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2116发布日期:2020-05-22 17:3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支撑乘坐者的腰部的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中具有驾驶员或乘客的座椅,座椅包括座垫和座椅靠背。

通常可根据乘坐者的体格大小或姿势向前和向后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当座椅靠背向后倾斜时,乘坐者的下部向前移动并且因此当从一侧看时乘坐者的腰部远离所述座椅靠背。因此,乘坐者的腰部未被座椅靠背支撑。此外,在乘坐者长时间坐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由于乘坐者的腰部未被座椅靠背支撑,乘坐者感到他/她的腰部不舒服。

近来,从座椅靠背的内部朝向座椅靠背的外部突出的腰部支撑件适用于支撑乘坐者的腰部。

然而,现有技术的腰部支撑件仅具有从座椅靠背的内部朝向乘坐者的腰部突出的形状,其使得乘坐者感觉不舒服。此外,当座椅靠背向后倾斜时,乘坐者的腰部未被座椅靠背支撑。此外,由于从座椅靠背突出的腰部支撑件具有固定长度,乘坐者感到不舒服或者乘坐者的腰部未被腰部支撑件充分支撑,从而导致有效的腰部支撑件劣化。

相关技术描述的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内容的背景,而不应被认为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其中,根据座椅靠背的角度的调整来调整支撑乘坐者的腰部的腰部支撑件的突出距离,使得乘坐者的腰部根据座椅靠背的角度和乘坐者的姿势而舒适地支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可调节的倾斜角度;操作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并且包含连接器,当调整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角度时,连接器通过与被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件接触而在竖直方向上产生操作力;以及支撑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处,连接到连接器,接收从操作机构生成的操作力,被构造为根据操作力的施加方向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使得当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角度被调整为指向后方时,支撑机构接收操作机构的操作力并且向前推进以支撑乘坐者的腰部。

腰部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闩锁机构,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选择性地耦接至被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件,并且使座椅靠背框架的位置固定,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角度能调整。

闩锁机构可以包括:操作部分,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连接到闩锁线,并且根据垂直操作在闩锁线上产生拉力;以及闩锁部分,连接到操作部分的闩锁线,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上以便可旋转,并且选择性地耦接至固定件。

操作部分可以设置在闩锁部分上,并且当操作操作部分时,由于闩锁线被向上拉,闩锁部分可以旋转并与固定件分离。

闩锁部分可以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卡锁槽,卡锁槽使下凹的以允许固定件插入该卡锁槽中。

操作机构可以包括:支架部分,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并包含固定滑轮;引导部分,设置在支架部分中并包含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引导狭缝;以及移动部分,安装在引导部分的引导狭缝中以便可滑动并被钩在固定件上,并且连接器可以设置为缠绕在支架部分的固定滑轮周围并延伸以具有连接到移动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

支架部分可以设置在固定件下面,固定滑轮和引导部分可以向上突出,并且缠绕在固定滑轮周围的连接器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支架部分向支撑机构延伸。

移动部分可以包括:滑动部分,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狭缝;以及钩状部分,安装在滑动部分中以便能够旋转一预定距离并且延伸以被钩在固定件上。

滑动部分可以包括:固定突起,与钩状部分的旋转中心间隔开;以及卡止突起,与形成在钩状部分的旋转中心点处的滑动部分的固定突起相对应。

支撑机构可以包括:旋转杆部分,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以便能够与杆连接结构一起旋转,连接到连接器,并且具有根据连接器的操作力的产生在前后方向变化的长度;以及支撑面板,形成为具有一区域并具有连接到旋转杆部分的后表面使得支撑面板根据旋转杆部分的长度改变操作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旋转杆部分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的第一杆和可旋转地连接到支撑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二杆,并且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旋转地彼此连接。

连接器可以连接至旋转中心,在旋转中心处,第一杆和第二杆可旋转地彼此连接。

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部分,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处,向前延伸,并且包含在延伸方向上形成的支撑狭缝,并且支撑面板的后表面可以形成有可滑动地连接到支撑部分的支撑狭缝的支撑杆。

