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2422发布日期:2019-11-06 01:5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保持器。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有显示装置保持器,所述显示装置保持器安装在车辆中,并且包括显示装置安装支架,在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能够放置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装置。例如,已公布的pct申请第2016-500353号的日语译文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保持器,所述显示装置保持器设计为使得显示装置安装支架被从车辆的仪表板拉出。



技术实现要素:

关于安装在车辆上的显示装置保持器,存在对于选择性地使用具有不同屏幕尺寸的不同显示装置(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放置智能手机,而在其他情况下放置平板电脑)的需求。即,期望提供如下这样的显示装置保持器:能够将显示装置保持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以及能够接受具有不同屏幕尺寸的显示装置的放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显示装置保持器。所述显示装置保持器包括显示装置安装支架,显示装置将被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包括:下保持部,其构造为从下方支撑所述显示装置;支撑壁,其构造为面对所述显示装置的后表面;以及一对的止动件,其构造为从所述支撑壁朝向显示装置侧突出。所述止动件构造为布置为在所述止动件之间沿宽度方向具有规定距离,并且容纳在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中。

根据第一方案,当具有规定距离内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时,止动件能够限制显示装置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另一方面,当具有大于规定距离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时,从支撑壁突出的止动件可以与显示装置的后表面接触,使得显示装置的放置变得不稳定。为了应付该问题,根据以上第一方案,止动件能够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中;因此,当具有大于规定距离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时,能够抑制止动件阻碍显示装置的放置。

通过该构造,能够保持具有规定距离内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并且还能够获得当显示装置具有大于规定距离的宽度方向尺寸时的显示装置的稳定放置。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止动件可以被弹性构件推进,使得所述止动件从在所述支撑壁中开口的通孔朝向所述显示装置侧突出,并且所述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在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中。

根据以上构造,通过向止动件施加大于由弹性构件产生的推进力的力而能够容纳止动件。即,当具有大于规定距离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上时,止动件被显示装置的后表面按压,以便容纳到支撑壁中。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可以包括:上保持部,其构造为从上方支撑所述显示装置,以及位移机构,其构造为使所述上保持部相对于所述下保持部位移,以便改变所述下保持部与所述上保持部之间的距离。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位移机构可以设置在沿所述宽度方向夹在所述止动件之间的位置处。

根据以上构造,由于位移机构设置在止动件之间,相比于没有将位移机构设置在止动件之间的情况,能够抑制显示装置安装支架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增加。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可以包括辅助臂,所述辅助臂构造为沿所述宽度方向保持具有大于所述规定距离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显示装置。

根据以上构造,能够抑制具有大于规定距离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沿宽度方向的移动。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显示装置保持器可以构造为固定至车辆的仪表板。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辅助臂可以是构造为改变所述辅助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的能够移动的臂。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下保持部可以包括构造为抑制所述显示装置从所述下保持部脱离的下保持片。

在以上第一方案中,所述止动件可以构造为,当所述止动件被具有大于所述规定距离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尺寸的所述显示装置朝向与所述显示装置侧相反的方向推动时,容纳在所述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中。

附图说明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益处以及技术和工业方面的重要性,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为示出了容纳显示装置安装支架的状态的立体图,作为显示装置保持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2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保持器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被拉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保持器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被延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保持器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的前视图;

图5为沿着图4中的线v-v剖切的截面图;

图6为示出了容纳包括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保持器中的止动件的状态的截面图;以及

图7为示出了显示装置保持器的变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显示装置保持器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了处于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容纳在容纳部10中的状态的显示装置保持器100。

容纳部10具有箱子状,并且固定至车辆的仪表板。容纳部10具有孔11,所述孔11具有四边形形状、面向车厢的拉出口11h。孔11包括朝向拉出口11h的内侧、在附图中向下突出的突起12。突起12具有带有底部的倒梯形形状,所述底部为拉出口11h的边缘。容纳部10能够在其箱子状的内部空间中储存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

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包括操作部30。所述操作部30包括前表面壁31和手柄32。前表面壁31构造容纳在容纳部10中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前表面。操作部30包括第一切口33。第一切口33定位在前表面壁31的周缘处,并且朝向开口11的上边缘开口。如从与拉出口11h相反的方向观看的,第一切口33的外形与突起12的外形一致。如图1所示,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容纳在容纳部10中的情况下,第一切口33被突起12填充。整个拉出口11h被前表面壁31填充。当整个拉出口11h被前表面壁31填充时,由孔11和操作部30形成连续的表面。

