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8534发布日期:2019-08-06 23:2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旋转座椅等。

座椅是汽车上的重要设施,而且随着国内汽车的发展,对座椅的科学设计以及座椅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科学的列车座椅能给乘客舒适感,旋转座椅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又可以使座宽更宽,旋转幅度可达180°,使得乘客使用时更加舒适。但是市面上的旋转座椅制作复杂,且强度低,不能满足m1类汽车座椅的国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所述可旋转车用座椅架包括转盘(1),支撑部件(2),底架(3)和滑槽(4);

所述转盘(1)位于支撑部件(2)的上部,该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具有滑轨(5);

所述底架(3)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部件(2)下部的两侧,底架(3)上具有滑槽(4);所述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的滑轨(5)可在滑槽(4)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2)上具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手柄(6),转轴(7)、连杆(8)和滑块(10);

所述解锁手柄(6)的一端通过转轴(7)和连杆(8)的一端连接,该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滑块(10),所述连杆(8)上还具有复位弹簧(9)。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1)上具有限位槽(11),当转盘(1)锁住时,滑块(10)位于限位槽(11)。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手柄(6)的另一端具有挂钩(6-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2)的四周具有横梁(12)。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5)上具有加强拉销(14),所述横梁(12)的下部具有加强块(13)。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13)具有一凹槽,当转盘(1)锁住时,所述加强拉销(14)卡在该凹槽内部;当转盘转动时,加强拉销(14)可从加强块(13)的凹槽中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3)的两侧具有固定部件(15),所述底架(3)的材质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1)、支撑部件(2)和横梁(12)的材质均为钢材。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拉销(14)的材质为合金材质,所述加强拉销(14)的表面具有镀膜。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制造简单,较为实用;

2、本发明的旋转座椅由于添加了加强拉销和加强块,增加了转盘转动时的剥离强度,达到了增加强度的目的,此设计可以满足m1类汽车座椅的国际标准;

3.本发明的加强拉销的材质为申请人自行研制的合金材质制备得到,兼顾耐用且质量轻的特点,该合金材质为自行研制,能够用于车辆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解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解锁前加强拉销和加强块的位置结构图;

图4为解锁后加强拉销和加强块的位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所述可旋转车用座椅架包括转盘1,支撑部件2,底架3和滑槽4;

所述转盘1位于支撑部件2的上部,该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具有滑轨5;

所述底架3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部件2下部的两侧,底架(3)上具有滑槽4;所述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的滑轨5可在滑槽(4)内滑动。

所述支撑部件2上具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手柄6,转轴7、连杆8和滑块10;

所述解锁手柄6的一端通过转轴7和连杆8的一端连接,该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滑块10,所述连杆8上还具有复位弹簧9;所述转盘1上具有限位槽11,当转盘1锁住时,滑块10位于限位槽11内,防止转盘转动。

所述解锁手柄6的另一端具有挂钩6-1。

所述支撑部件2的四周具有横梁12。

所述滑轨5上具有加强拉销14,所述横梁12的下部具有加强块13。

所述加强块13具有一凹槽,当转盘1锁住时,所述加强拉销14卡在该凹槽内部;当转盘转动时,加强拉销14可从加强块13的凹槽中滑出。

所述底架3的两侧具有固定部件15,所述底架3的材质为钢材。

所述转盘1、支撑部件2和横梁12的材质均为钢材。

如图1和图3所示,当转盘解锁前滑块卡在限位槽中,且加强拉销14卡在加强块13的凹槽内部,座椅上下受力拉扯时不松脱,达到加强的作用。

如图2和图4所示,当转盘因座椅受力需要转动时,因为力的传递,解锁手柄带着滑块由限位槽中滑出,转盘开始转动,此时由于转盘解锁开始转动产生的剥离受力,此时加强拉销14可从加强块13的凹槽中滑出,由于加强拉销的的影响,有效增强了转盘的剥离强度,达到增加强度的目的,可以满足m1类汽车座椅的国际标准要求;当转盘解锁转动至90°需要停止时,由于复位弹簧9的作用力使得滑块再次卡入限位槽中,停止转动。

实施例2

如图所示:

一种可旋转车用座椅架,所述可旋转车用座椅架包括转盘1,支撑部件2,底架3和滑槽4;

所述转盘1位于支撑部件2的上部,该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具有滑轨5;

所述底架3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部件2下部的两侧,底架3上具有滑槽4;所述支撑部件2的下部两侧的滑轨5可在滑槽4内滑动。

所述支撑部件2上具有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手柄6,转轴7、连杆8和滑块10。

所述解锁手柄6的一端通过转轴7和连杆8的一端连接,该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滑块10,所述连杆8上还具有复位弹簧9;所述转盘1上具有限位槽11,当转盘1锁住时,滑块10位于限位槽11内,防止转盘转动。

