒在隔振棉块与横杆套筒架稳固夹贴下旋转,使方箱体下的工字底盘槽联动辊刷转盘旋转,让轴柱顺着漏斗夹筒引动碳刷架牵引陀螺筒壳重心向下旋压,形成风能外压效果,在车底盘中心端向外翻涌水浪,防止车底盘沾湿也提升浮力的稳定效果,然后夹衬碟盘与薄盘绕着底框盘的轴心顶推轮杆滑架从而联动弧扣刷板的弧槽板块插入轮毂履带间隙,运用v型压板与活性炭推板吸附芦苇端头的花叶,使弧缝短刷板压贴芦苇时v型扭簧板旋转刮剃清除堵塞物,让自卸车在水中的运作更加畅通,且移动阻力降低,提高围湖造田的工程进度。

本发明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运用辊刷盘方箱与气囊车底板相配合,通过气囊垫在水面托起车底板槽,也通过陀螺轴架筒旋转引动风压翻浪辅助自卸车漂浮位移的平稳度,同时旋转也引动辊刷转盘旋转,形成伸缩式翅片的毛刷板旋转浪涌运动效果,弧扣刷板运用v型压板嵌合芦苇端头,进行刮刷顶出轮毂履带在水内夹杂的松软芦苇端头,让轮毂履带间隙运动可以畅通,且旋转促成水内流体外散,减轻履带阻力,方便车体推进运动卸料,达到蛛网式伸展结构自清洁效果,配合流体力学有效引动水流外扩顺势避开移动阻力,达到在车底中心处形成浪涌外翻的现象,实现对水路两栖自卸车在水面漂浮的抗芦苇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辊刷盘方箱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囊车底板与辊刷转盘工作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陀螺轴架筒工作状态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辊刷转盘收缩状态的俯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辊刷转盘延展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弧扣刷板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v型压板工作状态的俯瞰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辊刷盘方箱-1、气囊车底板-2、拉杆操作台-3、驾驶座-4、柱塞液压缸-5、自卸翻斗槽-6、轮毂履带-7、陀螺轴架筒-11、隔振棉块-12、横杆套筒架-13、方箱体-14、辊刷转盘-15、工字底盘槽-16、轴柱-111、漏斗夹筒-112、碳刷架-113、陀螺筒壳-114、夹衬碟盘-151、薄盘-152、底框盘-153、轮杆滑架-154、弧扣刷板-155、弧槽板块-1551、v型压板-1552、活性炭推板-1553、弧缝短刷板-15521、v型扭簧板-15522、气缸-21、火花塞-22、气囊垫-23、车底板槽-24、排气螺旋桨-25、锥齿轮杆-26、电机-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围湖造田的芦苇荡抗干扰漂浮式水路两栖自卸车,其结构包括:辊刷盘方箱1、气囊车底板2、拉杆操作台3、驾驶座4、柱塞液压缸5、自卸翻斗槽6、轮毂履带7,所述辊刷盘方箱1箱壳的顶面焊接在气囊车底板2中心的底面下,所述拉杆操作台3的底部与驾驶座4的底部分别安设在气囊车底板2顶面的前后两端,所述气囊车底板2的后侧通过柱塞液压缸5与自卸翻斗槽6的中部机械连接,所述轮毂履带7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气囊车底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拉杆操作台3通过电磁阀与柱塞液压缸5机械连接,所述轮毂履带7与辊刷盘方箱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辊刷盘方箱1设有陀螺轴架筒11、隔振棉块12、横杆套筒架13、方箱体14、辊刷转盘15、工字底盘槽16,所述隔振棉块1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横杆套筒架13的左右上角,所述陀螺轴架筒11插嵌在横杆套筒架13轴心的正上方,所述陀螺轴架筒11、隔振棉块12、横杆套筒架13均安装于方箱体14的内部,所述辊刷转盘15与工字底盘槽16活动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工字底盘槽16嵌套于方箱体14的底部下,所述陀螺轴架筒11的底端与辊刷转盘15机械连接,所述陀螺轴架筒11通过皮带与气囊车底板2的齿轮杆机械连接,所述方箱体14焊接在气囊车底板2的底部,所述气囊车底板2由气缸21、火花塞22、气囊垫23、车底板槽24、排气螺旋桨25、锥齿轮杆26、电机27组成,所述气缸21与火花塞22机械连接,所述火花塞22安装于气缸21的内部,所述排气螺旋桨25插嵌在气囊垫23中段的底部和气缸21的右上角并且相互贯通,所述锥齿轮杆26的顶端与电机27转轴的左端相啮合,所述电机27与气囊垫23均安装于车底板槽24的内部。

请参阅图4,所述陀螺轴架筒11由轴柱111、漏斗夹筒112、碳刷架113、陀螺筒壳114组成,所述轴柱111插嵌在漏斗夹筒112的内部,所述漏斗夹筒112的外表面通过碳刷架113与陀螺筒壳114的内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轴柱111、漏斗夹筒112、陀螺筒壳114轴心共线,所述陀螺筒壳114为上宽下窄的套筒束紧结构,上宽筒方便顶住转轴运动,下束筒防止打滑空转实现联动压贴效果,通过漏斗夹筒112在内旋转形成重心下垂的压力给陀螺筒壳114,通过碳刷架113内衬对顶支撑,形成环形刷除力,给陀螺筒壳114制造出漩涡风压效果,让自卸车底盘重心可以气压增大推动整体车底水面浪涌外翻,辅助气囊车底板2的浮力平稳在水面上漂浮运动,配合自卸土壤围湖造田操作。