手柄32形成为从前表面壁31以带有在附图中面向下的开口的半碗状从前表面壁31膨胀,并且设计为允许手指等从下方插入手柄。手柄32被用于从容纳部10拉出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并且将被拉出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推入到容纳部10中。另外,手柄32也被用于将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从后述的躺下姿态向直立姿态位移。

图2示出了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从容纳部10拉出的状态。显示装置保持器100包括平移底座40。显示装置保持器100由容纳部10、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以及平移底座40构造。平移底座40包括平移板41和闭合壁42。

平移板41具有能够容纳在容纳部10中的矩形板状的形状,并且具有小得足以穿过孔11的拉出口11h的尺寸。平移板41允许平移底座40从容纳部10朝向车厢的内部拉出,以及平移底座40从车厢的内部朝向容纳部10推入。平移板41在车厢侧的端部处包括旋转轴41a。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以如下的方式联接至平移板41的旋转轴41a: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沿着平移板41躺下的姿态(躺下姿态)与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立起的姿态(直立姿态)之间转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以躺下姿态与平移板41一起容纳在容纳部10中。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以躺下姿态与平移板41一起从容纳部10拉出,而且随后沿附图中的箭头方向转动并且随后位移至直立姿态。

图2示出了分别指示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从容纳部10拉出的方向以及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推入到容纳部10中的方向的箭头。在所述箭头中,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拉出的方向被限定为前表面侧,而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推入的方向被限定为后表面侧。

闭合壁42设置在平移板41的定位在后表面侧的端部处。闭合壁42构造平移底座40的后表面。闭合壁42包括第四切口43。第四切口43定位在闭合壁42的周缘上,并且朝向孔11的上边缘开口。当从与拉出口11h相反的方向观看时,第四切口43的外形与突起12的外形一致。第四切口43被突起12填充。如图2所示,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被从容纳部10拉出的情况下,整个拉出口11h被闭合壁42填充。

操作部30包括后表面部34。在处于如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后表面部34从前表面壁31向上延伸。在处于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后表面部34构造面对孔11的表面,即,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背表面。在处于躺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后表面部34的后表面与平移板41的上表面彼此面对。

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包括下保持部50和上保持部60。显示装置保持器100能够通过下保持部50和上保持部60夹住显示装置,所述下保持部50定位在处于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的垂直靠下的位置,所述上保持部60定位在垂直靠上的位置。图2示出了指示上下方向的箭头。

下保持部50包括下保持壁51、支撑壁52以及一对下保持片53。在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中,下保持壁51固定在与操作部30的前表面壁31的上表面接触的表面中。下保持壁51包括第二切口54。当沿上下方向观看时,第二切口54的外形与前表面壁31的第一切口33的外形一致。第一和第二切口33、54的相应的开口面向拉出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方向,即,面向前表面侧。当处于躺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穿过拉出口11h时,孔11处的突起12能够穿过第一和第二切口33、54。

在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中,支撑壁52从下保持壁51的在后表面侧的端部向上延伸。支撑壁52在前表面侧固定至后表面部34。在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中,下保持片53从下保持壁51的在前表面侧的端部向上突出。下保持片53通过介于其间的第二切口54的开口而布置。图2示出了指示将布置下保持片53和第二切口54的方向限定为宽度方向的箭头。

如图2所示,在处于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上保持部60定位在后表面部34的上端的上方。上保持部60固定至包括在后表面部34中的位移机构69。上保持部60构造为通过位移机构69沿向上方向能够伸长。

上保持部60包括上保持壁61和一对上保持片63。上保持壁61包括第三切口64。当从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的上下方向观看时,第三切口64的外形与第一和第二切口33、54的外形一致。第三切口64的开口面向前表面侧。

在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中,上保持片63从上保持壁61的在前表面侧的端部向下突出。上保持片63通过介于其间的第三切口64的开口而沿宽度方向布置。当处于躺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穿过拉出口11h时,孔11的突起12能够穿过第三切口64。