所述解锁手柄6的另一端具有挂钩6-1。

所述支撑部件2的四周具有横梁12。

所述滑轨5上具有加强拉销14,所述横梁12的下部具有加强块13。

所述加强块13具有一凹槽,当转盘1锁住时,所述加强拉销14卡在该凹槽内部;当转盘转动时,加强拉销14可从加强块13的凹槽中滑出。

所述底架3的两侧具有固定部件15,所述底架3的材质为钢材。

所述转盘1、支撑部件2和横梁12的材质均为钢材。

如图1和图3所示,当转盘解锁前滑块卡在限位槽中,且加强拉销14卡在加强块13的凹槽内部,座椅上下受力拉扯时不松脱,达到加强的作用;

如图2和图4所示,当转盘因座椅受力需要转动时,因为力的传递,解锁手柄带着滑块由限位槽中滑出,转盘开始转动,此时由于转盘解锁开始转动产生的剥离受力,此时加强拉销14可从加强块13的凹槽中滑出,由于加强拉销的的影响,有效增强了转盘的剥离强度,达到增加强度的目的,可以满足m1类汽车座椅的国际标准要求;当转盘解锁转动至90°需要停止时,由于复位弹簧9的作用力使得滑块再次卡入限位槽中,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巨大的改进就是添加了加强拉销和加强块,由于这两个部件的加入有效地增强了转盘的剥离强度,使得都能够达到m1类汽车座椅的国际标准,因此对于加强拉销的强度要求非常高,现实在使用过程中,不锈钢等材质的钢材、钢管或者铜等单一材质的金属或者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率较高,导致更换频繁,且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安全隐患,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性能测试发明了一种合金材质的加强拉销,该合金材质可以用于车辆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且效果明显。

所述加强拉销(14)的材质为合金材质,所述加强拉销(14)的表面具有镀膜。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所述所述加强拉销(14)采用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合金制成:(fexce1-x)a(cuycr1-y)balcmndbe,其中a=50-80,b=10-40,c=5-15,d=3-9,e=1-5,x=0.89-0.96,y=0.88-0.96;

步骤一,所述加强拉销的制备

a、纳米合金粉体的制备:采用铁粉、铜粉和铝粉以上述配比作为基础粉体混合,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慢慢加入nh3·h2o,调节溶液的ph值为9.0-10.5,持续搅拌20-30min,将溶液进行过滤,采用去离子水将过滤物洗涤至中性,将其放置在100℃的烘箱中5-10h蒸干溶剂,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机械球磨10-30h,在300-600℃,ar气保护下,管式炉中加热6-12小时,降温至常温后再机械球磨50-200h,获得颗粒尺寸为5-15nm的fe-cu-al纳米合金粉末;所述基础粉体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2:4-10;所述铁粉、铜粉和铝粉的颗粒度为15-35μm,纯度≥99%;

b、合金粉体基体的制备:按照合金材料的配比将步骤a所得到的fe-cu-al纳米合金粉体进行干燥后加入粉体ce、cr、mn和b,在温度为450-600℃下预烧3-10h,之后置于真空感应炉中,抽真空至2*10-3pa,充入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调节电流为32-60a,采用电弧熔炼法进行反复熔炼4-7次,熔炼完毕后,在氦气的保护下进行铸坯,得到分散均匀的合金铸锭,将冷却后的合金铸锭,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于常温下进行星式球磨,球磨的时间为50-200h,球磨得到粒度为小于15nm的合金粉体基体;所述ce、cr、mn和b的纯度达到99.8%以上,粒径为10-70μm;

c、合金本体的制备:将步骤b所制得的合金粉体基体置于烧结炉中烧结成型,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烧结,首先在500-700℃预烧2-4h,升温至100-1200℃烧结4-10h,降温至600-800℃保温2-3h,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合金本体;

d、加工:将步骤c所制得的合金本体加工成所述加强拉销(14)需要的形状。

步骤二、加强拉销表面的镀膜

a、改性甲基苯基硅醇的制备

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甲磺酸和第一溶剂置于容器中,置于40-50℃条件下回流反应20-30min,加入n-羟基丁二酰亚胺,升温至60℃下继续回流反应40-120min,得到甲基苯基硅醇;

将得到的甲基苯基硅醇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10-20min,采用氨水调节水溶液将体系的ph值调节至9-10,并升温至50-60℃,自然冷却至常温,添加对氨基苯磺酸,保持超声振荡反应1-4小时,再静置反应3小时,然后对混合液进行抽滤以除去溶剂,得到改性的甲基苯基硅醇;

所述第一溶剂由去离子水、甲苯和无水乙醇以质量比为10-20:2-5:3-6组成;所述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甲磺酸、第一溶剂、n-羟基丁二酰亚胺和对氨基苯磺酸的质量比为2-3:2-4:15-30:1-1.5:1.5-3;

b、乙烯基硅树脂基体的制备

将步骤a制备的改性的甲基苯基硅醇置于反应釜中,同时添加甲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搅拌的过程中抽真空反应30-90min,升温至55℃反应1-3h,冷却至常温得到第一混合液备用;所述步骤a制备的改性的甲基苯基硅醇、甲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的质量比为5-8:10-15:1-2:0.2-0.5;