支撑部分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上,向前延伸,并且向上沿对角方向延伸使得支撑狭缝沿对角方向延伸。

旋转杆部分可以布置在支撑面板的中心,并且一对支撑部分可以基于旋转杆部分彼此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支撑面板的一对支撑杆。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视图。

图3至图11是用于描述图1中示出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

图1和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视图,以及图3至图11是用于描述图1中示出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视图。

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座椅靠背框架100,具有可调节的倾斜角度;操作机构200,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上部并且包含连接器210,该连接器在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时通过与被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件s接触而在竖直方向上产生操作力;以及支撑机构300,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下部,连接到连接器210,接收从操作机构200产生的操作力,并且被构造为根据待处于改变位置的操作力的施加方向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使得当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向后调整时,支撑机构接收操作机构200的操作力并且向前推进以支撑乘坐者的腰部。

在此,座椅靠背框架100能可旋转地连接到座垫框架并且能以逐步的方式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此外,固定件s可以用作被固定到车身上的锁止销。在固定件s用作锁止销的情况下,操作机构200和支撑机构300根据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操作并且固定件s与下面要描述的闩锁机构400一起操作,使得可以固定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位置并仅用固定件s改变支撑机构300的位置。因此,可以简化腰部支撑装置的整个结构并且减少制造成本。

座椅靠背框架100可应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并且多级闩锁可安装至座椅靠背框架100。因此,可多级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由于通过各种已知文献公布的多级闩锁的这种结构,省去详细结构的描述。

座椅靠背框架100包括操作机构200和支撑机构300。连接器210将操作机构200和支撑机构300彼此连接使得两个机构一起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210可以是配线(wire)。即,当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与被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件s接触推动操作机构200时,连接器210被拉动并产生操作力。这种操作力通过连接器210被传递至支撑机构300。支撑机构300通过接收操作力而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并且其位置改变,从而支撑乘坐者的腰部。

因此,在本公开中,当向后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时,操作机构200通过固定件s移动并且连接器210产生操作力。连接到连接器210的支撑机构300接收操作力并向前前进。因此,支撑乘坐者的腰部。此外,当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时,操作机构200与支撑机构300一起操作。因此,提高了用户便利性。

将参考图1、图3及图4详细描述上述本公开内容。腰部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闩锁机构400,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上部,选择性地耦接至被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件s,并且固定座椅靠背框架100中的调整倾斜角度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件s可以用作锁止销(striker)。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上的闩锁机构400耦接至固定件s以便固定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位置。

详细地,闩锁机构400可以包括:操作部分410,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上,连接到闩锁线411,并且根据竖直操作在闩锁线411上产生拉力;以及闩锁部分420,连接到操作部分410的闩锁线411,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100上以便可旋转,并且选择性地耦接至固定件s。

此外,操作部分410设置在闩锁部分420的上方,并且当操作操作部分410时,由于闩锁线411被向上拉,闩锁部分420可以旋转并与固定件s分离。

此外,闩锁部分420可以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卡锁槽421,卡锁槽下凹以允许固定件s插入其中。

如图1所示,操作部分410可以是由乘坐者可操作的杠杆式的。当乘坐者拉动操作部分410时,由于连接到操作部分410的闩锁线411向上移动,因此产生拉力。由于连接到闩锁线411的闩锁部分420通过拉力向上旋转,固定件s与卡锁槽421中的一个分离,因此释放固定件s与卡锁槽421之间的耦接状态。在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之后,闩锁部分420返回至初始位置,并且当固定件s被插入另一卡锁槽421中时,固定件s和卡锁槽421处于耦接状态。为此,如在图3中示出的,闩锁部分420可以通过弹性件返回至原始部分,并且作用于闩锁部分420的弹性件上的返回力还通过闩锁线411作用于操作部分410上。因此,操作部分410还可以返回至原始部分。