图3示出了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处于直立姿态,并且平移底座40从图2所示的状态朝向后表面侧移动,而且平移底座40随后被推入容纳部10。图3还示出了上保持部60通过位移机构69向上伸长的状态。构造位移机构69的伸长壁65连接至上保持壁61。伸长壁65向上位移,并且上保持部60由此相对于下保持部50向上位移。上保持部60相对于下保持部50沿上下方向位移,以由此改变了上保持部60与下保持部50之间的距离。位移机构69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固定伸长壁65在上保持部60向上位移的状态下的位置。

图3示出了作为放置在处于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一显示装置71。下保持壁51从下方支撑第一显示装置71。支撑壁52面向第一显示装置71的后表面。一对下保持片53抑制第一显示装置71的下边缘脱离下保持壁51。上保持壁61从上方支撑第一显示装置71。一对上保持片63抑制第一显示装置71的上边缘脱离上保持壁61。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包括作为一对止动件而沿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从支撑壁52的前表面侧的表面朝向前表面侧突出。

图4示出了从前表面侧观看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图4示出了第一止动件55的在第二止动件56侧的表面与第二止动件56的在第一止动件55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尺寸,作为止动件距离s1。止动件距离s1为本发明中的规定距离的一个示例。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从支撑壁5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近上支撑部60而定位。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布置,同时维持止动件距离s1。

如图5所示,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中的每个由底座部和前端销部构造,所述底座部配置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所述前端销部设置为从底座部延伸以便从支撑壁52突出或缩回。

如图5所示,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布置有作为弹性构件的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36。第一弹簧35的两端连接至第一止动件55的底座部以及后表面部34。第二弹簧36的两端连接至第二止动件56的底座部以及后表面部34。

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第一止动件55的底座部和第二止动件56的底座部中的每个在其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侧壁。如下的通孔在支撑壁52中开口:第一止动件55的前端销部和第二止动件56的前端销部分别从所述通孔穿过而突出。

第一止动件55被第一弹簧35朝向突出方向推进。第一止动件55经由通孔从支撑壁52突出。第二止动件56被第二弹簧36朝向突出方向推进。第二止动件56经由通孔从支撑壁52突出。

图5示出了作为具有等于横向宽度w1的宽度方向尺寸的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装置71。所述横向宽度w1小于止动件距离s1。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表示具有等于横向宽度w1的横向宽度尺寸,并且具有大于横向宽度w1的竖直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竖直方向尺寸大于止动件距离s1。如图3所示,当显示装置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使得显示装置的竖直侧与横向侧中的较小侧沿着宽度方向定位时,这种放置被称作竖直放置。另一方面,当显示装置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使得另外的较大侧沿着宽度方向定位时,这种放置被称作横向放置。

止动件距离s1被设定为如下的距离:当具有止动件距离s1内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能够限制显示装置沿宽度方向的移动。

在此,如图5所示,在第一止动件55中,从前表面侧的前端销部的端部至后表面侧的底座部的端部的长度被限定为止动件长度l1。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从后表面部34的面向支撑壁52的表面至支撑壁52的前表面侧的表面的长度被限定为空间宽度l2。第一止动件55和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构造为使得止动件长度l1不长于空间宽度l2。第二止动件56与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也具有相同的长度关系。

如图6所示,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能够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当大于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36的推进力的推进力从前表面侧施加至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朝向后表面侧移动以容纳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此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各底座部在位于这些底座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之间滑动。图5所示的止动件长度l1为不长于空间宽度l2的长度;因此,当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向最后侧移动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前端销部的前表面侧的各端不从支撑壁52突出。

图6示出了作为具有与大于止动件距离s1的横向宽度w2相等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装置72。例如,当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被第二显示装置72的后表面朝向后表面侧推动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朝向后表面侧移动,以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设置有包括伸长壁65的位移机构69。位移机构69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止动件55与第二止动件56之间的位置处。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作为如下的一对止动件:在所述一对止动件之间,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止动件距离s1,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从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支撑壁52突出。因此,以与图3示例出的具有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竖直放置相同的方式,当具有止动件距离s1以内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显示装置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时,能够由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限制显示装置沿宽度方向的位移。

另外,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能够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因此,如在图6示例出的第二显示器72的情况下,当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显示装置具有大于止动件距离s1的宽度方向尺寸时,通过容纳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而能够防止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妨碍显示装置的放置。

以这种方式,显示装置保持器100甚至能够接纳比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宽度方向尺寸更大的显示装置。即,能够接纳具有不同屏幕尺寸的显示装置。