请参阅图3、图5-图6,所述辊刷转盘15由夹衬碟盘151、薄盘152、底框盘153、轮杆滑架154、弧扣刷板155组成,所述夹衬碟盘151与薄盘152均嵌套于底框盘153的内部,所述底框盘153通过轮杆滑架154与弧扣刷板155机械连接,所述夹衬碟盘151的凹槽与薄盘152的侧边扣合在一起,所述夹衬碟盘151、薄盘152、底框盘15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夹衬碟盘151为右侧带凹槽通孔的碟盘结构,通孔方便转轴插嵌联动,凹槽对水平盘体有夹贴效果,形成旋转时的偏转顶推作用,通过夹衬碟盘151与薄盘152绕着底框盘153旋转达到大小圆逐个顶推轮杆滑架154滑动外展的效果,使水面形成一个离心力但波纹是偏心的,这样会促成局部受力对两边扩展,让流体减少对自卸车的阻力干扰,也推动流体冲刷两侧的轮毂履带7,去防止芦苇端头堵塞传动的现象。

请参阅图7,所述弧扣刷板155由弧槽板块1551、v型压板1552、活性炭推板1553组成,所述v型压板1552紧贴于弧槽板块1551弧槽的内部,所述活性炭推板1553嵌套于弧槽板块1551的前侧,所述弧槽板块1551为前端左右两侧各带弧槽的方块结构,边侧双弧槽方便嵌合芦苇短端头的椭圆形花叶,达到针对芦苇达到压推刷除的效果,通过活性炭推板1553可以顶住大面积的芦苇堵塞块形成吸附效果,然后顺着弧槽板块1551顶出v型压板1552旋转实现拍打水中流体形成冲击力的效果,让冲击力去击溃堵塞的芦苇块,达到利用水流疏导效果。

请参阅图8,所述v型压板1552由弧缝短刷板15521、v型扭簧板15522组成,所述弧缝短刷板1552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v型扭簧板15522的左右上角,所述v型扭簧板15522为内设上弧弯簧管的v型压板结构,弧弯簧管反向对顶形成抗压力,配合v型压板的左右弧槽压扣芦苇端头,形成抗压冲击力震散堵塞履带的芦苇杂质效果,通过弧缝短刷板15521可以压贴水中芦苇端头的花叶,然后顺着v型扭簧板15522顶压推出阻塞在轮毂履带7内的芦苇杂质,达到清除水中沉降阻力的效果。

工作流程:当驾驶人员坐在驾驶座4上控制拉杆操作台3时,自卸车开始工作,预先在陆地上装载土壤放入自卸翻斗槽6,然后气囊车底板2的电机27啮合锥齿轮杆26牵引辊刷盘方箱1与轮毂履带7位移进入芦苇荡湖畔,使气缸21内的火花塞22往复碰撞内热空气通过排气螺旋桨25进入气囊垫23,使车底板槽24内气压增大,在湖水面有一定负压差会形成漂浮位移效果,达到自卸车的水陆两栖作用,然后通过柱塞液压缸5顶升自卸翻斗槽6使土壤倾覆到芦苇荡的湖畔中,达到围湖造田的操作效果,这时压弯的芦苇端头会嵌入轮毂履带7中,通过陀螺轴架筒11在隔振棉块12与横杆套筒架13稳固夹贴下旋转,使方箱体14下的工字底盘槽16联动辊刷转盘15旋转,让轴柱111顺着漏斗夹筒112引动碳刷架113牵引陀螺筒壳114重心向下旋压,形成风能外压效果,在车底盘中心端向外翻涌水浪,防止车底盘沾湿也提升浮力的稳定效果,然后夹衬碟盘151与薄盘152绕着底框盘153的轴心顶推轮杆滑架154从而联动弧扣刷板155的弧槽板块1551插入轮毂履带7间隙,运用v型压板1552与活性炭推板1553吸附芦苇端头的花叶,使弧缝短刷板15521压贴芦苇时v型扭簧板15522旋转刮剃清除堵塞物,让自卸车在水中的运作更加畅通,且移动阻力降低,提高围湖造田的工程进度。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运用辊刷盘方箱1与气囊车底板2相配合,通过气囊垫23在水面托起车底板槽24,也通过陀螺轴架筒11旋转引动风压翻浪辅助自卸车漂浮位移的平稳度,同时旋转也引动辊刷转盘15旋转,形成伸缩式翅片的毛刷板旋转浪涌运动效果,弧扣刷板155运用v型压板1552嵌合芦苇端头,进行刮刷顶出轮毂履带7在水内夹杂的松软芦苇端头,让轮毂履带7间隙运动可以畅通,且旋转促成水内流体外散,减轻履带阻力,方便车体推进运动卸料,达到蛛网式伸展结构自清洁效果,配合流体力学有效引动水流外扩顺势避开移动阻力,达到在车底中心处形成浪涌外翻的现象,实现对水路两栖自卸车在水面漂浮的抗芦苇干扰效果,以此来解决水路两栖自卸车在芦苇荡围湖造田时,履带运动会铰入芦苇端头的软花叶,造成活动间隙的阻塞且增大摩擦力,让履带进入水面后不仅要承受水流阻力,还有芦苇花叶对车体移动的干扰,让移动轮与履带槽缝形成塞满芦苇的摩擦面加厚情况,且芦苇端头细软,在岸上清除铰入的芦苇会混杂泥沙形成风干凝固的卡壳效果,不易挖凿清除杂质,滞缓围湖造田的工程进度,也降低自卸车履带性能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