参照图3至图6,操作机构200可以包括:支架部分220,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上部并包含固定滑轮221;引导部分230,安装在支架部分220中并包含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引导狭缝231;以及移动部分240,安装在引导部分230的引导狭缝231中以便可滑动并形成为被钩在固定件s上。连接器210可以设置为缠绕在支架部分220的固定滑轮221周围并且可以延伸以具有连接到移动部分240的一端和连接到支撑机构300的另一端。

因此,如在图5和图6中示出的,当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时,移动部分240通过与固定件s接触并沿着引导部分230的引导狭缝231接触而被推动。与移动部分240一起移动的连接器210支撑在形成于支架部分220中的固定滑轮221上,因此由移动部分240移动的距离产生操作力。因此,操作力施加于连接到连接器210的支撑机构300,并且支撑机构30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并且其位置可以改变。

如在图3中示出的,操作机构200的支架部分220布置在固定件s下面,固定滑轮221和引导部分230向上突出,并且缠绕在固定滑轮221周围的连接器210的另一端可以朝向支撑机构300延伸通过支架部分220。

因此,由于固定件s,闩锁机构400和支架部分220在不受彼此干涉的情况下操作。由于缠绕在固定滑轮221周围的连接器210延伸通过支架部分220,即,固定滑轮221和连接器210定位在支架部分220的内部,固定滑轮221和连接器210可以避免车身或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干涉而顺利操作。

此外,移动部分240可以包括:滑动部分241,可滑动地连接到引导狭缝231;和钩状部分242,钩状部分安装在滑动部分241中以便可旋转一预定距离并且延伸以便被钩在固定件s上。

在这种情况下,滑动部分241形成为杆形以便在引导狭缝231中直线移动并且安装在引导狭缝231中。此外,由于钩状部分242可旋转地安装在滑动部分241中,当钩状部分242由于座椅靠背框架100的旋转而与固定件s接触时,钩状部分242在滑动部分241和钩状部分242与固定件s之间的空隙中旋转,其使得能进行平滑操作。

滑动部分241可以包括:固定突起241a,与钩状部分242的旋转中心点间隔开;以及卡止突起242a,与形成在钩状部分242的旋转中心点处的滑动部分241的固定突起241a相对应。因此,可以限制滑动部分241中的钩状部分242的旋转程度。

即,由于钩状部分242需要定位为与固定件s相对应,钩状部分242的卡止突起242a与滑动部分241的固定突起241a接触使得钩状部分242的旋转位置可以定位为与固定件s相对应。此外,当座椅靠背框架100旋转并且钩状部分242与固定件s接触时,由于钩状部分242的卡止突起242a与滑动部分241的固定突起241a接触并且钩状部分242的旋转位置固定,钩状部分242和滑动部分241在引导狭缝231中平滑地滑动。

如在图7至图10中示出的,本公开的支撑机构300可以包括:旋转杆部分310,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下部以便能够与杆连接结构一起旋转,连接到连接器20并且具有根据连接器210的操作力的产生在前后方向变化的长度;以及支撑面板320,形成为具有连接到旋转杆部分310的后表面使得支撑面板320根据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改变操作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上所述,支撑机构300包括旋转杆部分310和支撑面板320。当旋转杆部分310接收连接器210的操作力并且然后其长度改变时,支撑面板320根据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改变操作前进或返回至初始位置。

因此,旋转杆部分310安装为可与杆连接结构一起旋转,并且通过连接器210的操作力操作成变得更宽或更窄。因此,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改变。此外,支撑面板320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下部并且设置在乘坐者的腰部周围。支撑面板320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区域以便支撑乘坐者的腰部。

详细地,如在图8或图9中示出的,旋转杆部分310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100的第一杆311和可旋转地连接到支撑面板320的后表面的第二杆312。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可旋转地彼此连接。在此,连接器210连接至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可旋转地彼此连接的旋转中心点。因此,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可以通过连接器210迅速变得更宽。