而且,即使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显示装置为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当该显示装置横向放置时,其宽度方向尺寸也大于止动件距离s1。同样在该情况下,根据显示装置保持器100,能够容纳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并且因此能够接纳显示装置的横向放置。具体地,如在放置比规定尺寸的显示装置宽度方向尺寸大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而能够防止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阻碍显示装置的放置。

另外,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被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36朝向突出方向推进。因此,通过由显示装置的后表面简单地按压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而能够容纳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

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下保持部50与上保持部60之间的距离被构造为能够改变的。因此,在处于直立姿态的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当上保持部60被拉出时,显示装置能够被放置在下保持部50与上保持部60之间。通过使上保持部60向下位移以便使上保持部60与显示装置的上边缘接触,显示装置能够被保持在下保持部50与上保持部60之间。通过以这种方式夹住和固定显示装置,能够抑制显示装置由于在车辆的行驶期间产生的振动而脱离。

取决于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的显示装置的长度,从显示装置的前表面侧到后表面侧的长度(即,显示装置的厚度),当显示装置在同样的情况下被下保持部50和上保持部60夹住时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可以不移动至最靠后的表面侧。即使在该情况下,设置为能够朝向后表面侧移动的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能够减小从支撑壁52的突出长度,以便不阻碍显示装置的放置。即,抑制了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阻碍显示装置的放置。

而且,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使上保持部60位移的位移机构69沿宽度方向被配置在第一止动件55与第二止动件56之间。因此,相比于将位移机构69沿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外侧的情况,能够抑制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增加。

在显示装置保持器100中,当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时,支撑显示装置的下部的下保持部50设置有第二切口54,并且操作部30设置有第一切口33。如图3所示,该构造能够使能够从显示装置分离的线缆73经由第一和第二切口35、54而从下保持部50下方连接至显示装置。作为线缆73,例如可以列出:用于将显示装置连接至外部电源的供电线缆,能够在显示装置与外部终端之间传送和接收数据的信号线缆等。

如图7所示,辅助臂74可以附接至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的后表面部34。辅助臂74在辅助臂74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两端包括第一保持片75以及第二保持片76。第一保持片75和第二保持片76朝向前表面侧突出。例如,设置到后表面部34的固定片被安装到位于辅助臂74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固定孔中,以便将辅助臂74固定至后表面部34。

当在宽度方向上大于止动件距离s1的显示装置被放置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上时,以显示装置沿宽度方向被夹在第一保持片75与第二保持片76之间的方式设定第一保持片75与第二保持片76之间的距离,以由此实现使用辅助臂74保持显示装置。

另外,作为辅助臂74,也可以采用能够改变第一保持片75与第二保持片76之间的距离的可移动的臂。在该情况下,所述臂也能够容纳在容纳部10中。

在以上实施例中,位移机构69沿宽度方向被配置在第一止动件55与第二止动件56之间。不总是需要在第一止动件55与第二止动件56之间设置位移机构69。

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容纳部10中的突起12、包括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中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切口33、54、64以及包括在平移底座40中的第四切口43并非必要的构造。例如,可以省略第二切口54,并且下保持片53可以构造为在宽度方向上连续。

可以依据待放置的显示装置的屏幕尺寸来适当地设定以上实施例中的止动件距离s1。即,能够改变配置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位置。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每个中采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能够改变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各形状,并且例如可以为圆柱状、方柱等的突起。

在以上实施例中,独立地设置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但是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可以在支撑壁52与后表面部34之间彼此联接。

在以上实施例中,虽然设置有包括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一对止动件,但是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止动件来替代。例如,还分别在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下方设置有止动件,以由此设置两对止动件。还可以在第一止动件55和第二止动件56的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止动件。以这种方式,可以设置多对止动件。

另外,只要设置至少一对止动件,可以设置奇数个止动件。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示例出由容纳部10、显示装置安装支架20以及平移底座40构造的显示装置保持器100。显示装置保持器可以由显示装置安装支架和将显示装置安装支架的后表面连接至车辆的仪表板的连接部构造。通过从面对显示装置的后表面的支撑壁突起并且构造为容纳在显示装置安装支架中的止动件的构造,与以上实施例同样地,能够获得由一对止动件保持显示装置的效果,并且也获得当放置具有较大屏幕尺寸的显示器时抑制止动件阻碍放置所述显示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