将氧化锌、硬脂酸和油胺以质量比为3-6:5-19:2-5混合均匀,制备得硬脂酸锌前驱体溶液,保存于氮气惰性气氛中备用;

将所制备的第一混合液、硬脂酸锌前驱体溶液、乙烯基四甲基二硅烷和无水甲醇以质量比为4-8:2-3:1-2:10-15混合均匀,持续反应3-6h,采用乙酸调整溶液ph值在4.5-6之间,升温至40-70℃条件下持续反应4-10h,自然冷却至常温,使用双氧水调整至中性,静止分层,将油相采用乙酸乙酯和蒸馏水以2:5混合制得的混合液萃取,经过干燥、过滤和旋蒸得到乙烯基硅树脂基体;

c、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

将步骤b得到的乙烯基硅树脂基体、正辛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乙烯四胺以质量比为10-20:1-2:1-3:0.5-1混合得到乙烯基硅树脂;

d、镀膜

采用提拉法将步骤c制备的乙烯基硅树脂镀膜至步骤一所制备的加强拉销表面,提拉速度9mm/min,镀膜完备后放入40-70℃烘干炉中保温3-6h得到表面镀膜的加强拉销。

经过测试得知:

(1)本发明中采用了ce对fe进行掺杂,同时添加了mn元素,有效地提升了合金的拉伸强度,研究发现由于合金中同时含有ce和mn元素,当ce对fe进行掺杂,同时添加了mn元素形成的合金后,能生成一种金属间化合物laves相,它的不同尺寸原子以最致密的方式堆垛在晶胞中,其硬度较高,有显著的强化作用,通过ce对fe进行掺杂后组织均匀且颗粒均匀,随着mn元素的增加,合金中硬质相增加,促使合金中的强度增强,通过当经过掺杂的fe相和mn之间的比值a:d为12-13:1时合金的拉伸强度为最佳;

根据标准gb/t709-2006进行测试,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此类钢材的拉伸强度(σb/mpa):320-470;本发明所采用的合金的拉伸强度(σb/mpa)为457-628;当a=61,d=5,e=3,x=0.92时拉伸强度(σb/mpa)为617。

(2)研究发现含有cu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尤其是采用cr对cu元素进行掺杂后,合金的耐磨性能显著增强,经过掺杂的合金经过摩擦后合金表面显得光滑平整,没有明显的磨损沟槽,说明掺杂后抗磨损的能力增强,磨损量减少,耐磨性比未加cr的合金提高15%~30%以上,并且增加cr的含量引起合金体的奥氏体含量降低,能够有效改善合金表面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但是随着cr含量的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合金中的耐摩擦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cr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于合金的晶粒大小的细化作用减小达到瓶颈,因此随着cr含量的增加对于耐摩擦性能增长变缓。

磨损试验在rrt2iii型往复式摩擦磨损机上进行,磨损试验试样的对偶件为70mm*1317mm*10mm白刚玉砂条,粒度为200目,试样表面粗糙度在018~014μm之间。测试速度180r/s,测试压力25mpa,测试时间10min,每个试样测试次数1500次,测试行程60mm,室温18℃,湿度25%,无润滑干摩擦试验,磨损量用万用电子分析天平测试得知:

①未添加cu元素和掺杂合金的磨损量为0.025/mg;

②仅添加了cu元素未采用cr掺杂的磨损量为0.019-0.22/mg。

③本发明的磨损量为0.012-0.15/mg,优选,a=61,d=5,e=3,x=0.92时,b=23,y=0.93时,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磨损量为0.014/mg。

(3)步骤一的d步骤中这个降温步骤也可以达到退火的目的,而且更加节约能源。

(4)虽然本发明合金中添加了其他的元素,使得物料成本上升20-30%,但是根据测试得知该合金的使用年限为25-30年不用更换,而市面采用较好的高强度钢材,使用年限均为2-6年需更换一次,最长的7-9年也需要更换。综合考虑本发明的合金材质为性价比最高的材质。

(5)本发明所制备的乙烯基硅树脂镀膜具有较好自清洁性能(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水接触角初始值为115°):

①腐蚀试验:腐蚀介质选取h2so4(5%)喷雾腐蚀300h后接触角为114°,如未对甲基苯基硅醇进行改性制得的镀膜的接触角为110°;

②水浸渍(180°f,36h纯净水浸渍):基体树脂中加入了硬脂酸锌前驱体,使得热水浸渍后接触角变化不大,接触角为113°;未添加硬脂酸锌前驱体的镀膜接触角为107°

③色牢度测试(室内连续300h采用氙灯照射,照射强度为1.0w/m2)外观无变化,接触角为113°。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