因此,旋转杆部分310包括可旋转地彼此连接的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并且当操作力从连接器210转移时,由于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变得更宽,因此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增加,使得支撑面板320可以前进。

即,最初,如在图8中示出的,由于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彼此变得更窄,因此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减小。如在图9中示出的,在座椅靠背框架100旋转的情况下,操作机构200通过固定件s操作并且连接器210产生操作力,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通过连接器210向上拉。因此,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变得更宽并且旋转杆部分310的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增加。因此,连接到第二杆312的支撑面板320向前前进。

如在图7和图10中示出的,支撑机构300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撑部分330,该支撑部分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下部,向前延伸,并且包含在延伸方向上形成的支撑狭缝331。支撑面板320的后表面形成有可滑动地连接到支撑部分330的支撑狭缝331的支撑杆321。

支撑部分330允许支撑面板320前进时支撑面板320朝向乘坐者的腰部直线前进并且允许支撑面板320牢固地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00中。因此,形成在支撑面板320的后表面上的支撑杆321沿着支撑部分330的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下部的支撑狭缝331移动使得乘坐者的腰部得到舒适地支撑。

在此,支撑部分330被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100上,向前延伸,并且向上沿对角方向延伸使得支撑狭缝331可以沿对角方向延伸。即,当向后调整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时,本公开的支撑机构300需要与乘坐者的腰部接触,在支撑面板320仅向前前进的情况下,乘坐者的腰部没有得到稳定的支撑。因此,由于支撑部分330沿对角方向延伸,沿着支撑狭缝331移动的支撑面板320向前和向上前进。因此,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向后调整的状态中,乘坐者的腰部得到稳定的支撑。

旋转杆部分310布置在支撑面板320的中心,并且一对支撑部分330基于旋转杆部分310彼此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支撑面板320的一对支撑杆321。

即,旋转杆部分310设置在支撑面板320的中心使得当支撑面板320前进时力无偏倚地作用于支撑面板320。一对支撑部分330基于支撑面板320的旋转杆部分310彼此隔开,使得支撑面板320通过一对支撑部分330牢固地固定。因此,支撑机构300的耐用性得到提高。

下面将描述上述本公开的操作。据描述在第一/第二级中执行座椅靠背框架100的操作。

图2示出了当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处于第一级时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的状态。即,如在图3中示出的,固定件s通过插入卡锁槽421中被固定到闩锁机构400的闩锁部分420上,并且如在图5中示出的,操作机构200的移动部分240设置在引导部分230后面。图8示出支撑机构300的旋转杆部分310的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彼此重叠的状态。如图10所示,支撑面板320的支承杆321设置在支撑部分330的支撑狭缝331后面。

在上述状态中,当操作闩锁机构400的操作部分410时,由于闩锁机构400的闩锁部分420向上旋转并与固定件s分离,座椅靠背框架100处于可旋转的状态。此后,座椅靠背框架100的倾斜角度可以变成第二级。

这时,如图4所示,由于固定件s通过插入另一卡锁槽421中被固定到闩锁机构400的闩锁部分420上,座椅靠背框架100的旋转位置固定,并且如图6所示,操作机构200的移动部分240在引导部分230前面移动。因此,连接到移动部分240的连接器210基于固定滑轮221向前拉并且连接器210的拉力作用于旋转杆部分310的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上。因此,如在图9中示出的,支撑机构300的旋转杆部分310的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2通过连接器210的拉力变得更宽,并且支撑面板320的支撑杆321沿着支撑部分330的支撑狭缝331移动。

因此,参考图11,支撑面板320向前沿对角方向前进并且向前与乘坐者的腰部接触,使得乘坐者的腰部得到舒适地支撑。

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中,由于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通过与锁止销一起操作调整腰部支撑件的突出长度,使得乘坐者的腰部根据座椅靠背的角度和乘坐者的姿势被舒适且自动地支撑。

尽管已经针对具体实施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公开内容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